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说文物——林清卿薄意

2016-12-07 吴志跃 文化生活报





吴志跃/文

(福建博物院院长)

寿山石因取材于福州市北郊寿山附近十几公里而得名,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性坚而韧,适宜雕刻,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圆雕、浮雕、透雕、印钮、镶嵌、薄意、微雕等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中的一朵奇葩。


地处寿山石故乡的福建博物院,长期以来都十分注重对寿山石的收藏、展示、推广和传承,例如我们收藏了大量寿山石精品,其中寿山石薄意大师林清卿的作品就有近30件;例如我们近期和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寿山石回故乡”展览,将故宫收藏的大量御用寿山石精品请回福州进行展示,其中很多展品都是首次离开故宫。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件山水人物板溪田黄天然扁方章材,就是来自林清卿大师的作品。


山水人物 林清卿 作 (福建博物院藏)




这枚章材的质地为田黄石,田黄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因其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中而得名。田黄珍贵异常,自明清以来就被人视为“石中之王”“帝石”。明清各朝,田黄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各类摆件,相传清初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


史载,清代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清朝解体,末代皇帝溥仪搬出皇宫的时候,曾将其连同其它珍宝带走。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仪将田黄三链章交给国家,此后又移交故宫博物院收藏,而这件田黄珍品也将在此次“寿山石回故乡”展览上进行展示。



寿山田黄原石



田黄石之所以珍贵,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珍稀,在地球上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采掘,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可以说田黄石材已趋枯竭,因而价格持续走高。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天的上等田黄石,已经称得上是“一两田黄千两黄金”了。




林清卿(1876~1948)是近代寿山石雕界极有影响的艺术大师,他出生于福州西郊凤尾乡。凤尾乡是寿山石雕“西门派”的发源地,林清卿从小受各类石雕艺人的熏染,后又主动学习中国画,力求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养分吸纳到寿山石雕中来,因为他刻苦专研,又将绘画与石雕融会贯通,最终成为独树一帜的薄意石雕大师,并公认为“西门派”的“挑门主将”,他和“东门派”的“挑门主将”林友清分别被称为“西门清”、“东门清”。


他的作品布局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用刀如笔,手法洗练纯熟,刀过之处,神情毕肖,妙趣横生。龚纶《寿山石普》称赞他的艺术“精巧绝伦,真能用笔如刀。”


寿山善伯洞石桃花源记薄意摆件 局部





林清卿大师最为人所推崇之处,在于他将薄意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我们知道,再上品的寿山石也难免会掺杂一些裂痕砂格,如果不施以艺术修饰,势必会影响最终的艺术效果,但若过分地穿凿雕琢,又往往损坏了石料的自然文采。只有雕刻薄意于寿山石面才是最理想的装饰手段。


林清卿开创薄意艺术的最高境界,他的“薄意”刀法纯熟独到、灵活多变,不仅工艺精道,并且能充分传达出艺术表现的感染力。林清卿不但具有十分强的创造能力,通达艺术表现的形式规律,且其作品还充溢着内在的精神与情感,这也成为他与传统艺人的重要区别。林清卿别开生面地熔雕、画于一炉,前所未有地发展了薄意技艺,使其成为无数同道人追摹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山水人物》带清卿款


这枚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田黄章材即为林清卿薄意雕刻的佳作。该田黄石随形章色泽黄润,质地细腻油凝、质感通透,石肌纹理布满细密萝卜纹,柔润而细腻,题款“清卿”。他以高超的技艺将浅薄的石璞雕刻得层层透视,图案随材质而雕。画面中的人物较小,高不过二、三厘米,两位老翁背面刻划得栩栩如生,或坐或站,极尽变化,左边老者拄一拐杖,简洁数刀将老翁的服饰刻划出随风而动之感,透露出他们安逸的心情,枯枝老树随形而雕,整幅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山水薄意拓片 林清卿 作


幽谷书香拓片 林清卿 作


薄意对章拓片 林清卿 作


梅花水仙薄意摆件拓片 林清卿 作



福建博物院 &《文化生活报》

联合推出——院长说文物(每周一期)











链 接

国学大师文怀沙


不忘初心 艺术扶贫


林容生的两支笔


归去 来兮—寿山石回故宫倒计时


余光左右 走自己的路


院长说文物—黄昇墓的丝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