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怡:《一个扎根北京老城规划师践行的社区更新》 | 五月青年分享会3.0讲者回顾 Vol.5
还记得五月青年分享会3.0吗?
我们邀请了十位讲者,在临海紫阳剧场分享了各自这些年在不同的城市和行业领域实践经验和探索的故事。目前是第五期,文字稿持续放出中。
- 讲者介绍 -
- 刘静怡 -
📍 北京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师
史家胡同博物馆副馆长
2015年因为工作原因走进老城,走进胡同,发现在各类城市地区中,老城胡同平房区具有社会关注度高、历史遗留问题多、利益相关方复杂的特点。于是开始不断思考如何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社区小微空间的更新,以及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提出“介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城市更新,小规模渐进式才是正确的选择”并从「构建基础」、「营造生态」、「保障机制」几个方面介绍了史家胡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
大家好,我叫刘静怡,跟壮壮一样,我来自北京,是北京市规划院的一名规划师,我们扎根在北京的胡同里有六七年的时间了,期间一直在做社区更新的工作。
五月一号我来到临海,这几天的时间里,我吃到了三十几年来好多没有吃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我觉得临海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特别好玩,特别有趣的城市,之前也听朋友讲过很多临海的故事,我也在这几天逐渐感受到许多来自临海的魅力。
01
北京老城
说回到北京老城,我是一个北京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住在北京老城里,我家在郊区,第一次走进胡同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
那是2015年,在看惯了高楼大厦之后,我走进了胡同看到阳光洒在窄窄的小道里,居民趿拉着拖鞋去买早饭,或者是拿着尿壶去倒尿盆,我觉得太生活化了。但其实在我工作之后,我逐渐发现胡同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或者说我第一次看到的那么简单。
这是北京的一张市域的地图,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它最初是在金代建立了都城,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老城的轮廓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而北京老城的范围与北京全市域的范围相比,它只占1/260。尽管如此,老城依然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是北京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耀的一个基石,也是世界公认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个杰出的杰作,那么它到底值得保护在哪呢?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它在于凸字形的清晰的轮廓,在于对称布局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在于平直整齐的路网,在于宏大的故宫宫殿群,在于起伏的天际线对比强烈的色彩,还有这种独一无二的胡同四合院的居住形态以及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所以北京它值得保护的地方,胡同值得保护的地方,我们还是要向后看一看,它绝对不在个别的建筑上。
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北京古城的价值在于各个建筑物的全部配合,在于他们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在于建筑的位置和街道系统的相辅相成,在于全部的庄严秩序形成了这样宏壮又美丽的整体环境。我们对于老城保护的这种思想其实也是在逐步的变化,从最初我们保护诸如于故宫或者是像天坛太庙这样的区域,然后再到某些像长城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
02
小规模渐进式
近些年我们其实也开始逐渐的去划定这种历史文化街区,然后从这种抢救性的划定到关注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关注地区活力以促进公众参与这样一个事情,就是我们越来越知道老城应该保什么,所以在最新的总规里也提出老城不能再拆了。
北京老城6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它所有的这种一般的平房区、历史街区和风貌协调区占到总面积的42%,其实它如临海的老城一样,它也有着社会关注度高,历史遗留问题多以及利益相关方复杂的这样一个特点,我相信在所有国内的老城区其实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它独特的东西。
正由于我们知道老城它的价值在哪儿,然后我们又能看到它的问题,所以其实我们规划师越来越多注力于开展规划公众参与的工作。
从06年的控规工作公示访,试点建立责任规划师的制度,再到2014年我们以策展活动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参与到城市街区的建设中。
2014年我们真正扎根到了一个街区,我们选择了北京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规划里我们提到它的元代格局几乎完整延续至今,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浓厚的人文环境。
与此同时,它面临着老城平房区典型的困难与问题,但其实大家很熟悉,在北京有什刹海、大栅栏,像这样的区域它是有实施主体在的,也就是说它有一些大规模的资金进入,可是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它是没有的,它只能依靠基层政府的力量去实现点滴的改善。
但这也为这种小微更新和社会共治提供了一个时间和机遇,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史家胡同就位于历史街区中,也曾有着“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这样的一个说法。我们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空间人文和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真正的复兴,它是介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城市更新,所以小规模渐进式才是正确的选择,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一直在采取这样的路径。
在做完保护规划的同时,2013年这个街区里由朝门街道办事处和英国的王储基金会共同成立了一个社区博物馆,他也是全国第一个胡同博物馆,讲了很多关于胡同文化的东西。其实在这个博物馆建成的时候,我们给它的定位:老北京的文化展示厅,社区的艺术厅和居民的会客厅。也就是说它不仅仅单纯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它还是社区居民的精神祠堂。
博物馆的建成是有很多专家、社区、街道还有居民一起来共同协商的,所以在最终建立这样一个博物馆的时候,居民已经具备了一个共治的基础,由此在2014年我们去试图进一步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是由街道社区、规划师、在地社区还有在地的企业居民一起成立了一家社会组织叫“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
我们与这片街区的渊源也就此开始了。我们做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是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我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构建街区共建的一个基础。到2017年的时候,我们深入运营到博物馆里,进行了一个阵地战。虽然我们不是这条胡同的人,但是我们愿意与这条街区一起成长。到了2018年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的保障机制,可以有更多和我们一样怀有共同理想的人一起来保卫这片我们热爱的街区。
03
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从2014年至今,我们其实都是依托于街区原本存在的生活与文化去循序渐进的孵化,契合本地需求与特色的项目,从来都不是说我们想做什么。对于老城来讲,居民他对于这个地区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我们认为首先居民应该要了解这片街区,他才能去爱这片街区。
与此同时作为外来者的我们也需要去了解当代这些居民的故事,所以我们进行了居民口述历史的收集,居民会非常自豪的在博物馆里对着他们自己的老照片去讲他的生活,讲他们一生的故事,从呱呱坠地到娶妻生子。我们还拿出了北京市规划院里五六十年代的老地图和老的这种街区空间,居民们就会讲出很多跟他相关的故事,所以其实街区的很多空间都和这些居民的记忆相辅相成。
另外我们认为其实街区的居民才是街区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进行了社区公约的一个编制的工作,我们邀请居民和我们一起探讨社区里有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大白话公约,比如说两家孩子打架,我们首先要管好自家孩子,然后这个公约也是挂在了社区居委会的门上,时时提醒我们说要参与。
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这个街区的历史,我们制作了“City Walk”这样一个地图在博物馆进行免费发放,大家拿到这个地图之后,从博物馆出来就可以去探索这个街区好玩有趣的东西,还可以用这种二维码的方式进入到这些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机会进到的院子,去看到那些好像在他们眼里已经破败的建筑,它会有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什么老的构件留存着?
04
空间更新
同时我们在扎根到这个街区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太多居民生活里的无奈,比如说原来是一家人居住的这种大四合院,现在可能变成5家、10家、20家的居民在居住,所以我们认为真正的改善他们所居住的生活,提升他们所居住的生活条件,才能找回属于胡同里真正的生活体面。
所以我们邀请专家和居民一起来探讨说我们的四合院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邀请了设计师和居民共同设计,由居民一起来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最后我们一起帮助居民改善环境。
这幅图展示的就是史家胡同45号院我们做的一个院落提升的工作,我们进行了地下排水的一个管线的重排,还有破损地砖的一个重铺,堆砌的杂物和违章建筑小煤棚,我们把它和居民协商清楚后把它还原成公共空间,建立了更多的小微花园。
我们还修上了院里100年历史的一个垂花门,当时拆垂花门的时候,我们一直站在桥下拍了一个完整的记录。居民从最初对自家门的嫌弃到最后我们修完之后拉着邻居炫耀,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所带来的一种幸福感。
改造完之后,我们还会建立一个长效的管和维护机制,让居民真正的自己去爱护自己居住的一个空间。
05
空间运营
2014年我们做完这些项目之后,2017年街道政府提议我们扎根在这个街区,于是我们接受了街道邀请,开始运营社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我们由此建立了一个更紧密的在地联系,但是我也认为是因为我们运营了这个博物馆,我们能看得见社区营造,我们能听得见居民声音,能聊得来城市问题,才能做得出时间探索。
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们建立了一个20多人的讲解志愿者的团队,然后还有200多人的服务志愿者团队,每年这个小小的1000平的博物馆,我们接待了数10万的游客。我们还邀请了当地的居民团队在博物馆进行展出;在七夕的时候,邀请居民去聊他们自己的爱情故事,为另一半读情诗;我们通过举办很多这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到胡同里。
当然我们觉得更具有价值的是什么?是我们探索以空间运营为抓手,去做一个空间更新的模式,因为我们驻扎在这个街区,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在地观察去发现问题,同时我们邀请更多的居民参与我们的工作坊,一起来探讨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我们用城市策展的方式来模拟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我们去向政府、社会一起呼吁,我们需要共同去落地实施解决问题。
像胡同微花园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因为胡同里有很多爱种花种草的大爷大妈,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小微花园,就想着我们能不能带着居民去改造旧物。我们先跟居民建立了联系,邀请中央美院十七工作室的设计师跟他们共同设计小微花园,再通过展览的方式。居民觉得这招挺好玩的,所以我们就申请了一个项目,帮助改善这条胡同,而且我们通过一些旧物改造,其实微花园每一个的落成并没有花多少钱,与此同时居民们因为真正的参与进来了,他们会更加得爱护和保护这些景观。
同时在我们街区里还有一个10多年没有改造的菜市场,我们身为规划师是特别对这种城市的公共空间感兴趣的,我们认为菜市场它不仅是一个买卖空间,它还是一个邻里交往的空间,一个最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地方。
所以我们当时就去写文章呼吁,最后政府和它的产权单位都被我们给说服了,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菜市场改造,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是它的硬件条件的改善,比如说地砖的重铺,立面的粉刷,还有空调的清洁等等;第二块我们做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们邀请老北京的京儿画家去做移动美术馆,邀请街区的居民去画这些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摊位,我们还做了小饭碗书店,可以在逛菜市场的时候买到菜谱;第三块是管理升级的内容。
而在过程结束之后,我们认为其实要让大家真正的对菜市场有归属感,需要让这些摊主和居民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菜市场生活美学院”的展览和活动。这个展览里其实不是规划师或者设计师的作品,有很多是居民自己动手完成的,只有这样的参与,他们才能够真正的爱上这个菜市场。
于是我们发现不仅当地的居民更喜欢在环境整洁的菜市场里买菜了,更多的青年人也回来了,然后在这里发生了非常有趣的一些故事。因为我们是最早国内做菜市场研究的一批人,后来有很多网红菜市场也在改造,就会有人对菜市场的功能开始产生怀疑:菜市场是真正为居民的吗?生意真正好了吗?我想说不仅生意好了,欧阳娜娜也来了。
其实做完菜市场改造之后,我们认为这个街区有很多的活力是来源于商业的,比如说通过一个奶茶店记住一条街,所以最后我们想说帮这个街区的商业做一些改善,但是我们没有那样的项目,可谁让我们是一群爱玩,爱探索的一些规划师呢,所以没条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我们当时有1万块钱的经费,然后我们利用北京设计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招募了4个设计师一起完成了4家小店的改造。
在做完软性改造提升的时候,因为最开始是我们创造需求,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在创造完之后,政府真正的需求也来了。当时在东四南大街,也是属于我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里,有一个硬性的工程改造的内容就是恢复古都历史风貌。
但是它恢复完之后,有很多店家的橱窗还是用类似于“大减价”这种大的色彩或者这种方式,但其实还是比较丑的,所以我们就说希望把这些店主真正拉进来,通过自主报名,然后我们去帮他改造橱窗。
同时我们告诉更多的店主如何去改造这种服装,最终形成业态提升。那时候我们开这种对接会来的是政府的管理者、店主、设计师还有规划师。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管理和被管理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我们的设计师把这些店做得非常的新潮的样子,然后吸引到更多的客人,提高进店的几率。
其实我们所有的这些项目成果都会借助北京国际设计周这样一个北京市级的项目去进行更多的推荐和宣传,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走进这片街区,我们还借助这个契机,开放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四合院。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整体的展品去引入展览和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来。同时我们在驻扎这个博物馆以后,我们发现更多的年轻人也来了,更多的空间出来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做同样的事情。
其实在我们从2015年到2019年打造了一个责任规划师基地之后,2019我们推广到北京的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一个责任规划师制度,能够让我们去与街道进行更深度的捆绑。我们成立东四南的治理创新平台,帮助街道梳理任务以及梳理诉求,再把它进行创新项目的孵化,这样我们建立了一种更深度的责任规划师与街道的合作模式。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全国首支的社区培育基金,它是以城市更新视角去促进社区建设的,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情能有更多的资金和平台保障,让我们的事情能够更加顺利的推进下去.
正是在街区多年的探索,我们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全国保护发展的一个最高的奖项。同时我们还参加了习总书记视察北京两周年的一个采访,还有中央电视台的一些采访。我们运营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在2018年的时候获得“北京最受喜爱博物馆奖”和“2020年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的一个殊荣。
我们现在街区所有的这些项目都在博物馆里进行了展示,大家看看这个style有没有非常熟悉,就是壮壮同学他们做的。所以其实我们在做这些设计中心和经济更新保护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我们有这么多的居民、设计师和多元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而这些就是我们前进的一个动力,我觉得社区更新和老城保护的工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它从来都是复杂的、多元的,然后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
我总结了四点,我想这可能适用于北京老城,也适用于临海,适用于这种乡村建设里。
首先我们要尊重老城的风貌和历史记忆,我们要尊重居民的正常生活;其次我们只有关注着真正的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参与;第三点就是我们要包容不同的声音,包容不同的角色:在地力量、学术机构、设计力量和商业组织;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我们时间,给乡村一点时间,慢慢来或许会比较快一点。
最后想用这段话来去结束今天的分享:正因为深爱这片承载历史和故事的胡同,我们走到了一起,试图聚集每个人微博的力量,保护我们共同真实的故乡。心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我们也愿意做其中穿针引线的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