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4)

史学研究 2021-09-15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第一个季度推介部分2020年的书目)。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我们不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1年第4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战国文字形体研究

作者:孙合肥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价: 180.00


本书稿以出土战国文字材料为基础,在全面搜集字形数据的基础上,对战国文字形体的若干现象进行细致梳理。同时将战国文字置于古汉字发展的历史背景中,采用共时研究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战国文字的形体风貌。书稿选取简化、繁化、替换、移位、旋转、讹变、类化、区系特征等八个方面为切入点,考察分析战国文字形体的具体现象。

孙合肥,男,1981年生,安徽蚌埠人。2014年在安徽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就职于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古文字与出土文献领域的研究。著有《安徽商周金文汇编》等专著,论文见于《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中国文字研究》、《简帛》、《简帛研究》等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及教育厅项目多项。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

作者: 刘复生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156
定价: 88


本稿研究对象以《史记》所载“西南夷列传”和《后汉书》所载“南蛮西南夷列传”为主,涉及地域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以及鄂西、广西等地。以各族迁徙、交往、冲突与融合为重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不以朝代为断限,少作泛论,也不面面俱到。

刘复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48年生于成都,1977年考入川大,先后获硕士(民族史专业,1984年)和博士学位(中国古代史专业,1990年)。1985年留校任教。教授。现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曾任两届副会长)等职。著有《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僰国与泸夷——民族迁徙、冲突与融合》《中国古代思想史·宋辽西夏金元卷(插图本)》等。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

作者: (日) 福原启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陆帅 / 刘萃峰 / 张紫毫 

定价: 88.00


本書從政治史與社會史兩個維度對曹魏、西晉時期的歷史展開研究,涉及論題包括復肉刑爭議、魏明帝曹叡、西晉國子學、《晉辟雍碑》、八王之亂、賈謐“二十四友”、魏晉奢侈風氣、西晉墓誌等。作者試圖通過考察這些具體問題,揭示曹魏、西晉時期的政治、社會特征,探尋魏晉國家體制崩潰的深層次原因,由此深入理解魏晉時代具有的歷史意義,進一步認識六朝貴族制社會的本質。

福原啟郎,1952年生,京都大學文學博士,京都外國語大學教授。在京都大學文學部學習期間,師從島田虔次、川勝義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尤其關注魏晉政治史、社會史,於《東洋史研究》《六朝學術學會報》《唐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魏晉政治社會史研究》為其代表作。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玄奘与丝绸之路

作者: [日] 前田耕作 
出版社: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副标题: 东西文化交流的传奇之旅
原作名: 玄奘三蔵、シルクロードを行く
译者: 凌文桦 
出版年: 2020-12-1
页数: 192
定价: 68.00


"玄奘诞生的时代,世界正发生着巨变。中国刚刚改朝换代,古罗马帝国挥别古典时代,迈向“中世纪”。无数金发碧眼的商人,骑着骆驼、良驹,沿着延绵万里的“丝绸之路”,自由往来于东亚和地中海之间。  而千百年来,伟大翻译家玄奘的身影,也不断在丝绸之路和历史的彼端浮现。他以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意志力,不仅带回、主持翻译了六百多卷珍贵的佛典,还以一部《大唐西域记》记录下了自己在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  在本书中,日本著名的亚洲文化学者前田耕作,以《大唐西域记》为主线,引领读者再次踏上丝绸之路,体验前人未曾涉足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之旅。读罢本书,或许我们能更明白为什么玄奘在丝绸之路上走得比任何人都更远、更久。"

前田耕作  日本著名亚洲文化学者,1933年生于三重县,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哲学专业。1964年,他作为名古屋大学阿富汗研究团成员首次访问巴米扬,此后在亚洲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现任和光大学名誉教授、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阿富汗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有《巨像的风景:印度古道上的大佛》(1986)、《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遗址》(2002)、《巴特里亚  王国的兴衰:希腊主义与佛教互动的起源》(2019)等。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不朽的焦虑

作者:杨挺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宋代文学传播与文人身份认同

出版年: 2020-12
定价:80


本书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宋代文人的文学传播行为与现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西昆诗派、欧阳修、苏轼、陆游等案例进行集中探讨,以图深入宋代士人精神世界和文学传播的丰富生态,并从整体上考察了宋代士人的身份认同上的追求。如考察了西昆诗派的句法与立场、宋代文人雅集与结社及其文化圈、宋代文人的阅读与写作及其诗法变迁、宋代文人的文献收藏、宋代文集序跋中的修辞及作者建构等。架构出宋代文人的相关文学活动所建构出来的“文化共同体”,使当代人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自身价值和时代印记。

杨挺,男,教授,文学博士。1974年生于贵州铜仁。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毕业。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四川省哲社项目1项,及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敦煌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宋代心性中和史学研究》《场所、身份与文学:宋代文人活动空间的诗意书写》。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唐宋金陵考

作者:邹劲风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定价:38


本书为史学专著,考证金陵(南京)在唐宋时期的城域范围、布局、功能、政治地位等。书稿依据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详细叙述了唐宋时期南京城的范围、建筑布局、功能分布以及政治地位,对认识历史上南京城市的变迁、沿革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具有比较突出的学术价值。书稿附有27幅唐宋南京都城示意图。研究说明,唐宋之际,金陵的发展历程却是与六朝不同,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其工商业持续发展,并为它再次成为政治中心奠定基础。

邹劲风,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古史研究,出版有《南唐史》等学术著作,翻译有《开放的帝国:1600年以来的中国史》等。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绥边福将杨遇春研究

作者: 赵珍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
定价: 148.00元


《绥边福将杨遇春研究》以陕甘总督杨遇春及其所生活的嘉道时代为核心,通过以人系事的方式反映历史内容和特征,且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人物研究的理论,对杨遇春的早期军旅生涯、在纷扰时局下的作为、维护边疆安定的事功、治军施政的重大举措与对西北社会行政治理、军事韬略与将兵之术、君臣之问及僚属关系等方面展开阐释与分析,表明了杨遇春为响应清朝军事与政治回归正统统治秩序的号召,尽到了其作为朝臣的分内之责。审视了其治军施政的重大举措与各项施政措施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以及围绕杨遇春所进行的人物谱系分析,都是新的尝试。有弥补空白之功。

赵珍(1962-),青海西宁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传记组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清史、环境史与历史人文地理的教学与研究。已有专著《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黄河上游区域城市研究(1644-1949)》,编著《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译著《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合著《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青海通史》等。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各类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清代取保候审研究

作者: 张本照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12
定价: 82.00元


取保候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至迟在唐代就有了相关规定。取保候审在清代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适用,其与收禁、管押是清代三种主要的候审方式。它们在司法实践中的关系非常复杂。清代律例有多条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变通适用。取保候审在清代中国台湾地区和四川地区的运行有不同的表现,这反映了区域社会背景对法律运行的影响。所以,在清代法律的研究中,历史学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路径应受到充分重视。

张本照,男,1980年生于安徽六安,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近代中国商人与商会

作者:朱英

定价:88.00元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本书之主旨,即在于依据史料,揆诸史实,拨开层层历史迷雾,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近代商人与商会的客观真实面貌。诸如对商界“联合”、“爱国”、“政治”、“实业”论说之条分缕析,了解清末民初商人思想之重要变化及其影响;以近代商人对“辛亥”记忆的建构与阐释,分析其“民国”印象与政治、经济诉求;对“在商言商”的产生及其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剖析,探讨近代商人的政治性格特征;对“钱业巨子”秦润卿之个案考察,再现上层商董在抗战期间的生活日常与爱国情怀;揭示商会独特“联动”机制,窥探近代商人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论证清末商会确立的选举制,乃投票选举这一先进制度在近代中国的率先尝试。

朱英,1956年10月出生。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湖北文史馆馆员。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商会史,出版《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等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摄影图像生产的现代性建构

副标题: 1927—1937年上海摄影艺术研究

作者:潘万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本书以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如何从“脱影留真”的奇巧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为核心问题展开分析:一方面,重新勘定了本土摄影艺术发展的起点,补充了被现有摄影史研究所遗漏的本土现代主义摄影,以及纠正了现有研究中对“画意摄影”概念所存在的误识;另一方面,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厘清了中国摄影艺术进行自我确证的理论脉络,即“三个阶段”“两次自觉”,并提炼和总结了“三个阶段”中的摄影媒介美学和审美范式,初步建立起了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再则,本书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摄影研究与十年繁荣期的社会思潮、文化消费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扩展了我国摄影艺术研究的学术视野。

潘万里,1988年生,河南周口人。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海上傭兵

     作者:  鄭維中    
出版社: 衛城
副标题: 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盜
原作名: War, Trade and Piracy in the China Seas 1622-1683
译者: 蔡耀緯    
出版年: 2021-1
页数: 450
定价: NT$480


十六、七世紀,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在東方競爭貿易。陸地上的大明帝國衰弱,原有朝貢經濟體系搖搖欲墜。而日本則剛結束戰國時代,無論是豐臣秀吉或是德川幕府,都在全新的貿易機會中,得到了嶄新的世界觀,渴望脫離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經濟體系,自行建立對外貿易關係。   在這片競逐的海洋上,曾有一群福建人,在多方勢力間生存並獲取最大利益。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的鄭氏家族即是其中代表。他們活躍在跨國的空間之中,能使用多種語言,遠比明帝國的官員擁有更多對外經驗。他們曾先後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帝國的傭兵,也曾扮演荷蘭人與中國生意的中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關係有時合作,有時競爭。他們的商業路線曾經遠達菲律賓、暹羅、日本,使得福建安海一度成為東亞貿易的重要節點。他們的思維遠遠超越帝國官員與文人的眼界,更非反清復明、忠君愛國等標籤所能說明。

鄭維中,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发明男性气概

作者:[美] 大卫·D·吉尔默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Manhood in the Making:Cultural Concepts of Masculinity
译者: 孙伟 / 张苗凤    
出版年: 2021-2
页数: 266
定价: 62.00元


本书对于男性特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见解,在欧美有着相当影响力。通过对多种文化中的男性特质的历史探究,本书作者认为,男人并不是天生不同于女性的,文化标准的影响是塑造男性特质的关键。文化对男性特质造成的压力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这些特质包括:坚强勇敢,富有侵略性,禁欲以及追求性快乐。而这些特质,随着文化标准的变迁还会进一步产生变化。

大卫·D. 吉尔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人类学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厌女现象:跨文化的男性病态》、《攻击与共同体:安达卢西亚文化诸悖论》等作。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作者:  [德]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出版社: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Imperien: Die Logik der Weltherrschaft - vom Alten Rom bis zu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译者: 程卫平    
出版年: 2021-1-10
定价: 78


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又提供了哪些机遇?突然之间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具有历史学意义。当今世界,美国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威胁。规则由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制定,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只管服从规则就是了吗?还是说存在一种连华府也不得不屈从的统治世界的逻辑呢?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在此书中向我们阐明,帝国如何运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出现过哪些类型的帝国。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千年历史长卷,同时对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出了精湛的剖析。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他写的很多书都已成为权威学术作品,比如《新战争》(2002),《帝国》(2005),荣获“莱比锡书展奖”的《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2009),《新德国人》(2016)和《三十年战争》(2017)等,这些著作几乎都曾占据《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数月之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还曾获得过多个学术奖项,包括阿比•瓦尔堡学术奖、弗里德里希•席德尔文学奖、约翰内斯•古腾堡基金会教授席等。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作者: [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译者: 何博超 
出版年: 2021-3
页数: 544
定价: 68.00元


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  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活中那些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逻辑,而且试图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民主社会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使命何在。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1916—1970)  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世纪中期美国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1948)、《改革时代》(1955)、《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1963)及《美国政治中的偏执风格》(1964)等。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毁灭与重生

作者: [日]古川隆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原作名: 昭和史
译者: 章霖 
出版年: 2021-3
页数: 342
定价: 79.00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  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古川隆久,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1986年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日本史专业毕业,1992年从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取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专攻日本近现代史。2011年,凭借《昭和天皇》,荣获三得利学艺奖。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魔法王国的诞生

作者:能登路雅子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迪士尼乐园与美国文化
译者: 宋爱    
出版年: 2020-12
定价: 59


生于1901年的华特·迪士尼,在美国开拓时代的尾声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密苏里的乡村小镇上,他亲身体验了人与自然的艰难对抗,也见证了人类的进取与探索。“创造没有自然威胁的乐园”成为这位天才创造者的毕生梦想。  1955年,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这里有来自欧洲的童话王国,有马克·吐温笔下属于美国少年的田园,还有飞向无限宇宙的探索旅程。蒸汽船与蒸汽机车带着人们回到文明在广阔荒野上急速拓展的黄金时代,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使这里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故乡。  今日,这座“魔法王国”已像当年的开拓者一样,走出美国,去探索欧亚“新大陆”。它将一个非日常的“美国派”世界推向全球,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奇文化体验。

菲利浦.鮑靈 Philip Bowring  記者兼作家,自1973年起便活躍於亞洲。曾任《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總編輯,也是《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與《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特派員,《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專欄作家,並為《衛報》(Guardian)與《南華早報》供稿。畢業於劍橋大學歷史系,研究亞洲海洋歷史與經濟。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The City as Anthology

作者:  Kathryn Babayan    
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Eroticism and Urbanity in Early Modern Isfahan
出版年: 2021-5
页数: 296
定价: USD 65.00


Household anthologies of seventeenth-century Isfahan collected everyday texts and objects, from portraits, letters, and poems to marriage contracts and talismans. With these family collections, Kathryn Babayan tells a new history of the city at the transformative moment it became a cosmopolitan center of imperial rule. Bringing into view people's lives from a city with no extant state or civic archives, Babayan reimagines the archive of anthologies to recover how residents shaped their communities and crafted their urban, religious, and sexual selves.  Babayan highlights eight residents—from king to widow, painter to religious scholar, poet to bureaucrat—who anthologized their city, writing their engagements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divulging the many dimensions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pheres of life in Isfahan. Through them, we see the gestures, manners, and sensibilities of a shared culture that configured their relations and negotiated the lines between friendship and eroticism. These entangled acts of seeing and reading, desiring and writing converge to fashion the refined urban self through the sensual and the sexual—and give us a new and enticing view of the city of Isfahan.

Kathryn Babayan is Professor of Middle East Studies and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She is the author of Mystics, Monarchs, and Messiahs: Cultural Landscapes of Early Modern Iran (2002).

往期内容


2017年历史学类十本好书

2018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2019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2020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3)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