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雪健 渊默雷声

朱子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2023-06-29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同心·笃行”。

8月里的短短8天,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盛邀全球电影人,

共同见证了影坛的荣光时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9月来了,

让我们再一次念念不忘,

郑重传递这份光影山谷的回响……








又一次近距离感受雪健老师的气场,

中间隔了整整22年……


22年,

雪健老师高度个人化又极富亲和力的影响,

当真是与岁月周旋久,

时时附着于纷乱世事的边角,

让人不由得总会想起。



22年,

无论哪个圈子,

人们仿佛都在奔跑、甚至是挥着剪刀奔跑。

漫步沙滩捡贝壳的浪漫片段只留在梦里,

甚至忘了或者根本不再相信,

沙滩还有美丽的贝壳。


然而,这世间有些人,

他们的存在,就像潮汐。

即便自身遭遇命运的种种高举、低踩甚至捉弄,

依然会依托顽强的生命之力,

漫上来、退下去,再漫上来、再退下去,又漫上来……

电影里常有这样的镜头吧。


他们以一己之力、笃行,

反复示意人们:

任世界如何变化,

你钟爱和相信的人、作品、品质等,

依然闪光如贝壳。

它们并没有消失,

他们就在沙滩上,

在海水的迂回冲洗、反复打磨下,

愈发光洁、美丽……


雪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无论他说不说话,

无论他说话大家听不听得清,

无论他是否给出无懈可击的回答。

他站在那里,

让人肃然起敬的气场就在那里。


实话实说:

即便是行文,

依然会下意识写下“雪健老师”。

因为直呼其名,心里有障碍。

而且我敢肯定,

很多后辈都有这个障碍……


那一年,2000年。


2000年,

距离外界认可的雪健老师的艺术巅峰1990年,

已过去10年。

(1990年,雪健老师凭借主演的电视剧《渴望》、电影《焦裕禄》获得了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及金鹰奖)


约好的采访见面,

因雪健老师家人生病入院,

临时改在了医院的阳台。

其实,雪健老师完全可以取消,

没有谁拥有非把采访对象逼到墙角的霸道。


然而,他平和接受了现实的逼仄。

我们就窝在医院病房的露天阳台,

轻声唠、细细聊,

直至夜幕降临、星光泛起……


雪健老师是那么诚实、丰沛,

又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

我不记得我说了什么,

指不定我根本就“哑火”了。


但那一幕就像经典独幕剧,

雪健老师是主角。

不分场、不换布景,

台词拧干所有不必要的水分,

戏剧冲突迅速展开,

形成高潮、戛然而止……


此独幕剧能量之强,

让我上头多年。

清楚记得那篇人物专访的标题,

用的是雪健老师的原话:

《李雪健:老觉得挺丢人》。


而现在提起这篇2000年的全国报刊通讯类一等奖,

我的感受是一样的:

“老觉得挺丢人。”


让我们来重温两张前些年采访时的“老照片”,

雪健老师也是从圆润到消瘦……



(摄影/贺田)


这一次,2022年。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最佳影片媒体观影会暨评委见面会,

得以近距离感受“天坛奖”评委会主席李雪健。

一同到现场的还有评委柯文思、秦海璐、郭帆。



“天坛奖”最佳影片:

芬兰电影《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



影片主角是一个坐轮椅的盲人、影迷,

他家中收藏了丰富的DVD影碟,

他一直爱着一个女孩。

当他得知女孩病重后,

为了见她最后一面,

男主角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而又惊心动魄的旅程……


该片除了最佳影片奖外,

还获得了本届“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奖。

欣赏这部“天坛奖”最佳影片,

我并未落泪,一直揪着心。

这部影片就像评委秦海璐的精准总结:

“极简、极致、极具包容”。



影片让观影者,

一直处于视觉及全面感受的涉险中;

并一直等待、期待,

主角之外视觉的清晰与平安的结局。


邻座是一位外国影迷,

观影中一次又一次脱口而出:

“噢,买噶!”

要不是想到人家是国际友人,

真是掐她的心都有……


直到片尾那一刻,

观众长舒一口气。

真善美的光芒,

终于如阳光降临……


现场,雪健老师接过话筒,

努力克服受损的声带,

倾力介绍这部影片。


那一刻,

全场人员自觉寂静无声,

只剩下相机快门声,

一声紧似一声映衬着寂静。



电影院的空旷,

让他奋力、真挚却依然需要仔细辨听的声音,

越发让人心头发颤……


看得出也听得出,

雪健老师发声吃力,

每一句话仿佛都在调动全身气力。


但所有人都能确认自己的感知:

他对发言格外珍惜,

他愿意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感悟和影片观感,

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该片语言镜头、色调变化,精准呈现了盲人群体的感官世界,以及备受压抑的情感状态。其实,他们的毅力,他们的包容比正常人强太多。”


雪健老师说他被影片打动了,

说此类影片创作不易。

模仿视觉障碍人士视觉世界的浅焦镜头,

很有代入感。


雪健老师在整个表达中,

无丝毫惜力、竭尽全力。

一声声对最佳影片的赞誉,

一声又一声的“谢谢”,

一声声为电影的呐喊,

一声攒足心力、直冲厅顶的“牛”……

声声如响鼓重锤,

一下又一下狠狠砸在了听者的心上!



什么是“渊默而雷声”?

什么是“神动而天随”?

什么是“故君子苟能”啥啥啥的?

想起雪健老师在大师班的话: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瞬间,泪目……


一个小插曲。



后来和大家聊起雪健老师,

请同事们来看我现场录的视频。

突然听到身边已经满头华发的同事老哥“动静儿”不对。

赶紧问询,老哥哽咽:


“我百感交集,敬佩、心疼……说不清。”


随后,大家又共同观看了,

北影节闭幕式上感人至深的那一段。

雪健老师获得天坛奖特别纪念奖的获奖感言,

让人念念不忘……



雪健老师,传奇。


什么样的人是传奇?


近年,

人们已经被狼奔豕突的自媒体,

冲击得晕头转向。

想发个言,

恨不能找超功率大喇叭也不好使了。

然而,雪健老师一发声,

四下自然自发消声了。


哪怕只辨听、捕捉到了一两句雪健老师的话,

大家也能明白这是发自肺腑、拧干了水分的话,

他和他的言语能带着我们,

抵达一个更纯粹、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而在这个过程中,

雪健老师越发立体、清晰、有力量。


这是传奇吗?



北影节真的很棒,

不仅是把中国唯一获得“大满贯”的男演员,

更是把影迷心里由衷致以敬意的雪健老师,

请到了评委主席的位置上。

虽然他说刚面对邀约“有点蒙”,

虽然他还习惯说:


“我不会讲话,我想讲的话,都在我演过的那些角色上”。


但这次北影节,

真的让更多影迷,

通过雪健老师复杂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感悟,

连接上了更纯粹、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心头陡然一热、眼前豁然一亮!


“伟大”“神级”“无与伦比”……


在北影节工作了12年的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崔岩,

介绍了评委的工作状态。

大家可对应一下,

雪健老师68岁、抗癌21年的身体状况,

是不是让人捏把汗?



“我们历届评审,评完10个奖项,最短3个小时,最长10个小时。今年在主席的带领下,也评了5个多小时。所以评委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体力活。很集中的几天时间内看16部电影,每天3到4部,看的时候还要想,这部影片能得男主还是女主(奖项),摄像怎么样,音乐怎么样……不断入戏、出戏,非常不容易。”


评委柯文思表示:



“我们这一次评审团的几个人是在李雪健主席的带领之下,是一个非常民主并且融洽的一个团队。他除了是评委主席,也是个伟大的演员,所以在此我想去向他致谢,也向他伟大的职业生涯所致敬!”


评委郭帆面对现场提问,

“李雪健老师在《流浪地球2》中的表演,堪称神级”也给予了回应:



“我在这儿也特别感谢李雪健老师,他在《流浪地球2》里面的表演,是无与伦比的!”


“伟大”“神级”“无与伦比”,

这些词对应的人,

和面对北影节邀约表示“有点蒙”的人,

是同一个人吗?是。

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


他仅是演员的榜样吗?

他和我们一样是芸芸众生之一,

但他更是做人的榜样、活着的坐标。


“把自己做好”的能力,我们有吗?


30多年前,雪健老师这样说:


“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30多年后,雪健老师这样说: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也是一个民族之魂的具体展现。”


“最重要的是,别的能力你没有,但一定要把自己做好,这个能力你是有的啊!”

  

无论哪行哪业,

我们有把自己先做好的能力吗?

愿我们都能懂雪健老师的话,

或者退一步,

心甘情愿先做到“向好”。


听,我们对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人的念念不忘,

正回响在梦幻的光影山谷,

回响在世界影迷心中。

让我们共同等待2023年电影节启幕时刻,

这回声汇聚而出、雷霆万钧……






————  END  ————







往期推荐

●李杰:“金声奖”背后有密码的声音
●“金声奖”获得者刘卓(米夏):命运给了我一份礼物叫“热爱”




视讯预告

致读者:本报官网经升级改造,并入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现设置有独家专访、节目表、节目推荐和北广人物等版块,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进入,并获得相关资讯(PC端) —— 电视节目时间表/广播节目时间表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戴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