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剑为李跃华鸣不平
文丨华新语 图丨网络 来源丨世界新语
ID:WorldNewVoice
阅读
12
分钟
关键字:长城剑 李跃华
世界新语 28030 人关注
干将已难寻
长城出风云
丹心日夜拭
放胆鸣不平
最近李跃华医生事件,引起了舆论场的激战。一方力踩李跃华,理由是没有正规执业证照,医治的案例不具说服力,将他定位成一个事业失败者,有的媒体更是直接使用英文单词“LOSER”来贬低他。另一方是力撑的声音,摆出了这样的事实:李跃华有名牌医科大学的毕业学历,有从军从医的执业背景,还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冲在抗疫前线治病救人的实践。
除了激战双方你来我往的争斗,还有一些蹭流量的媒体。其中,有将李跃华拔高和神话的。他们称他为“神医”。我们都知道,把人捧得越高,到时候摔得越惨。跑上来就先给李跃华贴“神医”标签的人,要警惕他们。
也还是有少数实事求是的报道。比如我此前在文章中引用过的,知名媒体解放日报旗下的上观新闻,在其公众号新闻报道中,将李跃华定位为“民间行医者”。这两天印刷出来的《解放日报》报纸,以《私人诊所行医者李跃华》为题进行了长篇幅的全面报道。其实该报道的精华内容,我在往期万字详文中,已经呈现给大家了。
我们来看,不管是“民间行医者”,还是“私人诊所行医者”,解放日报媒体对李跃华的定位,这个调子是拿捏得非常到位的。非常客观。而不像有的媒体,急于给人扣帽子,安上“神医”帽子也好,“江湖游医”帽子也好,还有“神棍”“骗子”等等各种帽子,其实都是先入为主,有悖于道义。
我对李跃华医生的态度,就定调来说,是和解放日报不谋而合的。长期在民间行医,如果李跃华不是有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他的私人诊所是开不下去的。就李跃华本人的身份来说,一是军队院校医科,一是部队退役,一是民间行医,一是治疗新冠肺炎,一是引起舆论争议。这是通常的理解。
还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李跃华基于经络穴位理论的,中西结合的大胆创新治疗方法,如果被更多治疗案例证明非常有效,会触及世界医药产业资本的大蛋糕。解放日报的上观新闻报道中,出现过鼻炎,疱疹,面瘫,不孕不育,乳腺增生,艾滋,穴位注射剂 ...... 这些医学名词,其中的每样病症,无不意味着全球数千亿乃至数万亿巨大的医疗市场,而苯酚是李跃华医生“穴位增效剂”“穴位注射剂”的主要成分。
苯酚出厂价6000-7000元/吨,相当于6-7元/公斤,0.6-0.7分钱/毫升,李跃华每打一针的苯酚浓度是万分之七,原料成本每剂次以0.006-0.007分钱或更少来计算。测算下来,十几亿人打针也不过才几万元的苯酚原料成本。如果把李跃华这三个字和鼻炎疱疹面瘫不孕不育乳腺增生艾滋等等病症名称联系起来,世界医药产业链上可能被触碰到利益的人恐怕要以数亿来计算。
对于李跃华医生的治病救人,就算解放日报报纸都报道了,还是有人选择 —— 不相信!有读者留言说“我觉得是真的,转发给我在医院上班的亲戚看,她马上怀疑是假的 ...... 让他大型的直播治疗,然后不就等事实证明了吗”,我回复读者说“饭碗受影响的人,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会首先选择不相信、不评论、不支持、不关心,而无数面临越来越贵的看病问题的老百姓,却是非常关心、非常关切”。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可能被影响饭碗的人,全世界范围来看是如此的广泛,那么李跃华医生要想进一步验证、应用、推广和普及他的疗法,将要遇到的绊脚石,甚至重重的阻力,可想而知。虽然他一再提交请战书,三次检测为阴性,愿意无偿把专利发明的治疗方法奉献出来分文不取,他依然得不到明显的支持。
我觉得李跃华医生虽然是一位民间行医者,但从我们中华文明史来看,神农氏到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中华先祖们,哪一个有执业证照呢?治病救人首先是实践,先是来源于实际生活需要,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才逐渐走到了今天,要看学历,要考取执业执照等等。全世界范围来看,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可能还要看头衔多少,是不是专家院士,有没有发表国际SCI论文。
这次抗击疫情,重塑了许多精神。比如,将论文写在神州大地上,同时将国际SCI论文拉下了神坛,从衡量学术和能力的标准方面退出,这是实事求是的回归。尽管如此,具体到李跃华医生事件上,至今为止,支持他的媒体并不多。准确地说,是支持他的正规媒体数量,与支持他的老百姓草根阶层人数,是非常不成比例的。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按理来说,越是代表老百姓利益的事物,越应该受到媒体的宣传和支持。尤其是新冠肺炎,全世界都没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唯有李跃华医生独家首创的药物原料成本近乎为零的在经络穴位上打苯酚溶液针的办法,的的确确在他自己和患者身上起作用了,因为起作用了,才有人不配合社区管理,因为当事人还有一定社会地位,李跃华这个无名英雄才被牵扯了出来。
我第一次使用了无名英雄这个称谓。这次抗疫,已经三千多人失去了生命,救死扶伤,从病毒病魔手中夺回宝贵生命的人,我觉得都应该称为英雄(只有少数几位有名有姓的专家院士有幸经常出现在电视和屏幕中)。更不用说直接不戴口罩不穿防护衣,直接冲在前线向病魔亮剑的李跃华医生了。我觉得他当得起中国医生和无名英雄这八个字,如果经过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了他“真金不怕火炼”。当初他救人,恐怕并没有想到如今面临的情况,所以我眼里的这位十有八九的抗疫无名英雄,可能也是许多草根老百姓眼里的无名英雄。
我从小就听母亲讲她的爷爷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外太爷爷,也是一名医生。他是中医,老党员。解放后,四川山区一座煤矿,名字叫做“跃进”,他在那里工作。据母亲回忆,矿井出事故,他还会做手术。遗憾的是,母亲不到十岁,他就去世了。家里只留下了他走乡串户的药囊,还有唯一一剂药方,医术就此失传。
当初想让母亲的哥哥我的舅舅跟着学医。男孩子淘气,不愿意学。母亲倒是想学,可惜年纪太小。母亲记下的唯一那张药方,总是在母亲肩部风湿病发作时起作用。三四十年了,有好几次,母亲肩部犯病,根据那个药方,去捡上一副中药,吃上一周左右,马上就好了。最近十多年没有再发作过了。
虽然我没有见过外太爷爷,但是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无名英雄。仁心仁术,治病救人,绝不是空话。他留下的那一剂药方,都还是那么管用,如果他还活着,那还了得。许多没有类似经验体会的人,不太理解中医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巨大作用。这是一种悲哀。
所以我对李跃华医生的中西结合的大胆创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经络穴位和医药化学工业原料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抱有更大的希望。古往今来,许多事情都是起步于实践,落脚于实践。而理论是处于实践当中的事情,还要时刻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我为李跃华医生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他目前的遭遇,感到不平。
所以我给文章起了这样的题目:长城剑为李跃华鸣不平。为什么不是我或者我们为李跃华鸣不平呢?开篇我说过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长城剑,以捍卫我们的长城。捍卫我们的物质长城,有人亮出物质剑。捍卫我们的精神长城,有人亮出精神剑。精神长城总是先于物质长城被人威胁,所以捍卫长城往往是先亮出每个人的精神剑。如果我们的人遭遇不平,使得我们的长城面临威胁,我们每个人胸中的长城剑就应该放胆亮出来为我们的人鸣不平。
从大历史来看,中医药,包括经络穴位等等,既从精神层面作用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甚至影响我们看待世界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又从物质层面治病救人,使我们延长生命,长期健康。而现实情况却是,至少是从1840年之后,中医药被国外所研究和借用,反过来将世界医药产品输入给我们。我们受惠的同时,自己的中华瑰宝中医药却逐渐被削弱了,被边缘化了。可喜的是1949年以后,在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的努力下,中医药伴随着赤脚医生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迎来了春天。
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一下子就到了2020年的今天。赤脚医生早已成为了红火奋斗的光荣历史。我一想到毛主席,想到赤脚医生,想到眼目下李跃华医生的处境,尤其是那些张口闭口“神医”“江湖游医”“神棍”“骗子”的媒体,想到那些被戴有色眼镜媒体误导的人们,我就忍不住胸中的那团火。
可能有着同样感受的人,3月1日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之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 ...... 滑吏 ...... 熟读兵书的‘马谡’...... 错过12月31日至1月20日的最佳时机”。
我分明感觉到了以上这位老作者胸中的那团火。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他说:“对李跃华的《调查报告》 ...... 瑞德西韦 ...... 苯酚穴位 ...... 二元标准”“李跃华的主体是军医大学毕业,有行医资格,不能说他压根儿就没有主体资格。不要钻法律的空挡,法律会根据社会实践完善;他出小区是救死扶伤,行为不能构成犯法,只是违规;《调查报告》绕过了李行医的效果。本来他行医的效果是好的,客体是满意的。这是最关键的事实”。
这个“最关键的事实”,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如果行医这些年,李跃华闹出“客体”不“满意”,或者“客体”有性命之忧的事情来,他还胆敢在抗疫当前跑出来露面,那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目前的情况是,可能迫于形势,那些受惠于李跃华医生的患者,没几个愿意站出来。而那些针对李跃华的媒体,也还没有找到站出来从“客体”的“满意”度方面指责李跃华的人。
这也很好理解。普通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是李跃华已经不是当初给他们看病的李跃华了。我注意到这位比我年长三十岁的老作者多次提及“滑吏”二字。关于他的介绍是这样的:“河北涉县人,正师,大校 ...... 长篇军事报告文学《彭德怀入朝作战纪实》......《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兵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二——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 ...... 《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洪学智回忆录》 ......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游击战之光》 ...... 《彭德怀出兵朝鲜纪实》”。
我看了他的大部分简历,我明白了,3月1日李跃华医生事件刷屏之后注册的公众号,到目前也就10天时间,所发表的评论李跃华事件的文章,很有战斗风格。我看了解放军出版社等,出版的他的著作名称,讲的是毛主席、彭德怀元帅、洪学智上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显而易见,这是一位人民军队老作家(正师,大校)。一般自媒体人,想不出来“滑吏”二字。
这位老作家非常有历史眼光。我记得他讲了一段苏轼(苏东坡)抗击大瘟大疫的事情:“宋朝时期,1089年突遇全国旱灾,禾草干枯,饿殍遍野。他作为杭州太守,与武汉市长平级。老先生首先上诉朝廷拨款,自己捐献50两黄金,要抢救祖国华东明珠杭州”。
老作家提到“苏轼全集《圣散子叙》记载:他的老朋友传给他一个祖传秘方,‘圣散子’秘方,告诉他不要告诉别人,不得外传。但苏轼却认为:救民于死地要紧呀,民众性命关天 ...... 苏轼毫不留情地把秘方公开了,‘用圣散子者,状至危急者,连饮数剂即汗出气通,饮食稍进,神宇完复’,他后来调离了,直到离世后,杭州的老百姓还怀念他的功德”。
全世界来看,如果每个国家的“太守”,对几百万人口,甚至对上千万人口负责的每一个“太守”,都能够守土一方,都能够向苏轼学习抗疫经验,恐怕这次全球的疫情,对老百姓的威胁会小很多。老作家讲道:“苏东坡在杭州创建‘隔离’措施,划区划块,划片包干”“取名‘安乐坊’,集中得瘟疫的老百姓到安乐坊内,分文不收,用中医药治理”。
我们目前基本上顶住了新冠肺炎病毒病魔的进攻。全球许许多多的国家还在苦苦挣扎。韩国七八千确诊,意大利破万确诊,美国也破千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因为美国不愿意公布确切情况,只喜欢公布有没有确诊:YES 还是 NO)。
这场抗疫,我们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抗疫医院形态 —— 康舱。请大家注意,这个词是我第一次使用。也是全世界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我们要有这个信心,有这个文化自信。我不知道媒体为何全部使用“方舱”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方舱”,我的第一感觉,是想到了“方舟”这个词。
所谓“方舟”,是从外国一神教本土化翻译词汇中来的 —— “诺亚方舟”,有的翻译为“洛亚方舟”或“罗亚方舟”。“罗亚”是音译。“洛亚方舟”的“洛”,与中华河洛文化,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的洛河、伊河绕洛阳城有历史渊源。所以用“洛亚方舟”的翻译,比“罗亚方舟”翻译水平要高。水平最高的是“诺亚方舟”,把我们中华文明中不轻易使用的“诺”字,无条件奉送给了外国宗教本地化使用。
除了诺亚方舟的诺字,还有上字,帝字,天字,主字,道字,圣字,福字,恩字 ...... 等等等等,一个个文字首先被外国宗教文化一点点拿走了。今天我没有引述老作家称的“方舱医院”相关字句部分的内容。为什么呢?我觉得,方舱二字,让人想到外国宗教翻译中的方舟二字。我们付出如此巨大的抗疫代价,为什么不将这段抗疫历史词汇的定义权解释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呢?比如使用康舱,而不是方舱。
其实,康舱,也并非最好。因为舱,让人想到了船,也是间接跟方舟可以相关联。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苏轼(注意,我说的是苏轼,不使用他受宗教影响,给自己取名东坡居士的东坡)使用过的康舱医院名称“安乐坊”作参考。我们中华文化称四条“街”中间区隔出来的方方的“豆腐块”为“坊”,所以有“街坊邻里”成语。我们可以称康舱医院为康坊医院未尝不可。社区邻居们响应统一指挥,该居家的居家,该隔离的隔离,该入驻康坊医院的入驻家附近的康坊医院。
康坊有十足的中华文化味道,也有健健康康的味道,还有街坊邻里守望相助,一起和医护工作者们在康坊医院里跳集体舞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我将题目首位,给到了“长城剑”的基本考虑。如果要吸引眼球,大可将李跃华三个字放在首位。但是,我觉得,相比李跃华的名字 —— 长城剑 —— 我们每个人胸中都有的这把捍卫中华精神万里长城的中华正义之剑 —— 更应该使长城剑三个字字千钧的字居于首位。
如果我们的人民军队老作家同志读到了以上内容,我也希望听听他的想法。毛主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如何命名新冠病毒上,国内有些头衔很多的人,联合起来向外国投稿。我觉得我们,在如何命名不管病毒名称,还是医院名称,在所有的命名权定义权解释权等等等等事物上,都应该既坚持统一指挥,又要发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用,我们十四亿人,所有中华儿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权利参与康坊医院的命名。
这个道理很简单,病毒跑出来了,李跃华医生有权利上前治病救人,发挥无名英雄的巨大作用;历史上我们就有过的苏轼创设的“安乐坊”康坊医院,我们大家都有权利参与如何更好地命名康坊医院。这就像只要像李跃华一样有一技之长且物美价廉的不管中西医、出名不出名、有没有许多头衔、有没有许多国际SCI论文,都可以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凡是疗效好的,成本低廉的,就应该支持。
这位人民军队老作家写道:“如果他行医结果造成病人伤害乃至死亡,那就得追究行医者的民事或刑事责任。其实客观结果是明明白白的,陈北洋承认他一家三口的确诊病例都治愈了”“我国《执业医师法》(2009年修订)第三条规定了该法的根本原则: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受法律保护”“这是该法规的核心精神”。
我能够感受到他为李跃华鸣不平的心情。他对中医药也是寄予了厚望的:“经过此次中医实践后,在我国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祖传秘方、民间偏方、土法医疗等行医执照问题,相信法律会完善、会弥补这个缺口的”。要不然,我母亲那张中医方子,我是绝不敢分享给别人去拣药吃的。
他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血气方刚程度,并不亚于我这个年纪的人。我记得他质问道:“李跃华的身份一是退役军人,现在国家有专门部门管理,认定和移送应否征求下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意见?...... 他被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发明还算不算数?下级行政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否定国家批准的专利发明吗?请示国家专利局了吗?这是否涉及越权?”。
像我这样的自媒体人,有时候讲话比较委婉,他却是放胆讲了出来:“为什么有发明专利的合法穴位注射剂,却不能进行临床试验?穴位注射法已经获得发明专利,就应允许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推广。定性非法的权限在司法部门和专利局,相信这些部门可作司法解释补救,以保证持有秘方,但没有执业证书,从事救死扶伤成功者,得到法律的保护”。
有时候,人的胆量,是相互激发出来的。如果正义的事情,大家都畏头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其结果,必然是失败。有时候只要有一两个人敢讲,敢于伸张正义,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站出来。现在看来,不光87岁的金日光老教授站出来了,这位1945年生人75岁的人民军队作家老同志也站了出来。
这位名叫王波的老同志指出:“如果医疗行政官员们着眼于救死扶伤的大局意识,取开放态度,让李跃华进入某个团队学习提高,让他的疗法科学完善,当是有利于这场抗疫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以及许多草根老百姓的心里话。只不过,普通老百姓,我们知道讲了也白讲,许多时候就索性不讲了。
王波同志还提到了开国元勋洪学智上将支持中医事业的历史:“洪学智老将军对中医大家赵冠英说,同意301医院设立中医科。所以现在301医院才有了中医科”。洪学智(1913—2006),1929年参加革命,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仅此一例。
洪学智上将,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洪学智上将是开国元勋,他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
我们要铭记那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更要感谢毛主席领导,彭德怀、杨得志、杨勇、洪学智、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抗美援朝,为我们奠定确立的历史基石。如今朝鲜在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中能够独善其身,堪称奇迹,恐怕也间接地和抗美援朝时期就形成的统一的指挥和坚强的团结精神有关。无比讽刺的是,反倒是其近邻韩国,却成为了几乎仅次于中国的疫情重灾区,难道这仅仅是天灾造成的?李跃华医生对韩国之行最新的表态是“不去了”。
以上提及的赵冠英,男,生于192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大,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一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依然健在的赵老,作为从业60多年的老军医老中医,如果再年轻一些,恐怕也会冲在抗疫前线。中医药抗疫疗效超过百分之九十甚至更高,这离不开我们几千年的传承,更离不开1949年以后为之播种,并以满腔热血进行浇灌的人们。
仁心仁术,治病救人。目前抗疫前线非常需要李跃华这样的中西医结合的当打之年的医生。目前最近两天最新的情况是,李跃华医生既没有去韩国,也没有去外地,还是在他自己的家里。当然还隔着小区铁栅栏,给两个抗疫志愿者打了针。李跃华医生说刚开始都没想过要打,但是听说有位志愿者徒步五六百里来支援抗疫,他于心不忍:
将心比心。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肉长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铁石心肠。换做你我他,我们是李跃华医生,我们自己是那位志愿者,会是什么感受?你难道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你难道愿意满怀希望和诚意前往却满怀失望地离去?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还好,“注射了预防针的20多名后勤人员,无一感染”,受惠于李跃华医生的普通老百姓还好,但是还有许许多多正在被病毒病魔威胁着的人们怎么办?目前我国因新冠肺炎致死的同胞手足早已经超过了三千多人。
如果这三千多人生前有幸遇到了“于心不忍”当得起仁心仁术的李跃华医生,有没有人愿意选择信任李跃华呢?至少知名媒体解放日报的报道中,是有些人们在危难时刻选择了相信李跃华的。目前为什么受惠于李跃华医生的人们,少有人愿意站出来呢?将李跃华牵扯到舆论漩涡里来的退休老人已经因为过往的违规行为被处理了,我们用常识想想,在目前李跃华三个字如此烫手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主动站出来为李跃华的医德医术背书?!
我作为自媒体人为75岁的王波同志在李跃华医生最需要雪中送炭的关键时刻敢于及时亮出了胸中的 —— 长城剑 —— 感到备受鼓舞!虽然王波同志不代表合影中的老一辈开国元勋们,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感召着如今安享太平的我们,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捍卫我们的长城!
[联系作者,进交流群]
▼
华新语的微信
抗疫 专题
阅读:1.7万+ 点赞:382
阅读:2.9万+ 点赞:700
听到李医生不治而去,我要请教高福(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三个问题!
阅读:3.5万+ 点赞:913
阅读:2万+ 点赞:323
阅读:1.8万+ 点赞:245
阅读:1.4万+ 点赞:349
阅读:1.3万+ 点赞:197
阅读:10.0万+ 点赞:866
阅读:4.4万+ 点赞:551
阅读:2.2万+ 点赞:171
阅读:1.0万+ 点赞:160
阅读:3.5万+ 点赞:371
阅读:1.8万+ 点赞:403
阅读:2.2万+ 点赞:163
阅读:1.9万+ 点赞:260
阅读:2.6万+ 点赞:341
阅读:1.0万+ 点赞:161
阅读:1.0万+ 点赞:201
阅读:2.9万+ 点赞:481
阅读:1.2万+ 点赞:277
阅读:1.6万+ 点赞:289
阅读:3.1万+ 点赞:636
阅读:2.9万+ 点赞:445
▼
世界新语
World New Voice
时政观察 社会评论 旧史新解
作者:华新语 边芹 张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