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王茶寿--张天福108岁的长寿秘诀!

2016-12-31 曾秀榕 文化生活报



 前 言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或象形或会意。比如“茶”这个字,按古代的篆书写法顶部是两个“十”,即为“二十”;中间的部首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可以分解为“十”和“八”,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二十”加上“八十八”,一共是“一百零八”,因此,108岁被尊为茶寿。在福州,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一生与茶结缘,制茶研茶,爱茶懂茶,迈入茶寿之年,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就是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列为陆羽之后唯一健在的十大茶叶专家之一——张天福





2017,雄鸡报晓,掬一束新年的晨光,憧憬美好的开年。和《文化生活报》一起迎接这新年第一道曙光的,是我们108岁的茶界泰斗张天福。新的一年,张老喜福添寿,迎来茶寿之年,老人鹤发童颜,底气如虹,毕生事茶的传奇人生至今传颂令人赞叹;而张天福在100岁时迎娶国家一级杂技演员张晓红,百年添好合,谱写了一段旷世姻缘更是让人啧啧惊赞。8年来,这对恩爱的老夫少妻一直活跃在大家的视线里,可以说,这段“夕阳红”之恋,是为红袖添福也。和茶寿之人一起开门纳福,辞旧迎新吧!






说起这段旷世奇缘,张天福的太太张晓红至今还觉得往事恍如昨日。她说她和张老结为夫妻前就有过多次的交集,而牵起这千里姻缘的还就是茶。张晓红过世的丈夫原先也是一位茶文化学者,与张天福是忘年交。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吴觉农纪念馆落成典礼上,张晓红第一次见到张天福,张天福作为茶界泰斗在活动中备受瞩目,当时张晓红的爱人还提议让她前去和茶界泰斗张天福合影留念,她看到好多人排队就没有前去打扰。2006年,张晓红作为国家一级杂技演员应邀参加在广东汕头举办的首届中华名茶(汕头)博览会暨茶文化研讨会,张天福坐在台下看她表演节目,目不转睛,频频鼓掌,然后吃饭的时候张天福就邀请张晓红同坐一桌,并且跟大家说:“我们都不要吃,给她吃。”直到现在,张老还会在家里提起这事,回忆起这些往事,张晓红脸上漾起些些羞涩的红晕。




张晓红为张天福理发


张天福还有看报的习惯


张天福夫妇与友人合影



其实张天福对她的欣赏早已有之,当得知张晓红的爱人病故,2008年张天福大胆地向这位美丽的女人求婚。起初,张晓红很惊讶,也很犹豫,毕竟相差40多岁,她怕引来嫌话,而张老却不顾这些世俗偏见,一心追求晚年的幸福,多次托朋友向张晓红提亲,架不住这份真诚和执着,2009年张晓红放弃了她热爱的杂技事业,毅然决然地从南京来到福州,嫁给了张天福,专心陪伴照顾张老。那一年,张老整整100岁,百年添好合,两人的姻缘成就一段佳话。



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左一)书写“云水襟怀”赠送张天福夫妇


张晓红照料张天福日常起居



和张晓红聊这些往事时,张老坐在一旁,眼睛始终围着张晓红转,眼神里流露着满满的依恋。张晓红说,这些年她也深深地感觉到,人无论是多大年纪,对情感的需求都是共同的,特别是老年人,更是需要一位老来伴,在精神上相互慰藉。张老对张晓红说:“darling(亲爱的),我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只要你早上醒来的时候跟我说Good morning(早上好),晚上睡觉前跟我说Good night(晚安)就够了!”自结婚后,张老毫不介意他人的看法,总在人前左一声darling(亲爱的)右一声darling(亲爱的),喊得张晓红都觉得脸红心跳地,浪漫如斯,令年轻人都羡慕不已。一位百岁老人爱得如此率真,如此勇敢,让她不觉忘记了年龄。特别是当她身体不适卧床休息时,张老就会让人搀着坐在她旁边,非常紧张地关心她,安抚她,张晓红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个人疼你牵挂你,这比什么药都强”,张晓红由感而发。




张天福与太太在品茶交谈



张天福与太太回忆往事



张晓红说,她是一位杂技演员,杂技表演是来不得一丝马虎的,这也养成她做事认真干脆的特点,她说承诺了的事情,一定说到做到,不会反悔。因此,自打结婚以来,8年了,里里外外的全是她在张罗,小到买菜做饭、去医院给张老拿药、为张老搭配健康饮食、安排按摩保健等细碎事务,大到陪着张老前往山区考察张天福基金会有机茶基地,陪张老参加茶业活动,从事茶事业等等。张晓红说,嫁过来这么多年,还是因为她妈妈生病住院,前两年她才回了趟家。“我妈妈80多岁的人了,每次打电话来,还吩咐我要好好照顾天福。”说到这里,张晓红忍不住红了眼眶。







家里虽然有保姆,而张老的一日三餐由张晓红亲自烹调。她每天换着花样,让老人吃得舒心。采访中,记者特意留意寿星的食谱。张晓红告诉我们,张老一日三餐很有规律,胃口也不错,她烧得一手南京菜,自从她嫁过来后,慢慢地调整张老的饮食习惯,每天亲手包各种口味的馄饨,口感软糯,张老一餐都能吃上十八颗;另外,她每天买新鲜的鱼熬汤给他喝,补钙;桌上还有一盘卤好的猪手,也是张老的最爱。每天她会根据张老的状态结合一些养生食疗,及时调整食谱。这些菜肴其实再普通不过,只不过,因为有满满的爱加持,我想,这才是张老长寿的秘笈吧!



张天福考察寿宁龙虎山茶场


张天福认真审看文件



张晓红说,现在张老行动不便,基本上不出门,但每天的生活还是很有规律,早上,7点钟醒来,吃早饭,早饭过后,她安排保健医生上门来为张老做按摩,趁这个空档,张晓红去市场买菜,买菜回来,陪张老聊聊天,兴致高的时候,张晓红还拿出一些杂技绝活逗老人开心,张老常常高兴得冲着太太扮鬼脸。老人困了,就扶他回屋休息,她又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了。中午,吃完午饭,吃点水果,老人又去休息了。她说,基本上,到这个年纪,老人就跟婴儿一样,所以每天看到张老吃饱睡好,心情愉悦,精神状态饱满,她也很高兴围着张老忙转。



学生与张老、师母家中合影


张天福和福建茶叶学会冯廷佺会长等人合影



就是这样一段老少恋、黄昏恋,让这个家充满了欢乐。看着他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幸福模样,真的让人感动。也许,在外人看来,张晓红嫁给张老,是有所企图,而事实上,当初张老向她求婚,问她有什么要求时,这个女人只是“傻傻”地说:“你只要有张床给我睡,管我三顿饱就好了。”张老将房子捐给茶业基金会时,是张晓红陪着他一同去摁的手印,她用事实堵住了世人对她的猜疑,这样的爱情,还真是有情饮水饱啊!张晓红也说,正是因为张老对她的深深依恋,让她勇敢地扛起了这份爱的责任。周围一些关心张老的朋友也为她的这份担当所感动,时常关照张晓红,令身在异地他乡的张晓红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性格耿直的张晓红说,人要有善念,要懂得感恩,她无以回报,只能尽自己所能将张老照顾好,委屈也好,误解也罢,她无所谓那些风言风语,只求问心无愧。


人说红袖添香,张晓红对张老的爱,是为张老添福增寿是也。


 

张天福与老领导吕居永亲切交谈


著名歌唱家关牧村拜访张天福





张 天 福 书 法












茶王张天福,茶缘友道,言传身教,砥砺后生,做芬芳呼吸,吐气如兰,清香怡人,成就他人做茶事业 ,亦成就了自己从容而美好的茶韵生活。



01


茶缘友道 香馨醇厚


张丽芳与张天福合影


张丽芳

莫墨堂主人


从事茶叶逾十年了,第一次到张老家是2009年8月,之后便每年都会去看望张老夫妇,记得去年2015年,有幸于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主莫言先生给我题了匾额“莫墨堂”所以我重新注册了现在的公司“莫墨堂”。当把所有的注册手续都办完,并将以前留存的2013年寿眉散茶,压制了莫墨堂首批福鼎白茶饼时,我便迫不及待的到张老家去汇报并请教,希望最具权威的茶界泰斗来品鉴2013年寿眉饼。我们一进门,师母已经将水和茶具备好,张老穿着西裤和白T恤,招呼我们是那么的和蔼慈祥,两眼炯炯有神。和师母问侯完,我把凳子移到张老边,然后把我新公司的名片和茶饼给他,我还没来得及介绍,他很认真的端详着说“莫墨堂,莫言”。他居然不需要戴眼镜,名片这么小的字,也可以看清,这可是106岁啊,真是让我震惊。


张天福为莫墨堂茶饼签名


我跟张老说:“我现在经营的理念是‘我只喝健康’,我们茶园基地在磻溪高海拔。我把每一批茶叶都送到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进行农残检测。”张老说:“有这个理念很好,茶园切记要有植被覆盖率,不要破坏了茶园附近的生态环境。”我说:“我每年都会屯新白茶,现在量比较多的是2008年寿眉散茶,目前转化的非常好,枣香很浓郁,下次再带给您品尝。”张老笑着说:“好”。


张丽芳与张天福合影


再与师母聊了聊张老的饮食与生活作息,师母说目前她全部的生活就是照顾张老。临走时我要与张老合影,师母马上拿起我的手机帮我拍照,张老递了一片茶饼给我,他也拿着茶饼,所以今天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莫墨堂首批茶饼的合影留念。心存感激,心存敬仰!希望张老夫妇幸福安康!




02


茶缘友道 香馨醇厚


汪建国与张天福合影


汪建国

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铁观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毕生事茶,对福建省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备受后辈们的爱戴与景仰。此次有幸拜访张老,发觉生活中的张老并无名人架子,而是平易近人、性情随和的老前辈;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张老在茶叶教育、生产、科研等方面一丝不苟的精神。

 

张老对茶叶严谨的态度,深深触动着我。在传统文化迷失的年代,如何将茶文化发扬光大一直是不变的命题,我相信,如果每位茶人都如张老这般恪守准则,以公正、钻研、进取之心对待茶事,在不久的将来,茶文化定能得到长足稳步的发展!

 


从事茶行业二十余载,茶,于我而言是大自然的馈赠。每每品茶、赏茶都心怀感恩之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乃至一面之缘的茶友。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茶,让我们懂得,即便困顿潦倒,也能安之若素,内心富足;即便身处乱世,也能求得一份安稳,不畏将来。知足、感恩,我想,这便是茶教会我的为人处世之道!




03


茶缘友道 香馨醇厚


万柳英与张天福合影


万柳英

四方茶缘主人


2012年,参加一次茶企经营管理培训,因此有幸能与张老见面,而这次见面缘份般改写了我的人生。


103岁的老人,却如年轻人一般神彩奕奕,与后辈们交谈甚欢,鼓励大家用心做茶。我静静地聆听着张老讲述着他传奇的人生,望着张老脸上洋溢的幸福,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原来,一人一生事一事便足以动人。张老一辈子做茶的专注深深地触动了我,第一次问己:“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且想坚持做一辈子的?”------唯有茶。于是,我决定用心学茶,期待用几年的时间慢慢沉积,将来能开一间自己的茶馆。


我开始走进茶里,一路艰难却满心欢喜,宛若听从内心的回归,在茶中追寻着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


茶者,人在草木间也。每次走进茶山,像极了回家,喜欢茶山中草木的气息,累了席地而坐,或临溪,或登顶,泡一壶随身携带的茶,此时的茶却也比平时更好。也许,这就是人归草木,茶归自然的神奇吧。


四方茶缘茶室


2014年底,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在福州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冶山下中山大院里开了一间茶室,取名“四方茶缘”,寓意“一杯清茗,结四方茶缘”。每每清晨,阳光温暖地照进小院,窗前翠竹,石磨茶桌、记忆中的小竹椅,质朴本真,竟也有几分禅意。院里四季开着不同的花,偶尔三两朋友品茶闲谈,间或独自一人一壶一书,“依山听流水,品茗闻书香”,安守此间,不远行而得自然。遇见懂茶惜茶之人,便欣然把自己珍藏的茶拿出来分享,觉得那不但是礼遇了人,更重要的是善待了茶,茶遇知音是一大乐事。


2015年,渐进领悟中的我注册自创品牌“昔茶”,倡导“一日一茶”。此举也是希望我能如张老一样,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与茶谈一场终老的恋爱。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本身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基本元素,生活再忙,每个人每天都应该享受一杯茶,让自己停顿片刻,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从容而美好。多年以后,我和我的茶室会一起慢慢变老,老家具,老朋友、老茶,一杯茶便盛装了往昔光阴故事,回眸处,摇曳着一段幽香的茶缘……





张 天 福 年 表


1910年8月18日 生于上海


1911年,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


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


张天福周岁


张天福儿童时代


张天福少年时代


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


1928年转学于上海持志中学


1929—1930年 在福建协和大学学习,并毕业


张天福在义演国术


1930—1932年 福建协和大学助教


1934—1935年 赴日本与中国台湾省考察茶业


1935—1939年 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兼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改良场场长


张天福与他发明的“9·18”揉茶机


1940—1942年 福建示范茶厂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


1942—1946年 福建协和大学副教授、教授兼附属高级职业学院校长


1949—1950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崇安茶厂厂长


1950—1952年 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


1952—1980年 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茶叶科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



1995年张天福外出考察


1956—1957年 福建省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1980—1981年 退休、因病修养


1982—1989年 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主持乌龙茶作青工艺与设备研究


1989年 担任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


2008年—至今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


2007年张天福一行考察梧溪茶山基地


2008年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成立


张天福夫妇和何康老部长一行在省茶科所合影



2009年张天福和福建省领导张昌平共同为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揭幕


2014年张天福前往宁德福安社口省茶科所考察


2014年张天福前往宁德福安社口省茶科所考察


2014年张天福前往宁德福安社口省茶科所考察


2014年张天福前往宁德福安社口省茶科所考察



2016年张天福生日活动现场



2016年张天福生日活动现场







链 接

清卿研究院冬至献礼!


闽宁农民漆画——千文万华绘乡野


乡土漆风: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


看完朱以撒书法展,新年就来了!


院长说文物——林清卿薄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