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吕瑞杭:饭钱

在场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2020-09-04


(设计:丁简)


饭   钱

文/吕瑞杭

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院子里有“沙沙”的锯子声,像是在锯一种坚硬的东西。

起床后,母亲在厨房里,用一根锯齿很小的锯条正在锯蜂窝煤。母亲额上渗出均匀细小的汗滴,凌乱的发际边有几道用手指抹过的煤黑。

“整块蜂窝煤做饭烧不透,有些浪费,锯开后可以做两顿饭。”母亲见我来了说道。

一块蜂窝煤四角钱,母亲锯煤块只是为了省下两角钱……看母亲累了,我接过她手中的锯条。任锯条在蜂窝煤上来回拉扯,手都酸了,也看不到缝隙下移。锯条的背面在我的手里刻下深深的印痕。锯开的蜂窝煤躺在凹凸不平的地面像张口的狮子。母亲心疼地说:“还是我来吧。” 

两角钱在学校根本不算什么,半个馒头,半份菜,有时我会毫不吝惜地扔掉。

两角钱,在母亲看来却顶得上一顿家常便饭,顶得上她迎风冒雪捡回来的半筐干树皮。母亲平时连一根火柴,一张纸都舍不得浪费。

在母亲的启发下,我找来一根铁丝,把两端拧成死扣,总长度略短于蜂窝煤的周长,把铁丝套在蜂窝煤的中间,死扣套在老虎钳子的两端,用力一夹,蜂窝煤从中间断开,省去了母亲好多力气。

母亲捡起夹开的蜂窝煤,笑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深得可以埋下锯条,我的心更沉了。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浪费东西时,就会想起母亲发际间几道抹过的煤黑……


(责任编辑:李世琼   终校:杨培铮  制作:四季芳  550字)

作者简介:吕瑞杭,河北采风学会会员,喜欢精美的散文。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



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一期主题

在场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我们在从蒙昧中走来,走到现在,走向未来,走向文明的进程中,无时不闪耀着发现的光芒。可以说,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在谈到发现时,想到了什么?苏轼是看见:“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宋应星则是创新:“ 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天工开物·镜》)欧阳修想到的是表现:“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有奖征文竞赛第31期命题发现

面对纷繁的世界,你会想些什么、想到什么?你介入了吗?不是用形而上的逻辑演绎,而是用你的生花妙笔,呈现你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在场微散文第31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9年1月20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两月一期,每期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分别奖给1200元、600元、300元和5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作者,均奖励“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或作品文集和《在场》杂志一本。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1~30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7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8~20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3(21~30期)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8120048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请同时投两篇。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

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