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功夫元素成为动作游戏的创意重心 |东西「游戏日」

东西文娱 2023-10-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西游戏 Author 东西游戏

游戏日,
上期“二次元游戏玩家与二次元文化”观察系列(见文末)
聚焦游戏技术与体验迭代
带来的产业机遇与娱乐创新
欢迎投稿与交流,联系请见文末
更多游戏案例与技术应用研究
请关注东西文娱游戏组品牌账号

近日,光荣特库摩开发的《卧龙:苍天陨落》宣布将推出最终试玩版,全球的动作游戏玩家社群对这款即将发售的三国题材游戏充满期待。制作人同时表示,游戏中包含大量以功夫为主轴的中华文化元素,希望能获得中国玩家的认可。

无独有偶,国内厂商也在过去一年频繁表现出对中国功夫的兴趣。叠纸在研新作《百面千相》,展示过游戏的武侠题材和以动作为主的玩法。网易也在同期发布了新作《燕云十六声》的新一版宣传片,表现功夫元素如何用于提供更多开放世界玩法。

近年来,全球游戏产业对动作类型愈发重视,而功夫元素可以说是这股趋势中的创意重心。

其实功夫和游戏结合并非偶然现象——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就有过不少结合功夫元素的动作游戏,其中不乏《街霸》《莎木》《流星蝴蝶剑》等经典游戏,而当年的潮流则为今天的功夫题材游戏打下了文化基础。

早期的游戏在对功夫元素的处理手法上仍相对单一,但过去两年来,结合了功夫元素的游戏在玩法类型和应用方式上,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功夫元素也得以进入游戏的叙事设计等核心部分。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则是功夫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全球游戏创作者。



    

与功夫元素
结合的主要游戏类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武打片风靡欧美日韩等地,中国功夫成为世界潮流。1985年,KONAMI顺势在红白机推出了格斗游戏《功夫》,开创了功夫与游戏结合的先河。在港片的影响下,上世纪盛行的《街霸》《铁拳》《真人快打》等知名格斗游戏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中国人角色,给全球的游戏玩家和开发者都留下了印象。

近年《艾尔登法环》《战神》《只狼》等动作游戏热销,促使动作元素重新受到全球游戏产业重视,诸如《原神》《战双帕弥什》等游戏就将二次元品类与动作玩法做了成功结合。

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重视中国玩家对游戏的需求,看重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天生适合做成动作玩法的中国功夫再度成为了游戏厂商青睐的文化元素。

就目前来看,市面上与功夫元素做深度结合的游戏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以动作玩法为主的动作游戏(ACT),另一种是追求提供多元体验的角色扮演游戏(RPG)。


ACT类游戏以动作为主,游戏的核心玩法在于战斗。因而将功夫和ACT类游戏相结合时,最直观的便是动作上对于功夫的还原。在ACT游戏的大类中,目前流行的子类型包括清版动作游戏和动作冒险游戏,而这两个子类型都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功夫题材新作。

清版动作游戏由街机游戏发展而来。过去的街机游戏为吸引玩家不断投币游玩,因而注重表现游戏的难度。现代的清版游戏往往保留了街机硬核的游戏难度,同时也能以更写实的手段表现功夫元素。例如《师父》在发售之初不能降低难度,以高难度的设计吸引了众多硬核玩家挑战,放大了玩家运用白眉拳战斗获得胜利的快感。

动作冒险类游戏比起清版游戏,游戏的难度并非最重要的特征。这类游戏通常由剧情驱动,甚至包含一定RPG元素,而功夫则可以成为动作设计的风格依据。

像是《黑神话:悟空》的动作设计就具有功夫电影的神韵,玩家还可以选择棍棒、剑戟等数种中国传统武器。但是游戏的战斗系统并非只有近身功夫,通过预告片也能看到体现“七十二变化”的玩法。

RPG大类的游戏在对功夫元素的运用上往往不追求高度的还原。但比起ACT游戏,RPG更加注重剧情,使得功夫元素除了在动作上的直接表现,也经常在世界观与剧情上有所体现。市面上结合了功夫元素的RPG,则以ARPG和MMO子类型为主。

ARPG本身就侧重动作玩法,该类产品的功夫元素往往深入故事剧情;玩家在实际游玩过程中,可通过剧情加深对功夫的理解。《古剑奇谭三》在动作设计上就大量参考了中国传统剑术的招式,在剧情上也安排了一条完整的支线来讲述剑术相关的故事。


同时,一些国内玩家耳熟能详的传统回合制武侠游戏也在向即时战斗转型,例如“轩辕剑”“仙剑奇侠传”系列的新作都采用了即时战斗的形式。这种转型令游戏对功夫元素的表现变得直观、具体,亦有助于在剧情动画中将功夫与叙事融合。

MMORPG则更加注重吸引玩家进行线上互动,例如通过PVP模式让玩家直接通过战斗进行交流,抑或让玩家在可联机组队的PVE模式中感受不同门派、不同职业的动作协同设计。国产网游在这方面已有一定成就,例如《剑网三》《一梦江湖》《逆水寒》中,不同门派的动作风格全然不同,玩家进行战斗时能通过这种差异体会到各门派的美学和思想特色。


    

功夫元素在游戏中的
三种具体定位模式

过去两年,有不少动作游戏选择和功夫元素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功夫元素在完善世界观、塑造角色形象、补充战斗系统上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归纳近期的产品案例,可以发现开发者对功夫元素的定位主要形成了下述几种模式:

1.功夫作为组成游戏剧情的重要因素

《师父》《古剑奇谭网络版》这类游戏将功夫作为表现中国文化的首要主题,因而在建设世界观时就将功夫作为其中的关键元素。游戏叙事通常也围绕习武、成长、惩善扬恶等元素展开,通过功夫来表现剧作宣扬的思想。

譬如《师父》的主线剧情围绕主角被灭门后,运用拳馆传承的白眉拳展开复仇,整个故事围绕白眉拳以及相关的功夫展开。而在第二周目,玩家可以在打败敌人后选择原谅而非复仇,进而达成武德结局。这一武德结局本身正是对于中国哲学的思考,这就让功夫元素并不只是停留在叙事表面。

2.功夫作为塑造角色的关键词

功夫并非在所有的游戏中都是核心位置:在不少文化背景丰富的游戏中,功夫元素更多地是作为塑造某些角色、某段剧情或某个区域的关键词,成为构建世界观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在强调世界观多元性的作品中尤为常见。例如在角色众多的格斗游戏中,功夫往往就是中国人角色的第一标签,成为这些角色在故事、服饰和招式设计上的主题。

在预定2023年推出的“街霸”系列最新作《街霸6》中,功夫元素甚至用在了外国人身上:游戏中的欧美人角色也穿起了太极服,将功夫武馆开到全世界,用以表现文化融合的潮流。


3.功夫作为动作设计的参考元素

此外也有一些游戏,虽然和功夫元素相结合,但功夫主要处于辅助地位,不对剧情或角色塑造产生重大影响。这类游戏中,功夫元素的存在通常是为了调整战斗体验。

例如在《生化危机6》和“如龙”系列中,无论玩家或敌人都有机会施展典型的功夫招式,或是使用双截棍等中国传统兵器。虽然游戏故事与中国文化、功夫元素都无直接关联,但功夫元素依然成功为游戏增添了趣味,成为了让不少玩家倍感新鲜的亮点。



游戏通过动作表现功夫
的三种处理方式

当游戏与功夫相结合时,通过动作来展现功夫无疑是最直观的形式。但在实际游戏设计中,对功夫元素的运用需要根据游戏的风格、题材乃至角色特性来考量。

这也意味着,一款游戏不一定全程只用一种角度来处理功夫元素,可能会出现数种方式并存的设计。

1.以相对写实的形式设计功夫招式

将功夫作为首要主题的游戏,大多选择尽量贴合现实,还原人们对功夫的认知,以较写实的方式来表现功夫。这种方式的优势不仅在于增强了游戏的真实感,也更容易受到功夫文化爱好者的欢迎。

像是《师父》在开发过程中,就邀请了来佛山学习过白眉拳的法国白眉派师父本雅明·科鲁西作为动作指导。因此游戏对白眉拳的呈现颇为考究,也让玩家能感受到上世纪香港经典功夫片的气息。

类似的游戏还有《热血无赖》,这款设定在中国香港的动作游戏在推出之初,就以写实且不乏乐趣的功夫战斗赢得了好评。游戏的动作设计参考了现实中咏春、截拳道等经典功夫门派,通过写实的风格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在当时也引发了全球玩家社群对功夫招式的讨论。

2.对现实招式进行改编以强调特定风格

采用写实的方式表现功夫,往往对游戏本身的创作也会产生比较严格的限制。故而多数开发者会根据游戏实际需求,在现实功夫招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方式。这种程度的改编通常能被多数玩家接受,也能让功夫元素更加适应游戏世界观。

日本光荣特库摩正在开发的三国题材ARPG《卧龙:苍天陨落》,为了强调中国功夫“轻盈”的一面,就在游戏中设计了跳跃和化解这两种机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强敌,只要玩家在正确的时机采取化解动作,就能一举转守为攻,并开始行云流水的反击。这种设计虽然略有夸张,却充分传达了开发团队对中国功夫的理解。

网易预定明年推出的《燕云十六声》是设定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开放世界游戏,而开放世界机制对游戏内容的丰富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开发团队设计了点穴、太极、轻功、醉拳、蛤蟆功等多种战斗方式,尽管有虚构成分,却利于降低玩家在长时间探索中的枯燥感。


3.在功夫表现上融入奇幻元素

还有一类作品,由于自身世界观更加偏向架空,因此为了让游戏设定自洽,便会在功夫元素中融合更多的奇幻设计。这类游戏虽然不一定会满足所有功夫文化爱好者,却时常能通过更加炫丽的视觉表现来丰富功夫在游戏中的表现。

实际上神话传说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亦是游戏中的功夫融入奇幻设定的常见原因。在改编自名著《西游记》的《黑神话悟空》中,玩家打败妖怪头目后可以变身成对应妖怪,并使用对应的法术。这种设计一方面还原了《西游记》原著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显著丰富了游戏以近战为核心的战斗系统。

而网易另一款主打功夫元素的大逃杀游戏《永劫无间》,则是在角色的设计上结合了新派武侠小说中流行的玄幻元素;以角色宁红夜为例,其技能包括真气、内力、阴神之眼等虚构设计,显然是从玄幻风格的武侠小说中汲取了灵感。


在叠纸新作《百面千相》的实机演示中,重点展示了游戏标题所代表的玩法创新:通过面具来切换不同战斗风格。例如玩家佩戴“一戏之面”技能时,战斗以刺击为主;当切换到“戍刃之面”后,不仅人物形象会改变,战斗风格也会以劈砍为主。这种奇幻设定可能是以变脸等传统文化作为灵感来源,同时可能暗示了游戏在商业化模式上的探索方向。

上述游戏对功夫的运用方式都并非对现实武术的一比一复制,而是根据自身产品特征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取舍,以进一步发挥游戏的优势。

功夫元素正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游戏的动作设计之中,表明中国文化与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从影视、文学等领域拓展到游戏上。尤其不少游戏在设计功夫招式时,还与武术界、影视界的知名人士进行了合作,进一步运用了功夫文化积累的资源。

而当今游戏开发者对功夫的应用逐渐渗透到人物塑造、叙事设计等更深层次,也反映出全球创作者对中国元素的思考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上一期「游戏日」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