人类居住

其他

何立峰出席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陈吉宁致辞

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今天(10月28日)在上海举行。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为首届获奖城市颁奖。开幕式前,何立峰参观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案例展。何立峰指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多次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设立给予关心指导,专门向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致贺信。中国政府正在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探索形成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范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相关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上海将以习近平主席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在人民城市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着力增强城市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探索形成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范例。让城市成为汇聚幸福的家园,汇聚绿色的空间,汇聚文化的窗口,汇聚科技的前沿,汇聚安心的港湾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出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今年,是联合国设立世界城市日十周年,联合国人居署设立和颁发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将有力引领全球城市发展,推动“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迈上新的台阶。站在新的起点,将继续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成为汇聚幸福的家园,汇聚绿色的空间,汇聚文化的窗口,汇聚科技的前沿,汇聚安心的港湾。开展对话,建立伙伴关系,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出席并在致辞时表示,在世界城市日申设成功十周年之际,回到上海意义非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各个城市的优秀案例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优秀实践,为全球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要重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开展对话,建立伙伴关系,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发布2023版《上海手册》和上海指数综合指标。厄瓜多尔城市发展与住房部部长阿吉列拉,上海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出席开幕式。出席相关活动的还有国内外政府代表、相关城市市长与城市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中国主场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包括开幕式、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及主题考察等。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同步召开。此次世界城市日首次颁发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新城市议程在全球的本地化,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的优秀城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福州、乌干达坎帕拉、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巴西萨尔瓦多等城市获颁奖项。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
2023年10月28日
其他

【人居揽胜】利物浦:从海上商城到欧洲文化之都

文图丨鞠德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沿着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顺流而下,在入海口处,一座美丽的城市沿着默西河东岸徐徐展开,这就是利物浦了。利物浦市人口约为52万,是默西塞德郡的首府,也是英格兰西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提起利物浦,很多人会想到英超老牌强队利物浦足球队,它也是举世闻名的披头士乐队的故乡。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利物浦从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渔村发展到今天的欧洲文化之都,城市发展几经兴衰,成为见证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1从小渔村到影响世界的海上商城从1207年利物浦开始正式建立以来,在近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利物浦一直发展缓慢。从18世纪开始,得益于大西洋贸易的发展,利物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入其城市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期。这个时期,利物浦港口的内陆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多条运河逐步开凿,港口设施不断完备,兴建了大量码头。国内腹地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给利物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靠国际贸易的发展、良好的河运条件和具有优势的腹地经济,利物浦一跃而成为英国西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鼎盛期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码头进出英国,利物浦的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上商城。2从深陷衰败到全面复兴的欧洲文化之都20世纪70、80年代,和英国很多城市一样,利物浦经历了严重的滞涨期和衰败期,利物浦的码头和传统制造业急剧衰落,城市失业率高居英国第一,整个利物浦持续上升的失业率在20世纪80年初期达到20%,城内土地约有
2020年7月23日
其他

【人居视点】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面临的技术挑战

《人类居住》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出品,面向普通公众的人居环境领域季刊。
2019年5月16日
其他

【人居视点】人居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学科体系

依据人居科学的基本学科体系,以及不同层面、不同基本学科的主干学科、分支学科等,可以给出人居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尽管这个基本结构图式并不能详尽表述人居科学中各个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9年5月9日
其他

【人居视点】杨保军 | 体制变革,学科稳进

第三,要包容并蓄,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开放的学术和有效的集成非常重要,希望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能够有这种胸怀,能够吸纳各方的意见。
2019年5月2日
其他

【人居视点】吴唯佳 | 重视人居环境的层次特点,完善空间规划治理体系

(2)英国伦敦。“伦敦空间发展框架”具有特殊地位。形式上不具有强制约束性,但是对于各区议会制定的地方规划来说,必须以此进行考核。对各镇区一定规模以上的项目,伦敦市长拥有基于城市总体利益的否决权。
2019年4月25日
其他

【人居进展】俞滨洋 | 新时代绿色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战略思考

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城市规划本质内涵是构建引领全球的绿色生产体系,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建立符合国情的绿色生活方式,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安全格局,打造透绿见蓝的生态空间。
2019年4月22日
其他

【人居视点】加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管理与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人类居住》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出品,面向普通公众的人居环境领域季刊。
2019年4月16日
其他

【人居视点】俞滨洋 | 高质量的生态城市建设应从绿色建筑转型升级开始

《人类居住》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出品,面向普通公众的人居环境领域季刊。
2019年4月11日
其他

【人居实践】中国城市化趋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长期战略

要加强特大城市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制度设计。特大城市地区通常位于跨行政区的区域内。研究制定跨界协同的政策措施,促进跨界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开发和投融资,可以形成区域共同体,打破行政区壁垒,共建共享。
2018年5月10日
其他

【人居揽胜】存量时代的历史街区“再文化”逻辑:广州新河浦

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抗战时期,中共三大旧址被炸毁,现仅存遗址。后政府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于是成为新河浦历史街区内核心的公共休闲空间。
2018年1月25日
其他

【人居视点】怎样规划建设一座好的车站?

那么轨道交通车站怎样布局和规划建设才是好的呢?目前我们在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建设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车站方面都走过了哪些历程,又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2018年1月18日
其他

【人居视点】专家观点:轨道交通车站之北京经验

虽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网、成规模,但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依然存在总体规模不足,结构不完善,服务水平与居民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其中也包括被乘客诟病的“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2018年1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人居视点】专家观点:轨道交通车站该怎样布局和规划建设?

4、您刚才谈到了在规划建设车站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请您再展开讲讲,车站要如何规划建设,才能让乘客方便、舒适地换乘或者接驳其他交通设施。
2018年1月4日
其他

【人居视点】“铁路城市门户”与“地铁”换乘形式大集结

为了实现乘客的快速集散,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许多铁路客运站都接驳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这种相对来讲大运力的公共交通。那么,“国铁”与“地铁”两个系统之间高效、便捷的换乘衔接就很关键了。
2017年12月28日
其他

【人居视点】轨道车站上的“王国”

京都站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b/Kyoto_Station_Christmas_tree_2016-11-19.jpg
2017年12月21日
其他

【人居视点】小尺度街区地铁车站“最后一公里”: 北京地铁亦庄线次渠站

北京亦庄新城站前区次渠站就是位处“窄马路、密路网”街区的一个轨道交通车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人员结合站前区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对次渠站的接驳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措施。
2017年12月14日
其他

人居环境的优化提质问题

1)在理论方法层面,缺少对于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提质理念的系统研究,难以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主控因素等进行科学认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决策过程中,对优化提质的效果和成本缺少科学的模拟和评估。
2017年9月7日
其他

论战略性交通网络规划

[19]林树森.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08):1-12.
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