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案里为什么包含益生菌?

医学部 常笑健康 2023-03-08




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截至2月10日8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92例。

浙江省为全国确诊病例数的第二大省,但目前报告死亡人数是0。高的确诊病例数量和零死亡率体现了浙江方面在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方面的水平极高。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我们在2013年H7N9的时候,就创建了一套救治的办法,也就是‘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这一策略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兰娟介绍,所谓“四抗”是指一抗病毒治疗、二抗休克治疗、三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四抗继发感染。

“二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是微生态的平衡。


关于微生态的平衡普通大众目前还有不少人觉得陌生,为什么会在这次的治疗中提到这个高度?我们先从微生态平衡说起。
什么是微生态平衡?


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经常寄居的对人体无 损害作用的微生物 ,通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

一个健康成年人大约有 10的13次方个体细胞,而全身定殖的正常微生物总数高达10的14次方个,主要分布于皮肤、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的泌尿生殖道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 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生理性的组合 ,在自然条件下形成 ,受干扰情况下可通过自我调节再度重建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这是我们就将这种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的和谐的关系成为微生态平衡 。


但是在内在因素和外环境影响下(比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及放射性等因素)会使体内的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加, 发生微生态失调。常见的微生态失调有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和宿主转换。

益生菌在人体的分布中,肠道是最最主要的器官。之前人们对肠道的认识局限为“有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但是今年来随着医生对肠道功能认识的深入,发现肠道还具有屏障、免疫及内分泌的功能,并且对于危重患者中,肠道的免疫与屏障功能比消化吸收的功能更为重要。Wilmore称“肠道是机体应激时的中心器官之一”。


那么在此次应对冠状病毒感染中,益生菌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应对冠状病毒我们是没有特效药的,医院的治疗就是通过专业的设备和药剂,给免疫细胞争取时间和提供热量,帮助它们继续去战斗直到胜利。所以战斗的关键就是激活自身的免疫功能

益生菌活体菌体胞外产物和细胞壁肽聚糖都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活菌可以激活T细胞和NK细胞,两者都能起到细菌杀伤作用,阻断入侵细胞。还有研究显示活菌能促进脾细胞增值,增加脾脏重量,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通过在肠道表面定殖、竞争性抑制肠道潜在病原菌的定殖能力、稳定肠道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微生物、作用于DCs和T细胞向Th1极化作用的相变、调节细胞间传递信号 NF-κB的作用及增强NK细胞的活力等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和免疫应答进行调节。

预防细菌激发感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医生在研究烧伤的时候就发现,在烧伤创面尚没有细菌感染的时候血液里面已经有了细菌感染,称之为“肠源性感染”。

经进一步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在肠道缺血、缺氧时,肠粘膜受损,对细菌的抵御能力减退,肠道内的细菌可透过肠黏膜进入肠壁的淋巴系统和门静脉系统,进而导致全身的细菌感染。

由此人们认识到,肠有屏障功能,在肠屏障功能发生障碍时,细菌可能发生易位。


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也讲到很多重症的病人最后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严重的细菌感染。

肠道黏膜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与肠腔内物质最大的接触表面,不仅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肠道内病原菌与食物性抗原入侵机体的屏障功能。肠黏膜 屏障作为机体防御病原菌感染、预防炎症发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意义重大 。

病原菌入侵肠道后,可以通过诱导肠上皮细胞异常凋亡、增加肠上皮细胞间的通透性以加速病原菌、毒素和食物性抗原的易位,引发内源性感染 。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还可以促进肠黏膜的修复,维护机械屏障的完整性,促进粘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通过以上途径来维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预防肠黏膜屏障破坏而发生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9年12月23日起,王壮壮(化名)先后在武汉协和肿瘤医院、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治疗,但最终于2020年1月7日在金银潭医院不治身亡。 医生告诉家属,王壮壮是这场疫情中的第一个死亡病例。


2020年1月1日,王壮壮转到呼吸科ICU病房。医生告诉家属,王壮壮得的病只知道是病毒性感染,但查不到病毒是什么,没有办法治疗,只能把现有的抗生素全用上。



患者妹妹王兰(化名)一直在医院陪着哥哥看病, 1月4日,疲惫不堪的王兰感觉浑身乏力,她来到武汉陆军总医院就医,体温37.3度。根据医院要求,王兰拍了肺部CT,结果显示双肺感染,她随后被隔离治疗。


1月24日,王兰康复出院。和很多患者一样,直到出院,王兰也没有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保住了一条命她的认为,是救治比较及时,病情才得以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陆军总医院,王兰由于长期服用头孢抗生素出现严重腹泻,在服用益生菌后情况有所好转。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该种腹泻往往用其他原因无法解释,且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大概每一万人中有10个左右的患者会发生,发生率并不低。


引起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主要原因有肠道菌群紊乱、糖和胆汁酸代谢紊乱以及抗菌药物的直接作用等引起。

其中抗生素使用以后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所导致的腹泻是最主要的原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从本质上说是抗生素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衡所引起的腹泻。益生菌可定植于胃肠道黏膜中,使得微生态环境得到重建,达到微生态平衡,从而增强了肠道粘膜和消化系统的免疫功能。
 
从上面的分析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兰娟院士在“二平衡”中重点提出微生态平衡的智慧。

其实不仅仅是对因冠状病毒感染而住院的病人,对于所有被裹挟在这次疫情的我们,维持自身的微生态平衡,通过补充益生菌提升身体的抵抗力也至关重要。





▼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家长一定要学会这招!

打赢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强大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改善肠道菌群或有利于缓解肺部疾病,说说“肠-肺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