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一个寻根追远的日子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可谓农时与民俗一肩挑,绝无仅有。同时因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其阴郁伤感的气息最为大家尤其是学生们所熟知。
今年的清明却有些特别。不过清晨我来到附中时,却见证了北宋词人周邦彦《万里春》中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的美好景象,观察到《岁时百问》中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显著特征。
周作人说:“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领略的,关门歌颂一无是处。”清明,附中校园的主色调是白与紫,李花丁香花白玉兰紫玉兰迎来了它们的盛开期。这几种花树从南到北或独立一隅娇俏吐芳,或连成一片烂若云霞,洁净清雅的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区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诗意新。想起大前年,我与钱学森班的同学们相约花园山桃树下,完成了“花语诗心——校园花树下读诗”一课。我给孩子们讲佛祖“拈花一笑”之择,讲耶稣“所罗门极荣华之时,还不如百合花之一朵”之议,讲孔子“莫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志。
我们一起诵读品味李白的《山中问答》、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王维的《辛夷坞》、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威廉·布莱克的《一花一天国》、普希金的《小花》、赵丽宏的《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一阵风过,山桃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在我们的头上,身上,诗页上,从天而降的浪漫霎时间摄住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第二年的同一天,孩子们写下这样的回忆与纪念:
……在这一节新奇的语文课上,在一页页充满自然之气的诗歌中,在飘散着花香的花树下,在与文人雅士的精神交会中,我更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这种愉悦不仅是处在自然之中的身体所带来的,更是与诗歌产生共鸣的思想所带来的千百年前的心情。这堂语文课,让我更加喜欢语文,因为这时的语文并不是书籍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千百年来古人思维的精华。在这堂独特的语文课上,身体和心灵与自然相融合,在微风的吹拂下翻开带着花香与泥土气息的教材,才更加能体会这份独特的欣喜和轻松。(王宇光)
那天花开正好,院子里上上下下都被花装饰着,我们端坐在树下围着老师,看着老师慢慢将这节“花语诗心”铺展开来。微风徐徐,或许风儿也被老师柔美的话语打动了,舞着花儿缓缓飘来,如若飘在身上,就会顿时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个。
到现在我依然感谢那节花树下的课,也依然渴望着再上一节花树下的课,因为,当最美的语言与最美的自然相结合的时候,你会觉得呼吸都变得困难了,必须大口大口地吸气再舒舒服服地吐出来才可以。我敢说,这节“花语诗心”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种下了一粒花树的种子,时间到了,就会绽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懂了,我会以花一般的话语,诗一样的心灵行走在这世上,让那棵花树常开不败。感谢老师,在我的生命中留下这样的瞬间,看起来是不寻常,但是这才是回归本真的学习啊!端坐在花树下,学于天地间,一切都归与自然。(高扬)
那时,跪在厚厚的蒲团上,微微仰起头,满枝的桃花掩映了苍穹,只微微泄露出几撇澄明的湛蓝。闭上眼,似乎能够听到风的吟唱,听到瓣瓣桃花告别枝桠的低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亦不过如此吧。
忽又想起,千年前,当孔子在杏坛之上,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讲解《诗》《书》《礼》《乐》《易》《春秋》时,与子路、颜渊探讨“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愿无伐善,无施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时,是否有或娇艳如粉、或纯洁如白的杏花吹落满头?是否有人悄悄抬眼,透过如影般清而静的杏花望向碧云天?奈何花已尽,人已去。想在这灵性的碧桃之下,也可以瞻仰道先秦圣贤的博大精深思想的万一。(钟修奇)
如果说那堂花下的诗歌品读课在那时给我带来的是花的清新和诗歌的美,到了今日,不断沉淀过后,书写文字时,它给我留下的,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和关于美好记忆的美妙遐想。(邵琦)
……那时老师讲的诗词已记不大清,但是那时的感觉却仍旧深刻。虽然风沙有点大,但是那飞落到我身上的花瓣却弥补了这小小的不足,还记得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将凋零的花夹在讲义里,花香、墨香融合,该是多么风雅。再翻开讲义,花瓣已找不到,那淡淡的花香也似乎早已散去。又有什么所谓?那时感到欢欣,那时充满希冀,已足够。(杜畅)
……
今年春天的气温偏高,花期提前十多天,山桃花芳踪早已寻不见。清明放假前,我领着AP班的学生来到小红楼前成片的玉兰树下,依旧读诗,品诗。一起去看花的传奇,去听生命的咏叹,去感知春天的情怀,去续写纯美的诗篇。孩子们说,老师,咱们天天来这里上课吧!哈哈,幕天席地,阅读自然,随节而思,这何尝不是我的心愿。
清明节,还是寻根追远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一条根,就在脚下。每个附中人都有一条根,根在校园。
昨天下午去花市买上各色菊花,分成四束,养在瓶里。今日一早来校,由北到南,依次先向附中先贤们献花表达追思与景仰:
赵世炎烈士的白色半身石像位于校园北端长方形小花园,绿草如茵,东西两侧共有三株参天雪松春来葱茏,北面十株柏树森然肃穆,南面两株龙爪槐苍劲新绿。西侧,一棵紫玉兰正迎朝暾而怒放,令人联想起这位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者,那短暂的一生奔涌着的青春热血:14岁(1915年)考入附中,追随李大钊走上革命之路,成立“附中少年会”,发表《说少年》,从事反帝爱国活动,组织参与“五四”运动, 23岁成为中共北京地委书记,26岁英勇就义。这个年轻的生命,集梁任公所赞的“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于一身,为附中人立下了“铁肩担道义,热血写春秋”的人生标尺。
钱学森学长全身铜像矗立在校园南端的百草园里,坐西朝东,背后是他曾度过6年学习时光的附中红楼(民国教育纪念楼,钱学森纪念馆)。伟岸的白腊树与钻天杨挺立在四周,面前的绿草地里桃李初歇,银杏清俊,十几株玉兰绕着园子花开正好。洁白雅紫的花影中,年轻的钱学森身穿长衫,戴着围巾,手拿书本,目光炯炯,意气风发,青春逼人。
这位杰出的附中学子一生都把自己与祖国紧密相连:附中六年刻苦学习只为振兴中华;海外功成名就毅然回归报效国家;励精图治,“两弹一星”打造民族钢铁脊梁;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结合,创立新世纪“大成智慧”观;“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饱含民族忧患,振聋发聩。有知识,勇担当,谋奋斗,图创新,钱学森学长是附中人永远的骄傲与指南。
林砺儒校长青铜半身塑像掩映在校中心花园的桃李松柏之中,坐北朝南,与刻有“诚爱勤勇”校训的白色日晷碑遥相呼应。七八株丁香树于清明日“爆发式”开花,竟使花园如紫色烟霞萦绕,静穆悠远,清丽馨香。紫丁香的花语为“光辉”,真真是献给老校长的绝佳祭品!钱学森时常回忆中学时代的情形:“旧中国国家多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中。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却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
“譬如一株树要它十分发育,就要让它的根四面八方蔓延。若堵住几向,单让一向给它伸张,就不能完全发育。所以我认定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要全人格的陶冶受得圆满,那么将来个性的分化才算是自然的。若有人问我中学毕业生做什么,我就说也不为士,也不为农,也不为工,也不为商,是为人。”“我以为学生活动,要直接经验道德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换句话,就是善、真、美、圣的生活,而且尤要紧的是发挥天真烂漫,为趣味而活动之少年精神。”这是林校长1922年首倡的“全人格”教育理念。
一个世纪快要过去了,它依然闪烁着科学与智慧的光芒,这是属于少数伟大的教育先知、教育革新家的绝世光辉。“中等教育不为别的是为人”,这句话得让当今多少“教育家”多少“名校长”多少“名校”羞愧难当?!
手中最后一束鲜花,是献给附中教员、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离开校园,一路向南来到陶然亭公园。正赶上某中学的老师带着几个班的学生来凭吊先烈。老师高声介绍高君宇是北京市第一任团委书记,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革命烈士,教导学生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们面对花篮簇拥的墓碑显得有些茫然而游离。其实只要让孩子们去触摸一下那碑上镌刻的石评梅先生的手迹,读一读“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这是君宇生前自题相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那段滚烫的文字,了解一下“春风青冢”四个字的来历,石评梅与共产党先驱、革命烈士高君宇之间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生前未能相依共生,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一定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爱情、对生命、对革命的诸多思考与真切感受。两个年轻人炽热的心,真挚的爱,执着的追求,生死相许的胆魄,不恰是“诚爱勤勇”的绝美阐释么!
不得不记下的清明日的遗憾:
校内赵世炎烈士像和钱学森铜像前都有西城区民政局和附中学生会送的花篮,唯独林砺儒铜像前了无一花;陶然亭高君宇烈士墓碑前,西城区各级政府机关敬献的花篮堆积若小山,石评梅墓前只有零星花束,看得出是个人所献。
教育家、教育者注定默默无闻少人景仰?当下依旧是个只关注天才而非天才沃土的时代?好担心。
本文为作者原创摘选自《跟着农历走一年——校园二十四节气纪实》,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