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身遇上互联网,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中流砥柱?
各大领域与互联网的结合正在更紧密。国内健身行业也紧跟时代步伐,Keep、火辣健身、小米手环,光猪圈等互联网健身产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这个朝阳产业急速发展的背后,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在推着产业前进?今天生态圈(ID:Eco_Sports)就来谈谈互联网健身人才的那些事。
文:Mola
互联网健身行业在职员工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下,健身行业能够与时俱进,在职员工的功劳不可湮没。我们惊叹互联网与健身的快速结合,有时候却忽略了促进这种结合的工作者。生态圈(ID:Eco_Sports)之前在采访咕咚创始人申波的时候就谈到互联网+体育的时代下需要的是复合型的跨界人才。那么这样的人才,究竟会具备哪些特质呢?
互联网背景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这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流行的一条金句。而放到互联网健身行业,也是同样适用。
传统的健身行业以健身房为主要大本营,员工主要以体能优秀的健身教练为主。互联网健身行业则截然不同,每一个职位都需要较强的互联网背景,才能够适应工作的强度,出色完成任务。
强烈的产品认同
互联网健身在当下显然已经成为人们休闲锻炼的不二选择,很多在职员工也是健身爱好者。Keep的董事长王宁,光猪圈的创始人王峰等人均是健身爱好者,这使得他们能够站在目标客户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健身行业如何通过互联网吸引用户。新生产业的成长是需要理解和关爱的,只有对此领域有热情的人才有可能用心去呵护它,帮助它成长。
▼Keep的创始人王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健身爱好者
互联网健身公司内部的许多员工,也都是因为同样的志趣而走到了一起,在组织内部的营销方面,员工就能够很快地领悟到产品和服务的精髓和特性。这样的人员构成更利于互联网健身品牌发现痛点,有效地进行外部营销。
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自互联网+的热潮渗透到健身行业,各路诸侯就都想在这个颇具前景的行业中作为一番。然而我们渐渐发现随着市场趋于理智,当初声势浩大的场面早已一去不返,留下的公司越来越少。
互联网健身概念初入市场时,互联网健身公司层出不穷,而在2016年的IWF中国健身行业互联网大会上,参展的公司仅有柠檬健身,而且是以旗下品牌柠檬健身学院的名义参展的。大浪淘沙、去粗取精,企业员工的务实就显得至关重要。认真踏实地做事,确保用心地去了解用户,服务用户,才能确保在激烈残酷的互联网圈地、烧钱大战中提升企业的硬实力。
▼柠檬健身在IWF大会参展
核心岗位人才对行业的理解程度
在上周的一次分享会上,一家互联网健身公司的HR特意提及了“理解行业”这一点,这也是目前业内很多互联网健身公司的特点。这里说的还不仅仅是理解互联网健身这一个单一的行业,而是整个体育服务行业。
在职核心人员大多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经历能够让新生公司走不少弯路。在互联网+健身这个行业中,那些对行业理解深刻,前瞻性较高的人员能够带领公司获得一些优质资源,帮助公司成长。
HR对应聘者的哪些能力比较注重?
商业模式相对成熟,有庞大的需求,是健身产业的优势,然而缺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了解用户的痛点,应对慢、变化慢也是其劣势。而引入互联网后,越来越多的传统健身行业从业者希望在互联网健身领域重新找到产业的第二春。但是,这些从业者、求职者真的具备足够的能力吗?先别着急下结论,以下是HR向生态圈(ID:eco_sports)给出的建议。
成熟的互联网思维
在招聘中,应聘者的互联网那思维几乎是判断其是否适合互联网+公司的标准。一位互联网健身行业的HR说:“具有成熟互联网思维的人目前还是有些难以寻觅,即便是一些互联网专业的人,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都有所欠缺。”
▼资深互联网人士陈光锋的互联网思维分类
决策清晰,行动快速
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健身公司都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因此HR在招聘的时候对工作执行力的重视程度极高。互联网健身行业竞争日趋增大,这样的压力下员工需要具备清晰的决策意识和快速的行动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这样的人才是招聘者所需要的。生态圈(ID:Eco_Sports)在体育行业人才解析中也说到目前业内需要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强、做事情的态度积极主动、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新鲜血液。
拥有一定的运动知识储备
互联网健身在将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线上带动线下,与门店、会所相结合。而从体育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的优势在这个时候会得到充分肯定。互联网+健身从本质来说还是以健身为主,互联网应该作为一个通道、门户,是健身行业发展壮大的途径。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能够让互联网下的健身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合理的课程,给用户优质的课程体验。为线下和线上的结合提供足够的内容支持。
▼目前市面上健身类、体育运动类的APP数不胜数
专业的运营、营销人才
新媒体时代的运营至关重要,尤其是新生的公司,想要在夹缝中生存下去,成功的运营不可或缺。掌握运营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小公司迅速成长,这是公司很在意的一部分。而把互联网健身的品牌和产品推出去,把用户和市场带进来,这样的人才也是目前整个行业中最看重的。
行业人才存在哪些问题?
那么从目前看来,互联网健身行业的”新人“,或者是有意进入这个行业的观望者,往往会遇到怎样的瓶颈呢?
传统思维根深蒂固
从传统的健身房过渡到互联网健身会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很多人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互联网时代下的健身行业,来自体育院校的人在此表现较为明显,他们对于各项运动知识的储备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健身房思维上。这不利于知识储备的充分利用。
互联网+的理解度不够
互联网+的流行才刚刚开始,很多人因为好奇心使然而投身行业中。但这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度不够。这一方面由于目前互联网人才的需求较大,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健身公司在人才竞争的时候处于不利位置,对水平较高的互联网人才没有持续吸引力;另一方面,健身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互联网都是脱离的,衔接刚开始,平均理解度自然不会太高。
视野过于局限
目前这个行业大部分求职看待互联网健身行业的立足点仅在国内,视野过于狭窄。虽然我国的互联网健身行业处于发展时期,但也发展了不少海外用户,这就要求员工对高度领先于国内的国际互联网健身高度重视,理解海外市场,从而在竞争中发现自身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然而真正有高瞻远瞩能力的人才,又不一定愿意栖身于这个行业。
兴趣爱好很重要,但......
圈妹曾听HR大大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资深HR连续三次在招聘面试上看到同一个人,虽然屡次被拒,但他深爱互联网健身决定继续尝试…爱好健身就能承担这份工作吗?有兴趣不等于有能力,从观赏,休闲变为实干,责任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过渡方法,心态失衡,工作中可能会丧失兴趣爱好,导致没有热情。
薪资匹配不满意
互联网健身公司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遇到最难协调的就是工资待遇问题。一方面初创公司没办法像大企业一样提供丰厚的薪资与足够多的福利,另一方面员工对于薪金的期望值较高。这使得双方对于应聘的满意度大打折扣。所以常常由于薪资问题,公司没办法找到合适的人选。
圈妹(ID:Eco_Sports)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健身的新时代下,更多的资本注入和更高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对优秀人才的渴求,而作为有意从事该行业的准人才们,也需要不断进步和学习,才能在这翻滚的激流中生存下来。
体育人才相关阅读:
这段时间不断有小伙伴向生态圈咨询如何找体育相关的实习,如何涉足体育产业,体育相关专业如何提升竞争力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咱们单说起来都显得太泛太抽象。因此,我们陆续编撰这些文章,希望能把宏大的体育产业具体化,让小伙伴们能够看清楚体育产业中不同行业的模样,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规划,更有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体育圈人】
一个全新的公众号来了!
专注服务体育人才,
做有温度的体育招聘服务平台
↓↓↓
体育产业生态圈
专注为体育人代言
做有温度的体育自媒体
产业 | 营销 | 招聘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后台回复“加入生态圈”,入驻生态圈社群
投稿/招聘/建议:
sports_express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