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介学视域下“救命文档”的实践价值考察

许加彪等 编辑之友 2023-03-26

2021年7月郑州暴雨救援中,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在线文档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注定被载入史册。被困者称其为“救命文档”,网友评论说:“这不是文档,这是星河”,官方主流媒体亦称其为“民间诗史”。但创建者李睿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开始,是网友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做得这么好。”作为“一个小小的开始”的文档何以汇聚庞大的社会力量,在郑州暴雨救援中发挥聚沙成塔的作用,成为受困者获救的希望,使其有“星河”之誉?换言之,一个在线文档如何经由网络的协同编辑与扩散而引发巨大的社会效应,成为促动救援的物质性力量?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如何引发社会层面的连锁反应?一个“微小的能量”是如何连接到巨大的社会力量?从德布雷媒介学“倒置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眼光”出发,能够为我们提供全新的认识。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视角

法国学者德布雷创建的媒介学注重在技术与文化互动的关系中探讨媒介本身所引致的社会性后果。他将媒介(médio)视为一种中间体(即“中介”),并将其界定为“近似地指在特定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象征传递和流通的手段的集合”,是一个“整体的序列”,包括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播发和感知的身体器官、符号的物质载体、输入和复制的技术手段几个层面。在此意义上,以“救命文档”为核心而形成的文档录入、编辑、整理、传播与扩散的技术手段和诸如创建、运维文档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群组共同构成了“救命文档”媒介学意义上的“媒介”身份,即一个“集合”与“整体的序列”。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媒介研究也深受影响。英国学者尼克·库尔德利于2004首次尝试将实践理论引入媒介研究,他认为实践路径的媒介研究始于与媒介相关的事件,包含一切松散和开放的关系。它注重在各种情景和语境中,人们(个人、群体、机构)在做什么与媒介相关的事情,人们与媒介相关的实践如何与广阔的动因联系。国内学者齐爱军教授认为把媒介理解成为一种实践行为而不是理解成为文本或生产结构,它研究的是以媒介为面向(media-oriented)的或与媒介有关的所有开放的实践行为类别以及媒介在组织其他社会实践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此,“救命文档”作为一种“记录”、“存储”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媒介是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演化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即作为一种德布雷所谓的“惰性媒介”是如何成为具有活性的媒介而发挥其“载体的活力”,将“微小的能量”连接到巨大的社会力量之上,凸显媒介实践的社会价值,这正是本研究的目标。


二、载体的符号化:“救命文档”作为“社会传播的对象”

从媒介学倒置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眼光看,“一个信息是否能够产生社会功能,取决于它能否成为社会传播的一个对象。”作为一种民间暴雨救援的创新媒介实践,《待救援人员信息》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在于它被符号化为“救命文档”而成为一个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社会传播的对象”。以“救命文档”为主题的相关报道、评论、话题等纷纷登上《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及各地方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也纷纷转发、评论、设置话题,使其成为郑州暴雨救援中的现象级传播事件。尤其是7月21日,腾讯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的文章《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具有节点性意义。该文章梳理了“救命文档”24小时的形态演变,旋即引发刷屏,这标志着“救命文档”正式进入广阔的传播网络中。

从民间自发创建、传播到包括央媒在内的官方主流媒体对其关注、扩散和肯定,“救命文档”由此获得了一种象征意义,即它成为突发自然灾害中民间力量自发参与救援的重要实践,承载着受灾者获得新生的希望,亦是民间自救、互救精神的体现。在此,“救命文档”被符号化并构成了一个传播的对象,进入到广阔的传播网络中。


三、技术与组织:“救命文档”作为凝聚社会力量的纽带

学者黄旦认为,不同媒介有其不同的技术和文化“偏向”,会产生不同的传播形态和方式,从而规制了其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规定了接收和体验的方式,重组了人们之间以及与现实的关系。

(一)媒介价值的凸显:“救命文档”的编辑与传播 

1.实时协同编辑的优势。信息或者任何知识必经中介才能呈现,中介体现为从语言符号规则、存储记录、流通发行、传播模式到社会机器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定性。腾讯文档能够实现所有人可编辑,所有人可传播,所有人可看见,这正是其独特优势,它适应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对时间性的要求。同时,腾讯在线文档创建工作表的功能,能将大量涌入的不同信息进行分类与整理,而多个工作表集成、叠加在一个文档中,为在线文档逐渐演化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在24小时内,“救命文档”生长成为多功能媒介平台。救援者、待救援人员和社会其他力量都可以通过该文档录入、获取和传播信息,使其突破了原有的记录、存储信息的基本功能,为进入广阔的传播领域提供了可能。

2.成熟的网络传播生态。在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演化展开考察的过程之中,对媒介的接触(reach)如何成为日常行为,不应当被忽略。因为媒介必须覆及人群,才有可能被他们接收(receive)乃至接受(accept),进而在媒介逻辑的指引下采取行动。“救命文档”作为承载救援信息的载体,其电子化的媒介形式决定了其更有利于迅速在网络传播系统中广泛扩散,凸显载体的活力。这其中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以微信和QQ两大社交应用平台构筑的庞大媒介生态系统,为“救命文档”深度嵌入整个社会传播系统中,触达每一个用户提供了路径。无论是使用电脑端还是移动端,用户都可以在微信和QQ当中找到腾讯文档的入口。嵌入这一传播网络,使“救命文档”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可见性和传播动能,激活了文档的生命力。

(二)社会力量的聚合:“救命文档”的组织与连接

1.被组织的力量:“救命文档”的自组织形态。“救命文档”的精髓在于协同编辑,而协同就需要组织起团体并进行互动,使其媒介实践“适应某种特定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并让社会关系和社会力量因该媒介而得以重组。李睿在创建救命文档的过程中,建立了“河南暴雨远程救援小分队”的微信群和相关功能群组以提高效率。初期共有1个32人的信息收集统计群,2个待救援信息整理群,2个线下救援匹配群和1个专业救援群,后来每个群都发展到200-400名成员。初创时,有人整理信息,有人负责爬虫收集信息,也有人做社群管理工作,基本上形成了明确的组织分工。

同时,随着信息录入量不断增加,自发维护文档的人越来越多。如在文档传播的第1个小时,就出现了帮助核实信息的其他志愿者,在第10个小时就出现了维护文档的网友提示——“别乱搞文件!!!!”在第20个小时,有网友对表格进行了维护,如把表格内的格式调整得更加清晰,对救援物资那张表已经进行了分区、重点色、高亮、校对等操作。在第22个小时,“救命文档”开始被创建了自己的首页,首页上被标注了“填写信息请注意”“访客浏览请注意”“抗灾防洪知识点合集”等信息,以文档为核心的自组织形态得以凸显。

2.组织他者的力量:社会其他力量的卷入。学者黄旦认为媒介即居中搭建关系、转化关系之枢纽。“救命文档”作为媒介搭建关系、转化关系的过程正是对其他社会力量进行组织的过程,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文档实现了对接和汇聚。例如,在文档传播的第7个小时,表格新增了两个工作表:“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这标志着官方救援队和民间救援队力量在此得以汇聚。在第10个小时,医生们自发组织的线上问诊群开始出现,并出现了新的工作表“医疗信息”。在第14个小时,网友贴上来更多其他平台的求助渠道,实现了“救命文档”和其他救援渠道的打通。在第19个小时,网友拉起了更多微信和企业微信互助群并将二维码放在表格当中,还有程序员自发制作了可以标记求助地点的地图小程序。各种资源在该平台的汇聚,让其成为暴雨救援能够看得见的希望。


四、中介、平台与价值承载物:“救命文档”的功能拓展

在实践中,“救命文档”开始从单纯的传播手段转向具有多项功能的中介行为;从单一的需求表格转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记录、存储的物质性工具转向生命至上的价值承载物。

(一)从传播渠道到“中介行为”

媒介学意义上的媒介正指向中介行为(médiation),这突破了将媒介视为单数的、静态的、被动的和物质性的视角。在德布雷看来,一个中介不仅仅是一个运载工具或运输管道,它还指运输传播设备中的一个位置或一个功能。这个中介或者说使两者发生关系的第三者,如果没有这个作为第三者的中介,这种关系就不会存在。因此,中介不仅是处于中间的一个位置,而且具有能动性,即德布雷所言的“中介行为”。媒介的连接、互动、转化和调解功能是“中介行为”的体现。

“救命文档”作为媒介/中介,从一开始就以连接、互动和转化调解各个社会行动主体多种力量为目标。从创建者敲下第一行字:“求救人员信息,救援人员信息”开始,对接两种群体的信息这一目标就成为自觉追求。随后,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体成员开始逐渐变成团体、组织、机构等各色救援力量。除了人参与其中外,各种“物”也被卷入其中,如“救命文档”中关于避险地点、救援物资、充电地点等更具有物质性的工具和应用也被纳入到救援实践中来。文档不仅中介了人与人的关系和行为,而且中介着人与物的关系和行为,规制着人和物的信息、资源的配置和流向。

(二)从需求表格到资源共享平台

“救命文档”从一个普通的电子表格拓展为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媒介平台,丰富了自身的社会功能。学者范·戴克(Van Dijck)认为,所谓平台是指“旨在组织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种可编程的数字体系结构”。而平台化是指数字基础设施搭建的过程,在其中连接性平台的运作及其技术逻辑越发深刻地卷入到社会安排当中。

“救命文档”的平台化正是其作为电子需求表格被搭建成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而嵌入到社会中的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就内容而言,其“平台化”就指随着各种信息和资源不断录入,从一张需求表格不断拓展而成为信息资源平台的过程,这正是平台化的过程,而被平台化的“救命文档”正凸显了其平台属性。随着“救命文档”协同编辑功能的启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一开放式文档的编辑和维护过程中,不同的信息被不断录入,不同的功能表格被创建,不同的资源在文档中汇聚。文档就此完成了自身的功能拓展,从一个简单的需求表格演变为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三)从物质性工具到价值承载物

如果说平台化转向这一具体的媒介实践让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那么这种由参与而生成的“共有实践”则使参与者获得了维系一种价值和情感的切身体验。巴恩斯认为,个体通过一种深刻的相互之间的感受性联系在一起,不断调整自身的习惯性的个人反应,使他们与他人相互作用,维持一种共有的实践。在郑州暴雨救援引发全国民众关切的社会情境下,“救命文档”引发的协同参与本身正是基于平台开放性而生成的“共有实践”,这种“共有实践”是被“挽救生命”这种“感受性联系”组织起来的。反过来,这种情感和价值的联系恰恰让“救命文档”在完成其平台化的同时获得了象征性价值和符号性意义,成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承载物。这种共有实践决定了一种情感和价值的生产,正如志愿者团队在文档首页中所标识的那样“虽然该文档已完成最初紧急互助使命,但这种救助精神将不灭……”这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民间自救、互助的精神,使文档脱离了物质性工具的“物件”特性,而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价值承载物。


五、结 论

在德布雷的媒介功能观中,媒介不再只是一个静态的、物质性的“物件”,而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动态调整过程。正是媒介作为中间体发挥着建立连接、形成互动、转化不同力量的功能,它通过技术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实践完成了从思想到物质力量的转化,连接了不同社会群体,形成了全新的互动关系,调解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救命文档”社会价值的发挥与其作为技术与组织层面的媒介相关。正是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特定社会情境中,创建者李睿及其团队通过对电子的创造性利用,以协同编辑与传播的技术优势,以及广阔的信息传播网络发挥信息传播的作用。同时,围绕“救命文档”形成的团队通过该文档实现了与外部力量的对接。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救命文档”也实现了自身的角色转变和功能拓展,它让我们看到了媒介切入社会实践的全新可能,感受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所在。




作者简介:许加彪,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史论、新闻社会学等。

(本文摘自《编辑之友》许加彪 王军峰《媒介学视域下“救命文档”的实践价值考察》,拟近期刊登,正文中的注释部分省略,以纸质版为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