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齐华:未来的课堂学习,应是一场更自主、更自由的旅行体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张齐华数学工作室 Author 张齐华
编辑 | 陈薇
“牧羊人”的“升级迭代”
对于课堂,我们有过各式的隐喻,形象而深刻。
曾经,我们的课堂,像是工厂里的生产车间。统一的模具,标准的流程。学生就像是模具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小、形状、性能,完全相同。
效率不可谓不高。但学生的个性,却泯然于其中。
有时,我们也把这样的课堂,称其为填鸭式课堂。
接下来,课堂开始进入“牧羊人”隐喻。只不过,关于“牧羊人”隐喻,还分两种不同的情形。
首先,牧羊人走在羊之前。牧羊人用绳子牵着羊走,走怎样的路线,吃哪儿的草,吃多少,都是由牧羊人决定的。这样的课堂,我们称其为牵引式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流程和效能是可控的,教与学的质量也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同时,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尊重与满足。相较于前面的课堂,它的进步与价值,不容忽视。
当然,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学习的内容、路径和方法,均是由教师所主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因而,课堂继续升级迭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后,课堂就进了“牧羊人”的第二种隐喻之中。
同样是牧羊人,只不过这一次,牧羊人决定走在羊群的后面。羊群按照牧羊人提前规划好的行动路径,或精确、或模糊,或封闭、或开放地觅食。牧羊人需要做的,只是在羊群偏离路径时,把它们拉回来,以保证羊群能够在指定的路径上,获得充足的食物。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更是一次深刻的转型。
牧羊人从羊前到羊后,看似只是空间的转换,但这一隐喻“升级迭代”的背后,则是对课堂与学习的一次深刻照见。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绝对领导者和控制者,而是退而成其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他们在教师提供的任务驱动下,在教师设计的学习路径里,自主展开探索与研究,获得差异化的理解,并在后期的交流与共享中,相互补充、质疑、完善,形成对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认知和感悟。
在这样的学习时空里,“学”走在“教”之前,课堂因“翻转”而给学习预留了更大的时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学习者,正式从台后走向台前。讲台,正式留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只不过,这样的课堂隐喻下,是否意味着我们的课堂已然趋向于教学的理想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是否还存在着我们值得突破与超越的新空间?
当下课堂现状
回到当下的课堂语境中,我们不妨一一梳理。
首先,是学习目标的缺失。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自身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显然缺乏必要的认知。即便是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基本停留在教师的教案之中。
此外,究竟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目标需要达成到怎样的程度,又该借助怎样的路径去实现目标,对此,学生更是缺乏基本的“知情权”。
他们能够做的,只是在教师确立的学习任务之下,完成既定的探索、研究与共享。至于,为何要从事相关任务的探索,探索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实现预定的目标,学生知之甚少。
试想,如果学生连学习目标究竟在哪里都不清晰,那么,所谓的“自主学习”又从何而来?一个连行动的方向和目标都不知情的学习者,如何称其为一个自主的人?
不得不说,当下较为主流的前置性学习,给学生创造了巨大的学习空间。教师的“赋权”,带来的是学生学习的“赋能”。学生的改变,我们看得见。
然而,当学生带着丰富、多元、差异化的探索和体验进入学习小组后,留给他们的又是怎样的时间和空间呢?
以我们对当下课堂的普遍观察,不难发现,较为主流的小组学习时间,基本保持在5分钟左右。面对四个有备而来的不同学习个体,面对每个个体多元、差异的学习理解,面对组内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分歧、对立与理解、差异与沟通、争论与妥协,短短的5分钟时间,要想发生高品质、有深度、有观点碰撞、有思维进阶的团队学习,难免捉襟见肘。
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组内学习,“形式”大于“内容”。学生能够清晰呈现各自的想法,已然不易。要想再实现观点之碰撞、思维之交锋、意义之流淌、观念之重建,想必难度不小。
由此,如何给学生创造更长时间、更高品质、更富深度的团队学习,是我们对课堂的另一份期待。
接着,想说一说评价。
这里的评价,不是指通常意义上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判,也不是终端意义上以单元、学期为周期的学业评价,而是指学习历程中,学生基于对学习目标的把握,对自身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作出的评判。
比如,刚刚探究的这一任务,我究竟理解了没,掌握了没?需要认识的数学概念,我究竟明晰了内涵没,把握了外延没?
评价,恰恰是学生总结前一阶段学习,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进而对后一阶段学习给出新规划的重要支点。
如果还没有实现目标,那么,该不该停下学习节奏,重新寻找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进行弥补?或者,要不要在后续的学习任务中,通过目标整合,在探索新问题的同时,把之前没有达成或部分达成的目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和补偿?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恰恰是“自主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未来课堂上,我们可以着力关注的新的增长点。
最后,还想说一说反思。
好的学习,尤其是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一定离不开反思。
“无反思,不学习。”
没有反思,一切的学习经历,终究也只是一种经历,难以沉淀为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方法和智慧。学生很难从过往的学习经历中发现问题、梳理成果、提炼方法、建构策略。“学会学习”终究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很难真正落地。
当然,我们所指的反思,既包括个体的独立反思,也包括群体的共同反思。反思对象,既包括个体独立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也包括学习共同体在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反思主体,不同的反思内容,都会对学习者独立学习抑或共同学习,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只是,当下的课堂学习,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不够。改变,仍然迫在眉睫。
课堂“新隐喻”——旅行
基于上述种种思考,我们想提出一种新的课堂隐喻——旅行。而且,是一种基于游览地图的、团队协作式的旅行。
传统的旅行,导游带着游客玩。走哪条路线、玩哪些景点、停留多少时间,基本是导游说了算的。导游,往往手举一面小旗,带领游客完成旅行。
而现在,我们希望有一种更自主、更自由的旅行体验。
进入景区前,导游给游客提供一份相对详细的“景区游览地图”,并明确游览过程中的重点、要求、建议,以及集合地点和时间。
接下来,导游不再引导或陪同游客完成旅行。游客们需要在“景区游览地图”的指引下,团队协同作战,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完成这次旅行。
这必然是一趟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旅行。毕竟,没有导游的亲自陪同和引领,唯一留下的,只是一份景区的游览地图。面对复杂的游览场景,游客们究竟会面临怎样的问题,遭遇怎样的挑战,一切均不可知。当然,旅行的魅力也恰恰蕴含其中。
此外,旅行过程中,游客还未必严格按照游览地图“按图索骥”。如果某些景点实在没有意思,他们有可能果断放弃或浅尝辄止。如果有些地方,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深入探索,发现更多的秘密,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再比如,在确保相应旅行目标能够达成的情况下,决定临时换一条线路进行探索,可不可以?也行!
总之,只要有旅行目标的基本指引和旅行地图的基本保障,加上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整个旅行过程,旅行者是具有相当充分的自主权与选择权的。
而导游,只会在指定的时间,在提前确认好的集合点,等候大家。
当然,人员集合完毕,回顾与反思是必需的。比如,玩得怎么样啊?基本的、重要的景点都参观了吗?必游的几个要点,都前往了吗?旅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探索?有没有偏离过游览路线?偏离的原因是什么?新的路径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旅行体验?等等。反思,是对目标的回望,是对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更是对下一段旅行的要求与期待。
未来课堂的魅力所在
回到课堂,这一隐喻留给我们的,至少是这样一些思考,甚至是未来需要展开的行动。
首先,我们的课堂,是否需要在学生学习之前或之初,给他们明确基本的学习目标?并且,在学习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时常对照学习目标,在比较、反观、纠偏、优化中,深化数学理解,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当然,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生发了一些新的学习任务,达成了一些更有意思、更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其次,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我们明确提出了“社会化学习”的教学主张。
我们以为,独立学习固然重要,也是所有其他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独立思考上,而缺乏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与碰撞、互动与交往,那么,学生学习的宽度、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在我们看来,“社会化学习”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作为手段,团队之间的社会化协作学习,显然对于学生深度理解数学内容、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素养,具有独立学习无可比拟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毕竟,独立思考常常包含着偏见。而充分的对话与互动,恰恰能滋养出深刻的洞察和见解。
而作为目的,“社会化学习”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前,在微型社会中尝试过一过“社会化生活”的重要机会。
在这样的历程中,学生将习得大量具有非凡意义的“社会化技能”,包括有效提问、理性表达、包容倾听、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深度对话、合理反思等等。而这些“社会化技能”,恰恰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
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权利,也有义务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我们在新的“社会化学习”课堂中,执着地开辟出至少20分钟的团队协作学习时间。在没有教师介入的前提下,这一段时间如何度过?如何保证学习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如果实现目标的达成?如果建立新的学习制度?如何长成出新的学习生态?如何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学业水平、认知风格的个体在学习团体内展开学习?所有这一切,都充满挑战。
好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实验团队的先行者们已然就上述问题给出了积极回应。新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改变。
我们相信,所有的挑战,都是机会;所有的困难,都是触点;所有的困境,都孕育希望。迎接挑战,才有资格拥抱改变,赢得未来。
最后,再说回评价和反思。其实,这两者高度关联。评价的过程,是对前期学习的一种检验,必然伴随着反思性思维。而反思的有效性,也必然建议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活动之上。
而之前提出的“漫长”的团队协作学习,必然会给每一个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此,设置适宜的评价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恰当时机展开持续、深入、有效的反思,已然是新的课堂场景中必必须设置的学习环节。
当然,在展开“社会化学习”课堂探索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学生除了在组内或全班完成教师设置的评价任务外,他们还尝试着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主动设置即时性、动态性的评价任务,以更好监测自己或同伴的目标达成。
我们还发现,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有了反思的自觉。可以说,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崛起,以及学生动态反思意识的生长,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未来方向。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新的课堂场景的孕育和诞生,我们的学生将变得越来越会学习、越来越会思考、越来越会协作、越来越会批判。这既是他们自由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新的课堂场景对他们的某种“倒逼与胁迫”。
毕竟,当老师无法时刻在你身边,当你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老师无法时时给予你点拨和帮助时,你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你自己。
好在,你的手上,还握有导游为你精心设计的“游览地图”。好在,你的身边,还有你的伙伴与同行者。
在没有导游时刻相伴的旅途里,无处不在的挑战,恰恰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也会让你的团队变得更强大。
而这,正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对于未来的课堂而言,这恰恰是最好的隐喻,也是目前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好隐喻。
来源 | 张齐华数学工作室
☟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