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网上这些“养生技能”,是科学?还是胡说?
有意思的是,似乎不少老年人对于“养生”这个话题总能说得头头是道,问其缘由,答曰手机里各种各样“养生公众号”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最后还演变成“有推荐必买”的状态。
养生公众号说得“好听”实则毫无逻辑
举例而言,某养生公众号大标题赫然写道:世界上唯一无癌之国——斐济,之后便是“荞麦+杏仁+水上运动”的组合套餐推荐。
这一波操作在小编看来,有些过于荒谬了。
一来,荞麦可不能多吃,否则可能引起肠道阻塞;二则,杏仁多吃可能会中毒;第三,这个水上运动,可及性不是一般的低。
除此之外,这条推送最经不住推敲的则是,斐济根本不是什么无癌之国,病例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医疗条件过于落后,很多人即便是得病却也没有条件接受诊治,甚至连自己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
再举一个例子,某公众号平台鼓吹“抽烟喝酒吃肥肉,最少活到九十九”,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不吸烟不喝酒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倘若我们换个角度,我们身边不乏喜抽烟爱喝酒专挑肥肉吃的人,特别在中老年人中应该占有不小的比例,从他们内心出发,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他们宁愿希望这些是真实的科学。
从上述两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某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养生”公众号之所以能够成为诸多老年人所追捧的话题,一方面,那些公众号说话“好听”,开出的“养生”处方也极其的简单可行,甚至美味可口,更为重要的是花钱不多,老年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代入感。
“复古”养生不科学
此外,老人们之间又喜欢相互切磋“养生技能”,久而久之,很多似是而非,且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所谓“养生知识”就这样慢慢“一传十,十传百”。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养生”公众号喜欢走“复古”路线,这一点在“中医养生”方面尤为突出。
部分公众号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心理,经常写一些西方势力欲灭亡中医进而灭亡中国的文章,激起民众的爱国情绪,上升到国家对立的层面,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精神领袖的角色。
此外,一些公众号利用老百姓的中医盲区,只讲有趣的故事,但不告知中医常识,一个病或者一个药方将简单的道理复杂化,将正确的中医常识打碎,造成人们认知上的断裂。动不动就是“千年养脾第一方”、“千年养肾第一方”、或是“最好的养肝方”等,内容看似有趣,但道理云里雾里,结果就是你跟着这个神医公众号看了半年甚至一年,身体原来咋样现在还是咋样。
第三,则是利用老百姓对健康的渴望,拼凑一堆症状和医理,营造出摆事实讲道理的氛围,整一堆吃了某某某立马见效,后面配上一堆粉丝大夸特夸这个药或者方子的截图,塑造一个仁心仁术的高大上形象,让你一看就心动,结果就是让你买买买!然而,你吃了几个疗程或者几个月并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但他依然会告诉你,药不能停。
“抢救式”养生只是心理安慰剂
说到这里,小编还想最后普及一个有趣的养生名词——抢救式养生,具体指的是现代人在连续熬夜、暴饮暴食之后,为求心理安慰的紧急养生。
因此,小编还是真心奉劝大家,每一个人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没了健康,那么一切“可能”都变成了“不可能”,反之亦然。所以,“养生”的秘诀其实亘古不变,该吃吃,该睡睡,心态调整好,避免不良习惯,剩下的就交由命运安排吧!
当下,一线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小编作为其中一员,始终坚信在又一次“战疫”中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简介:医学博士、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瑞金分中心学术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青年协作组委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防治常识编委,中国控烟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上海市黄浦区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健康教育委员会控烟组组长。
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 上海瑞金总院呼吸科门诊511诊室。
周五上午 瑞金无锡分院呼吸科门诊19诊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