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GARO》昭和的惊雷

陶朗歌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2024-09-07

异常漫画按:来自陶朗歌【漫画实验室】的特稿之二。想收听或收看更多,请长按篇尾图,识别二维码,购买节目。


0/引言:时代的异色


之前我们聊了日本著名的另类漫画家柘植义春,日本漫画研究家清水勋曾这样评价柘植义春——“如果说手冢治虫给日本漫画带来了故事性,柘植义春则给日本漫画带来了文学性。”——由此可见,柘植义春对日本漫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上期回顾:>>柘植义春和三个人及自己 


对于义春而言,他漫画生涯中最光辉的时代,就是在《GARO(ガロ)》杂志发表作品的那几年,诞生了《螺旋式》《山椒鱼》《红花》等代表作,所以今天这期,我们就跟大家来聊聊《GARO》杂志和“GARO系”漫画,看看它们对日本漫画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Garo》对日本现代漫画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维基百科对于“GARO系”是这样定义的——“《GARO》以其先见性与独特性开创了一个时代,它在出版界所留下的足迹,并非是一本单纯的漫画杂志。拥有独特创作个性的漫画家的风格被称为是‘GARO系’,即使并非《GARO》出身的漫画家,只要风格与《GARO》相近,也会被人称为‘GARO’系。”由此可见,《GARO》对日本漫画的影响已经不止于一本杂志,而是成为一种风格流派,成为日本现代漫画的一部分。 

       

剧画大师白土三平

 

《GARO》走出过不少漫画家,比如白土三平、水木茂、柘植义春、池上辽一、林静一、根本敬、逆柱意味裂等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中,但他们都以其作品的独特性而闻名,以先锋的创作态度和多元的主题,赋予了漫画另一种表达的可能性。

 

根本敬对《GARO》的评价或许更能切中要害——“在《GARO》这本漫画杂志上刊载的全部漫画(不,再极端一点的说就是无一例外),没有通篇都非常有趣的必要性。当然,这里所说的有趣与否,是以类似《Jump》《Big comic》这些占据各家店铺的、一般大众所认为的高娱乐性漫画杂志为标准的。所以,《GARO》这本漫画杂志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就在于为那些被认为是异能、异端、特殊、狂人,没有被世人所认识的天才、不为讨好大众的口味而改变的作者、漫画界的无赖之徒等小众漫画家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自我表现的舞台。”

 

柘植义春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作品只是小众漫画。但小众并不代表声音的微弱,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GARO》杂志,曾在青年读者群体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白土三平的《卡姆依传》在学生运动高潮期被奉为精神指引,而柘植义春那些充满梦境呓语和困顿日常的“私漫画”则被抬升到与传统文学作品并肩的地步。

       

 

《GARO》的兴起并非凭空出现,这其间有个体的偶然性,比如白土三平与长井胜一的偶然邂逅、比如柘植义春偶然创作出的《螺旋式》,但更多是时代的必然——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社会极为动荡,左翼思想盛行、学生运动频发、意识形态交锋激烈,而《GARO》杂志所表现出来那种独立性、先锋性和实验性,又恰好正是那个时代无数躁动的年轻人所渴求的精神食粮。

 

《GARO》正是在这样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叠加下,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注脚,甚至成为了历史本身,在大潮滚滚的60年代,全世界都被各种运动风潮所席卷,反叛精神成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境下,追求强烈自我表达的《GARO》自然会被推到时代的前潮。 

       

《邻家女》节选

 

柘植义春的短篇《邻家女》在结尾处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中年男子问年轻潦倒的漫画家津部说,你知道“安波”么?津部一脸诧异地回答,“安波”是什么呢?对方答道,我也不知道。其实所谓的“安波”是“安保(运动)”的误读,是兴起于1959年的一场日本学生运动,旨在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这也是60年代日本社会思潮暗潮涌动的一个缩影。

 

时代大幕已经拉开,台上潮起潮涌,台下人头攒动,不管知道还是不知道、偶然还是必然,《GARO》的出场都将被历史所铭记。

 

接下来我们将选取《GARO》的四个时间截面,对应四位风格独特的“GARO系”漫画家,柘植义春我们之前已经聊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光怪陆离的“GARO”异色世界——

 

1/白土三平的《GARO》:一棵反叛的种子


第一个出场的漫画家是白土三平,他代表着《GARO》的初生和黄金时代,大概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在说白土三平之前,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他的父亲冈本唐贵,另一个则是与他有知遇之恩的长井胜一。 

       

冈本唐贵画像


冈本唐贵是日本昭和初期非常有名的左翼画家,曾给黑泽明上过绘画课,除了艺术家身份之外,他同时也是工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曾经参与日本无产阶级美术家同盟,也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化联盟的活跃分子,同时他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也因此曾遭到政治打压并多次入狱。

 

在父亲的影响下,白土三平的意识形态也是偏向左翼阵营的,他往往站在农民斗争的角度上去描绘激烈的阶级斗争,作品因此散发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是社会主义漫画,尽管他本人否认了作品中的这种意识倾向,但在当时的日本社会运动大潮中,正是这些观点将白土三平推上了风口浪尖。

       

《寒风剑士(こがらし剣士)》还带有一些模仿手冢治虫的影子

 

《寒风剑士(こがらし剣士)》是白土三平的漫画处女作,描绘了一个寻找母亲的武士的故事,在这个角色身上已经展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反叛意识,这本出版于1957年的贷本漫画,无意间引起了另一个人的关注,那个人就是长井胜一,也就是后来《GARO》杂志的创始人。

 

长井胜一,我们上集提到过,他当时经营着一家叫做的“日本漫画社”的贷本出版社,这也是他一生所创办的三家出版社中的第一家。他对这个在当时还不知名的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巧合的是,白土三平当时合作的出版社突然倒闭了,更巧合的是,白土三平就在这个时候带着自己的新作找上门来,历史的大幕就在这惊人的巧合下轰然拉开,白土三平和长井胜一从此成为了非常稳定的合作搭档。

       

《忍者武艺帐》

 

1959年,曾暂别出版业涉足酒吧经营的长井胜一,因酒吧倒闭而重回出版业,并成立了人生中的第二家出版社“三洋社”,主打老搭档白土三平的贷本巨作《忍者武艺帐》,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影丸秉持着非常强烈的反抗精神,他支持农民阶级通过斗争的方式去夺取自己的利益。这部作品前后共出版了洋洋洒洒17卷之巨,是当时史无前例的现象级作品。

 

《忍者武艺帐》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仅是由于白土三平扎实的功底,更多的是源于它本身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强调反抗精神的思想内核和当时风起云涌的左翼社会运动思想高度契合。主人公影丸在故事中说——“即使我死了,也一定会有后继者出现。即使失败,但是人们依旧会朝着目标,为实现平等幸福的生活而战斗。”——这与当时叛逆的青年学生们的观念不谋而合。 

       

《忍者武艺帐》电影版海报


再加上当时“安保运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背景,尽管是无心插柳,但白土三平还是受到了青年学生读者的热烈追捧,而在大岛渚于1967年将其翻拍为电影之后,白土三平成为了左翼青年学生们“精神教父”一般的存在。

 

在白土三平成功的激励下,再加上长井胜一舍得花钱,很多漫画家都被吸纳进了三洋社的阵营,可谓一时风头无两,但不幸的是,不久之后,长井胜一身患结核病住院,三洋社竟然倒闭了,但这并不是白土三平和长井胜一合作的终点。

 

1962年,长井胜一病愈归来,创办了人生中的第三家出版社“青林堂”,三退三进之后,青林堂最终成为长井胜一人生中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两年之后,他又和白土三平携手创办了青林堂旗下月刊杂志《GARO》,以呼应当时日本漫画杂志大潮兴起的局势。 

       

白土三平的名字被显著地印在了《GARO》封面上

 

根据唐辛子在《漫画脑》中的讲述,白土三平将自己在青林堂所得的所有印税,全部用于《GARO》的出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其实是《GARO》的实际出资人。而《GARO》的名字则是取自他笔下的一个技艺高超的忍者角色“大摩的GARO”,除此之外,“GARO”的发音,与日文汉字“我路”相近,有“我行我素,我走我路”的意思,这也表现出《GARO》从一开始就决心特立独行的气质与个性。

 

白土三平为《GARO》创作了《卡姆依传》,卡姆依是一位生活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底层角色,当时的德川幕府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将民众划分为多个阶层,底层民众只能艰难地维持生活,而卡姆依正是其中最底层的“非人”阶层,他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叛精神,试图对抗这种制度,为了底层人民所受到的压迫而奋起反抗,而这毫不意外地再次引起了年轻读者的热烈反响。 

       

在《GARO》上连载的《卡姆依传》,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还刊载了柘植义春的弟弟柘植忠男的作品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GARO》都有着高度自由化、反叛化的创作氛围,堪称是它的“叛逆时代”,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包容的态势,除了白土三平和柘植义春之外,水木茂、安部慎一等漫画家也逐渐借此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作品同样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个性,表现出了《GARO》杂志早期的先锋姿态,使得漫画媒介的艺术性、文学性和社会性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但进入70年代后,时代风云突变,曾经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逐渐偃旗息鼓,《GARO》杂志失去了年轻读者的青睐,开始走下坡路,而雪上加霜的是,《卡姆依传》在1971年连载完毕,白土三平开始转战其他杂志,而柘植义春也在1970年发表完《柳屋主人》之后也退出了《GARO》。

 

就如同,一颗反叛的种子刚刚种下,就遇上了漫天雷雨,《GARO》接下来的路将通向哪里呢?

 

2/三羽鸟的《GARO》:独立精神的延续


在整个六十年代后期,白土三平和柘植义春都堪称杂志门面,为杂志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他们的相继离开,对于《GARO》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但江山代有人才出,马上又有三位年轻的创作者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就是安部慎一、铃木翁二和古川益三,他们被并称“GARO三羽鸟”,有时也被尊称为“一二三重奏”,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GARO》前辈——尤其是柘植义春的影响,他们充当了《GARO》从“叛逆时代”向“愚乐时代”转变的过渡角色。

       

《美代子阿佐谷心情(美代子阿佐ヶ谷気分)》后被改编为电影


安部慎一是“三羽鸟”中最具才名的一个,他凭借首发于《GARO》的《美代子阿佐谷心情(美代子阿佐ヶ谷気分)》而被称为是“天才剧画家”,这部漫画后来被改编为了电影,与安部慎一同时代的另一位“GARO系”漫画家、被称为“当代竹久梦二”的林静一还在片中饰演了以长井胜一为原型的角色。

 

国内研究“GARO系”漫画的先驱“臆想图志”这样评价安部慎一——安部慎一的作品似乎总离不开颓败的生活,他热衷于表现某种质感的现实,这体现为非社会化的,同时又是日常的。非社会化,主要是指他的现实以及人类是处于出离于具体社会角色与社会事件的;日常,是指他非常好地把握了来自真实的细节,比如树影的形状、房屋墙壁的纹理,通过细节,他实现了诱使受众去相信的真实。

 

1971年,安部慎一发表了“美代子”系列的第一篇《轻肩》,这也是他在《GARO》上第二作,故事的主角美代子就是他女友本人,就像柘植义春笔下的妻子藤原一样,同样都是取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在这个短篇中,他们生活慵懒、日常拌嘴然后火热缠绵,但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真实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轻肩》节选

 

“这两个年轻人在想什么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他私下也在做一些事情,却不怎么成功,她还是个学生,常常不回自己的公寓,待在他的房间里虚度时光。”进入70年代后,当年火热的学生运动逐渐退潮,日本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年轻的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他们一时难以完成身份和精神的双重转变,梦想已经幻灭,但生活还未落地,“虚度时光”成为很多年轻人在当时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在安部慎一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


柘植义春的“私漫画”,是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感悟在纸上充分还原,即便是一些看似背离道德的场景也不加曲笔,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私人化的审美意趣和独立意志,而安部慎一在这一点上做得更为极致,这得益于他对于现实生活细节更为敏锐的捕捉,再加上安部慎一具有天才般的绘画能力,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兼具“实力派”和“偶像派”的优点。 

       

另一篇《猫》足见安部慎一画工精细

 

《轻肩》中有一段两人缠绵的场景就颇为令人惊艳,在黢黑昏暗的屋子中,美代子躺在满是褶皱的床榻之上,被子半盖半落,雪白的身体在黑暗中闪耀着。两人的缠绵静默无声,相互纠缠、相互堆叠,像两块白布擦亮了一屋子的黑色,前面不着一字但却极具张力,收尾一句“好困哦”,万钧气力化作绕指柔,真是把温柔与缠绵都写尽了。

 

安部慎一后来的经历令人唏嘘,他的性情因精神分裂症而变得脆弱乖戾,80年代还沾染上了骗人的新兴宗教,所以后期作品并不多,只偶尔在杂志上有少量作品发表,他后来的状况,可以通过一篇叫做《孤独》的短篇来了解,天才就此陨落,令人遗憾。 

       

铃木翁二作品


安部慎一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柘植义春的痕迹,比如“私漫画”的自传手法,再比如在《复仇》中还可以看到义春《必杀!鱿鱼烧技》的类似情节。“三羽鸟”的其他两位,铃木翁二和古川益三,也深受柘植义春的影响,铃木翁二的《血红色》与《K的时代》,几乎可以视为是《螺旋式》的致敬之作,充满了同样的荒诞场景和梦呓般的对白,而古川益三则擅长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去描绘异化的精神生活,也有颇多柘植义春的影子。

 

因此,上世纪70年代上半叶,尽管白土三平、柘植义春先后出走,但其影响还是深远且持久的,《GARO》的作品仍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自我意识,不拘泥于陈法,倡导思想解放;不被经验主义所束缚,坚持向未知发起探索,通过“反叛”的方式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观点语境。

 

3/汤村辉彦的《GARO》:看着差劲读着带劲


但这一局面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发生转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汤村辉彦和受他影响的根本敬,他们一直活跃到昭和时代的落幕。

 

事实上,尽管我们刚才提到的“GARO三羽鸟”一定程度上延续了《GARO》早期的风格,但在影响力上却远远没有达到初代漫画家们的高度,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并不单纯只是创作上的问题。所以,进入70年代后,《GARO》杂志的销量就一路走低,长井胜一甚至一度暂停了稿酬的发放,《GARO》的日子很不好过。 

       

中年时期的南伸坊


但尽管如此,《GARO》依然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很多创作者都以能在其上发表作品为荣,有时招聘1名员工都会招来几百位应聘者。南伸坊就是就是其中一个,他于1972年加入青林堂,不久后成为《GARO》的临时主编,当时他只有25岁。他还叫来了另一个叫渡辺(dào)和博的年轻人,比自己还小3岁。

 

当时的《GARO》已经开始显露疲态了,大家就聚集在一起想怎么挽救颓势,这两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些作品看起来很糟糕、很丑陋,但是它们却有自己的审美体系,故事内核也很不错,不妨以这些作品来试试看啊——这个看似有些剑走偏锋的主意却被认为值得一试。 

       

汤村辉彦的设计风格非常独特


南伸坊于是向汤村辉彦约稿,他是插画家出身,和一些设计界、广告界和摄影界的人一起组建了工作室,涉猎一些商业广告的制作,甚至还拿过国际大奖,更接近艺术家,而非单纯的漫画家。汤村辉彦觉得南伸坊提出的“差劲但带劲”非常合自己的胃口,于是他为《GARO》创作了一部叫做《企鹅饭》的作品,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流派——“愚乐派”(Heta-uma或ヘタウマ)。

 

汤村辉彦曾说,“一般来说不停地画就会越画越好的,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不想这样。”,因此他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破坏性,他刻意回避了传统绘画领域中“以好为美”的传统,而是以粗暴的、凌乱的、稚拙的方式去完成作品,刻意与职业化的美学观点保持距离,而是去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原始感,他的这种风格此后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非常流行,这一点从《GARO》那阶段的封面设计上也能看得出来。 

       

汤村辉彦设计的《GARO》封面

 

此后的《GARO》杂志逐渐走向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以柘植义春为代表的上一代GARO系漫画家,是通过叙述手法和内容主题的突破来表现“反叛”的话,那么以汤村辉彦为代表的这一代创作者,则是想通过对绘画技巧的破坏和突破来达到相似的效果。 

       

根本敬

 

但汤村辉彦后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插画上,将他的观念发挥至极致的是根本敬,这也是《GARO》在整个80年代最重要的漫画家,他正是受了汤村辉彦的影响而向《GARO》投稿,结果就被选中并刊载了,此后他的作品便多见于《GARO》,青林堂也为他出了几本书。他的作品非常特殊,他自称是“特殊漫画大统领”,他笔下的主要角色是一名叫村田的倒霉鬼,在生活中处处受气,永远都处于被人欺负的境地。 

       

根本敬笔下的村田


比如,在其中的一篇中,村田去女儿的学校参加家长日,捡到了一个钱包却被误会为小偷,结果被大庭广众之下脱光检查,女儿更是因为父亲的遭遇而受到欺负。即便最后钱包找到了,他仍然被认为是偷盗未遂,然后被人抽耳光,最后他终于崩溃,一路哭嚎着跑出教室,结果又被老师呵斥说,走廊不能乱跑,于是他眼含泪光,迈着竞走的步子边哭边走,一副受尽屈辱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这还是他所有经历中比较含蓄的一个。

 

虽然根本敬在画风上延续了“愚乐主义”的拙稚,但他更大的破坏性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传统道德边界的解构上,在他的作品中,村田被无休止地破坏和欺辱,作为旁观者的读者却会因为他的遭遇而倍感享受,所以,更大的恶是来自于欺负田村的霸凌者呢,还是来自于读者?会不会是读者的喜好才促使了田村陷入了永无止尽的凌辱地狱? 

       

根本敬作品

 

根本敬还破坏了对于视觉禁忌的表达,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直白的裸露和交媾场面,各种肮脏、刺激、猎奇的元素随处可见,他拒绝接受一切约定俗成的一定之规,他就是要呈现出原始性的、本能性的东西,哪怕是丑陋的、禁忌的、遭批判的,可谓是把“愚乐主义”做到了极致。

 

臆想图志的评价很切中要害——为了抵达极致,他可以用漫画绞碎一切可见的,以线条霸凌一切软弱,如此强烈的个性展露,是在柘植义春之后,《GARO》所缺乏的真正意义上的极致,而他本身也成为《GARO》在昭和末世代的一个极致。 

       

另一位“愚乐派”风格代表人物河村要助作品


尽管始于汤村辉彦、成于根本敬的“愚乐主义”从漫画中成功破圈,成为80年代日本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也没能拯救摇摇欲坠的《GARO》,到80年代末期,《GARO》杂志的销量跌到了历史低谷,不管是编辑还是作者,都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压力。

 

1989年,昭和时代结束了,平成时代开始了,《GARO》似乎也走到了时代更迭的边缘。

 

4/猫汤的《GARO》:喵子喵太的残暴生活


进入90年代,由于长期销量低迷,青林堂濒临破产,而此时年近70岁的长井胜一也已回天乏术。就在此时,一位与《GARO》渊源颇深的生意人出现了,他就是山中润。

 

山中润拥有一家名为Zeit的软件公司,在Dos系统盛行的年代,Zeit公司一直致力于Dos系统下软件和游戏的开发,他曾参与过柘植义春代表作《螺旋式》的电脑游戏开发,还曾参与了义春作品《无能的人》《温泉馆主人》的电影化。

 

1990年,山中润收购了青林堂,并在两年后从长井胜一手中接过《GARO》总编辑一职,《GARO》杂志正式进入了“多媒时代”,山中利用自己在电影、游戏等领域的经验,推动了一系列GARO系作品的游戏化和电影化,使得《GARO》脱离了单一的纸媒平台,而是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了《GARO》的“复兴”。 

       

“猫汤”桥口千代美


90年代前半叶,《GARO》逐渐恢复元气,销量提升了三倍,青林堂也扭亏为盈,在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则是桥口千代美——笔名猫汤(ねこぢる)——以及她的丈夫(山野一),这对夫妻组合在《GARO》的复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0 年 ,猫汤在《GARO》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一个关于猫的短篇,随后猫汤开始连载她的代表作《猫汤乌冬》。猫汤的故事都是由她的丈夫山野一撰写,山野一是个有些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鬼畜漫画家,早期作品非常激进,充满了暴力、虐待、恐怖、荒谬等元素。

 

因此,尽管《猫汤乌冬》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作品看起来画风简单幼稚,但其实故事内核是非常黑暗甚至残忍的,尤其是在其连载后期非常“残暴血腥”,并不是一部全社会向的漫画作品,但却在一部分亚文化核心圈子中受到追捧。 

       

《GARO》封面上的《猫汤》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猫姐弟,姐姐喵子和弟弟喵太,很多故事都充满了猎奇的元素,比如在《灵魂篇》中,姐姐喵子的灵魂被一个死神带走了,然后只有喵太能看见姐姐的灵魂,他就和死神抢夺姐姐的灵魂,结果只抢回了一半,放回姐姐的躯体后,喵子虽然活了但表情呆滞,一直到喵太找回另一半灵魂才恢复原状,这个故事后来还被汤浅政明改编为同名动画短片,朝日电视台也拍摄过同名动画番剧。

 

臆想图志这样评价猫汤——卡通化表现出的是一种稚态,与不谙世事的稚态相对比的是现实世界的种种污秽,漫画产生了一种错位感......作者的漫画内容也是逐渐生发的,从日本的下町小民的日常,到种种民俗猎奇的事实,虽然如此,但是作者的观念是作者一直坚持的,她的犬儒与无可奈何,在生活的表层与事实纠缠、抵制、对抗,理想式的稚态与外界的粗糙的接触如此直接。

 

但不幸的是,猫汤本人在连载过程中自杀身亡,她去世后,丈夫山野一继续了该系列的创作,但风格上与之前不太一样,而是回归了山野一的鬼畜和病态。

       

《阿南的小情人(南くんの恋人)》剧版海报


除了猫汤之外,内田春菊创作的《阿南的小情人(南くんの恋人)》也成为这一阶段的爆款之作,讲述了两个同居学生的故事,女主角在一次事故后神秘地变成只有15cm高,然后故事就围绕着这对情侣展开。后来这部作品被拍成了偶像剧,由二宫和也和深田恭子出演,不过剧版内容和漫画原著有很大不同,也删除了原著中大量的情爱描写。

       

漫画版《阿南的小情人(南くんの恋人)》

 

纵观90年代前半叶,尽管一些作品受到了争议,但《GARO》还是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跨媒体运营——尤其是与电影、电视媒体的融合,成功地扭转了败局。但谁也没想到,厄运从没有离开,在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GARO》再次被迫面临重大危机。

 

而这一次危机,来自《GARO》内部。

 

5/逆柱意味裂的《GARO》:无止境的梦境延伸


90年代中期,母公司Zeit因为没能抓住“Dos系统过渡到Windows系统”的时代大潮而惨遭失败,公司内部管理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问题,而就在此时,青林堂的前掌门长井胜一也在1996年去世了,一场巨大的内部动荡已是山雨欲来。

 

《GARO》内部逐渐形成了两个派系,一派是主张转型数字化媒体的革新派,另一派则是坚持传统出版的保守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白鸟男一郎,他深受山中润的支持;后者的代表人物则是手冢能理子,他自1979年就在《GARO》做编辑。两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内部争斗严重,这也导致了《GARO》杂志的出版出现问题。

 

最终,已退休的功勋老臣手冢能理子带领一大批老员工离开了青林堂,独立门户成立了“青林工藝舍”,据说这个名字是前任掌门长井胜一生前留下的,说一旦发生变故就使用这个名字,由此看来,长井胜一之前也并非没有预案,卖公司应该也是实出无奈,迫于年衰体弱,力有所不逮。

 

所以,青林堂和青林工藝舍两家出版社同时共存,尽管《GARO》的发行权还在青林堂,但“GARO系”漫画的精神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后来的青林工藝舍身上。在风雨飘摇的90年代后期,《GARO》由月刊变为双月刊,再由双月刊变为季刊,甚至成为了“按需印刷”,最终还是在2002年寿终正寝。 

       

《AX》


而青林工藝舍则在1998年发布了《GARO》精神的实际继承者《AX(アックス)》杂志,尽管他们已经没有余力支付作者稿酬,但依然被视为是日本毋庸置疑的另类漫画的大本营,依旧是年轻漫画家们渴求一展才华的重要试验田,之后也确实发掘了不少新一代的另类漫画家。

 

逆柱意味裂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代表着《GARO》最后的落幕时光以及《AX》对先锋精神的传承。

 

逆柱意味裂(逆柱いみり)本名叫做望月胜広(guǎng),他的身份很多,除了漫画家之外,他还是舞台剧的设计者、作家、电影制作人,甚至还是后朋克独立乐队漏电银座的主音乐手。他从1989年就开始在《GARO》上发表作品,在1993年12月号的《GARO》上,他正式使用笔名逆柱意味裂。

 

逆柱意味裂,这个名字前半部分“逆柱”来自一个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传说,古代中国人认为建房子的时候木柱要按照它生长的方式,树尖的地方朝上,树根的地方朝下,如果倒过来了,树木会死不瞑目,变成妖怪。而后半部分是静冈县烧津市的方言,也就是逆柱的家乡,意思是裂痕,连起来就是逆柱上的裂痕,相当叛逆的笔名。 

       

逆柱意味裂的作品

 

逆柱的作品算《GARO》终末期以及《AX》初期的佳作,他的作品往往极富想象力,代表作《红色紧身裤男》是他在2002年时发表在《AX》上的作品,后来又被收录进单行本,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对白的故事,一个赤裸上身的男子在城市中游走,突然他被一只猫河童抓住了松紧裤的一角,猫河童就拉扯着怎么也断不了的松紧裤一路前行,我们就跟着他的脚步游览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怪石嶙峋的池塘、装满杂货的房屋、歌舞升平的舞台、怪物横行的洞窟......最后他把裤脚挂在一尊石雕上,还留在原地的红色紧身裤男倏地一声向前窜出去,撞到了刚才我们走过的所有路径,一走一窜、一慢一快、一静一动,真是妙不可言。

 

就像“GARO系”漫画的深度爱好者胡晓江所说——观赏逆柱漫画的诀窍在于充当观光客,驻足于每一格,移步换景,奇妙无穷。


【插播广告】>>逆柱意味裂中文版限量布袋装<<

 

6/结语:常盘庄之外


从1964年,第一本《GARO》横空出世,昭和一声惊雷,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它的创办者长井胜一已经去世了,而白土三平、柘植义这些最早一批“GARO系”漫画家们也都已经垂垂老矣了。

 

在《GARO》半个多世纪的旅途中,有无数漫画家通过其发声,这些作品也为漫画提供了成为主流作品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更为独立的、革新的、大胆的声音,这些作品让当年那些面对生活意义的困顿无处纾解的青年——有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并使之成为一股可以影响更多人的风潮。

 

漫画世界需要手冢治虫和他的常盘庄系,同样也需要《GARO》和它背后那些敢于燃烧自己的漫画家们,就像我们需要美好的现在,同时也需要更好的未来,总要有些人替我们在黢黑的前路上迈出勇敢的第一步,他们不愿被束缚,永远对隐藏的未来充满好奇。

 

好了,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我是陶朗歌,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接着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