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没有一句乡音,让你念念不忘?

语宝 2024-02-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华锐评 Author 郑子宁

南腔北调,东言西语,无论返乡还是回程,每当火车停靠在一个站台,听觉里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那或熟悉或新鲜的“中国话”。

中国话包含普通话和各地方言,是我们情感的纽带。有没有一句乡音,让你念念不忘?春节期间,一部名为《中国话》的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引发强烈反响。“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让我们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网友表示:岁首年终的日子,看到这里,让人不禁红了眼眶。 该片播出期间,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达5.67亿,其中,#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登上微博热搜主榜、要闻榜、同城榜、视频榜多榜单第一位。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点赞,《光明日报》评论称:“纪录片中国话》以记录和保护中国的语言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对语言学者及普通中国人的采访与讲述,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填补了语言文化类纪录片的空白,带来了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 为此,光华锐评特邀作家、《东言西语》《中国话》《南腔北调》作者郑子宁撰文,本宝班特此转载,聊聊他心目中和“中国话”有关的中国故事——

火车、飞机、客车上,一个个回乡的身影或兴奋或略显疲惫,然而眼里对家乡,对亲人的期盼却是共同的。

古人说近乡情更怯,今天的中国摩登现代,当你回到家乡,或许也是高楼林立,市井喧嚣,彷佛和别的地方并无区别。但是当路人交谈的声音传入耳朵,熟悉的乡音响起,这时你才会毫无疑问感到回到了家乡。

共话中国年

当今的中国,一口普通话可以走遍大江南北,从西陲的帕米尔高原到三江平原的黑土地,自闪耀着极光的漠河到长满珊瑚的南海诸岛,普通话均能沟通无碍。

但是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的14亿中国人至少会说130种语言,数以千计的方言。这些千言万语同样也是我们的中国话,是千百年来在神州大地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当你回到家乡,如果已经许久未操乡音,大可趁此机会重温一番。如果你选择在外地旅游,也不妨和当地人多攀谈两句,了解一下他们又是说着什么样的中国话。

在新的一年,希望大家能从中国话中,传递更多的中国故事我们也选择了三个和过年息息相关的中国字,来讲述关于年的语言故事。

《尔雅》中就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的说法,但是“年”在中国话中的历史甚至远远早于周朝。早在甲骨文里,“年”就已经出现,它可以说是第一批汉字之一 当时的“年”由两个部件组成,上面是“禾”,下面是“人”。既可以理解为会意字,即背着禾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以“禾”为形旁,“人”为声旁。我们的祖先在造这个字时可谓用心良苦。

从“年”的造字就可以看出,最早“年”指的是收获。早期中华文明的中心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尤其是位于黄河中游,今天河南、山西、陕西交界的地区。在古代,这里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华夏文明正是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上古时期,这里以种植黏米和小米为主,小米在古代称粟,也称禾。古代华北地区,禾一年只种植一季,两次收获之间约隔一年。而每年最重要的时节无疑是收禾的时候。久而久之,“年”也就从收获引申出时间单位的意思了。 随着上古以来汉语向南方传播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今天中国,尤其是华南不少地方可以一年收获两次甚至三次,然而上古时期中原一期收获便是一年的习惯顽固保留。甚至今天的江浙、福建、广东一些地区,“年”和“人”的读音还颇为接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些古音的痕迹。

中国各地过年风俗各异,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但在南方很多地方就闻所未闻。同样,广东人过年时会行花街,在寒冷的北方自然也是不会有。

不过,过年守岁的习俗却是由来已久,分布广泛。早在晋朝就记载有“终岁不眠”的习惯。当长夜结束,对于很多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年龄也就又长了一岁。

“岁”用来表示年可以说比“年”字更早。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岁”就有了年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岁的写法和“戉”相同,或是由形旁“步”和声旁“戉”组成,和“越”有派生关系。

今天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岁”的声母都是s,然而存古而保守的福建方言“岁”的声母却是h,仍能体现和“越”的联系。

结合形旁“步”,古人对“岁”的感悟则是一个在不断跨越的过程。每过一岁,生活就又往前进了一步,旧岁的烦恼和不愉快已成过往,刚刚开始的新岁则渐渐展露新的机会与可能。

而对于小孩来说,新岁当然是尤其快乐的时光,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给孩子压岁钱的风俗。

中国人的祖先对岁的概念既浪漫又务实。在甲骨文中,商朝占卜的贞人就经常在甲骨文刻下卜问上天的“今岁受年”,即“今年会丰收吗?”。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人口众多。是否有足够的粮食毫无疑问是每一年人们最关心的事。尽管今天中国已经工商繁荣、科技发达,但是每一个中国人仍然深深眷恋脚下的这片沃土。

正是靠着无数代中国人筚路蓝缕,在各行各业踔厉奋发,中国文明才能从数千年以前开始,伴随时间的脚步跨越层层阻碍,绵延不绝以迄于今。新的一年,新岁即将来临,新的跨越也在等待着我们。

节,本是指竹子和草木分枝散叶的部分,后来指关节或者两“节”之间的分段。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词根,在汉语和亲属语言中广泛存在。但是在中国话中,“节”却发展出了节日的意思。

如果说来自收成的“年”和跨越的“岁”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乐观通达,“节”则体现了中国人审慎缜密的一面。在很多语言中,表示节日的词多由快乐或者欢庆之类的词派来,中国话却独树一帜地把节日以“节”标识为节点

自古就有二十四节气,每过一个节点,都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应该完成的工作。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通过一个个“节”,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流逝如白驹过隙般的时间。

其中,新年是全年最大的一个“节”。

新年在隆冬时节,此时天寒地冻,万物收藏。获取物资不易,需要消耗之后的储存,加之要准备年节活动,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这往往是一段物资紧张,格外难熬的时节,因此,在许多地方,对过年前的时间有所谓“熬节”的说法。

而当度过新年这个节点后,随着春回大地,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播种到收获的循环。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年代,然而年节仍然是每个人的重要节点。在此时,我们总结过去的一年,无论遭遇了多少坎坷,我们都与它挥别,与亲朋好友欢聚,为节后新的一年的努力储备能量,以期进步。就如每个竹节上都会长出新的枝桠那样,过了年节,每个人的生活也会出现新的机会与挑战。

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2023年的新年是一个尤其重要的节点,我们仅仅举了三个中国话中关于年的字。相信无论你来自何方,新年中也一定会发生许多和中国话有关的故事。

作者介绍:郑子宁,作家,代表作品有《东言西语》《中国话》《南腔北调》
文章来源:“光华锐评”公众号
图片来源:“光华锐评”公众号
视频来源:“央视纪录”影音号
题图来源:“CCTV纪录”公众号
投稿邮箱:yuyanbaohu@163.com

重点推荐



△央视剧评:多元一体中独具魅力的中国话

△重视《中国话》背后的语言价值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有没有一句乡音,让你念念不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