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王珍彬:中年

在场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2020-09-04


(设计:丁简)


中   年

文/王珍彬

乌龟,排骨,土鸡,黑鱼……他买各种食材,精心照顾着病中的我。

忙得不能回家时便电话交待:晚起床,多喝汤,多吃饭,不要撑着做家务!这突然的被照顾,被宠溺,反而让我不自在,总是趁他刚出门便下床。

他是个大老粗,也是个甩手掌柜。二十多年来只负责进货送货,店里账目,家里琐事从不过问,就是我坐月子期间,也是手忙脚乱应对。

他有高血压,上十年服药控制。我身有沉疴,于今年年尾去医院摘除掉了,割出的瘤体有拳头这么大。因手术失血多,身体虚弱,外加平时偏瘦的体质,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又回家休养一个多月后,脸色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他为我熬各种汤变得很温和。他轻声细语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戏谑:怕失了我,后半生孤寂?

″是!是怕失了已互相适应的日子!"他嬉言狡辩。他为我做的改变让我心里偷着乐。想起术后的第三天,我伤口疼,不能下床,吃啥东西都没胃口时,他焦急又慌张地问一一想吃什么尽管说。

不知有没有榴莲卖,无力中,突然忆起榴莲的味道来。

此时,已是南方的深冬,天气相对很冷了,若有卖,价钱肯定不菲。而此时也将近晚十一点了,若有,超市也肯定关门了吧。

他出去了!他回来时,已是后半夜。他披着棉衣,抱着带刺的榴莲,脸上满是汗。


(责任编辑:钱昀   终校:杨培铮   制作:杨惠泽 493字)

作者简介:王珍彬,网名江南竹子,湖北人,文字爱好者,诗歌写作者。

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一期主题

在场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我们在从蒙昧中走来,走到现在,走向未来,走向文明的进程中,无时不闪耀着发现的光芒。可以说,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在谈到发现时,想到了什么?苏轼是看见:“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宋应星则是创新:“ 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天工开物·镜》)欧阳修想到的是表现:“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有奖征文竞赛第31期命题发现

面对纷繁的世界,你会想些什么、想到什么?你介入了吗?不是用形而上的逻辑演绎,而是用你的生花妙笔,呈现你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在场微散文第31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9年1月20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两月一期,每期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分别奖给1200元、600元、300元和5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作者,均奖励“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或作品文集和《在场》杂志一本。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1~30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7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8~20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3(21~30期)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8120042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请同时投两篇。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

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