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放榜,这里有一份关于志愿填报的指导清单(考生、家长必读)
全国各地高考成绩已经陆续放榜。
在这个相对较关键的决策瞬间,希望这份来自计算机科学家、投资家、学霸家长吴军的志愿填报指导清单,能助考生、家长理清思路,锁定更心仪的志愿。
1. 填报志愿的考虑因素优先级顺序为:城市 > 学校 > 专业。
2. 如果分数够,首选北大和清华。目前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而第二、第三梯队的高校,在师资、经费和科研成果上都和第一梯队有断崖式的差距。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遇见好伴侣的机会也更大。
3. 分数读不上北大清华,尽量选一线城市的名校。一般说来,大部分招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对学校的要求比对专业的要求严格。第一份工作,学校的名头还是能帮你加点分的。
4. 除开名校,选地域比选学校更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和中心城市。北上广深是第一阵列,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则是第二阵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跟很多公司校招基本上只去这几个城市。西安和哈尔滨之所以能入围,也是因为其大学聚集的优势,受到招聘企业的青睐。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5. 除非你读医科、艺术、外语等专业,否则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读大学绝不仅仅是学本专业那几门课,越是综合性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越多。即使是学习外语这类专业,北大或是复旦的英语系和其他外国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更合适。
6. 不要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挑更好的城市和学校。一所二流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分数可能和北大历史系差不多,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会更愿意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
7. 关于具体专业的选择,要以适应面广为原则。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就有1/3过时了,工作5年又有1/3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
8.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恭喜你,为兴趣学习和工作的人是有福的,那会让你小宇宙爆发。
9. 但如果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优先考虑高势能和适应性好的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是高势能的。同理,数学专业适应性比生物要广得多,金融比会计要广得多。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10. 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这两个专业不是不能选,但是除非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特长,否则选这些专业时就必须明白,学它们只是打基础,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在理科中,生物和化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工作不好找,将来很可能需要改行。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中学时这些课成绩还不错,就轻易选择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抱定只是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依然会不断学习,选择这些专业也无妨。
11. 面对志愿表,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读哪个系,不妨选择基础学科而不是热门学科。一来四年后到底啥热门谁都说不准,就像罗辑思维这样的一家公司,四年前根本不存在;二来很多热门的新兴专业,也都是学校跟风开的,师资力量反而薄弱,加上各个大学都开设,就业竞争反而激烈。在理工科,数学、物理就属于这种基础专业,在文科,中文也是如此。
12. 选择专业还要看国家今后20年的发展。中国未来一定会继续开放,和国际上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并且引领世界潮流,因此任何跟国际化相关的专业将来都会吃香,即使今天这些专业并不热门。
13. 现在网上和线下有一些有偿报考咨询和填报志愿软件,其中很多甚至价格不菲。对这类机构应该理性对待,不要过分依赖。其本质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家长的紧张心理,但目前这个行业还不规范,权威性没有保障。志愿填报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事,教育部的招生平台上有历年录取分数和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高校招生办和身边近几年高考的亲戚朋友,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源。学生和家长还是应该根据上面说的这些原则,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来填报志愿。
14. 不论选择了哪个专业,如果不满意,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未来靠不上爹妈,那么从踏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就努力和同学搞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将受益终身。
15. 学校和专业都挑完了,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很重要,并且不一定拘泥于所选的专业。
作者 | 吴军
志愿填报时不可忽视的7个问题
文 / 晨雾
《北京考试报》上的《招生专业目录》
参加高考的同学手里都会拿到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编辑的《招生专业目录》(简称《目录》)。面对密密麻麻的大学、专业信息,怎么才能科学筛选,快速锁定心仪的志愿清单呢?
其实,只要注意下列7个问题,目的已经达成一半。
1. 认真阅读《目录》,不遗漏关键信息
《目录》中艺术类本、专科,文史类本、专科,理工类本、专科,考生和家长只需认真仔细阅读自己关心的类别,避免遗漏信息。比如:
报考军校、警校、公安类院校的考生要注意对考生是否应届生、年龄以及面试、军检、政审和体能测试的要求;
有些专业对考生高考时候应试的外语语种有要求,注明“只招英语考生”就是指的考生高考的应试外语种类必须是英语。
还有一些在《目录》中用特殊符号来表示的信息,同样不容忽略。比如,填报外语类专业的一定要注意一些语言类大学,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大多数语言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者其他涉外专业都要求加试外语口试。北外的非语言类专业也要求加试外语口语。在《目录》的“说明”中规定,凡是报考注有符号“▲”的专业,均须加试外语口语。凡报考注有“■”的专业,均须面试。
与《目录》同时下发的还有《招生章程》(简称《章程》),填报志愿时以《目录》为准,结合《章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信息。
2. 提档比例和退档问题
从《目录》上了解了招生计划人数,还需要通过《章程》了解高校招生的提档比例,以及对服从调剂的考生是否提档不退档。在同样的招生计划数量的情况下,提档比例较高,虽然能提高提档可能性,但是分数处于提档线边缘的考生退档风险就很大,这个时候就要进一步了解高校对已经提档考生是否退档。
近些年很多学校从考生的利益出发,采取适当降低提档比例(常常在105%左右甚至更低),承诺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原则上不会因为分数低而退档,受到考生家长们的欢迎。注意有些学校的这项规则并没有写在《章程》中,这就需要考生家长主动向学校招办咨询。如果分数不足够高,应选择承诺对服从调剂考生不退档的学校,以降低退档风险。
3. 专业录取规则问题
专业录取规则需要特别仔细地研读《章程》。目前常见的有三种专业录取规则:“专业清(专业优先)”、“分数优先”和“专业分数级差”。规则详细内容,以及不同规则需要注意的问题请直接查看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填好志愿,就是在给高考涨分(老师、家长请帮考生收藏)》(后半部分)。
4. 身体条件要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章程》上都规定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但是仅仅阅读《指导意见》还不够,有些高校对某些专业还专门强调了身体要求。如:
北京邮电大学的《章程》上明确规定色盲考生不能报考理科试验班(信息与通信基础科学),不宜报考电子信息类(信息通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计算机类、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一些学校的航海类专业对考生视力有特别要求;
一些师范类专业要求五官端正,身高也有标准;
一些旅游管理类、酒店管理类专业也要求考生身高不得低于一定标准。
5. 对单科成绩的要求
需要注意学校《章程》上是否规定某些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最常见的是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或涉外专业都对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有较高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较弱的考生慎报。还有某些专业,对考生的语文或者数学单科成绩要求较高,也要看清楚。
6. 关注不报不录规则
对于“服从调剂”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满足,但选择了服从调剂,如果学校还有专业没有录满,就会被调剂过去。
但需要注意,某些高校《章程》规定了某些专业属于“不报不录”。就是说有些专业只要没有填报它,即便分数够且服从调剂,也不会被调剂过去。这点一定要注意。
7. 专业录取对加分的认可
按教育部规定,享有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其加分在提档的时候是可以计入总分的。但提档后高校在进行专业录取的时候,是否计入加分,不同高校规定不同。比如:
北京大学《章程》规定,属提前批录取的非通用语种考生,按投档分提档,按实考分录取专业,专业间无级差,不调剂,录满为止,未录取考生予以退档。而这些特殊规则从《目录》中一点都反映不出来。
中央财经大学《章程》则是另一种规定,学校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均承认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各类政策性加分,增加分值不超过20分。这就是所谓的加分“一加到底”,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加分与实考分完全等同对待无区别。
▼
来源 | 罗辑思维、晨雾博客(有删减)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内容
排名前 1% 的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老师、家长、学生必读)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小学英语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