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帅:“动动手指就行”的时代,孩子还需要怎样的劳动?

袁帅 星教师 2024-03-19

作者 | 袁帅(青岛中学)

编辑 | 黄春霞



谈到劳动一词,我常感到很幸福,很光荣。因为小时候常听一首歌——《劳动最光荣》,歌词是这样: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一首儿歌,将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要多干活儿。干什么活儿呢?种地、洗衣、做饭,刷碗、各种家务……多半是体力工作,因为二十年前的生活背景即是如此。

我从小就喜欢劳动,在父母的教育下,学习了很多技能。小时候,学校里还有“劳动”这样一门课,并配有图书,我时常会看着书本里耕种的画面,想起在田间劳作的长辈们,也会照着书中的菜谱,做些奇怪的黑暗料理,尽管吃到嘴里味道一言难尽,但感到幸福。

现在想想,那应该是一个孩子,对劳动意义的直接感受——劳动就是学会一项技能,以满足自我和生活的需求。

长大后,很荣幸做了老师,当我准备把这首歌曲及其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那一刻,我陷入了焦虑: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远离土地和耕种。城市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简单动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家中的智能设备,打扫房间。

当然,在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要求。由此,诞生了许多新的、刚性的生活挑战:比如: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如何准确安全的到达城市的某一个角落?如何使用手机购物?如何用APP打车,医院约号?疫情期间,如何有序安全的进行核酸检测……

基于当下的环境,教育开始发生转变,在注重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在注重学生思维及其人格发展,以帮助学生适应当下及其未来生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开始思考——当教育朝向完整、朝向未来,劳动教育的方向何在?如何实践落地?
 

劳动教育图谱的诞生

在今年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劳动教育提出了三类目标:

  • 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 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要让学生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


  • 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从目标来看,有以下发现:

其一,劳动教育并非仅仅培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借助劳动实践指向习惯、意识、责任感。

其二,劳动教育不仅针对个体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而是要把个人与集体、生活,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培养其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这些都与当下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

其三,劳动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发展的历史,强调工具的学习。既追根溯源,又能直接服务于当下。

围绕着这几种认识,石头教室——我所在的教室,根据青岛中学K12融合课程体系的安排,以班级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尝试从技能、意识、文化,三个维度设置劳动教育,并形成班级劳动教育图谱。

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案例,来和老师们逐一分享。

 

劳动教育实施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叫做技能

技能是可以直接运用的生活技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的大事儿,食材去哪里买?调味品怎么用?食怎么制作?在石头教室,我们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放给学生探究。

在课程中,学生将面临的一个真实的挑战:如何制作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食谱?

校园美食狂欢节将至,每个学生都期待参与其中。

食谱是什么,石头教室的孩子是清楚的,但想要一份食谱人人都能看懂,就需要去认识食材和调味品、需要阅读食谱、需要学会排版设计,并通过下厨房的亲身体验,检验成果。

对于一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容易,好在由学校美食节作为任务情景的驱动,每个孩子都热情参与。

学生选好自己想要制作的菜品和食谱,研究任务就开始了。

首先,认识材料和工具。

学生要跟随家长去往市场,认识所需的食材和调料,感受市场的氛围、了解交易的过程,并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及其厨房用具,带到教室。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看一看、辨别游戏等方式,对材料、工具进行学习。

如此,所有的大众材料及其工具,都将在这一环节被深刻记住。
 

接着,开始转向程序步骤。

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家庭操作体验、在校餐厅厨师的专业指导下巩固学习,通过搜集阅读优秀食谱和APP进行排版学习。

如此,学生发现一份优秀的食谱,都具有以下特点:

  • 完整呈现菜品模样;

  • 步骤清晰直观,只出现必要的图片演示;

  • 简约至上。



掌握一切后,开始绘制——西红柿炒蛋、油焖大虾、煎牛排……

最后一个周末,我们发布考试任务:通过互换菜谱,为父母做一道菜,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反馈,检验一道菜谱的合理有效,回校后交流反馈继续修改,并带着美食和食谱参与狂欢节活动。

在整个课程中,学生学会了买菜做饭、制作菜谱,学会了挑选辨别食材、使用厨房工具、制作写作文案,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体验出真知。

家庭的生活责任,也从单纯的父母,转向父母和孩子,成为一个家庭的共同担当。

就这样,经由一份菜谱的探究,我们帮助孩子建构了完整系统的生活技能学习。
 
第二个维度叫做:意识

意识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形成的承担责任、协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垃圾分类怎么做?这是很多教室面临的难题,也是石头教室的挑战,仅仅带着学生认识分类意义及其分类方法吗?我想并非如此,应该指向责任、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石头教室,我们将其作为探究课程和孩子们一同学习。孩子们将面临很多问题的挑战,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最懒的人也愿意垃圾分类?”

强制的规定可以让人去做,但未必让人愿意去做。想要发挥每个人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就要动脑筋。经过讨论发现,要想真正地让每个人都乐意做这件事,必须从认同、尊重、便捷、有帮助,这四个原则去思考和操作。
 


石头教室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毕竟,原本他们连倒垃圾都是不愿意的。因此,先从垃圾分类的麻烦开始讨论。每个人都先尝试在家中负责一周的垃圾清理,做好记录,寻找分类带来的麻烦问题。

问题出现了很多很多,列出来——
不会分类,不懂分类的意义
垃圾桶不够
垃圾太多,时间不够
……

然后开始讨论:垃圾处理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可以不做吗?如果做,如何便捷地实施。做与不做的问题,可以去了解垃圾处理的危害。每个孩子都要在观看相关记录片的同时,记录并说明白,垃圾的流向以及带来的危害。

学生看见了海洋污染,看见了焚烧垃圾带来的大气污染,看见了人工处理垃圾带来的各种疾病,落后国家因为垃圾的进口形成的问题。于是,垃圾分类形成共识——必须做。

接下来,孩子们需要回归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垃圾分类的方案。并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方式来一一呈现。

方案的制定,不是摆摆样子,每个小组都需要将自己的方案,应用于家庭生活当中,实施至少一周,并做好反馈记录。随后回到学校,再做一次讨论,修改方案,应用于家庭生活。
 

猜猜看,在操作中孩子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成人的不配合。

孩子们纷纷发声:

“老师,我爸爸不想做这件事……”

“老师,妈妈很支持我,但仅仅支持到课程结束,之后就不想这样做了……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啊?如果我们把这门课程,仅仅当做一份用以谋生的工作,可能就得过且过了;但是如果我们将课程和问题看作是我们生活中必经的一部分,并赋予责任,问题就必须得到解决。

我们回顾四个原则,讨论后发现,核心在于——没有与成人的生活建立联系。

怎么办?找出痛点!找出成人比较在乎的东西,并与之产生关联。

爸爸妈妈最关注什么?猜猜孩子的回答是什么——学生的成长、钱。

一番讨论后,孩子们有了策略:可以告诉父母,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是家庭的环境,是家长的素质,当一个家庭都进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孩子必然会这样去做,并形成较高的素质。于是就会引来亲戚朋友的表扬,人们会夸赞孩子的高素质!但夸赞更多的是父母,会夸赞你们养育孩子的优秀……这样,垃圾分类就可以与父母产生最直接的联系。

我听后频频点头。是的,我们都喜欢被夸赞,有句话叫作——“你想让一个人朝哪里进步,就去朝那里夸赞他吧!”

课程最后,我们发布考试题目:一间教室的垃圾分类怎么处理才最简单?

我们选取最好的方案,让值日生尝试去做,不断地反馈修正。

整个课程,源于真实的任务驱动,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解决,建立共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式,经由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回归家庭生活实施、并得到反馈与完善,最终在真实的评估任务中结束课程。
 

在这个课程的最后,也许未必会得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每个孩子都尝试参与实施,协作沟通,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劳动技能的学习,一次社会问题的探究,一次家校关系的协作沟通、一份履行国家政策的公民责任,这才是劳动教育的魅力。

四年里,我们引导学生经由协作,共同解决的生活问题还有很多——如何使他人舒适的接纳节约粮食的观念、学会购物、学会计算家庭的开支、学会关注地铁、公交路线的设定,维护公共卫生、参与校牌制定、狂欢节布置、计算班级建设费用与“班级的合理税收”。都是希望通过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习惯,帮助学生学习技能、学会协作沟通。
 
第三个维度叫做:文化  

文化是每个孩子需要接受的民族传统和现代观念。

在石头教室的“农耕”课程中,学生借助诗词和图画,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哪些因素带来了古今劳动差异”。我们学习诗经《载芟》《大田》中的句子,“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将学生带入古人开垦、耕种、把酒祭祀的整体劳动生活中,感受靠天吃饭的文化。

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俞《蚕妇》、蒋贻恭的《咏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古人劳作的艰辛付出,封建阶层的生活差异,感受国家法制(税收)、社会阶层,对劳动的影响,感受当下生活的幸福。
 

通过对古今农耕方式的比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劳作方式比较,理解技术变革、气候和地理带来的劳动认识理解的影响,以此解决核心问题。

除此外,石头教室还通过“春天课程”和“秋天课程”,促使学生亲近自然,认识一株草,一朵花;通过二十四节气课程,学习节气习俗,感受古人的伟大智慧;通过“茶”课程,感受一片东方树叶的神奇伟大,了解世界茶文化的多元发展。

以上三个案例,仅仅是石头教室劳动图谱中的一部分。我很希望通过课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完整系统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的目标而服务,这也教室劳动教育图谱诞生的初心。


劳动教育的价值

在多年的课程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并非劳动本身。

它的目标应该指向技能,指向意识,指向文化。而这背后,是儿童学习方式的建构,是协作精神的培养,是责任意识的塑造。

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教育的需求,儿童的成长,需要在真实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实际探究,劳作实践,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探索中,才能形成经验的积累,转化知识,建构思维,符合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

而劳动教育的提出,恰恰符合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未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世界被快速打通,每个人都将成为“世界公民”。任何一块土地,一个社会的变动都将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教育所肩负的“责任”就变得更为重要。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也将变得更具使命。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应立足于教室,经由课程,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能适应现在,又能服务未来。

本文来源于袁帅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小学课程周的演讲整理。


xingjiaoshi@dett.cn尊重原创,请勿一稿多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