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以中国,一横一竖,方正之间

iC70 红星新文化 2023-12-31




汉字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使用历史最久的文字

也是如今唯一常用的象形文字

点击图片

汉字
之光
象形取意的智慧


数千年前

汉字诞生于欧亚大陆东端

从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

一路行来的汉字

见证了众多文字的消亡

自身仍屹立不倒


从成都博物馆特展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国文明”

可知汉字的载体

从骨、到陶、到金属

从石、到木、到绢纸

直到如今

你眼前的屏幕



自古传说

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时

“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诞生

天地震动


然而如今可见最早的汉字

看上去可能只是一些符号


距今约8000~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刻符龟甲(“汉字中国”展品)


这片龟甲上的刻画符号

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

最早的刻画符号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此符号与甲骨文中的“目”字极相似


也许更早的刻画符号曾经出现在

土地上

岩壁上

树木上

……

但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就是这片龟甲


刻符龟甲

跟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

存在惊人相似


刻辞卜骨(“汉字中国”展品)


一是书写工具皆为坚硬利器

二是刻画字符均与占卜相关

三是所刻字符均属有意为之


商代刻辞征伐卜骨,商王征伐方国前的占卜纪录(“汉字中国”展品)


甲骨文与裴李岗龟甲的不同

在于它不仅仍然使用龟甲

还多了牛骨鹿角


但比牛骨更早的汉字载体

或者是

火烧过的土



早在原始汉字出现在牛骨上之前

它或许先出现在陶器上


刻符黑陶罐(“汉字中国”展品)


良渚出土的这件黑陶罐

外腹部有四个左高右低的刻划符号

目前无人能确证其含义

或是汉字的早期形态


东部的良渚陶器有符号

西部同一时期的马家窑文化也有


青海乐都柳岸遗址出土的彩陶(“汉字中国”展品)


刻画符号集中于器物的下腹部

它们都是在入窑烧制前

以类似毛笔的工具绘出


陶器虽然不是后代常见的文字载体

但陶器上的文字从未消失


从符号到文字,经历了数十个世纪之久


唐代陶壶上的诗文

元代青花上的题名

似乎都在彰显着同样的意图:

这件器物

与众不同



陶土经火烧而成陶器

铜、锡与铅经火炼而成青铜

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如今称为金文


甲骨文用刻刀刻划

所以直而细

金文用类竹片物刻在黏土模具上

再用此模具冶炼出青铜器

所以曲而粗


西周史墙盘上的大段铭文(“汉字中国”展品)


尽管形态有异

但字体结构却一脉相承


作为祭祀器物的青铜器

文字常铸于内壁

从外面看不见里面

从上面也看不清下面


方鼎内壁的文字(“汉字中国”展品)


这些耗时费力镌刻出的文字

并非供人阅读

而是置于祭祀祖先的宗庙里

告慰祖先的灵魂

祈求祖先的保佑


因此与其说金文是人际沟通的工具

毋宁说是

人与神灵往来的寄托


当鬼神的气氛逐渐消失远去

金属器上的文字

也就从对神的祈求

变成了对人的诏命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要求统一度量衡的命令(“汉字中国”展品)


尤其需要显示确凿无疑的权威时

就出现了

“印”


辽代契丹文柄钮铜官印(“汉字中国”展品)


与甲骨和陶土相比

金文无疑能存留得更久

因为青铜器更坚硬


但同样坚硬的

还有石头



人射马石雕上记录的可能是一场战争

也可能只是一场狩猎

但以图像纪事

却可能是“射”字最早的起源


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石卯遗址人射马石雕(“汉字中国”展品)


1976年,殷墟妇好墓中出土5件石磬

其中一件侧面刻字

“妊竹(一说为冉)入石”

字体形态与甲骨文相同


石罄是上古时期的打击乐器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

可见在冶炼金文的同时

同样的文字也已出现在石头上


唐代发现了十个秦代花岗石石鼓

每个石鼓上都有一首四言诗

由于金文要到宋代才会被发现及重视

因此石鼓文是唐人

唯一能亲眼目睹的先秦古文字


石鼓复制品,书体为秦代大篆(“汉字中国”展品)


韩愈曾作《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

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

才薄将奈石鼓何。

……


文字既然可以刻在石鼓上

当然也可以刻在山壁上

比如封禅时的泰山


秦代峄山刻石拓片(“汉字中国”展品)


类似的古石刻

就是后世流行的

石碑的起源


重要的文字

只有刻在石头上才能留存久远

因此官方刻写经书的石碑

就称为石经


脱胎于汉字的西夏文寿陵残碑(“汉字中国”展品)


公元89年,东汉大将窦宪大破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纪功

燕然勒石

从此名垂青史


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当时人

比如汉代酒泉郡小小县令曹全

也是因为一块石碑

而世代为人铭记


《曹全碑》拓片,代表了汉代隶书的最高成就(“汉字中国”展品)


唐代众多书法大家

后人如今所见真迹

亦多为石刻


左右滑动观看“汉字中国”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真迹拓片


刻石虽可长久

但若只求轻快、不忌速朽

坚石又何如竹木?



用于写字的细竹片,称为竹简

用于写字的窄木条,称为木简

木简完全可以制成更宽的木板

因此后世推测

木简本是模仿竹简而来


(图据:阿辻哲次《图说汉字的历史》)


甲骨文的“册”字

形态像并排连缀的竹木简

金文的“典”字

形态如人两手捧着“册”

由此推测

殷商已在某种程度上使用竹木简


与金石相比

竹木毕竟易朽

因此如今发现的最早的竹简木简

也不早于战国时代


1993年出土的湖北郭店楚墓竹简(图据:ICphoto)


但随着时代演进

篇幅更长的文字

更便捷的即时阅读

有时比留存千年更重要


正是竹木简而非金石

才使“”的出现成为可能

经验和知识的快速传播

更有力地推动了时代的演进


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汉字中国”展品)


而在印刷术肇源之时

时人也找不到比木头

更适用、更易用、更常用的材质了


宁夏出土的木雕残版(“汉字中国”展品)


是以竹木虽易朽

创始书籍之功却永垂不朽


况且轻便的竹木

更推动了更轻便材质的诞生



在草木所制的纸诞生之前

比竹木更轻便易用的书写材质

绢帛


春秋时的墨子已有

书诸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的言辞

此处的“帛”即为绢织品的总称

绢帛的使用

也使星图、地图等图像记录更为方便


五代雕版印刷佛经卷(“汉字中国”展品)


竹木比金石轻

绢帛更比竹木轻

它长宽更自由、书写更吸墨


如今发现的最早帛书

与最早竹简同样均为战国时代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更令后世学者欣喜若狂


马王堆帛书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古代学术史(图据 ICphoto)


只是绢帛虽好

但价格不菲、成本高昂

所以虽然更易破损、更不耐水火

但纸终究取代了绢帛、竹木、金石、骨陶

成为两千年来汉字最常见的载体


民国二年印制的《经典释文》(“汉字中国”展品)


从骨陶到金石

一直以坚硬的刻刀刻划硬物

竹木简的出现

绢帛纸张的诞生

令汉字的制作从刻划完全进化到书写


宋辛弃疾行楷书《去国帖》(“汉字中国”展品)


柔软的毛笔笔锋

与各种类型的纸张相接触

创造出草书、行书、楷书

中华文明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

从此光耀千载


宋徽宗赵佶行书《方丘勅卷》(“汉字中国”展品)

元赵孟頫临王羲之《兰亭集序》(“汉字中国”展品)

明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汉字中国”展品)

清沈度楷书《四箴言》(“汉字中国”展品)


造纸术和印刷术

也占据四大发明的半壁江山

时至今日

仍然不可或缺


民国二年印制的《经典释文》(“汉字中国”展品)


时代巨变,汉字亦然

汉字经历过快速简化的过程

载体如今也越来越多地变成各种屏幕

但无论如何变迁

汉字的核心精髓却从未更改


天地星辰、江海山川、风云雷电、万物更始

入古人之眼目

感古人之心魄

终造就出象形取意之汉字


清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所见即所感

所视即所思

天人合一,物我无别

象形的汉字既是人际交流的工具

更随时蕴含与自然沟通的密码

汉字之独一无二

正在于此


民族的衰亡,从语言文字的衰微开始

不论时代如何演进

只要汉字不灭

中华民族便希望长存


展厅现场 (图据:“汉字中国”特展)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智慧

每一个汉字

都是一道中华文明之光

历久弥新

辉映万世





丨 C70  制图丨 罗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