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制度怎么设计?教室里的“人”是关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白牙说 Author 与白牙一起说
开学了,除了学生感到兴奋,家长有点模糊不清的复杂情愫,多数老师也会有些许的激动。
尤其是新老师,和准备带一个新班的老师。
没有人会提前知道即将面对的学生会究竟是怎样的,毕竟,每一个孩子不是零起点遇到你,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家庭、有朋友、有环境、有之前的老师等等的影响。
关系是教育的开始。
开始一段新的师生相处旅程,过程中一定伴着“相爱相杀”。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做到超然世外,冷眼旁观学生的种种所为;也没有一个孩子会不在乎老师的判断和评价,对自己感受的感受。
双方都是在意的,甚至可以说是一面透明镜子的正反面,你可以看到我,我也看到你,毫无隐私可言。
能否确定合适的关系是师生相处的开始。在我看来,双方对彼此的认识是相处的第一步。
如此,平等便是要排在第一位,平等的背后是相互尊重。教师不以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而妄自尊大;学生也不以教师是否是名师、对自己足够熟悉、职业经历等而另眼相看。平等之心一旦树立,许多相处的问题都可以避免。但是,你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哪有绝对的平等,只能做到相对的公平。
其次,排在第二位的是制度。制度是想要做到相对公平的“捷径”。新的开始,一定要有明确具体的制度,诸如作业制度、值日制度、路队制度、学生干部轮岗制度、选举制度、位置调换制度等,涉及到学生在校的行为。
那么,新班如何设计制度?在此,我仅以自己的一些经验给大家一些参考。
01
要具体。制度不具体,含糊其辞,容易成为墙上的装饰,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中,也起不到良好的督促和评价作用。
一年级的制度要用一年级小朋友能听懂能理解的语言来描述,同时还要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同理,到了中高年级,要有针对性,描述具体,说清楚到底是什么,究竟怎么做。
比如,你说值日认真,这都懂,为什么要值日?值日包括哪些内容?认真指的是什么?这些要说明白。用一个美好的模糊的词汇来引导学生,只能是空中画圈,没有具体作用。
02
要从学生中来。切记制度不是由教师亲自单独制定的,而是由学生提出来,让学生一起讨论,这项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这项制度的标准和操作。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宁愿制度出台的缓一些,也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认识到,我们的制度来源于大家,也是为了大家。从学生中来,既是为了解决真实的问题,也是起到自我反省的作用。
03
要有进阶。想必都知道,审美有疲劳的时候,制度也有需要更新和完善的地方。
要在制定之初,给后期的完善与再进一步留有余地。比如,调整位置,你可以选择一个月全班学生左右平移,前后互换,同时还要思考除了保持相对公平之外,毕竟是儿童,他们还需要新鲜感和童趣,要时不时地做一些新的意想不到又在接受范围之内的决定。
比如,你可以根据作业情况、儿童的心理状态、班级活动等因素,适当做一些调整。这些小小的调整,对学生来说就是重复的学习生活中的一道调味剂。
04
要有联系。制度之间一定要有联系,不能各管各的,甚至还有相冲突的,这是制度最难执行的一个隐患。比如制定了班委选举制度,你在考虑值日班长制度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关系,虽说是两项制度,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建议,当制度都列出来的时候,要寻找彼此的支撑与联系,善于把所有的制度都囊括到一起,变成一个圆。
05
要少而简洁。制度最让人头疼的并不是难以执行,而是总被学生忘记,一是制度太多,把教室变成了看守所,学生会本能地反感;二是描述过于复杂,学生不能把制度和具体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导致制度是制度,行为是行为,两个互不关联。
06
要有特色。做到少而简洁,其实就是要有特色。这个特色指的是,你们班和别的班各有不同的地方,需要关注的内容只要不同,订立制度的出发点就不同,切忌照搬全抄,把自己的班级成为别的班级的复制品。
建议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自上而下考虑制度的框架,再从下往上充实制度内容。比如,你的班级文化突出一个“勤”,那许多制度都要围绕这个字做文章。倘若你的班级注重阅读,那许多制度都要为保障阅读而设计。
最后一点,不能迷信制度能够包治百病。
人,才是教室里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个人既是指学生,也是指教师。教师要留心观察每个学生行为举止,发现他们背后的需求与期待;也要引导学生多关心同学,善于学习同学,这些都是无价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