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韵千年丨越剧

本宝班 语宝
2024-07-22

越剧

近期,越剧界的璀璨明星陈丽君在全网掀起了一股热潮,她的魅力不仅让越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璀璨夺目,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热烈追捧。现在,让我们先来一睹陈丽君的艺术风采吧!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

今天,本宝班就与大家分享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越剧。

越剧简介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广大南方地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剪影

越剧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

第一次称“越剧”,是在1925年9月17日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当时《申报》广告首次称其为“越剧”。

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越剧女演员剧照

越剧与方言

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历经百年多的发展流传,越剧语言是由嵊州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结合而成的

就语音而言,越剧的早期演员都是当地劳动人民出身,其唱念语音自然与当地方言紧密关联。越剧的舞台语音,在行内统称“越白”。“越白”又可以分为“官白”和“土白”,其中“土白”就是沿用的嵊州方言中的生活语音(即当地人们日常交际的口头语音)。因此,“越白”的基础语音乃是嵊州方言音,它是吴语的一个支流
就词汇而言,早期的越剧直接表现农村的现实生活,用的都是经提炼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例如,在生动谐趣的《九斤姑娘》一剧中,父女俩彼此问的称呼,“阿爹”和“阿囡”,就是典型的方言称谓词。再如,“石二佬”的“佬”也常常是嵊州方言的后缀造词,多含蔑视义,如:阔佬,讨饭佬,剃头佬等等。
就语法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带、咚、夯”的运用。嵊州方言须加“带(近指)、咚(中指)、夯(远指)”表位置。此外,在嵊州方言中一套人称代词,如:第一人称“我伢(复数)”,第二人称“侬(复数)”,第三人称“伊伊拉(复数)”,也经常出现在传统越剧中。

这些嵊州方言的使用,增进了越剧的生动性,强化了人物的乡土特色,与剧本的主题风格浑然一体。越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嵊州方言的烙印

越剧《红楼梦》剧照

经典剧目

至2006年,越剧有大量上演剧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的代表性优秀剧目共有375个。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九斤姑娘》、《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狸猫换太子》等。下面我们选取部分剧目来欣赏一下吧!

越剧《西厢记·琴心》

越剧《白蛇传·断桥》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龙升芳2010 越剧与方言的互生共存,《戏剧文学》第7期。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视频来源:bilibili视频网站

投稿邮箱:yuyanbaohu@163.com

重点推荐

△戏韵千年丨京剧

△“越音易通”上线让越剧传承迈新步

△越剧:从江南走来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