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米读短剧雷爱琳:我们追求IP与短剧的互相加持,好内容是驱动力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7-31


导 读

 

什么样的IP适合微短剧?微短剧的IP改编有哪些差异性?在微短剧快速精品化、系列化的当下,作为故事源头的IP端在微短剧创作的位置也更加凸显出来。

 

米读则是这样一家兼具IP方、制作方身份的入局者。作为一家2018年创立的免费网文平台,2020年起,米读内容生态部开始尝试透过微短剧这一形态进一步放大品牌IP价值。

 

在近期举行的东西文娱“向阳 · 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上,米读短剧负责人雷爱琳发表了《米读短剧,如何与网文IP互相成就》的主题演讲。

 


雷爱琳表示米读短剧的内容都基于米读网文平台的原创IP,目前发力短剧的重点也在于放大IP价值和扩大全网IP声量。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米读短剧由0到1制作了超45部IP短剧,目前集均播放量已突破1亿。目前除了强势的甜宠、古装类型,米读短剧也在积极开发包括悬疑、惊悚在内的题材以及男频向内容。

 

在微短剧赛道,雷爱琳认为创新是做好内容的驱动力,而从《秦爷的小哑巴》出发,米读未来也将更加积极地寻求精品化与系列化的开发思路。

 

以下是米读短剧负责人雷爱琳在东西文娱“向阳 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的独家主题采访和会后访谈。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独家访谈


主题演讲
 
大家好!我是米读短剧负责人雷爱琳,今天很开心可以在这里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做短剧这件事情,以及和我们IP结合的一些点。
 
去年我刚从国外回来,在做IP的孵化,当时快手短剧还叫快手剧场,我和快手薛苏老师的团队接洽,作为IP方,我看到了微短剧的潜力,一次性和快手签约4个IP,薛老师也很开心,因为终于看到IP合作方决心做微短剧。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从IP选择到后期制作的方法论。
 
米读小说是2018年上线的免费网文平台。现在米读短剧的内容均来自米读的原创IP。我所在的内容生态部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短剧放大IP价值和怎样扩大IP在全网范围的声量。
 
我们和很多网红、KOL、MCN以及影视公司合作,现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自制短剧,积极探索了衍生周边的开发。

 
从去年三月到现在,我们累计出品超50部短剧。快手作为主战地,粉丝量超过2000万,累计播放量达50亿,集均1亿以上。 


去年3月做短剧的时候,行业还没有供我们参考的案例。在《秦爷的小哑巴》火之前,我们已经拍了20几部短剧,算是跑通了整个短剧生产的链路,要创作一部短剧,需要经历IP筛选、剧本改编、制作后期、上线运营这几个环节,最后短剧会再反哺IP。

 
米读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在选择IP上,我们会基于大数据,从SAB优秀评级的作品里,把作品的分级、阅读人次、人气值、热度值以及作者的潜力度和配合度作为考虑因素,最后结合人工选书的逻辑挑选IP。
 
其次我们对剧本的改编抓得非常紧。短剧用户的注意力非常难抓。观众喜欢网感强、节奏快、有人设情节点的故事,所以我们在剧本改编上做了研究,如何从几百万字的网文摘选出1-2分钟的内容是非常考验专业的。
 
刚刚我们的制片人朱林丽有分享,我们一直在制作和后期上做创新和迭代更新。最主要的一点是我们团队负责所有短剧的上线运营,目前我们在快手上有八个账号,类似小型MCN,在长短视频上都有覆盖。
 
最后很开心能看到《秦爷的小哑巴》IP在站外的热度也反哺到了IP本身,除了甜宠题材,我们有做包括都市、大女主、悬疑和惊悚在内的题材。
 
今天我们在芒果TV上线了首个泡面番,这是挺有意思的一次合作,我们和芒果联合做了用户投票活动,让芒果用户在多本IP里选择最想看到拍成剧的,最后我们选择了一本现代一本古代,拍成了泡面番。
 

外,我们一直追求IP上的互相加持,比如说《秦爷的小哑巴》在今年年初爆了以后,原创阅读人数上涨500%,作者收入也涨了两倍。虽然这是个例,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挖掘平台出色的原创作者和有潜力的IP,然后孵化出来。
 
除了女频内容,我们也有做男频向的内容,包括刚刚快手短剧负责人薛苏老师提到的PV合作模式。考虑到以往长视频的IP孵化链路很长,内容上投入成本也很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IP,小体量地突出展示故事情节,上线后再看大家是否有兴趣,再决定是否花更高成本开发成连续的剧集。
 
基于第一季的成功,我们今年重新升级了《秦爷的小哑巴》IP,下个月第二季就要上线了。另外我们比较专注于打造精品短剧。今年年中和微视一起合作了《棺中凰妃》,为了制造更宏大的场面,我们去了敦煌沙漠取景,在视觉场景上完成了升级,从播出数据来看,《棺中凰妃》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为什么要做短剧?一个是因为免费网文IP本身非常符合年轻人的爽点,再者情节上来比较快,内容本身适合作为短剧的形式进行改编。就米读站内的性别比例来讲,也是女性居多,和米读短剧的用户画像也比较吻合。

 
我们在商业化这块也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比如说去年,我们较早地介入了付费点映。大家对于付费这件事还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毕竟长视频都没跑通的逻辑,短视频也不会有持续的潜力。另外今年年初我们也做了品牌定制案例。我们也有在发掘刚刚嘉宾提到的直播带货的潜力。
 
以上是我全部的分享。
 
点击视频直击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