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明明有那么多故事,为什么却只能当一个背景板...

Cloudiiink 中科院物理所 2022-04-06

上周的公众科学日

不知道大家玩得开心不开心


其实那天我们默默地在园区里立了一块巨大的板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当时有没有去合个影啥的


其实这块默默无闻的背景板

背后藏着关于量子和超导的惊天大秘密

不知道你看出来没有


(我觉得应该基本没有)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跨界在物理学家里面好像根本不是个事。完成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的波动性的托马斯 · 杨,被喊去帮忙破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提出了两朵乌云的开尔文勋爵,在上大学的时候还喜欢赛艇;写下 E=hν 的普朗克,钢琴管风琴大提琴那叫一个样样精通



现在大家都知道,两朵乌云里面的其中一朵最后演变成了量子力学。而关于背景板的故事,就要从量子力学开始说起。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面一切都变得不太一样了。人们描述一个微观粒子的时候,需要用量子态,而不是经典意义下的位置和速度。平时大家所说的波函数,其实是一个量子态在坐标空间中的具体表示。当然,我们可以跑到其它的空间中去看量子态长啥样,比如说动量空间。


「由于你长时间没理你的小宝宝,ta 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了」这是我们常用的对态的理解,和量子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理论上,大家都喜欢用量子数来表示一些量子态,也被称为本征态。举个例子,在量子的弹簧里面,能量是一个个分立的能级,不能连续变化,因为可以用 0 来标记能量最低的能级对应的量子态,向上依次用 1,2,3… 等。这些量子态之所以被称为本征态,是因为它们都具有特定的能量。而这个系统里其它的量子态,都可以分解为这些本征态的和。


量子态我们平时看不到,甚至波函数我们平时也看不到,那么我们现在怎么研究这些磨人的小妖精呢?

「意外隧穿」怎么办

Quantum Tunnelling

随着现在对物理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探索的脚步早就踏入到原子的世界之中,为了能够研究原子级别的「小」秘密,自然就需要「偷窥」这里面电子。现在咱们继续说说,怎么用量子实现「偷窥」。


当然,常规的观测方法肯定看不到原子那么小的东西


前面也提到了,进入量子的世界以后,微观粒子不再有经典的位置和速度,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在空间之中。假如这个电子的能量很高,自然可以来去自由;但是万一这个电子的能量不那么高的话,虽然没那么自由了,但是仍然有可能越过束缚着它的崇山峻岭,带上它的「小」秘密私奔,从原子里跑出来。这里面的道理大概就和旅游一样,如果你手头有点富裕的话,飞机高铁交通工具随便选,来去自由;如果手头没啥钱的话,勒一勒裤腰带攒一攒钱,这个世界也大可去得。


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被带着出门被动出门了。这在原子里面也不是没有……比如高能 X 射线轰击原子,就能把里面的内层电子打出来


所以如果我们距离这个原子更近,在我们关心的能量范围内的电子更多,就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电子。根据距离随收集到的电子数量的变化关系,就能够画出材料表面每一点的电子的多少,以及电子的分布图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方法是万能的。前面这些话的前提是你能够收集到这些电子,但是在一些系统中,电子都藏得很深,根本没有机会发生「意外」,自然也就无从获得里面的秘密。


机械硬盘 vs 固态硬盘


关于意外隧穿,其实可以多说一点。它虽然有那么一丢丢「偷窥」的本事,但其实在我们经常用的芯片里面,最怕。以前我们都说摩尔定律,我们平时用的芯片上的电子元件密度,每18个月要翻一番。最近已经听得比较少了,是因为这个定律渐渐失效了。


水杯和电子元件里面的「电子杯」其实很像


我们都知道芯片里面都是数字信号 0 和 1。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建一个水池,水位高的时候规定为 1,水位低的时候规定为 0。芯片里面用来区别 0 和 1 的方法也很简单,只不过把水换成了电子。随着大家造水池的技术越来越好,水池的尺寸也越做越小,这时候「意外隧穿」就要找上门来了。意外隧穿最麻烦的地方在于,芯片的运行需要稳定,但是如果水池里面的水忽多忽少,信号随便变,这芯片就没法用了。

费米的面,好吃吗?

Good Taste Fermi Surface


常言道,理论物理学家费纸,实验物理学家费电,理论实验物理学家费米


图片来自 smithsonianmag


当然,费米其实是一个人。这只是调侃,作为少数几位在理论物理领域和实验物理领域都是佼佼者的大师,大家对于费米最津津乐道的故事,大概就是用一把纸片,估算出了核弹的爆炸当量。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大家渐渐地发现在量子里面和经典物理不一致的地方,泡利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泡利不相容定律——具有相同量子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个量子态上。满足这条定律的粒子,被称为费米子,而电子正好就是一个费米子。


因为泡利不相容定律的存在,实际材料中的电子,都只能以「叠罗汉」的方式存在。


你大概可以这么想象     


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每个能量范围内能待的电子数量并不相同,但是因为泡利不相容定律的存在,它们依旧只能叠罗汉,按照能量从低到高排。在理想情况下,这些电子会填成一个球,而球的表面,就被称为费米面


在这里面万幸的是,电子是在能量方向上玩叠罗汉,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可以弥散分布的。不然如果在 xyz 方向上叠罗汉,岂不是世间万物都让泡利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球……


这个世界上还有除了吃以外的东西……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费米面不是说做这碗面很费大米……

话筒终于交给了我们的背景板…

It’s your turn! 

其实我们的背景板,讲述的是超导的故事。


超导磁悬浮演示     


提起超导,大家可能都知道随着温度的降低,电阻会突然消失,而且一些超导体还可以完全屏蔽外磁场。上面提到的是超导体宏观的性质,通过对超导体的研究,人们根据量子力学提出了其微观形成超导机理的 BCS 理论,解释和预言了很多现象。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电子在材料里面会「叠罗汉」。BCS 理论就预言了,在物体完成超导绝缘体转变的时候,叠罗汉的姿势会不太一样——原来每个位置都会有人愿意待着,但是变成超导体以后,费米面上一些电子不干了。


你可以看到中间凹下去了一个坑


通过「意外隧穿」的探测,我们可以准确 get 电子所思所想。随着温度不断改变,我们观测到的「叠罗汉谱」中间的坑越来越大,而且会在峰的两侧出现小的突起。


背景板上每条渐变的曲线,实际上都对应着不同温度下理论计算得到的电子「叠罗汉谱」。我们把这些曲线纵向铺开,就能够清晰看到超导挖的坑越来越大。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个坑,更深入地研究超导的机制。

One More Thing

Wallpaper

其实,我们还把这张图做成了手机壁纸……


小编在自己手机上截的图,看起来好像还挺带感的。点击图片或者「阅读原文」获取下载链接,提取码为 ugjz



「             

虽然我们讲了这么多

它的故事给你听

但它依旧还是只能

背景

……

           




参考内容以及链接:

[1] 摩尔定律-wikipedia

[2] Enrico Fermi - wikipedia

[3] 文中提到了很多物理概念但是并没有给出其名称。读者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搜索阅读扫描隧道显微镜,费米气体,态密度,超导能隙的相关内容。


编辑:Cloudiiink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首届黑洞PS大赛来袭!为了这张「高糊」的图,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啥贡献?

2. 物理学四大神兽,除了“薛定谔的猫”还有谁?

3. 地下多大的金矿才能影响到单摆实验?| No.149

4. 为什么用木棍打衣服就可以洗干净衣服?| No.150

5. 为了替你出气,我们给讨厌的杨柳絮来个「以暴制暴」

6. 玩扫雷还有什么技巧?科学家的玩游戏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7. 在我国,没有任何一张地图能告诉你你的真实位置

8. 在客户鱼嘴里提供服务的小清洁虾、清洁鱼,是怎么知道自己不会被吃掉的呢?

9. 你以为土拨鼠只会尖叫?其实它可能正在骂你

10. 你知道为了测博尔特的速度,我们有多努力嘛?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