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行离别的世界,我们怎么教“告别”丨清明策划
有一次,
王老师在学校里
捡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鸟。
本想和学生们一起救助,
但它很快就死了。
她就带着孩子们,
在操场某个角落里挖一个坑,
把小鸟埋了。
学生们纷纷采了花草给小鸟装饰坟头。
但到了下午,
这只死鸟就被人挖了出来。
当有学生气愤地来告状的时候,
王老师带着他们,
再次把小鸟埋好,
并给他们读了作家李娟
在《羊道·深山夏牧场》中的一段话:
“当汽车经过穆斯林墓地时,不管是什么样的哈族司机,不管老的少的,不管是严肃踏实、爱听阿肯弹唱的中年人,还是染了红毛、整天沉浸在震天吼的摇滚音乐中的小青年,都会郑重地关闭音乐,等完全经过墓地后才重新打开。关掉又打开,也就几十秒时间,我从没见过一次被含糊过去的。敬重先人,敬畏灵魂的话,心灵的洪水再怎么肆虐也不会决堤……”
读完这段话,
她问学生:
“你们听懂老师的意思了吗?”
学生回答说:
懂了,
老师是想告诉我们,
小鸟也有灵魂,
死去的小鸟灵魂应该得到安息,
不应该被打扰。
老师点头说,
是的,
你们回答得很好。
然后,没再多说什么。
为了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生死,
一个叫三五锄的幼儿园,
开设了《神怪课》,
课程最开始
老师给孩子讲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讲完抛出问题:
盘古有没有死,他到哪里去了?
只有一个小女孩认为盘古死了,
她说:
“盘古自己一个人在世界上,
孤孤单单的,
那还不如死了好。”
这是来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死亡观:
孤独比死亡更可怕。
在课程最后,
老师邀请孩子们画一幅画——
盘古现在的世界是怎样的。
而第二天,
每个孩子都收到盘古的一封回信。
“孩子们非常感谢你们的来信,
我也很乐于看到现在的世界是这样多姿多彩。
人们往往把一个人再也消失不见称为死亡,
就像方糖融进水里,
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但是当你喝水的时候,
却能感受到一丝甘甜。
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是一笔财富,
他们的经过都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课程结束后,
每个孩子们都拿了这样的一封信回家。
当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死亡时,
他们会反复阅读这封信来回应自己内心的疑虑。
每年会带130名高中的高年级学习者
去参观殡仪馆。
他和每一个学习者仔细审视
“围绕着死亡,
人们会做出哪些反应和行为”,
同时演练应对机制,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向
悲痛的朋友和家庭伸出援手。
在其中,
他们会了解规划葬礼的各个步骤、
可用选项、以及相关费用。
学习者们可以提问殡仪馆的
设施以及棺材样品室和接待室。
最后,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在
殡仪馆里写一篇感悟,
回顾自己学到的东西和感受,
不过,
殡仪馆只是课程的高潮,
课程之前
他和学生已经讨论了
“悲痛”及其各个不同阶段。
例如做一个“失去”的时间线,
列出从出生到现在
所有引发过“悲痛”情绪循环的事件,
明确每一次经历的情绪。
那么,
当身边朋友或亲人
正在亲历这样的伤痛时,
我们该如何做出共情的反应:
何时应该聆听他人、
何时又该袒露自己的痛苦
心理学家丝尤克(Silk)
和家庭调解人高曼(Goldman)
提出一个
“抱怨(Kvetching,印第绪语)圆环”,
一般来说,
处于圆中心的人是灾难最核心的受难者,
悲痛会随着圆的不断扩大而递减。
课堂开始多轮讨论,
仅仅是坐在这位受到创伤的朋友身边,
就可以起到很大安慰作用。
终有一天,我的每一个学习者,他们都会需要为某个人策划一场葬礼。也许那个时候他们会伤心欲绝,心情无比艰难,无法策划葬礼,但是如果在那天到来之前,他们有一次机会走进殡仪馆,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参与这样一件事情,最终结果就会好很多。
给曹操写墓志铭,
是十一学校学生的一个学习任务,
期间,
学生不仅要研究曹操的个人经历,
还要学习经典的墓志铭,
而一个盒子是他们给学生提供的工具。
从气量、价值观、胆略、领导力、
现实影响、历史贡献这六个方面思考。
这帮他们变得更多元、更深度。
自制“命运之牌”,
用四张A4纸裁剪成32张纸牌。
在30张纸牌上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
写上一件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
2张写上令自己骄傲高兴的事情。
再把纸牌放到盒子里让孩子依次抽取,
随后与之讨论:
你是否满意牌上的自己?
生命只有一次,
如果纸牌上的事情发生,
该如何面对?
引导孩子珍惜眼前的生活,
开创美好的明天。
素材来源丨人民教育、王悦微《孩子,我完全相信》、探月学院、三五锄等
编辑 | 田佩
排版 | M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