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编辑的演变和当代编辑培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描绘了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三大任务和建成文化强国是“五位一体”部署的其中之一。出版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业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知识力量和精神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堪当新时代出版使命的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编辑作为文化内容的选择者、加工者和制作者,是文化生产领域的关键岗位,承担着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是实现建成文化强国发展目标的主力军。
结合人教社出版的《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我想谈谈编辑职业的演变。编辑是个多义词,作为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作为技术,不断充实自身能力和技术含量;作为职业,随着出版形态的多样化而日益丰富;作为职位,已成为出版、新闻、传播的中心,不仅要对图文资料、影像素材等各类作品进行辨析、整理、加工成可向公众传播的内容产品,还要进行多业态出版的设计、处理和服务。因此,可以说,编辑不仅是内容把关的核心责任人,还是集编辑、编码、编程、编导于一身的全能型高素质出版人才。出版产品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判断能力、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辑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其有不可估量的优势,如自动化、高效率、全天候不休息、不受条件限制、不受外界干扰等,可在短时间内改写或合成诗词、文章,几乎达到当今人类的水平。但其也天然存在缺点:限于人类已知的资料、知识的整合;缺乏世界观和情感力量;不能深入调查、核实具体的问题;不能创造出新思想和新内容。因此,现阶段机器人编辑还无法代替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编辑培养当作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去抓,具体有四点建议。
第一,要持续面向青年编辑开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编辑坚守初心使命,永葆文化情怀,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编辑的政治素养与职责使命相匹配,以正确的出版导向打造精品力作。
第二,要面向青年编辑开展并加强出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从而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通、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出精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
第三,在青年编辑培养方面,要积极探索全能型编辑的特色培养模式。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养目标、方式和载体要随着社会大环境和出版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与时俱进。
第四,开展青年编辑培养的国际交流工作,在交流中学习先进出版理念和先进技能,尤其注重文明互鉴,将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传播到全世界。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同步的是,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出版业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我们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这使得我们有能力总结中国在编辑队伍建设、编辑人员培养方面的优秀经验,并以此与国际出版业开展交流,推动合作,共享成果,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实现民相亲、心相通。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希望出版人能够牢记嘱托,为人民出好书,为历史留精品。在实践中造就更多的出版家和新型的编辑大家,为完成“十四五”中国出版事业的奋斗目标和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柳斌杰先生在《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座谈会暨编辑素养研讨会讲话摘要)
(摘自《编辑之友》2021年第3期卷首语 柳斌杰《编辑的演变和当代编辑培养》,阅读全文或学术引用请参见《编辑之友》纸质版或《编辑之友》同期网络版)
长按左侧二维码
进入《编辑之友》微店
官网:bjzy.sxpmg.com
投稿地址:
bjzy.ijournals.cn/bjzy/author/login
微信号 :bianjizhi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