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日 | 甲烷减排应该纳入绿色复苏行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Author ICCSD
那么,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的过程中,甲烷减排究竟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2020年全国低碳日特别活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行业甲烷减排研讨会”上,来自清华气候院与美国环保协会(EDF)等机构的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以下为“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就此次研讨会发表的文章。
7月8日晚,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行业甲烷减排研讨会”线上举行,来自业内研究机构、能源行业企业及相关从业者等70余人参加会议,对疫后绿色经济复苏与甲烷减排、能源领域甲烷清单编制方法学、甲烷检测与减排技术研究与交流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本次会议为中国甲烷减排合作平台2020年全国低碳日的特别活动。中国甲烷减排合作平台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低碳日主办的甲烷减排论坛上正式成立,一年来平台已举办了多场活动,增强了国内甲烷减排意识、提高了各界对甲烷减排的积极性。
🔗相关回顾
图为|本次会议部分参会者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致辞。美国环保协会能源项目高级副总裁马克·布朗斯坦(Mark Brownstein),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部门主管蒂姆·古尔德(Tim Gould),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董文娟,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孙铄分别做引导发言。会议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教授主持。
何建坤
中国在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NDC中长期减排目标及行动计划时都非常关注二氧化碳的减排。减排的努力需要考虑全部温室气体的低排放战略和措施,所以我们建立甲烷减排平台,聚合能源行业关注甲烷减排的智库、研究机构和专家,共同研讨和推进甲烷进一步的减排行动,这也是我们能源行业一个重要使命。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和美国环保协会的密切合作推动平台发展,共同开展深入研究和联合行动,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的贡献。
图为|马克·布朗斯坦做主题发言
蒂姆·古尔德介绍了IEA能源行业甲烷减排数据库和法规政策两大研究方向。IEA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甲烷追踪器 (Methane Tracker)通过集成数据揭示不同天然气排放源的强度,并通过分析全球减排成本效益论证了甲烷减排的技术可行性,希望与中国等国家合作开展石油天然气行业甲烷排放研究,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复苏。他还分享了IEA在全球油气甲烷政策和监管方面的案例,希望共同推动监管工具包和路线图的制定。
图为|蒂姆·古尔德做主题发言
董文娟介绍了能源行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享了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概况和能源系统甲烷排放的情况,重点介绍了煤炭系统、油气系统甲烷逃逸排放清单的编制,并提出建立常态化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排放编制相关的安排以提高清单编制能力、完善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MRV制度、提高能源甲烷清单范围的完整性和活动统计的数据水平、研究制定能源行业中长期甲烷减排路线图等政策建议。
图为|董文娟做主题发言
图为|孙铄做主题发言
对话
Dialogue&
交流
Communication
在接下来的嘉宾评论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建议结合监测减排技术分析更精准地提高清单编制数据精准度和数据可获得性,使政策与行动制定更有效;结合我国现有企业层面的监测、减排技术和控排政策的实际情况,促进清单在中国油气、煤炭系统减排上的运用;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清单和省级清单的编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少萌教授指出,需要注意对这些排放清单进行验证,关注能源生产过程中的逸散排放。
北京燃气集团总工韩金丽感谢研讨会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应用和甲烷减排的有益借鉴,谈及北京燃气最近制定了企业的中长期甲烷减排路线图。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明指出报告需要加强对国内技术的介绍和调研,并提及中石油刚出台的甲烷管控方案,认为需要完善对方法定量和技术减排手段的考量,提出依托数字化趋势推动工作进展。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Q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松丽问马克·布朗斯坦:近零的甲烷强度与近零排放是什么关系?
马克·布朗斯坦::近零问题原来希望把它做的比较模糊一些,因为一些国家和公司它们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层级,技术方面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样。我们希望能够在整体考量排放问题时有不同的角度。
Q
朱松丽问蒂姆·古尔德:甲烷追踪器这一工具排放系数从哪里来?关于数据代表性,这些数据如何能够来代表各个国家?
蒂姆·古尔德:首先我们项目中有具体针对各个国家的甲烷排放,通过对数据源的调研实现数据的敏感性和代表性。同时我们也考虑到定性的研究和其他研究的结果,在方法论文件的指引下保证自上而下的方法一致性。
Q
清华核研院副研究员赵秀生问薛明:中石油在未来甲烷行动当中,对于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气开发当中有什么样的考虑?对这块甲烷控制有什么样的举措?
薛明:关于页岩气我们正在做一项甲烷减排的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我们团队一直在开展现场甲烷排放实测工作,采用的方法除了最早进入场站的检测方法,包括现在车载的方法,其实都在使用。管道部分也在用无人机检测管道甲烷泄漏排放。后续会尽快扩大样本数量,核证相关的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
绿色完井技术到了现场之后就出现了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压力返排过程中会有返排液量不稳定,不稳定造成液面不稳定,就会有很多游离甲烷从排液口里出来,造成很明显的甲烷排放。我们通过前期的检测发现这部分排放源以后,优化分离器的过程,减少游离排放。
最后,李政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能源行业的甲烷减排潜力很大,目前已经有很多可用的技术和方法。落实过程还需要制定有约束性的政策,将大家普遍认同的必要性落实到可实施的行动,尤其是落实到企业的意愿、战略、能力和具体实施的行动中,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开展技术创新,不断降低甲烷减排成本,提高甲烷减排的效益和积极性。
李政
正如Mark Brownstein先生和Tim Gould先生所说,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都是人类面临的紧迫危机,而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长期和全面,疫情之后要实现绿色复苏,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忘记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深层次危机。由于甲烷的特殊性质,在绿色复苏过程中,甲烷排放应该得到重视和进一步的加强。
我非常高兴听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先锋企业逆势而上,甚至疫情期间发布和坚持零碳的战略。我们也特别高兴听到,中国国家油气行业的龙头企业刚刚发布了甲烷排放管控的行动方案,制定了世界一流的排放管控目标,这些趋势和变化正是我们这次会议和全体参会人员所青睐、盼望和孜孜追求的,代表了我们共同目标和努力方向。
最后我想说,今天活动完美诠释了中国甲烷减排合作的初衷,那就是集合同道中人开展知识分享和互相鼓励,形成合力,推动甲烷减排的政策进程和落地行动。目前来讲我们已经有非常好的开端,而我们这个工作还在策划继续进行,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这个平台的建设,共同促进甲烷减排这样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事业。
中国甲烷减排合作平台
“中国甲烷减排合作平台”成立于2019年4月,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起,得到美国环保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联合研究机构、企业、NGO等相关各方共同推动中国的甲烷减排。
低碳日 | 助力全球气候投融资,中国甲烷减排进行时
美国环保协会观点 | 疫后经济,“绿色”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