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经提到,广州北站未来作为湾区北部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高铁枢纽,具有强大的资源虹吸能力,必定会成为未来湾区层面的“聚光灯”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白云机场之于广州北站,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如虎添翼”。
提到TOD,人们往往只和轨道交通联系起来。但事实上,TOD—Traffic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从来就不是某一种交通方式的专属。在疫情之前,白云机场的通航触角已经四通八达,构筑起12小时通达全球的交通圈。在疫情之后,白云机场更成为了“全球复苏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机场”。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0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204.49万吨,分列大陆机场的一、二位。T3航站楼建成后,白云机场的客货流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级的“顶流”机场正在湾区北部冉冉升起。从这个意义来说,同时承载了“两大顶流”——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的花都,是毫无疑问的“天选之地”。
花都,开启了空铁融合大时代。
两大枢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影响力和辐射边界的几何级的叠加与扩张,客货流量也更加庞大。
等到双枢纽发展成熟后,广州北站+白云机场的空铁枢纽客流量将比虹桥枢纽还多10%。此外,因为机场的限制以及规划较晚,虹桥周边只有交通与商务功能,居住配套远离核心区且交通不便,留下了遗憾。
但在花都,超前的规划与先进的交通配套,使北站与机场无缝连接。既能共享各自朋友圈的流量,又避免了枢纽对居住环境的干扰。为发展空铁都市,践行站城一体化模式,搭建了先进的框架,指明了方向。承接产业功能,锚定客流,建设新的空铁都市,是空铁融合示范区的核心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花都将把握住空铁枢纽的流量优势以及增量链接的发展机遇,产业上“强链补链”,配套上“绿色宜居”,构建湾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两大枢纽围合而成的空铁融合示范区,也将成为大湾区新的重点发展平台、世界级城市群的高能级新兴载体。北部地区将实现从目前单纯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到“空铁经济自由区、双循环战略链接点”战略定位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建成产业发达、相关配套一应俱全的“空铁都市”。
根据空港经济区发展的规律,高铁与空港的最佳距离为10公里,在这个距离下,高铁枢纽既可承接空港带来的商贸、消费需求,又可围绕高铁TOD发展高端商住功能。
而广州北站与白云机场,恰巧就是10km的距离。这意味着,高铁TOD片区与空港的临空经济圈层,在此得到了完美重合,广州北站的虹吸范围得到了全面延伸。TOD区域的发展,永远是交通先行。为了进一步串联两大枢纽,花都设计了三条交通廊道,北站与空港的联系将变得无比紧密,而作为廊道西侧起点的广州北站,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干道+城际铁路+空侧快线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打通了交通廊道,消除了空间的隔阂,北站未来发展再也没有了物理上的阻滞,国际级的商业、居住要素的涌入已成定局。作为TOD发展重点的广州北站片区,在空港的加持下,更大的辐射范围、更多的覆盖客流、更大的想象空间。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区域价值与城市地位。流量的聚变是TOD发展的基础,但将人流与物流转变为“人留”或“物留”,才是成功的关键。于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广州北站的“枢纽变现”之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