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抢海航!

观点地产网 民航故事汇 2021-07-28


近来多方发布的投资航空实体企业公告,均指向处于破产重整进程中、有意引入战投的海航控股。


首先浮出水面的投资方是均瑶集团旗下吉祥航空。该公司于4月30日公告表示,拟出资50亿元与关联企业均瑶航投以及战略协同投资者共同设立合伙企业上海吉道航航空科技合伙企业),并以“吉道航”对外投资航空实体企业。


5月20日,其关联企业爱建集团同样公告称将共同投资“吉道航”,此次披露了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出资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爱建集团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额不超过 40亿元。


无疑,吉祥航空正紧锣密鼓地拉入合伙企业,铺排资金道路。


另一竞购者也公开入局。5月19日,豫园股份公告显示,拟联合豫园股份关联方、航空产业战略投资者等,共同设立合伙企业“豫航产业”并以该等合伙企业投资航空实体企业。


“豫航产业”合伙人出资总额不超过400亿元,其中豫园股份出资额不超过100亿元,豫园股份关联方并联合战略投资人合计出资额不超过300亿元。


尽管上述几则类似的公告当中,均未提及具体的投资对象,但市场已默认为海航控股。无论是从企业特征、投资金额,还是传出的内部消息看来,海航控股都十分契合。豫园股份甚至在公告中提及把握海南自贸区发展机遇。


目前受限于商业信息保密和相关方的决策程序,该项投资尚不能披露具体信息。

  

。。。。。。。


吉祥航空为“均瑶系”成员企业,豫园股份为“复星系”旗下公司,都有类似之处。背靠综合性大集团,各自的掌舵者王均金、郭广昌,同为浙商。


业内便猜测,或许不是完全竞争,两家企业应有一定程度的默契,同时不排除两家配合压价、争抢话语权的可能性。


市场上对于复星系的呼声颇高,认为其于海航控股产业协同效应更高。据豫园股份方面表示,公司近年来持续践行“产业投资+产业运营”双轮驱动战略,深度推进快乐消费产业生态布局。


“公司充分把握海南自贸区发展机遇,捕捉国内消费升级、出行经济快速发展等产业发展机会,公司积极寻求投资航空业务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链条、增强产业融通能力、扩大旗下产业行业优势。”


也许是受到去年举牌收购龙头酒企金徽酒、舍得集团等成功案例影响,豫园股份再次大步往前。


在此之前,复星系并未涉足航空产业。不过其商业版图宽泛,涵盖白酒、医药、钢铁、矿业、零售等行业。


与地产开发相关的豫园股份,或也期望以此收购扭转颓势。前不久刚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当中,豫园股份营收与2019年持平录得440.51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9%至52.74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9.51%至24.68亿元。


不过按照目前情况分析,复星旗下的复星旅文集团与海航控股契合度高一些。因为豫园股份主要包括文化商业及智慧零售、珠宝时尚、文化餐饮和食品饮料、国潮腕表、美丽健康、复合功能地产等业务板块,实际上业务关联性并不高。


而复星旅文以海内外度假村和旅游项目为主业,与航空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20年报显示,复星旅文旗下旅游业务主要包括以ClubMed品牌运营的度假村业务以及位于三亚的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项目亚特兰蒂斯、2019年发布的旅游目的地自由品牌复游城等。


复星旅文华南总部已经搬到三亚,也一直强调会强化在海南各种业务的拓展和投资,深化海南布局。按照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的说法,复星旅文深耕海南的原因是:一方面,三亚亚特兰蒂斯疫后恢复迅速;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政策为当地旅游业态打上了“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复星旅文旗下多个品牌已经入驻海南,如高端休闲度假企业地中海俱乐部、亚特兰蒂斯、ThomasCook、泛秀、迷你营等品牌都已经进驻海南。


如若联合扎根于海南的本土企业海航控股,复星旅文加大海南布局的道路会更顺畅一些。毕竟复星旅文去年业绩表现亦差强人意,录得近五年以来的最大净亏损。


复星系此番争夺,应是希冀于投资航空产业,在扩展业务范围的同时,增强盈利能力。


。。。。。。


海航控股自身业绩亦表现参差,*ST海航已面临退市风险。年报披露,2020年海航控股实现收入294.01亿元,同比下降59.38%,其中运输收入264.89亿元,同比下降61.62%,实现辅营收入29.12亿元,同比下降13.83%。


期内,实现净利润亏损640.03亿元,一举刷新了A股最高亏损纪录。虽然去年有疫情因素影响成分存在,但相较于中国国航亏损144.09亿元、南方航空亏损108.42亿元、东方航空亏损118.35亿元,同样作为中国四大航空之一,海航控股亏损幅度未免过大。


影响于此的关键在于母公司海航集团流动性危机。其源头是自2015年以来,海航集团多次大手笔投资,海外直接投资高达520亿美元,分布于运输、旅游、酒店、房地产等领域。2017年开始,海航集团又开始了一系列自救之路,不断“卖卖卖”。


但直至2019年,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但总负债高企,达到7067亿元,海航集团的流动性问题难解。


但无奈还是演变成了资不抵债的结果,自去年开始,海南省政府介入海航集团推进重组,关于海航系的债务问题正逐步解决。


今年3月份新进展推进,海航集团《告知函》称,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应其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是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并非接管海航集团。


不久后海航集团又发布公告,分别为旗下航空主业板块、机场板块及供销大集招募战略投资者,对应海航控股、海航基础和供销大集三家上市公司。消息显示,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已于3月受理海航系321家相关公司合并重整案件,其中包括海航航空主业公司、机场板块公司和供销大集集团等下属企业。


于是有了复星系、均瑶系争夺战投的戏码。其实早在5月初便已有消息传出,复星系与京东旗下一子公司等企业正考虑投资海航集团重整后的境内资产。


彭博社引述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称,平安保险、吉祥航空和中国国航等公司也有意入股新海航。知情人士透露,若最终能达成交易,规模都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之所以海航控股仍受多方资本青睐,知行资本徐绍义分析,不能只看到海航控股的亏损状况,而应该看海航资产包:低价抄底套利、优质资源(如航线/飞行器/政府关系)、上市平台、竞争优势、融资底层能力等。


海航航空,为中国第四大航之一。2020年报显示,海航控股经营境内6张客运牌照,运营商用飞机346架,按机型分,包括宽体机78架、窄体机250架、支线机18架;平均机龄6.16年,优于三大航的6.4-6.9年,飞机性能及状态相对较好。


此外,航司运营基地遍布全国重点一、二线城市以及重点旅游城市,已形成北京+海口、广深+成渝的“两主两辅”核心基地,布局上海、西安、昆明、福州、郑州、乌鲁木齐等重点枢纽。


加之后续发展势头良好,华创证券综合分析认为航空股的春天已经到来,其表示,4月行业航班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客流同时在加速恢复。行业基本面处于向上阶段,当前油价虽同比有所增长,但需求端上升后,航油成本有转嫁的可能性。


据称,目前已经有4家意向投资企业在谈。徐绍义认为,此次传出的京东、平安、中国国航等3家企业,具备央企性质的中国国航可以基本排除。


至于京东,上述人士评论称,更偏重物流,要看货运情况,且京东物流侧重地面运输,不像顺丰已买飞机修机场,海航还是客运多。


根据时间铺排,各方希望能够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包括战投选择在内的重整草案。


接下来,其余有意参投的资方应该也会很快公布。





推荐阅读:

不满意,然后...

刚刚又发公告!......海航,五件事!

哪家高???

局方发文!动真格的,要涨薪......

惊喜了?意外了?

英雄机长“道歉”之后,又发声了......

海航回应了......

这个机场疯了???

刚刚,海航官宣,重要变动!



民航圈子太无聊
扫码听听有趣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