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气胸不再难治!为这项支气管镜无创技术叫好!
难治性气胸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而棘手的问题,其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时可出现继发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我国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呼吸介入诊疗新技术已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气胸是临床常见病,系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积气状态。
气胸的种类
(1)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气胸,指发生于没有肺部基础病变者,发病率男性18~28/10万人,女性1.2~6/10万人;
继发性自发气胸,指继发于原有肺部基础病变者。
(2)外伤性气胸;
(3)医源性气胸等。
什么是难治性气胸
气胸经肋间引流仍持续漏气提示胸膜破裂口难以愈合,对于这种状态,我们习惯称之为“难治性气胸”。
对于难治性气胸,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两大类,均经胸膜腔进行处理,包括胸腔穿刺抽气、肋间引流、胸膜硬化术、内科胸腔镜治疗、外科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等。
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很多情况下,由于患者身体条件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且手术创伤往往较大,术后恢复性治疗困难重重。
相比较而言,通过气管镜下实施内镜下“难治性气胸”封堵,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治疗疗效,还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治疗”,由于所有操作均在气管镜下进行,皮肤表面完全没有伤口,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难治性气胸的治疗
经气管镜实施“难治性气胸”封堵是一种近20年来才逐步发展成熟的新技术,目前以选用“单向活瓣封堵”较为普遍。
手术过程中,呼吸科医生通过探查确定目标支气管,采用专用测量器测量目标支气管的直径,根据测得的目标支气管的直径选择适当大小的活瓣,后通过支气管镜及各种活瓣专用的输送系统将其送达目标支气管后释放。
待“难治性气胸”愈合后可择机取出活瓣。整个手术过程中不超过1个小时,术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观察气胸快速愈合以及胸腔漏气明显减少。
支气管内活瓣(EBV)是一种用于控制气流的“支气管假体”。该装置由一个附着在带有硅膜的镍钛(镍钛金属互化物)自动扩张固位器上的单向硅酮鸭嘴阀组成。该瓣膜用输送软管植入目标支气管内,使软管穿过成人支气管镜工作管道,将软管引导至目标支气管。
当显示残存空气减少时,EBV允许末端空气在呼气时从隔离的肺区排出,但不允许在吸气时空气重新填充该肺区。随着每一次呼吸循环,目标肺区内空气量都会减少(肺气减少)。
自2001年面世至今,经过十余年临床应用,EBV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目前全球已经使用EBV完成了近万例患者的治疗,国际上很多有影响力的杂志(《新英格兰杂志》、《欧洲呼吸杂志》等)都刊登过关于EBV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数据的文章。
自2010年EBV正式引进中国到现在,我们在国内已经完成了百余例患者的治疗,后期的跟踪随访中,EBV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运动耐量,大多数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都有明显的改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简介:医学博士、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瑞金分中心学术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青年协作组委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防治常识编委,中国控烟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上海市黄浦区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健康教育委员会控烟组组长。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瑞金医院门诊大楼五楼A区呼吸科511诊室。
2022-01-20
2021-12-30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