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我院谢有畅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会催化成就奖,王蒙副研究员及校友余达刚教授、林丽利教授荣获中国催化新秀奖!

北大化学 2023-09-17

2021年10月16日在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上,“第八届中国催化奖”获奖名单公布。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谢有畅教授因其在创建自发单层分散理论的原创性发现以及该理论对工业应用的重大贡献,荣获“第八届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谢有畅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授奖仪式,并作了题为《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主题报告。

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向谢有畅教授(左二)颁发奖牌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王蒙副研究员和2007级研究生校友、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余达刚教授,2012级研究生校友、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林丽利教授因其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突出成绩获得“中国催化新秀奖”。该奖授予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独立做出具有一定显示度或创造性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青年催化科学工作者。

第八届中国催化新秀奖获得者

(左四为王蒙副研究员,左五为林丽利教授,右二为余达刚教授)



谢有畅教授介绍

01


谢有畅教授1934年出生于广州,1957年从北大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表面化学的教学,以及催化剂、吸附剂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工作。1973年,他与唐有祺教授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研究聚乙烯高效催化剂及氧氯化催化剂的过程中,发现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存在单层分散现象,且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1979年7月,相关论文“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结构和机理研究”在《中国科学》上发表。1990年他与唐有祺院士应邀在《Advances in Catalysis》发表自发单层分散总结性论文,单篇被引用800多次,是该年我国被引用最多的一篇科学论文。该基础研究成果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国表面化学和催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自发单层分散现在已成为催化材料制备普遍应用的理论,利用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形成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催化和吸附的多个领域。

谢有畅教授作大会报告


谢有畅教授利用单层分散原理研发出对一氧化碳有极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高效吸附剂,解决了低成本从半水煤气等原料中分离高纯一氧化碳的难题,为中国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基于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已成功开发了变压吸附分离一氧化碳工艺并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变压吸附分离一氧化碳工业装置,2005年获教育部发明一等奖、入选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一氧化碳分离技术不断深入产业应用,为工业尾气高效利用开启了创新业务模式——助推钢化联产,实现产业耦合。目前全国已建成70多个大型变压吸附分离一氧化碳工业装置,从高炉气、转炉气、电石尾气、水煤气等工业气体中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一氧化碳产品,用于合成乙二醇、乙酸、TDI等化工产品。装置工艺指标与同类技术相比,在相同工况下,一氧化碳收率更高、纯度更高、效率更高,优势极为显著,得到行业认可,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谢有畅教授团队研发的吸附剂产品


此外,谢有畅带领团队研制出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开发成功高效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据最新数据统计,该项技术2021年产值已超过13亿元,已在国内外建设了将近300套大中型制氧装置,其中最大规模的制氧设备已达到87500m3/h,这也是我国正在运行的最大规模变压吸附制氧装置。这一成果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变压吸附领域也属前所未有,为钢铁、有色、玻璃玻纤等富氧熔炼和助燃提供了经济可靠的用氧工艺,创造间接经济效益数百亿元。

采用谢有畅教授团队分离技术的吸收塔设备


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在谈及谢有畅教授的科研成果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变压吸附分离一氧化碳技术、空分制氧技术是北大化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最成功的项目之一,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催化界从基础研究走向规模化工业应用不多见的例子之一,这是一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典型例子。很欣慰,中国催化界没有遗忘谢老师的贡献,这个迟到的荣誉也弥补了中国催化界的一个缺憾。”

依托谢有畅教授团队“一氧化碳分离技术”和“空气分离制氧技术”创建的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学院,为教师提升进步、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从2012年3月起,由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在北大化学学院设立“北大先锋奖学金”、“北大先锋物理化学奖学金”项目,持续资助学院的人才培养。2018年,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先锋公司再次与北大教育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向化学院一次性捐赠先锋奖教/奖学金共计人民币500万元整,用于奖励化学学院的优秀教师、品学兼优的学生。谢有畅教授亲自到场参加了签约仪式。

谢有畅教授参加北京大学先锋奖教/奖学金捐赠仪式


谢有畅教授曾于70岁时写下“欣看后生建功业,老骥伏枥效余力”这句感言。如今已近九十高龄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多次应邀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激励青年学子潜心学术,勇于创新,为祖国的科技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王蒙副研究员介绍

02


王蒙,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研究员,致力于结合原位谱学、反应动力学及同位素标记等手段了解催化反应机理,从而开发更好的催化剂或者新的反应过程。其系统研究了金属催化芳香醚碳氧键断裂的方式和机理,发现并诠释了芳香醚还原水解的反应路线;利用固体核磁共振谱分辨了纳米氧化铈表面不同化学环境的氧物种,捕捉了分子筛中 Brönsted 酸游离到溶剂的过程并解析了水合质子的结构和性质。

余达刚教授介绍

03

余达刚,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7级研究生校友。他提出了CO2=CO+[O]理念(利用CO2代替CO和氧化剂参与催化羰基化开发了可见光催化CO2单电子活化策略,发展了自由基型CO2催化转化模式,在温和条件下高效构建了药物和材料分子。


林丽利教授介绍

04

林丽利,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12级研究生校友。她针对基于甲醇的氢气高效制备、存储以及氢气的工业应用相关的基础催化问题,围绕 H2―CO2―CH3OH 三个核心分子的催化转化完成系列研究。基于立方相 alpha 碳化钼开发了系列高效单原子负载催化剂,解决了贵金属催化剂甲醇重整制氢 C-H/O-H 键活化速率不匹配的难题,实现了低温产氢活性数量级的提升;解析了碳化钼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结构和电子性质,取得了 Pt 基催化剂室温抗 CO 中毒加氢性能的突破。



图文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