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沉浮 隐入崖州——南宋第一贤相赵鼎
在历史上,由于崖州远离帝京,被视为蛮荒之地、瘴疠之地。从唐代到元明时期,被贬谪、流放到古崖州者,有宰相、内阁大臣以及文人墨客达20余人之多,宋高宗时的宰相赵鼎就是其中之一。
赵鼎系山西闻喜人。中进士第,随后出任河南府洛阳县令、开封士曹等职。入仕初,他就显示出直率刚烈的性格。靖康二年,有着“泥马渡康王”神话传说的赵构,在战乱中幸免于难,被一群劫后余生的朝臣在应天府拥立为帝,建立了南宋政权,改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赵鼎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
赵构有感于赵鼎的敢说敢做的特点,随即重用赵鼎为殿中侍御史。赵构说:“赵鼎作为言官,既称职又尽职,他提出过的四十条建议,采用施行的已然达到三十六条。”不久升任赵鼎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赵鼎虽是文臣出身,但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他,也颇知军事。当时,他已经被赵构重用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参与国家重要军事行动的研究和策划。南宋刚刚成立的这几年,金人不断南侵,赵鼎在战乱中成长为肩挑大梁的宰相,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坚定的抗金意志,投身到抗战救国的大事中去。
在赵鼎的措置下,韩世忠所部在扬州大仪镇大破金军,岳飞所部在庐州大败伪齐军,前方佳音不断,捷报频传,取得局部战争胜利。此时金太宗病危,金军见无利可图,只得撤军北还,联军攻势被瓦解,赵构暂时又坐稳了帝位,不禁长舒一口气,感叹道:“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
在赵鼎他的推荐下,张浚入朝拜相,两人共同辅佐赵构。皇帝赵构此时机会主义思想抬头,希望张浚能帮他恢复中原,对张浚言听计从。两人矛盾逐步升级。在此情况下,赵构罢免了赵鼎,在张浚的一手操办下,朝廷夺了刘光世的军权,结果刘光世去职后,他的部下郦琼却因不服新人节制,率淮西军四万之众投降了伪齐,使南宋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兵力优势丧失殆尽,史称“淮西兵变”。最后,张浚也不得不引咎辞职,赵构又重新启用赵鼎为相。
秦桧建炎被金人俘获,建炎四年忽然携家而还,十分吊诡。秦桧回来后,赵构曾用他为相,但不久就被朝臣论罢。然而,自从张浚离朝,秦桧就在赵构的安排下,再次进入了核心决策层。秦桧出任尚书右仆射兼同平章事,与赵鼎并相,他那“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投降说又浮出了水面。
这年,赵鼎被罢去宰相职务,以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再也没能回来。从此,秦桧独相,全权处理南宋对金乞和事宜,前后专权十八年之久。
赵鼎罢相后不久,掌握了南宋人事大权的秦桧害怕他东山再起,开始了一系列打击陷害赵鼎的勾当,朝中的弹劾声连连不绝,赵鼎一贬再贬,颠沛流离。从绍兴八年开始,赵鼎先后贬谪绍兴、泉州,潮州,最后贬谪崖州。当时的崖州太守裴俊接待了他,把他安置在水南村裴家旧宅。
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裴家旧宅因先后居住过10位贬官名臣而声名鹊起,成为海南文化史上的重要遇迹,它有个远近闻名的名字:盛德堂。
在吉阳军三年,赵鼎担心亲朋好友受到牵连,几乎断绝了一切联系。广西经略使张宗元出于敬仰与同情,不时派人渡海,馈赠米食接济。秦桧听说后,立马将张宗元调离广西。赵鼎明显感到山雨欲来,秦桧开始要对他下毒手了。于是,他萌生了自杀的打算,他请人转告儿子赵汾说:“秦桧必欲杀我。我死了,你们则无后患,我若迟死,必将祸及全家。”
死前,赵鼎自书铭旌(竖在灵柩前的旗幡)说下这句话:“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即将弃世,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江山社稷。绍兴十七年,赵鼎在吉阳军贬所绝食而死,享年六十三岁。他死后,“天下闻而悲之”。死后十年,宋孝宗追封他为丰国公,赠太傅, 谥忠简。
从宋朝就保留下来的赵鼎衣冠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原有一块石碑,上面阴刻"大宋壮元内候宰相赵鼎公之墓",数百年来,每年清明节,当地黎族百姓缅怀赵公,纷纷挑饭带肉来到墓地扫墓致祭,表示敬奉。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坏。
赵鼎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更是为南宋偏安小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故《宋史》评价他说:“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