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汽之声|话说方言

三生平安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23-05-1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常言道“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
那些口音各异的方言
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虽然年青一代对于方言已经远不及上一辈那么熟稔但方言于我们仍是那么可亲、可爱今天让我们来欣赏
黄三平老师的《话说方言》






话说方言


我是湖南人,自幼在湘东攸县长大,后在外读书工作。我父母和先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我家的语言有点小复杂,以普通话为主,杂以几种方言。我家小孩喜欢用外公外婆的两种方言给家人取外号,在普通话中突来几句方言土语,常常带来别样乐趣。总的来看,家里南腔北调,沟通中小故事常有,交流却大致无碍。

譬如有一次,我对某项工作畏难,向彼时远在异地的先生谈起,他说,这事儿对你来说是“手拿把掐”啊!我一时茫茫然不懂,要“拿”啥“掐”啥呀?他解释:这可不是要掐啥,而是易如反掌、信心满满的意思。原来“手拿把掐”是北方俚语,推测揣摩其意,大概来源于摘菜这样的生活场景,“一手就拿住了一把就掐住了”,形容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故而这句话是为我鼓劲儿呢!

常言道“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中国地域广袤,语言久远,东西南北方言杂陈。方言像一个地域的名片,散发出那片土地的独特风味。譬如都是形容人脑子不灵、办事拙笨,四川人以“瓜”形容,湖南人以“宝”名之,上海话则讲 “憨”等等,其妙趣韵味各有千秋。客居外乡的人相遇,必然以乡言攀谈,家乡话寄托他们无限乡思,乡音乡调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得到心灵的抚慰。


很多方言较之普通话,词汇更丰富,更有表现力。以湘方言为例形容程度,普通话通常以“很”字来修饰,如“很香”“很甜”“很瘦”,略显呆板,而湘方言的程度副词就颇有趣,“喷香”“津甜”“腊瘦”,富有变化,更兼神韵。方言中还有很多词语有音无字,自古至今表情达意略无差池。

各地方言差别甚大,甚至于到了互相听不懂的地步,尤其是南方话,受复杂多变的自然山水地形地势的影响,方言及其支流众多,语音语调词汇差距甚大。譬如都是湖南人,长沙人就听不懂湘乡话,其实两地仅隔二三百公里。另一方面,距离很远的两地却可能有相同的土语词,如湖南攸县话和浙江温州话都以“想”一个人表示喜欢某人,一个“想”字,把爱而不得、心心念念的感情描摹得丝丝入扣。再如以“流水”形容动作快,山东有些古语和湖南攸县话皆有。讲述山东绣江古镇故事的清初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里,多次用“流水”这个词形容人物,如“流水答应”“流水挤眼”。顺便说句题外话,《醒世姻缘传》真的是一部很幽默很鲜活的世情小说,值得一看哦。

方言承载着历史和文明,多样的方言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若要理解一个国家,就要熟悉其语言,尤其方言俚语,是诠释地方人情和文化的最好符号。琢磨方言是件有趣的事情,方言的词语音调无不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某个时代的深长意味。

攸县人长期以来称父母为“爹爹娭毑”,祖父母为“阿公阿婆”。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都改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更多有意思的方言土语词渐渐被遗忘。在外读书或工作的年轻人希望在异乡的繁华都市扎根,他们讲着努力学来的标准普通话,方言乡音用得越来越少,讲起家乡话也越来越不那么地道了。也许再过些年,许多丰富活泼的方言都将退出生活而成为历史。

承载着华夏各地悠久文明的方言,正在逐渐流失。城市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进入大大小小的城市。人们为生存为名利急急忙忙地在都市里奔波,天南地北的人们都讲着一口便于交流的普通话,却逐渐遗忘了纯真的童年、遥远的乡土和别有情韵的家乡话;孩子们从小接受双语教育,有些学校重视英语甚于母语,更勿论方言。妙趣的方言值得传承,但终究难以避免衰落的命运。这是让人惋惜的事情。如何为方言文化做点事情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总有那么几首歌,能与你共鸣品读完美文后
和小编一起听歌吧!





点歌台

本期《湖汽之声》到此就结束了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留下你想听的歌和你所熟悉的方言你的支持和喜爱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

往期推荐

本周新闻周报来啦!

湖汽,我想把家乡的初夏寄给你

湖汽之声|绝不缴械



新媒体部

主编|蔡丽平

副主编|彭新华

作者|黄三平

主播|陈异霜

策划|谭慧

责编|万家坤

图片|网络


客官!在看点一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