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④ | 人到极限,才会有奇迹发生


领读:紫竹凌主播:晓念


昨天,我们说到蔡磊挑战不可能,搭建了全球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患者科研数据平台。


对于他本人而言,身体状况又处于怎样的境地呢?



不死心


从2019年到2020年,蔡磊一直没有停止排查,因为从北医三院出院的时候,他并没有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加上他有一个肿瘤指标呈阳性,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会有一线生机,到处寻医问药。


到后来,有的专家甚至表露出不耐烦,说:“你都找樊东升看过了,还找我干吗?”


蔡磊不甘心地回答自己还有个指标阳性,专家解释没用,不少渐冻症患者的检查指标都会有一些异常,但是基本意义不大。而且,如果真是肿瘤,不可能一年多来都不发展。


虽然,在和病友交流的过程中,蔡磊也听他们提过和自己类似的情况,但是在反复查证的过程中,往往那些疑点还没被彻底清除,人就被进一步“冻”住了。


蔡磊也是如此,通过一年多的各种复查和筛查,试图抓住“肿瘤”的影子,但都是徒劳。


那个曾经让大家为蔡磊欢呼振奋的阳性指标,后来慢慢变成弱性,到2021年年初,彻底呈阴性。


专家总结,蔡磊就是不死心,的确如此。



这时候,蔡磊的左手拇指已经完全抬不起来,其他四根手指也难以并拢,而右臂也开始出现持续肉跳的情况。


蔡磊不甘心这么等着被一点点吞没,他要找药,寻找治疗方法。


通过朋友介绍,蔡磊几经周折,陆续联系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几位博士,进行线上问诊。


那时,蔡磊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是不是渐冻症,而是怎么治的问题。


在与美国的梅里特博士问诊交流之后,蔡磊有些心灰意冷。


因为,博士给他的建议和国内专家并无差异,无非是坚持筛查,尝试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平衡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后择机参加新的药物临床试验。


简单点来说,就是别无他法,等待新药。连麻省总医院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心的发起者,知名渐冻症患者肖恩·希利与渐冻症抗争两年,都没有等到救命药。


蔡磊不确定自己等到的概率又有多大?他觉得自己像掉进迷宫的老鼠,努力奔跑了一年,发现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见高人,尝百药


但坐以待毙不是蔡磊的风格,即便如此,他依然在积极寻医问药。


生病以来,他试图从中医的视角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看《走进中医》《思考中医》《人体使用手册》等这类入门书,同时跑遍了东直门中医院,广安门中医院等国内最好的中医院。


然而,医生都带着遗憾告诉他:“二三十年了,目前我们依然没有对渐冻症的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法。”


蔡磊不认命,只要有“大师”“高人”说能治好他,都愿意试一试。而且,这些“大师”“高人”大部分是朋友力荐的,冲着这份善意,哪怕没有效果,蔡磊也不好意思不去接受治疗。


因此,有一年多的时间,蔡磊和团队调研,接触了上百位自称能够治好渐冻症的民间“高手”,他自己试过的也不下几十位。


为此,妻子没少和蔡磊吵架,生病后,他们所有的争吵几乎都是围绕这些非常规的方法和奇门异术。



妻子一直陪着蔡磊四处寻医问药,但不能忍受蔡磊为了顾及朋友的面子,就闭眼喝掉连包装都没有的“偏方神药”,受不了蔡磊动辄搭进去数月的时间,扔掉大把的冤枉钱不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加速病情的进展。


有一次,蔡磊到“大师”那里治疗,去的时候左手指还能稍微抬起,离开的时候已经彻底塌下去了。


在各处寻医问药的过程中,蔡磊看到了太多感动的故事,但也看到了很多欺骗病人的恶意套路。


蔡磊能做的就是把所有踩过的坑告知广大病友,将治疗效果如实记录在渐愈互助之家大数据平台上,以免其他人重蹈覆辙,浪费金钱和宝贵的生命。



从医生到药企


一年多的时间里,蔡磊拜访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相关专家、院士,各种西医、中医、民间疗法,他渐渐意识到:在渐冻症的救治上,仅仅找医生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医生治病需要武器,而这个武器就是药,对渐冻症而言,恰恰缺的就是药。想要找药,必须追本溯源,从发明和制造“武器”的地方找起,那就是药企和研发机构。


2021年2月28日,在妻子的帮助下,蔡磊穿戴整齐出门去公司参加活动。


此时的蔡磊左手只有一根指头还能勉强伸直,其他四根都不甘心地垂向地面,吃饭、工作、拿手机等基本靠右手,尽管右手的四根手指也开始并拢吃力,但日常洗脸刷牙还能勉强应对,但像系扣子、打领带等高难度动作,一只手实在难以操作,只能请妻子帮忙。


这一天是周日,也是京东健康“罕见病关爱计划”上线的日子,为此他们前后筹备了数月,特意安排在2月最后一天国际罕见病日,希望引发全社会对罕见病群体的更多关注。



活动当天,现场来了不少业内人士,主要的大型医药企业都到齐了。能和这么多药企分享渐冻症等罕见病药物研发的迫切需求,蔡磊非常振奋。


轮到蔡磊上台致辞时,他先是讲了一连串理性客观的数字,但未能引发听众的直观感受,于是,蔡磊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不瞒大家,我自己就是个罕见病患者,一年多前,我被诊断患上了渐冻症,一种很残酷的运动神经元病,治愈率为0,平均生存期为2-5年,近200年来全球有1000多万人死于这个病,目前还没有可以阻止或显著延缓该病情发展的药物问世。”


台下鸦雀无声,连对着蔡磊拍照的摄影师都放下了相机,露出藏在镜头后略带困惑的脸,坐在前排的几位合作伙伴更是一脸茫然望向蔡磊。不光是合作伙伴,在场的很多同事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毕竟,过去一年多来,蔡磊一直照常上班,每天在公司全力奋战,处理各种事务。因此,几乎没有人发现蔡磊有异常。


因为台下有很多药企代表,蔡磊希望他们看到罕见药物的广大市场,能让他们更多投入罕见病药物的研发。


于是,他又给药企详细算了笔经济账:拿渐冻症来说,中国每年新增患者2.3万,4年就有近10万人,且发病者多数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了救命,他们会竭尽全力,若一个人花销100万,10万人就是1000亿元。


下台后,蔡磊与药企代表挨个沟通,但这些企业中极少有生产罕见病药物的,尤其是研发并生产渐冻症药物的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药物研发的风险非常大,大型药企对新药研发的投入极为谨慎,会选择性地去收购有效的药物,极少去做原始研发,挑战罕见病的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从商业角度来说,罕见病的患者基数小,这就意味着市场狭小,利润空间有限。


而放眼全球,并不是没有公司挑战过渐冻症,但几乎都宣告失败。


大会结束后,蔡磊又去拜访了多家药企,无一例外,几乎没有涉及渐冻症领域的药物研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学家辗转联系到他,表示已经做了六七年的渐冻症药物研发,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搁置。


这个消息对蔡磊来说简直就是惊喜,不仅让他看到了希望,也拓展了他的思路,要推动渐冻症的药物研发,不应该仅仅去找大型药企,而应该更多地去找科学家。


因为,科学家们才是攻克渐冻症这个漫长链条上,更接近源头的人。



-今日互动

今天,我们说到蔡磊四处寻医,见高人尝百药的过程。


虽然,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一直在努力自救,不放弃。


接下来,蔡磊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呢?


除了渐冻症,你还知道哪些罕见病呢?



-往期回顾

《相信》③ | 身患绝症,却挑战不可能

《相信》② | 命运倒计时,还能做什么?
《相信》① | 人生后半场,拼的是健康

*版权:本书内容由中信出版社授权发布,若需使用,请联系出版公司授权。

*插图来源: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