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本兴业:从传统曲艺到电竞,线下剧场走出的百年喜剧帝国

东西ACGN研究组 东西文娱 2019-10-19

本文为东西ACGN研究组根据公开信息和自身研究梳理。


关键词:吉本兴业|喜剧 |艺人经纪|日本艺能


撰文

EW AM | 金晶 吴丹  EW SP|夏清逸

 

近日,日本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同时也是日本最古老的艺能事务所吉本兴业宣布与华人文化集团达成合作,主要在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等方面。

 

吉本兴业成立于1912年,经过百年发展,已经成为了覆盖影音制作、艺人经营、剧场管理、大型晚会活动、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复合型娱乐企业。不过,公司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搞笑艺能领域,是“漫才”(相当于中国的对口相声)、“落语”(相当于中国的单口相声)等日本传统曲艺表演的普及者和传承者。

 

回顾吉本兴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其发展脉络与商业化逻辑。


在成立之初,经营连锁线下剧场,占据了当时主流的演出渠道,并以此聚集了大量搞笑艺人。随后抓住了日本电视产业的发展,向电视台输送了大量艺人与节目内容。在此后的业务多元化过程中,更进一步在渠道和艺人资源的基础上向外围衍生。

 

如今,吉本兴业旗下的人才储备总量在6000人以上,在日本各大电视台、电影公司中都不乏吉本兴业的持股公司,这也使得各大平台也倾向于使用吉本旗下的艺人。及至今日吉本兴业左右了日本综艺节目市场,旗下的搞笑艺人在日本搞笑类演出中覆盖率高达79%。拥有的知名笑星包括桂三枝、明石家秋刀鱼、西川刚、DOWNTOWNNINETYNINE、间宽平、今田耕司、东野幸治、桂文珍、LONDON BOOTS12号等,此外还拥有棒球选手,职业摔跤手及音乐人等各方面的人才。 

 

这一切离不开吉本兴业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其工业化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

 

事实上,伴随着国产脱口秀、偶像节目的热播,相关配套人才缺失等行业痛点尤为凸显。成熟的喜剧表演人才需要经历系统培训和线下演出锻炼机会打磨,并通过线上节目扩大知名度。这在中国的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喜剧领域,尚属于稀缺资源。

 

中国的喜剧产业方兴未艾,产业链条远未成熟。我们关注吉本兴业,将具体分析其商业模式与价值,希望为国产喜剧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以下为正文。

 

发展历史与产业环境

 

吉本兴业全名为“吉本兴业株式会社(Yoshimoto Kogyo Co., Ltd.)”,创立于1912 年4月1 日,并于1948年1月7日正式成立公司,现任社长为大崎洋。

 

1)百年业务变迁:“漫才”表演的大众化

 

1912 年,吉本夫妇买下位于大阪的“第二文艺馆”,开始经营曲艺场。当时日本娱乐表演内容主要是歌舞伎,除此之外还有曲艺场内表演的落语、讲谈(类似于说书)等。

 

1918年,吉本把曲艺场名称改为“花月”,并在曲艺场内增加了舞蹈、剪纸、女道乐等极富娱乐性的节目。随后通过不断收购新的曲艺场,逐渐形成了连锁化经营。

 

彼时,日本演艺界正在兴起各种新潮流。在关东地区,东京流行起了喜歌剧浅草Opera。1914年,兵库县宝冢市诞生了大型少女歌剧团,也就是日后日本国宝级的宝冢歌剧团。而在关西,则是以吉本兴业为代表,推动了漫才等表演形式的主流化与兴盛。

 

当时的曲艺场表演还主要以落语为主,而发源于大阪的日本传统曲艺表演漫才,起源来自日本古代传统艺能的“万岁”,原本只是表演的附属物,以配乐演奏形式最为常见。

 

在吉本推动下,“万岁”这一表演形式改名为“漫才”。吉本兴业旗下艺人横山エンタツ和花菱アチャコ将其改编为只有对话的“闲聊式漫才”后,“漫才”艺术得到急速普及。而吉本旗下的漫才作家秋田实则把过去以猥琐低俗等内容为梗的笑料,改成了能让全家人都乐在其中的“单纯的笑料”,让漫才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随着日本电影潮流的袭来,1933年,吉本建立了除宣传部、文艺部之外的第三个部门电影部,同年制作的影片《佐渡情话》受到关注。二战期间,空袭损坏了吉本33年间建立的大部分剧场和曲艺场。为了振兴业务,战后吉本再次选择从电影入手,将旗下多家剧场改建为电影院,并取得了不错的电影票房收入。但同时,由于在1930年吉本曾阻拦过落语家桂春团治的广播出演,延误了发展广播业务的机会。

 

1950年,创始人吉本势女士去世,由其胞弟林正之助接任公司会长的职务。此时收音机和传统的小剧场表演逐渐式微,而电视机却普及开来。这次吉本兴业率先最好准备,比如改装旗下梅田剧场,进行电视转播等,从而迅速切入电视节目产业。

 

到1959年,顺应电视潮流,加上旗下艺人不足,吉本兴业开始把旗下艺人包装成适合在电视表演的“搞笑艺人”以及综艺主持人,用让新人在剧场里演出、上电视的方法使其成为明星,以获得观众的支持,这一模式也在吉本后续的经营中得以延续。

 

不过,剧场业绩的持续低迷,一度使得吉本兴业需要依靠保龄球馆、开辟深夜广播等副业维续发展。1976至1978年间,财报第一次出现了减收。但在80年代,随着搞笑电视节目的火爆,日本出现了约两年左右的漫才热潮期。早前一直活跃于大阪的吉本兴业也乘此机会打入了东京市场,TV部门的收入增长迅速。

 

2)退市私有化

 

1949年5月,吉本兴业上市,但在2009年9月11日宣布从东京和大阪证券交易所退市,此举也使公司损失约300亿日元(近3.9亿美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吉本兴业经历了重大的现金流问题,几位吉本的喜剧演员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到过报酬。公司在那段时间出售了大部分地产,包括2011年底关闭的两家剧院。

 

事实上,吉本兴业出现的财务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2010年与电视财团Quantum Entertainment的合并。而此前吉本兴业旗下知名艺人岛田绅助突然隐退,给电视台带来了巨额损失,岛田绅助的所属事务所吉本兴业也面临着赔偿责任。并且由于招牌艺人的退出,吉本兴业若继续保持上市状态,业绩预期将不得不向下修正。

 


此外有分析认为,吉本兴业一直被认为与日本山口组有所勾连,退市可能与规避日本打击有组织犯罪法的实施有关。同时,原创始人家族和现任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加剧,吉本兴业的退市选择也是有出于在经营层面取得更大自由度考虑。

 

最终吉本兴业在2010年的2月24日实现了私有化。32家公司进行了出资,除了银行和证券公司等,还包括高度依赖吉本节目的各东京电视台,广告代理店以及与版权业务密切相关的游戏公司等。

 

3)日本搞笑演艺界格局

 

日本搞笑演艺界存在诸多公司,在“漫才”起源的关西地区,吉本兴业的老对手是松竹,但近年来松竹的艺人也会登上吉本舞台,双方交流在加强。而在东京,吉本兴业目前则超越了原本份额更大的太田制作,占据了很大的市场。

 

事实上,各家公司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会尽力避免与对方进行对立竞争。不过由于这些公司规模都不大,很容易出现互相争抢市场份额的状况,破坏市场平衡。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吉本兴业占据了行业支配地位,维持着业界的平衡。

 

 ❷

喜剧产业布局与竞争力分析

 

从上文吉本兴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集团的推动之下,“漫才”、“落语”等传统曲艺表演已经随着日本社会与娱乐产业环境的变迁,成为被主流文化认可的大众娱乐产品,并渗透进了日本电视台综艺,与电视台这类强势传播渠道紧密捆绑。

 

这种多年积淀的大众文化环境为吉本兴业的搞笑事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另一方面,吉本兴业的成功也离不开其不断完善的成熟产业链条,这也是中国喜剧产业商业化需要努力的方向。

 

1)工业化的艺人培养体系

 

回顾其发展史,吉本兴业不仅推动了漫长等演出的普及,更改变了以往搞笑表演的传统师承关系,建立了工业化的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为人才培养为吉本兴业的振兴提供了先决前条件。

 

早在1982年,为了培养出新的艺人,吉本就成立了吉本综合艺能学校(NSC)。过去,日本的漫才家大多出身于演员培养所,依赖师门的传承关系。而吉本兴业所推出的艺能学校,打破了这一传统,学校内部的上下级关系不像师徒关系那么严格。相比师徒制度,普通人进入学校学习的门槛也比较低。

 

目前吉本兴业开放的学校包括大阪分校(1982年开设),东京分校(1995年开设)和福冈分校(2018年开设)。学费从35万到43万日元不等(约人民币2-2.6万元),课程内容包括喜剧类基础课程、声台行表训练、剧场表演练习等。

 

办学三十多年的NSC为吉本兴业输送了大批喜剧人才,但同时,学校也以淘汰率高而著称。在规模最大的东京分校和大阪分校,每年募集约1000人,有600名可以入学,根据学员的课程表现,吉本会将学员按A、B、C、D等不同等级分班。经过不断淘汰,学员总数到了毕业时一般只剩下三成,而其中真正能够出道的仅一、二十人。 

 

除了艺人方面,吉本兴业也开设了名为“YCC”的制作人员培养学校。除了TV节目与剧场之外,学生们还会参与音乐业界,电影与各种内容制作。吉本兴业旗下的制作人不仅进行艺人管理业务,也会担任电视节目制作人以及电影导演。

 

 

2)独特的艺人管理模式

 

成立之初,吉本兴业就启用了对艺人的月薪制度,给自家艺人的月薪酬劳相当丰厚。对于不卖座的艺人,也遵循发工资日之前不炒鱿鱼的信念,因而吸引了大批知名艺人的加入。

 

如今吉本的艺人培训依然施行着月薪制度,虽然薪酬较低,但是依靠剧场与电视节目资源,吉本能为演员提供的发展平台和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值得注意的是,吉本旗下的绝大多数艺人是独立法人一样的存在,没有签订任何契约,只是口头约定建立关系。由于双方并非雇佣制,也就没有围绕劳动条件等展开的司法纠纷。从这一角度来看,吉本兴业实际上并不是一家艺人经纪公司,而是主要以剧场表演为业务的剧场公司。

 

不过,即使没有合约牵制,由于吉本兴业在搞笑领域的统治地位,如果艺人与吉本兴业发生纠纷,那么在这一行业,尤其是关西地区都无法接到工作。依靠这种制约手段,搞笑艺人基本与吉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3)强势的线下演出渠道

 

吉本兴业的一大特征就是拥有自己的线下剧场,即便在经营陷入困境,吉本兴业多次发展其他业务挽救业绩的时候,剧场业务还是得以保留下来。

 

依靠剧场起家的吉本兴业目前共运营着12家线下剧场(统计截止2018年3月31日),剧场全年无休,既是吉本的业务之一和线下宣传窗口,也是艺人重要的实战演练平台。

 

与中国的产业发展时机不同,日本的娱乐内容产业伴随着从线下剧场到电视的发展,而这些如今依然是日本娱乐内容触达观众的主要通道,还没有被互联网所取代。

 

在吉本兴业,无论是年轻艺人还是资深艺人,都必须登台表演,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表演经验和人气后,才会向更高一级晋升。喜剧艺人的发展基本遵循着从NSC出道——小剧场演出——主剧场演出再进入电视节目制作的路径。正因为有在剧场积累的经验,吉本的艺人都有着非常过硬的表演素质。

 

同时,剧场演出也是吉本兴业旗下艺人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吉本,“艺人等于商品”,即由观众的反馈来判断演员的价值,决定晋升机会和收入水平。

 

4)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吉本兴业的一大优势是出色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据了解,吉本兴业每年大约生产5000集电视节目,除了最擅长的综艺,还涉及音乐、美食,儿童节目、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

 

在退市前,吉本兴业公布的2009年总收入约500亿日元,其中制作业务为438.7亿日元,占据公司总收入的约87.5%。内容业务涵盖视频节目、DVD、CD、书籍和相关商品的制作和销售,并与Netflix、Amazon、Hulu等流媒体平台建立了内容合作。

 

庞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承载了吉本的艺人输出,进而创造出一个蓬勃的娱乐生态。目前,吉本兴业和各家电视台均有合作,每年会培养一批工作人员进入内容制作业界。吉本兴业的艺人也会出现在各式节目当中,比如晨间节目担任信息节目的主持人,午间节目担任节目嘉宾和评论家,晚间节目则可能同时出现在各综艺节目,担任主持人和嘉宾。

 

 

吉本兴业的扩张方向

 

1)业务多元化

 

在积累了艺人、内容制作能力与产业链上的其他资源后,吉本兴业近年来的业务也更加多元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影视业务

 

2014年,吉本兴业成立了KATSU-do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影制作、发行和推广业务。此外还成立了MCIP Holdings,负责其海外业务。2015年,公司宣布推进外国电影的发行,第一部作品是《麦克白》。

 

2016年,与Netflix合作的剧集《火花》,其中Netflix拥有SVOD的权利,而版权二次开发等权利由吉本兴业持有。这是日本史上首部采用4K技术制作的电视剧,也承载了Netflix进军日本市场的任务。


 

②偶像业务

 

2010年,吉本兴业正式开始涉足偶像产业。由秋元康(AKB48制作人)担任制作人的NMB 48诞生,吉本兴业与京乐产业的合资企业京乐吉本成为幕后运营者。

 

事实上,日本48系偶像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AKB48诞生于日本东京的秋叶原,同样以线下剧场演出为特色。以关西为大本营的NMB 48和本身就想拓展偶像业务,熟悉关西市场并了解剧场运营情况的吉本兴业合作也是顺理成章。

 

吉本兴业也为NMB 48提供了综艺资源,例如其固定团综《NMB48 艺人!》,就是结合了校园背景的情景喜剧,包含了不少即兴搞笑和漫才要素。

 

此外,吉本兴业近年来也成立了拥有桥本环奈等偶像明星的Rev. from DVL。并于2014年12月1日建立了以冲绳为据点的偶像专门频道「Kawaiian TV」,并宣布将致力于偶像挖掘培养,面向日本及海外市场。

 

对于吉本兴业近年来偶像色彩逐渐变浓,KawaiianTV代表董事社长中井秀范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明治与大正时代,吉本就推动“安来节”等岛根县的民谣流行起来,其中就有很多唱歌跳舞的女孩子参与,所以可以说从很早开始吉本已经拥有了偶像业务。同时日本现在的演艺界里,偶像也开始逐渐涉及起搞笑内容,偶像与搞笑艺人的界限不再分明。吉本兴业希望开辟新的道路,采取不同的业务方式,推出更有亲和性的偶像。

 

2018年,吉本兴业更进一步,社长大崎洋长向秋元康提出新的合作,推出吉本坂46,成为继乃木坂46、欅坂46之后的另一个坂道系列组合。

 

吉本坂46的一大特色是所有成员来自吉本兴业,一共有1747名吉本旗下的艺人参加选拔,最终46人脱颖而出成为一期生。虽然号称以“正统偶像”为目标,不以“搞笑”和“综艺感”为看点,但事实上,从选拔开始,参与的艺人就不再像其他偶像组合一样仅限于美少女,甚至70多岁的坂田利夫都来参加。最终选拔出来的成员里包含了踢踏舞者、编剧家、新人搞笑艺人等非常多样的艺人,这对日本48系与46系偶像产业来说,可谓是一大突破。

 

 

③电竞

 

2018年3月7日召开发布会,吉本兴业宣布正式进军电子竞技行业。吉本创意学院运动事业中心负责人星久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娱乐公司进入电竞领域是极为自然的事情,这样可以发挥艺人的才能,创作出一个新的活跃场所。

 

吉本兴业在电竞方面制定了三项方针。


第一,运营职业队伍吉本Gaming。目前旗下共有DeToNator、AKIHABARA ENCOUNT、Libalent,开展直播的Extractor等4支职业队伍。除了参与Dota2,还涉及Overwatch、Shadowverse等。

 

目前该业务方面签下了吉本兴业旗下艺人ジョビン、西泽祐太朗、小池龙马等3人作为公司首批职业玩家。虽然吉本旗下艺人一般并无契约书,但这批艺人签订了契约书,并将获得固定收入与加成。

 

第二,游戏实况配信(即游戏直播)。将登陆Twitch YouTube Gaming、Extractor.live等平台,除此之外也会出席AbemaTV等网络配信的游戏节目进行艺人活动,同时将培养强化游戏实况能力的艺人。

 

第三,举办大型活动。吉本兴业将在公司运营的剧场、大型商场、电影院等地点召开电竞活动。其中包括面向电竞新人的体验活动,小规模大会等多种内容。

 

 

 

2)海外市场

 

在日本本土市场立足,同时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后,吉本兴业也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机会。在公司2012年的百年庆典中,大崎洋就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焦虑,“日本国内的人口将很快衰落,如果仅将目光拘于国内,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则十分有限。”

 

所以在描绘公司未来愿景时,大崎洋提出要将发展海外业务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至此吉本兴业海外事业拓展的步伐开始加速,并推动其重要优势——人才的出海。

 

吉本兴业曾与美国的CAA、Second City等头部人才机构达成过合作,不过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其当前的海外目标还是主要瞄准在亚洲市场,以大陆、台湾、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为据点,推广其商业内容及模式,包括提供日本节目内容及节目制作方式及与当地媒体共同企划活动等。

 

为解决以往推行海外战略时面临的“本土化”的问题,吉本兴业旗下负责海外业务的子公司MCIP在2015年启动了“Sumimasu Asia Geinin”(生活在亚洲的喜剧演员)项目。在该项目施行的头两年,十六位吉本喜剧演员被陆续派驻到泰国,台湾,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生活,学习当地语言以及当地文化和幽默感,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制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节目内容。目前这一项目仍在进行当中。

 

 

而在中国市场,早在2002年,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就与吉本兴业的“吉本新喜剧”建立合作关系,签署了友好协议。此后,双方每年都有进行不同形式的艺术交流。2011年,吉本兴业还与SMG合作,共同制作了电视节目《东京我最行》。

 

今年10月29日,吉本兴业与中国的合作再度升级,华人文化集团宣布与日本的吉本兴业株式会社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中国创立亚洲文化娱乐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高级娱乐人才,通过短、中、长期等不同的课程设置,切入不同专业、不同细分领域,满足产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据悉,参与此次合作的公司还包括日本最大的职业教育机构——滋庆学园集团,它也是吉本兴业的长期友好合作机构。

 

如果说此前吉本兴业与国内的合作还停留在双方互惠交流的层面上,那么此番吉本兴业与华人文化建立的全方位娱乐人才培养合作,正是向国内娱乐产业迅速腾飞的背景之下,细分领域配套人才缺失的行业痛点、难点主动出击。

 

前期阅读

(点击链接或图片阅读)

主动撕掉“知识付费”标签的喜马拉雅

Catch!|华人文化联手日本吉本兴业

笑果文化:音频、培训、俱乐部、HU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