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丽塔》“破壁”背后,好莱坞改编日漫的漫长征途

东西电影研究组 东西文娱 2019-10-20

本文为东西电影研究组根据外媒报道和此前研究梳理。


关键词:好莱坞|日漫改编|卡梅隆|全球票房


撰文

EW AR|金晶 Jocelyn Jin  吴丹Asky Wu


导读


春节假期后,国内市场迎来了第一部好莱坞大制作——《阿丽塔:战斗天使》。

 

这部跨越二十年的卡梅隆“新作”已先于国内登陆北美院线。影片在上映初期的表现并不理想,烂番茄鲜度一度只有31%。随着各地陆续上映,影片的口碑已经有所回升。

 

影片当前呈现出口碑“两边倒”的趋势:烂番茄的新鲜指数只有59%,而爆米花指数高达94%;IMDB用户给出了7.6分的高评价,国内豆瓣用户也给出了7.6的分数。以上数据表明,《阿丽塔:战斗天使》带有一定的“爆米花大片”倾向,且有着不错的观众缘。



不可置否,影片的视觉效果让人惊叹。“阿丽塔”的形象代表着CG技术的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破壁”。在CG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的配合下, “阿丽塔”的标志性大眼睛得以保留,同时还弱化了角色的国界感。

 

而营造这种“造梦感”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据悉,影片的投资高达1.7亿美元。外媒预计,影片需至少收获5亿美元的票房才可实现盈利,北美当前仅1.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使得稍晚上映的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成为重中之重。为此,“卡神”詹姆斯·卡梅隆还携众主演来到中国,亲自为影片站台。

 

截止周日晚间,其票房已突破4亿元。以目前的走势来看,影片在《惊奇队长》上线之前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中国市场可能再次成为救“市”主。

 

近几年,好莱坞对日漫的影视化改编迎来了高热期。(相关链接:电影@日本漫改|回顾:2017成漫改真人电影“大年” 各方资源涌入促成爆发态势)除了已经搬上银幕的《死亡笔记》《攻壳机动队》外,《阿基拉》《火隐忍者》等高知名日漫IP等也统统被好莱坞收入囊中。这些在人气、口碑等方面都具备高市场认可度的作品,却在改编上颇具争议,票房表现也十分惨淡。

 

从全球票房走势来看,《阿丽塔:战斗天使》成为继《攻壳机动队》之后,好莱坞在日漫IP上的又一次“豪赌”。就票房表现和观众反馈来看,《阿丽塔》确实完成了一些突破,在借取原著世界观的同时,讲述了一个较为传统的“反乌托邦”故事,相比其他的好莱坞日漫改编作品,更亲近普通观众

 

但距离成为美漫改编那样全球通行的文化产品,这一前景似乎还不太明朗。看来,如何使日漫改编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实现票房的全球盈利,好莱坞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



下为正文,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阿丽塔》的漫改取向:

顶级特效+故事主线“通俗化”

 

《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的日本漫画《Battle Angel Alita》,在日本也称Gunnm(字面意思是“铳梦”。)《铳梦》于1991年开始在《Business Jump》上连载,由木城雪户所著。

 

从买下版权至今,《阿丽塔:战斗天使》的开发周期长达20年。据称,最初是《水形物语》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将《铳梦》推荐给了卡梅隆,卡梅隆很快成为了漫画的忠实粉丝,并亲自飞往日本与作者沟通改编事宜。

 

木城雪户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卡梅隆并非第一个关注到此作品的人。他在1994年首次收到电影改编的邀请,之后许多导演,制片人和制作人员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改编方案。直到1998年左右,卡梅伦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才就这部电影与自己进行了接触,并很快敲定下合作。

 

从影片的开发过程来看,多少寄予了些“卡神”本人对原作的“执念”。当时,与《铳梦》同期进入开发的还有《阿凡达》。当时,卡梅隆还表示将用和《阿凡达》中同样的面部识别和CG技术来制作这部影片。

 

尽管多次表示影片仍在 “日程”当中,但《阿凡达》的大火实则令“卡梅隆”分身乏术,最后他选择将导筒交予了《罪恶之城》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并继续担任影片的监制和编剧工作。

 

毫无疑问,影片的视效制作是优秀的。说到片中的“表演捕捉”,制作人乔恩·兰道表示《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技术是在《阿凡达》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之前主要是动作捕捉,但是动作捕捉里面并不会捕捉到演员的情绪,所以在第一部的《阿凡达》中,我们用的是普通清晰度的摄像机,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用到了高清摄像机来捕捉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所有细致入微的表演,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影片。”


 

为了实现更好的放映效果,影片本次还在全国部分影厅推出了限量供应的10FL的3D高亮版,成为国内上映的首部10FL激光高亮版3D影片。在影片的大量暗部场景中,色彩表现以及画面细节丰富程度都有所提升。

 

退居“幕后”的卡梅隆除了参与剧本创作外,还为影片写下了内容极其宽泛的600页笔记,不仅涉及每个角色,甚至还涉及到了钢铁城的生活和物理结构。影片的故事选取了原作漫画前三部的剧情,部分故事和人物采用了卡梅隆最先看到的 OVA 动画版本的设定。

 

为了尽可能地吸引到足够多的年轻观众,影片的定级为PG-13,这意味着需要删减大量的血腥暴力镜头以满足评级要求。在缺少“血浆”的情况下,影片的打斗场面采取了利落的东方风格。

 

在两个小时的时长中,涵盖了极大的信息量,也使得剧情的铺述稍显仓促,部分剧情之间连贯性不是很强,对非原著迷来说有些许“断裂”感。不过,就一部前传作品来说,影片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整个“铳梦”世界观的交待,包括对少女“阿丽塔”的身世之谜的暗示、地下“钢铁城”的建构、以及对“撒冷”幕后力量的铺垫等。虽然部分交待有些模糊不清,但电影的主线索是比较完整的,在不破坏故事主线的情况下,还有给原著粉丝“撒糖”的情节,相比较其他作品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

 

好莱坞日漫改编电影的三重困局

 

电影与漫画的“联姻”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漫画改编的影视作品就已初具规模,比如当时热门的《超人》漫画改编的电影系列。受限于技术的发展,当时的漫改作品还没有太多的特效设计,多是以新奇的概念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因为低成本、高回报率的特性而受到制作公司的欢迎。

 

90年代,随着日本的游戏动画漫画等亚文化内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一些好莱坞制作公司也瞄准了这个机会,比如新线影业接连推出两部《强殖装甲》,而环球影业推出了《北斗神拳》。主打低成本制作的这几部影片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水花,反而因粗制滥造而饱受粉丝的诟病。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CG技术也开始逼近“以假乱真”的程度,好莱坞的日漫改编作品也开始向高投入、大制作的方向迈进。好莱坞选取的日漫作品往往都是有成为卖座大片潜质的科幻、动作和恐怖类型。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在多元文化上的持续探索,和对题材匮乏的焦虑。


如今,电影也是焕发漫画新生的关键方式之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商店的漫画书不再像过去那样畅销全球,年轻的观众却以看电影的方式表达对漫画的热爱。因此,漫改电影还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更大的新读者来源去帮助漫画保持活力。

 

好莱坞希望借助漫画的世界观和原著的知名度,加以视觉效果的包装,使之成为全球通行的文化产品。但就票房表现来说,这些日漫改编作品普遍还正处于试错阶段,并没有探索出一套合理化的改编方案。

 

2017年,备受瞩目的《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成为当年最大的票房炸弹,影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暴露了近些年来好莱坞日漫改编电影的短板:过度注重视觉效果的传达,而忽视了影片的叙事因素。



我们认为,从日漫到全球电影的跨越,频频遭遇“滑铁卢”的背后,其实是面临三重困局的跨越。

 

1)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自选角公布以来,《攻壳机动队》就因主角为白人女性而引发了较大争议。好莱坞似乎试图通过使用西方演员来缓和国界之间的文化障碍,殊不知也抹去了日本演员和日本文化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在《攻壳机动队》中,虚构世界中特有的东方情调和日式特色的美学元素被简单表现为机器人艺妓、日式服饰等装饰符号,而不是融合于剧情之中。


可以说,剔除这些细节和CGI效果,场景就完全变成了一个简陋的工业城市,而非漫画所描绘的未来主义的日本。改编后的电影甚至还将女主角草薙素子都换成了Mira Killian这个西方化的名字。

 

这也不是好莱坞首次出现这样的“搬演”了。2009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七龙珠》(Dragonball Evolution)真人电影,同样让悟空(Goku)、布玛(Bulma)、比克(Piccolo)等角色都变成了白人,简陋的剧情和草率的“中国元素”至今仍被粉丝弊病。


没有充分理解和尊重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简单将角色和故事“美国化”,成为好莱坞日漫改编作品的“第一宗罪”。



2)日漫文体的特殊性

 

日本漫画(manga)和日本动漫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往往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世界观的架构勾连起两种文体之间的联系。西方漫画(Comic book)虽然有着更大的叙事和世界观,但大多数角色和背景故事都相对简单易懂,更易于拆解并影视化。两种文体上的不同,决定了日漫和美漫改编的难易程度。

 

随着电脑特效的日渐精进,科幻动画也从二次元逐渐走进现实。可以说,2017年的《攻壳机动队》在视觉上已经实现了对原始动画的极致还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动画媒介和电影媒介都有着自身的特性,从漫画到电影的跨越,远不止简单地模仿漫画和动漫故事中已经存在的故事那样简单。

 

观众期望一部基于动画的电影能够保留一些独特的视觉元素,但不是一部经由华丽视觉特效重新包装后的“冷饭”。

 

3)目标受众的取舍

 

电影两个小时的时长限制决定了它无法像漫画那样构建起一个足够庞杂和完整的世界观,所以在漫改作品中必须对部分情节进行取舍和重建。

 

为了保持原著的风味,在日本的漫改作品中,漫画作者往往直接参与改编,甚至可能亲自撰写或导演这部电影,比如大友克洋执导的《阿基拉》。这使得作品的电影或电视版本得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著。

 

在好莱坞操刀的日漫改编作品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了尽力改写一个“全球化”的故事,很多原著的精髓会在改编中流失,也就造成了“粉丝不买账”、“观众看不懂”的尴尬境地。

 

比如《死亡笔记》的原作以主角Light意外获得了一本可以杀人的笔记本为背景,围绕着“弥赛亚情结”展开故事(MissionarySpirit,是指基督教传教士坚信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具有普世意义,因而有着将其推广开来的强烈愿望),并向观众抛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类应该扮演上帝并决定谁能活下去吗?而在Netflix2017年出品的版本中,削减了原作的哲学思考价值,而过多展现了血腥死亡的恐怖,造成故事情节上的缺失。


 

此次《阿丽塔:战斗天使》的突破在于,在借取原著世界观的同时,讲述了一个较为传统的“反乌托邦”故事,故事主线与好莱坞前些年出现的《饥饿游戏》《分歧者》非常类似,相比其他的好莱坞日漫改编作品,更亲近普通观众。如何使作品从小众走向大众,实现票房的全球盈利,好莱坞在日漫改编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持续地探索下去。

 

日本市场的观点

 

在好莱坞频频买下日漫IP并进入影视化进程的同时,也引发了日本本土市场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流行文化活动“MAGIC KYOTO”中(Manga Anime Gam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in KYOTO),日本的业界人士们也曾对针对好莱坞的改编展开过讨论。



ShibuyaProductions(参与《铁壁阿童木》制作)的社长兼CEOセドリック・ビスカイ认为,日本如果想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拥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权。从“七龙珠”真人电影的失败案例中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出售版权的话,难以保证作品的质量。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日本公司未来需要以核心制作身份参与到制作中去,同时谨慎地挑选合作伙伴。

 

旗下拥有工作室SOLA DIGITAL ARTS的动画导演荒牧伸志则认为,日本在技术条件上并不落后,其实完全有实力制作出同等水平的作品,但是就目前的市场影响力来说,还欠缺着像好莱坞这样的世界影响力,以实现全球范围的票房收益

 

游戏公司史克威尔·艾尼克斯(スクエニ,SQEX)旗下的制作人野末武志(《最终幻想15》的导演)表示赞同荒牧的观点,并认为在真人电影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机会。他认为,抗衡漫威、DC电影之云,都是基于好莱坞电影商业性的讨论。他其实更乐意从另一个文化脉络来看日本电影的未来。在技术、媒体、国境等各种限制相对开放的时代中,没有必要纠结于单一的方式去对抗漫威之类的公司。


比如,《最终幻想》这一系列目前推出了15部游戏,还包括其他一些交叉的作品。虽然一个在“真人电影”领域,一个在“游戏”游戏,但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文化知名度,都是成功的作品。从这个维度来看,在被好莱坞统治下的电影市场之外,游戏领域或许能令日本更易获得主动权。

 

日本的电影评论家渥美志保总结道,现在日本市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被好莱坞改编成真人电影是某项亚文化内容的终点,但这或许只是一种错觉。对于文化作品魅力的挖掘还可以有更多的形式。



前期阅读

(点击链接或图片阅读)

粉丝观察|德云社:或许是国内最像杰尼斯的公司

前瞻:“日漫出海”获巨头哄抢成全球量级风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