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这几点很重要
作者 | 袁帅(青岛中学)
这离不开天赋,离不开练习,离不开热爱、离不开自我追求,也离不开科学的认知结构——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基于理解的外延拓展,朝向自动化的经验练习。
曾经的故事
2014年,我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带一年级。一天夜里,我接到通知,说第二天有外省参观团到班听课,要我备一节课《小蚱蜢》——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晚。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怎么上得有趣?用什么教学方法?搞个什么拓展活动?怎么上出亮点和新意……
一晚上,我翻阅了各种案例,始终没有方向。现在回忆起来常常觉得好笑——一首韵律为先的童谣,一首最多十五分钟就就可以高效解决的童谣,当初的我到底在纠结什么?
第二天,我硬是上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打着瞌睡,精神涣散,我红着脸,走完了整个流程,上完课,跳楼的心都有,恨不得找个缝藏起来。我很清楚——逃避无用,分析原因,找到方法才是正道,而归根结底发现——我根本不会上课!
因为不会上课,所以总想玩花样,玩创意,才把自己陷入忙碌而无效的困境之中。
可问题是:
“做老师两年,为什么连童谣都不会教?”
“做老师很长时间,为什么还是不会上课?”
很多老师都有这种感受:教学五六年了,甚至十几年了,害怕上课,不会上课?一接到听课消息,就会紧张焦虑,陷入玩花样,玩创意的光鲜之中。
几年过去……现在的我,备一节课已经从容高效。课堂也在逐步朝向学生,朝向真实学习迈进。当然,我得感谢2014年的那一场“教育事故”,没有它,就没有当时的自卑与超越,就没有现在的我。
如何上好一堂课?
从根源处讲,我会说教学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和体现。好课的背后,是人与世界、真理、悖论的平衡。这么讲似乎过于鸡汤和虚幻,幸好万物发展都有规律结构,教学亦是如此。为了便于实用,我从三个方面说明:
1.清晰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这是由学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浪漫的、生活化的。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必然带有强烈的教育专业性和人才培养的经济性。因此,失去目标的学校教育就会变得散漫低效,失去存在意义。
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抓手。于永正曾说:“一个老师应该把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放在目标上,百分之三十的精力放在资源上、百分十的精力放在教学方法上。”王荣生教授也说:“当下教育,首先要清楚‘教什么’再去思考‘怎么教’。”可见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犹如失去目标的船只,永远无法抵岸;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会变得慌乱无序、教学成果无法评价、评课也会变得荒诞;没有教学目标的教师,也会陷入低效率成长的困境。
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及专业研究的工具。公开课、优质课是教师必然经历的专业道路。而当下,一节公开课的评课过程,标准五花八门,褒贬不一。又是写字好、又是谈吐好、又是活动好、又是问题好……
当我们谈论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评论吗?
——不能。
一首诗,一篇文本。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梯度。一篇文本,可以上成语文技能练习课、朗读训练课、写字课、写作课……我们不能拿我们自身的优势标准去衡量他人。
这就犹如:A老师去上海,B老师去北京,两个人的方向都不同,怎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呢?怎能用去往西安的标准来衡量呢?既然如此,那如何评判一节课?——基于学生的三维教学目标。
由此,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归宿、是抓手,也是教学评价或诊断的依据。
有教学目标是第一步,而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几条:
1. 教学内容正确,符合儿童当下的发展需求。
2. 教学目标有层次,有核心指向。
3. 教学目标行为化(可操作化)、可测化。
4. 教学目标具有迁移性。
以一年级古诗《小荷》为例,我们来分析两组目标的区别:
目标A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学习汉字“爱、尖、角”。
3.了解诗人杨万里。
4.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说明古诗大意。
5.了解荷花的特点及池塘的生态结构。
目标B组
基础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讲述杨万里是南宋人,被称为“一代诗宗”
核心目标:
1.能感受初夏小池的勃勃生机,并通过朗读表达。
2.能表达古诗《小池》与自身的关联——“我”即是“小池”,一切都是新的、小的,一切都充满希望和蓬勃的活力。
3.借助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作为拓展、感受并理解诗人写“荷”即是写“人”的创作手法(借物喻人)。
4.能够把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图文进行表达。
案例一是典型的公开课风格。目标很全,但没有核心朝向。既有诗的理解、还有科学的延展、还有写字识字……四十分钟的课堂,很满很赶,但不容易落实目标。
比如写字:一年级的孩子,从开始到进入状态,就需要5-10分钟,识字10分钟,科学拓展5-10分钟,剩下的10-15分钟,能够帮助儿童把诗读好、理解诗意吗?难说……学习需要专注!
而碎片化、散点式的课堂能促使儿童高效学习吗?
——不能!
朝向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没有关注到学习内容本身,即“诗”所传达的本真。为了搞教学方法而合作,而不考虑合作的意义及必要性。所以学习仅仅停留在字词及诗意的了解当中,无法使学生深度理解;没有迁移性,可操作性不强,也不知道如何评测诊断。
案例二的目标教学结构清晰有梯度。目标分为了两类,核心目标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基础类目标是实现核心目标的前提。
从基础类到核心类,从识字浅读到深度理解分析,再到生命的编织共鸣,结构清晰;教学核心明确——朝向“诗”本身内容的理解。不仅了解诗意,更能打通与儿童生命、生活的链接,产生共鸣,当然还增加了另外两首古诗,拓展了阅读量。
具有迁移性。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够迁移到其他诗歌的学习中去;具有可测性。最后一条,我们能通过作品检测孩子的学习水平;可操作性。行为化的目标设计,使教师知道如何达成。
总结来看,案例一的问题,是当下的教育现实问题。王荣生老先生,在他的书籍《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曾说“中国当下的课堂,大多在朝向‘怎么教’,着眼于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却忘记了‘教什么’,怎么教已经泛滥,而教什么却鲜有人知?”内容是载体,方法是手段。当我们都不清楚要教什么、教到什么水平的时候,再多的方法也无意义。
2.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讲述了认知过程的三阶段。浪漫、精确、综合。比如:当我们认识一个人,我们首先认识他的整体形象(浪漫),随后我们认识他的某一部分,性格、发型(精确),最后,我们再次回到这个人本身,整体的认识和看到他,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综合);再比如学车:整体的了解汽车(浪漫)——各部分的学习和使用(精确)——上路驾驶(综合)。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儿童的学习也遵循这三个阶段。
浪漫的感受——对学习内容有整体的理解与认识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所以读通读顺内容,了解文本内容,在开始时自由感受及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与看法,是对这首诗整体的浪漫感受过程。
知识的魅力——诗歌、文章、汉字、数学公式、物理定理……任何真理的诞生都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人思维闪耀的“高光时刻”!而教学就要带领孩子回到一首诗、一篇文章、一个汉字或某个知识的诞生处。感受知识诞生、发展的魅力;感受社会、思想、科技变革的伟大进程,在“思辨”中,更好的生活、创造自我与社会的价值。
比如,我们回到汉字起源,感受每一个字被创造书写时的那份内涵;我们进入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性中闪耀我的光辉;我们去往《丑小鸭》的故事里,与安徒生共情,找到每一个自我成长的缩影;我们回到初春,寻找《春夜喜雨》中,人们对春天及其雨水的渴求与期待;我们来到池塘边,通过一个“小”字,感受《小池》中事物萌发的元初状态……
这是一个还原、发现的过程。
生命的共鸣——我们常常读一首诗、听一首歌、读一篇文章而兴发感动,泪流满面。因为这事物唤起了与自我的关联,我们从中找到了情感或回忆的寄托……譬如,读《十年生死两茫茫》,我们会想起自己故去的亲人;读到《丑小鸭》,会想起那个曾经卑微的自己;听到《北京北京》,会想起外在漂泊的每一个孤寂夜晚。
而教学就是带着儿童,找到自我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正如帕尔默所说“如果我们将知识看作是客观的,那么知识就会像被处理过的动物标本一般,干瘪冰冷而缺乏生气,如果我们将被知的事物看作是有生命力的,他不停地呼唤我们从自我中进入他自身之内,与之对话、产生联系,那么就会构成一个以主题为中心的交错、动态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勇气》
《小池》在讲什么?池塘里各种事物初元萌发的状态。那么,这个小池在哪里呢?在我们身边,在教室里、在家庭里、在足球场上,在每一个努力生长的地方!而谁是那池塘里的荷花呢?——小小的我们。
《游子吟》中母亲在哪里?只存在于一年多年前的生活中吗?配上各种各样的照片、故事,孩子们发现。这临行密密缝的母亲在厨房里、在放学门口、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在自己的家里……这个时候再读,声音里就会有一种感动的力量。
《丑小鸭》里的小鸭又是谁?是安徒生,也是每一个拥有梦想过,勇敢走在修炼路上的人们。
《后羿射日》里的英雄“羿”又是谁?他是中国神话的传奇人物,也是每一个与自然抗争的人类氏族,是心怀人民的国家领袖。
……
如此,在浪漫中感知,在精确中理解;在综合处编织共鸣,这是一堂课的三重境界。
3.基于理解的外延拓展
对语文教师来说,当对某种知识产生了理解和共鸣。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就达成了。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结合文本或主题学习,达成其他非核心目标。
比如古诗《小池》,若达成了核心目标,还可以对杨万里、荷花、蜻蜓、夏日变化、生态圈等内容进行拓展分享;
《敦煌莫高窟》这篇文章,若达成了“掌握说明文方法及其结构的核心目标”后,可以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信息分享,推荐或观看纪录片《敦煌》,书籍《敦煌莫高窟》;
文章《一片叶子落下来》,若达成——“明确寓理于事的写作结构后”,可以搜集树叶,通过科学实验,观察树叶变化及其科学原因,也可以通过写作,来深层次体验“寓理于事”写作方法;
共读《丑小鸭》《木偶奇遇记》等故事,达成针对故事本身的理解目标后,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等方式,延展课程的魅力。
如同一场音乐会,外延拓展曲目虽然是固定剧目之外的美妙插曲,但教学的艺术性决定了——外延部分能够为下一场音乐会(新课程)的诞生与开启,提供素材和灵魂。
4.朝向自动化的经验练习
记得刚学开车那会儿,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方向盘、挂挡器、油门、离合、仪表盘……抛开操作,光是寻找部件都显得生硬机械,甚至需要语言的配合,才能找到相应的部件,一切操作行为都来源于教练的指导和模仿。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操作变得简单准确,并形成了稳定的驾车习惯,但仍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能安全驾驶。
又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车辆似乎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驾驶变得轻松,可以边驾驶边聆听音乐,边聊天。
汽车驾驶的学习过程,揭露了技能学习的三阶段:学习模仿——熟练——自动化。诚然,乐器的习得、烹饪技法的习得、包括课堂教学……都需要经历这一阶段。
几年前,我曾经向常丽华老师请教——如何才能像她般,上出每一堂课的精彩,掌控好课堂、学生的节奏。
“多上课啊!上多了你就会了……”是常老师的回答。
是啊!熟能生巧,练习有道,如是而已。
本文为原创投稿,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