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容与技术如何合力?欧桦文娱+螳螂慧视,“IP+AR”融合的增量挖掘、应用窗口、产品思路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16




随5G、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迭代,内容产业也正迎来更多探索。


近日,内容IP运营公司欧桦文娱与3D视觉技术公司螳螂慧视于日前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以“内容+技术”的合作模式,携手打造IP+AR的全新沉浸式体验模式,将3D内容与多媒体数字技术有机的结合,通过VR、AR、XR去构建基于真实世界的元宇宙,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强联动。


这是新一轮技术热潮下,全球范围内基于娱乐内容与技术融合的又一案例。此前,迪士尼等海外娱乐巨头已经提出元宇宙战略;在日本市场,万代南梦宫提出打造“IP元宇宙”娱乐事业,索尼则明确将元宇宙列为此后重点成长领域之一。


欧桦文娱是日本知名综合金融服务企业欧力士的在华文娱公司。近年来,基于欧力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事业开发部的影视业务基础,从电影、衍生品授权,到线下文旅产业合作,欧桦文娱逐步构建起以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文娱生态。


基于全球发展的愿景与自身的金融基因,欧桦文娱一直致力于通过跨国资源整合,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早在2014年,其股东欧力士亚洲资本通过持股公司海昌海洋公园与哆啦A梦合作嘉年华活动的契机,结识哆啦A梦日本版权方,并由此切入文娱市场。


成立于2018年的螳螂慧视,致力于3D视觉技术的底层研发及应用拓展。此前,曾与迪士尼、NBA等多方进行深度合作,在文娱领域如:元宇宙虚拟演唱会、AI换装、全息影像等3D内容上有丰富的经验与着实的底层技术深耕能力。


日前,这一合作尚处于前期策划阶段,接下来合作落地方向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影视宣发层面,设计更多可交互的玩法;另一方面,则协同海昌公园、东方明珠等在内的线下文旅场景打通、开发5G+XR内容互动APP,及以IP为核心的AR/VR互动体验中心。


欧桦文娱CEO陈金欢向东西文娱表示,IP内容深化发展是欧桦一贯坚持的目标,结合新技术不断拓展文娱的边界,寻求Web3时代的新模式是这次合作的发端。


而对于螳螂慧视来说,则有望借此在文娱场景找到新的应用方向。作为未来虚实交互场景的3D视觉技术服务商,随着AI技术进化和硬件终端出货量的提升,正迎来应用打开的窗口期。螳螂慧视CEO陈凌表示,与欧桦文娱旗下IP进行联动可以帮助螳螂慧视打开文娱市场、撬动C端,后续可以继续探索与电影、衍生品等方面的结合。


正如双方达成的共识,“内容+技术+产品/服务”的全面融合,是落地的核心。



   


内容:欧桦寻找IP增量


随着新一轮技术的升级,技术和内容正更一步融合,进而催生整个文娱产业的变革。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5G、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持续迭代,包括Meta、苹果、微软、索尼等在内的头部公司正在加速通过自身优势从包括底层技术、硬件设备、内容生态等多方面布局相关领域。国内,腾讯近期宣布成立XR部门,字节跳动继收购VR硬件开发制造商Pico后又收购波粒子科技团队。


这些信号彰显了新技术周期的到来。在技术加持下,一方面,内容所呈现的形式更为多元,从而给受众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另一方面,更直接带来内容创作端的效率提升和创造力释放。


一些直观的体验也呈现在受众面前。比如,在文化领域,一些传统艺术品正在通过技术以3D沉浸式的内容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文旅场景,沉浸式文旅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已经成为切实落地性的体验;对于体育产业,AR技术也给粉丝们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


尽管受技术及产业链成熟度的限制,相关案例尚呈现出分散化、整体体验有待优化等特点,但融合的潜能已经有所释放。


对于由欧力士中国投资团队孵化而来,定位于IP运营公司的欧桦文娱而言,关注技术迭代给IP运营带来的影响,亦是其长期方向。



背靠日本ACGN产业的IP生态,欧桦文娱在内容+技术领域的思考最早来自对于日本市场的借鉴。


从日本市场来看,此前,万代南梦宫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将推出全新创业投资基金,以打造“IP元宇宙”娱乐事业;索尼在2022年度经营方针说明会上明确将元宇宙列为重点成长领域之一,此前,索尼在VR硬件及VR内容开发等层面已有布局。索尼会长、社长兼CEO吉田宪一郎将索尼打造的元宇宙定位为“从娱乐而来的元宇宙”。


陈金欢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以IP为核心的技术结合,也在日本市场看到了很多可参照的落地案例。”


比如,LINE公司旗下Gatebox产品,通过全息技术让已成为日本虚拟形象代表性角色的初音未来与用户实现“日常”陪伴。


Gatebox通过全息影像来与用户“交流”,可提供包括闹钟、拨电话、家电定时开关、播报新闻等基础服务。用户则可以通过全息显示与之进行简单的“对话”。


Gatebox自2017年开始落地,已经历经多轮迭代。在陈金欢看来,此类陪伴型全息偶像,虽然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不再新鲜,但其体现出的IP运营理念是值得借鉴的,即以IP形象作为情感共鸣触点,借助全息技术直接连接消费者。


另一个案例是GINZA 456体验馆。日本电信服务提供商KDDI株式会社,为展示公司在5G通信服务及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成果,其在银座山野乐器银座总店大楼开设了GINZA 456体验馆。



在这座体验馆中,用户可以通过馆内5G手机来体验各式内容。例如,在开放之初,馆内用AR技术来帮助观众欣赏国立博物馆的国宝馆藏;在VR技术加持下,让观众置身于横滨球场等。


近期,GINZA456与《鬼灭之刃》IP联动,只需通过手机扫一扫,《鬼灭之刃》当中时代背景将直接以立体形态呈现在眼前,IP当中的人物服装也将以3D形式出现在用户眼前。


相较于传统IP开发中的周边产品售卖或打造固定打卡拍照点等,上述方式显然更能调动受众参与意愿。


陈金欢表示,“当前日本也有一些类似‘虚拟城市’的案例,但后续的技术支持、开发及运营都很复杂。欧桦还是坚持以IP为核心,将技术嫁接到不同文娱场景中。整体思路是通过内容层面赋予技术生命,同时基于技术加持,赋予IP内容更多的想象空间。”



   


技术:螳螂慧视打开应用窗口


基于这样的判断,欧桦文娱与螳螂慧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IP+AR的全新内容体验模式,并打通线下文旅场景触达消费者。


双方的基本合作形式为,欧桦文娱负责提供IP及策划,螳螂慧视主攻技术落地。


据陈金欢回忆,最早得知螳螂慧视是在2020年1月。彼时,NTT DOCOMO 在日本东京台场的Telecom Center Building设立“DOCOMO XR Studio”3D摄影棚,螳螂慧视3D影棚3iosk为其提供支持。这也是螳螂慧视在日本的第一台设备。“能够成为日本一线电信运营商的选择,我相信在技术层面一定是过关的。”


此后进一步加深印象的是螳螂慧视基于旗下3D动态影棚技术所展现的一段演艺人员表演的AR影像。画面中,艺术家以动态3D影像出现在眼前,动作流畅、形象逼真。


螳螂慧视致力于3D视觉技术的底层研发及应用拓展,其公司愿景为持续推进3D沉浸式影像及相关应用普及。


螳螂慧视的母公司是2004年前后于以色列成立的主攻3D视觉成像的Mantis Vision公司。2017年,Mantis Vision与联美集团共同投资并成立了中以合资公司,即目前的螳螂慧视。去年11月,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1.3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商汤国香资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领投,文兴盛世与普陀科投跟投,原股东Mantis Vision亦参与本轮投资。


基于十余年的技术积累,螳螂慧视拥有全球领先的3D视觉感知技术,其拥有的编码结构光专利及技术,已经参与到多家海内外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及行业头部客户的产品创新合作中,包括与小米合作第一款前置3D结构光镜头手机,与百度合作的3D畜牧行业解决方案,与NBA、曼联合作的3D体积视频影棚等。



除此之外,螳螂慧视拥有全球领先的XR直播技术。基于此,公司搭建了全息摄影棚,早期和NBA、华纳兄弟、AT&T、Live Nation以及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概念验证和联合研发,已经历多轮产品迭代打磨。


陈凌表示,根据调研数据,3D影像全球市场预计于2027年增长至60亿美元。虽然看上去总量并不算大,但由于参与门槛较高,真正能够做到满足终端需求,成功商业化落地的玩家并不多。从3D影棚角度来说,目前螳螂慧视产品全球市占份额大致可达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头部电信运营商、高科技及互联网公司;体育、影视、音乐、广告、主题乐园、商业地产、服装及新零售等。


在技术累积过程中,螳螂慧视自2020年开始探索IP+的合作模式,比如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沉浸式全息内容实验室;与曼联俱乐部深度合作,将位于北京的曼联梦剧场提供沉浸式虚拟内容,并着手拍摄制作曼联退役及现役球星的3D形象。


与欧桦文娱的合作,则将打开螳螂慧视继演艺、体育明星之后的又一娱乐应用场景。


针对3D技术当前的商业应用及后续想象空间,陈凌表示,3D影像更像是物理世界数字化的过程,而不是影像化的过程。目前3D视觉技术落地应用取决于AI算法和XR头戴设备两方面的因素。


陈凌认为,3D数据的获取成本正在大幅降低。此前基于视觉的AI算法多数以2D图像或者视频作为主要的数据输入,随着2017年苹果在手机前置摄像头上引用3D传感技术并一直沿用至今,3D数据获取成本已经很低。这不但促进了整个3D视觉相关的学术研究大幅增长,也带来越来越多落地的行业应用。


与此同时,目前头戴硬件设备的付费市场正呈现出上升趋势,国内外市场中,从Meta到华为等企业都参与其中并持续推动,头戴式设备将成为主流的个人计算单元,VR/AR头戴式设备全球销量已经超过千万台。


基于此,3D视觉感知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有所打开。陈凌表示,“伴随头戴设备的普及,沉浸式的内容和应用要相应跟上。要达到沉浸式体验,数字内容就要无限接近物理世界,换句话说3D的数字内容将会成为元宇宙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目前这些3D内容大多都是3D建模师手工创建,不仅成本高,构建速度慢,质量层次不齐;并且需要创作者具备非常专业的相关技能,用户无法自主生成内容。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螳螂慧视将为元宇宙提供自动的、低成本的、快速内容生成的光学、软硬件平台和工具。”




产品:IP+AR,线上线下


因合作达成时间尚短,加上疫情反复等方面的影响,欧桦文娱和螳螂慧视相关项目目前处于企划阶段。


陈金欢表示,目前对于具体案例的呈现形式并没有做绝对性限制。内容产业的本质是提供用户体验,之后将基于用户需求来灵活调整。但从目前来看,有两大方向已相对明晰。


其一,在内容层面,通过一些技术及新的载体来实现直接的服务和产品。在电影宣发层面,当前的电影宣发以海报制作,流量采买为基本构成,当技术有所加持,会有更多的玩法。


例如,对于欧桦文娱所拥有的电影系列《名侦探柯南》这一IP,未来可能会将宣发物料以可参与可探索的形式来呈现。可以想象,届时观众可以直接进入到今年大电影的案发场地进行查看。电影宣发这一切口较小,小规模、低成本的特点反而让落地可能性有所提升。



其二,当前双方正在集中精力打造5G+XR内容互动APP,有望在年底前即可下载体验。在这款APP当中,众多IP和文旅场景将呈现出更多玩法。


与此同时,线上3D内容在线下场景的投放亦是合作方向之一,核心落地点为打造以动漫IP为核心的AR/VR互动体验中心。例如,双方将通过各自路径积极与海昌海洋公园等大型游乐园、上海东方明珠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等在内的各4A/5A景区进行探讨,这些具备大流量的文旅、地产场景,可能成为落地切入口。


在双方的设想中,预计于年底得以上线的5G+XR内容互动APP将兼具功能性及内容性,以实现APP的获客及后续运营。


欧桦文娱认为,作为与线下结合带有一定功能属性的APP,可以通过与自带流量的文旅景点来进行APP的推广。而参照teamLab艺术空间等线下空间配备的专属APP,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双方打造的APP此后也将强调内容体验及用户互动。


不过,陈金欢也坦言,整体而言,欧桦的尝试仍侧重在IP运营上,通过寻找技术合作伙伴进行试水,本身并不做过重的投入。


“一般来说,游戏公司转型去做会更好一些,因为其本身做的就是体验空间。像《宝可梦Go》开发商Niantic收购交互式AR内容及跨平台工具研发公司NZXR的目的就很明显,因为Niantic本身在增强现实层面已经做得很好,收购NZXR将提供技术助力。”陈金欢表示。



从这个角度来说,欧桦文娱对于各类技术与IP结合的探索持开放态度。陈金欢表示,如果中国市场出现类似中国版宝可梦AR游戏的产品,欧桦文娱也乐意将IP授权进行合作。


在陈金欢看来,虽然影视行业一直在提工业化,包括虚拟制作、3D拍摄等概念也持续存在。但整体而言,行业本身仍是较为传统的,上述内容的应用及普及程度较低。此时布局内容+技术领域,仍有极大想象空间。


“我们也是顺应这个趋势,在未来的3D沉浸式的空间里面,去呈现自己的一些IP。”陈金欢表示,欧桦将坚持通过运作和产品输出,在技术支持下,将IP本身的一些价值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向受众进行传达,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