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原上的摩西》导演张大磊:悬疑是有另一面的

东西文娱 2023-10-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东西 Author 艺东西

2018年的冬天,《平原上的摩西》制片人齐康找到张大磊。当时张大磊刚好读过了原著小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把它表达出来。随后2019年的1月份,张大磊以导演兼编剧的身份开始参与到改编中。


最终,6集篇幅、单集70分钟的迷你剧《平原上的摩西》于今年1月上线爱奇艺迷雾剧场。



这是导演张大磊的第一部剧集作品。2016年,他以处女座《八月》斩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以鲜明的作者性得到关注。


小说让他代入其中,“能够让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一部分成长经验放到里面,把它变成一个我所熟悉的或者是愿意去进入的空间,包括剧中的那些人。”但与此同时,“难点在于要建立一个新的城市,或者是建立一个新的时空进去,并且要十分的了解人物,变成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人,我们这样才能够看清他们命运的细节。”


显然,张大磊把他的作者性带入到了《平原上的摩西》的改编中,比如将故事的发生地从东北搬到了他熟悉的呼和浩特,并出现了《八月》里的小雷,将他作品的时空连接了起来。


“挑战在于找到悬疑的另一面”。在张大磊看来,悬疑发生在人身上,其实是一种未知,它没办法具象化,并不一定只是被提炼出的最顶端的刺激感,日常化也有悬念。


眼下,《平原上的摩西》已经入围2023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成为首部入选该单元的华语原创剧集,并将在2月角逐柏林影展首届最佳剧集大奖。


从主创班底来看,《平原上的摩西》无疑是电影人参与流媒体作品的一个典型。监制是拍摄过《白日焰火》《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刁亦男,音乐由参与几部贾樟柯电影的半野喜弘制作,摄影指导是参与万玛才旦影片的吕松野,剪辑指导则是协作过杨德昌、侯孝贤的廖庆松。


张大磊认为,剧和电影的播出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创作上的界限没必要那么清晰。


回顾《平原上的摩西》的创作,6集的体量一开始就得以确立,但是每集的时长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当时他也尝试过想要让它类型化一些,或者事件感略强一些,但最终由于种种的原因,还是觉得这样的方式是最舒适。


“这个故事讲到哪就在哪停下来,平均下来恰好是七十分钟。”


如《平原上的摩西》监制刁亦男评论“大磊将剧当做电影拍”。“我也总在想,剧和电影为什么非得有那么大的区别呢?我们应该为观众提供更多可能性。”张大磊说。


左三为齐康右一为张大磊

点击视频

观看张大磊访谈


下为艺东西|东西文娱与张大磊的部分对话。


 EW 《平原上的摩西》一开始吸引你的点是什么?


张大磊:这是我看到他作品的第一篇,也是通过《平原上的摩西》知道了作家双雪涛,我第一次读到这个小说的时候,深深吸引我的是整个小说的气质。


我总觉得不管是电影或者是一些作品,他们有一种气息是更能够打动人的。可能这个小说里面气息来自于方方面面,他描写的人物关系,描写的这些人所处的空间质感,包括他们的命运。


小说的内容就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把它表达出来。它不陌生,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我是能够闻到那个气味,所以这可能是我认为能够改编成影视作品、好的文学作品具有的特质。



 EW 你之前提过你是一位理想化的导演,那么《平原上的摩西》这部一集70分钟的迷你剧形式是否是您理想中用以表达的篇幅?


张大磊:目前看来是,并不是说70分钟这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只是就这个作品来说70分钟很舒适。


制片人也没有给我限定时长,没有约束。这个故事讲到哪就在哪停下来,平均下来恰好是七十分钟。



 EW 这次剧本是通过小说改编,你有哪些和过去执导不同的感受?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限制吗?还是说这本小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张大磊:我觉得还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一个特别出色和成功的文本在先,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用雪涛的话来讲这不是简单的翻译,比这要付出得更多。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小说能够把我带入其中,能够让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一部分成长经验放到里面,把它变成一个我所熟悉的或者是愿意去进入的空间,包括身边包括剧中的那些人。


难在要建立一个新的城市,或者是建立一个新的时空进去,并且要十分的了解人物,变成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人,我们这样才能够看清他们的细节,命运的细节。



 EW 像你刚刚提到的那种代入感,你之前也提到创作之后总会回归到一种寻找的脉络之上,那么在原著的改编中,你能寻找到过去一些共同的生活经验或者共鸣吗?


张大磊:有,比如说环境,小说中的氛围。和我记忆中的90年代,甚至2000年前后的感觉是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人物的处境,人物的感受,每一组人物都很孤独,每一组人物都在寻找,相互靠近,又总是因为一些外力、时间让他们徒劳,无法成就。其实人都会有这种无力感。


其实这种悲伤又很浪漫,他们彼此之间没有拒绝,没有将对方推远,都是在极力地靠近,这让我觉得特别的浪漫。



 EW 这种90年代的东北的背景,会不会和您内蒙古的生活经历,还有俄罗斯的留学经历产生一种共振?


张大磊:有,我以前生活环境的质感和东北有一些相似,不陌生。


另外原著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不会因为地域限制到读者的想象和接受。人物的命运,人的质感,喜怒哀乐才是中心。


 EW 制片人齐康也提到被你过去作品中体现的干净温暖细腻内心而打动,是否有一部分你自己的情感被放在了《平原上的摩西》上?


张大磊:有,这个确实需要投入真情实感,要将那段时间的自己完全放到剧中,和剧中的人物相处,虽然这个空间是虚拟的,但越是这种虚拟的越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细说的话,每一个人物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可能作者的气质或者是理想的气质。


 EW 主创团队班底怎么选择的?有注意到您邀请了乐团里的两位朋友进行表演,是否有一些选择上的偏向之类的?


张大磊:主创是一直在合作的老朋友。


比如说美术兰志强,造型指导孔令媛和摄影吕松野以及他们的团队,比如海清,第二次合作,平时也是好朋友。主演的子健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子健自己身上天然就带着一种消除陌生感的气质,我们很快也成为了朋友。宝石也一样,虽然之前没有见过,但是很快就成为了朋友,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


其他大部分的也都是朋友。


您提到的是邀请的是打扰一下乐团里的圣伦和时可,他们两个人在剧中的角色也比较重要,小雷和小雷的女朋友,小雷就是我《八月》里的小雷 ,他成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是那样一个状况,喜欢音乐,背起了吉他。他连接了我前后作品空间里面的一个关系。




 EW 关于董宝石的选角可以多分享一些故事吗,为什么选择了董宝石?


张大磊:像,很简单,就是感觉像。


因为之前没有机会认识,只能通过一些资料,比如他那个20还是21年的纪录片,很真实地记录了他那年上春晚前后的准备,回不了家和家人之间的思念,还聊到他的整个的发展的过程,很像我心中的庄德增。


所以我通过班宇联系到他,一见面就觉得他是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EW 你之前提到您过去的创作理念中叙事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那个当下时间和空间的味道,在影视化《平原上的摩西》时会有挑战吗?


张大磊:挑战就是说如何去找到悬疑的另一面。


悬疑发生在人身上,其实是一种未知,或者说是不可控,它没办法具象化,或者是只把它定义成一种形式。


日常化并不是没有悬念,只是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生命,去体会里面的人物,体会当下时间的滋味,我觉得就会找到悬疑的另一面,并不一定只是被提炼出的最顶端的刺激感。



 EW 所以你说的这种悬疑的气质,并不是偏向情节的,而是一种带有命运感的悬疑?


张大磊:对,它是一种不安感,他可能一个人的眼神就会传递一种不安,但是它真的发生过什么,我们不一定知道,而且可能知道了反倒没有那么大的震动,他提供了一种可能。


尤其说到中心的人物,他们最后走向的是对立。比如警察和嫌疑人,你逃不了这种关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刚才讲到那一点非常的重要,不安感从何而来?是时代的步伐,是隐藏在时间里的这种不安,我们就要去面对时间,我们就不能着急,没办法着急。




 EW 音乐和声音是你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在《平原上的摩西》中,你有做一定的设计吗?


张大磊:有很多,六集《平原上的摩西》基本上是没有主观配乐,我们邀请了日本的音乐家半野喜弘,他的音乐有时候会启发我,从整体影片的结构上去做一些创作和调整。


影片当中音乐的成分不少,但它大多数都隐藏在情节当中,它是这个空间里面本来就存在的,哪怕是声音它都是有音乐性。



 EW 在通过音乐去体现空间感的时候,在这种迷你剧的形式当中,你还会特别的设计声音的比例吗?


张大磊:有,这个太重要。我在粗剪片子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搭建声音。


我需要把空间搭建出来之后,整体上才能判断节奏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声音的几个DB的区别,高或者低,它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一直判断声音的准确性,准确度,这个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EW 在合作初期关于迷你剧的形式,集数和单集篇幅问题,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张大磊:6集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但是每集的时长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因为它存在各种可能性。


我们当时尝试过想要让它类型化一些,或者事件感略强一些,但最终由于种种的原因,这其中其实也有我自己的原因,一种习惯性的创作的风格,或者是感觉上的惯性,最终大家觉得还是这样的方式是最舒适的


我们做最准确的那个东西,进行最淋漓尽致的表达,只有这一个目标。



 EW  你现在是如何理解迷你剧的?


张大磊:挺舒服的,首先他的容量更大,可以承载更开阔的一些题材。


比如《平原上的摩西》中的年代和人物关系都是很开阔的。而且这算是爱奇艺做出的第一个尝试,以后还有更多能够让它更准确的改进的空间,剧和电影的播出方式肯定不太一样,但是创作上我觉得没必要那么明确。



 EW 刁亦男同时是《平原上的摩西》剧版和电影版的监制,他评价你将剧当做电影拍,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


张大磊:我刚才提到,这个界线没必要那么清晰。我第一次拍剧,其实对于传统意义上剧的方式,或者语法,我确实是不太熟悉。但是我们也总在想剧和电影为什么非得有那么大的区别呢?我们应该为观众提供更多可能性。



 EW 可能部分声音认为《平原上的摩西》节奏比较拖沓,你开拍之前有预估到这种情形吗?


张大磊:是的,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它节奏确实很慢,相较于常规的剧来说,它确实不是剧的节奏,但如果你把它放到电影的范畴里来说,这个不是一个新鲜的样子。如果说我们用一个悬疑剧的概念去理解它,肯定不是那么吻合。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细节,去体会人物的生活,去感受生活和日常的节奏,并不是说直接的去了解发生的事情,这可能是两种打开的方式不太一样。



 EW 这种情况下,你会迁就观众的观影偏好吗?


张大磊:我觉得各种各样的都出现是好事。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方式,做出来之后,我觉得大家会接受,事实也证明真的是超出我们的预料,我们真的不能低估观众,需要尊重观众。


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其实不是互相迁就的。



 EW 现在电影导演执导网剧是一个全球趋势,你作为电影人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张大磊:潮流形式这类东西,很像《平原上的摩西》最后说的那样,不能以我们的意志去左右它。我们改变不了,我只能觉得别太过多的去在意这个事情。供货的货还是一样的,它应该是精彩的,它同样需要是精彩的。



 EW 后续创作上的兴趣是偏向于哪方面,还想要尝试拍摄什么样的内容?


张大磊:后续创作的风格或者我创作的意愿,和《平原上的摩西》以及之前的作品还是一脉的。


因为我们必须得诚实地面对自己,拍摄能让自己感动的和能让自己有创作热情的。


现在剧本的故事可能在青城,还是发生在《平原上的摩西》这个空间当中,比如说我可能还会拍小雷的故事,刚才提到的乐队中学生的故事,可能跟庄树也有关系。



访谈/撰文 | 金佳、许皓南

审核 | 岳鸿

支持 | 东西文娱影视组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