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室杂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小学班主任 Author 中小学班主任bzr
每位老师都盼望走进教室时物品有序、地板干净、桌椅整齐,这一重担通常落在班主任身上,然而当班主任分身乏术时,教室环境难免回归脏乱差。学生是生活在教室时间最长的人,只有培养学生对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心灵和能力,教室才能真正清风雅静,班主任也才能彻底摆脱监工之责。
示范,让孩子明白标杆
有一天,我发现班级黑板擦得很不干净,水槽毛巾乱丢。看着糨糊一般的黑板,我非常想发怒和说教,但“河东狮吼”并不是管理班级的最妙招,我沉下心,思索原因——孩子们擦不好黑板,可能有几点原因:不懂好的标准;不知具体的程序;不懂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做好;上节课老师拖堂,没有时间认真擦。
那之后,我仔细观察了几天。即使没有老师拖堂,黑板依旧是那副不干净的模样,就像敷了白粉的小丑。
排除了第四个原因后,我准备给孩子们好好上一课。
于是,我在班级宣讲了一个小故事——《细节决定成败:苏联宇航员脱鞋的故事》 。当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之际,关联到到黑板能否擦干净关系到做人的仔细和认真,趁热打铁跟孩子们一起探讨了干净黑板的程序化步骤。
每个步骤配以学生的动作示范照片。
最后,用图片展示了一张干净黑板应有的模样。
在那以后的几天里,黑板都是锃光瓦亮的,科任老师都表示满意。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了擦黑板的同学,配以操行评比,选拔擦洗黑板最干净的同学做黑板担当(负责提醒轮值生按标准擦洗黑板)。一个行为要固化为骨子里的品格,需要孩子坚持,更需要教师长久的激发和评价。
当学生在擦洗黑板这一件小事中学会了专注和认真,那么长久的坚持下,在其他事物甚至是学习方面都会收到感染,从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① 地面 ② 水槽
激发和评价,把任务变成“提能场”
解决好黑板的问题后,我继续带着审视的目光观察全班,发现班上讲桌、书柜、学生抽屉、地面等清洁收纳都不尽人意。
以小小的一方讲桌为例,包含教师的书本、学生的作业、粉笔盒、教具、多媒体等等,它贴近师生每日的生活,是教室的门面。管理得当,师生进入教室有如沐春风之感;管理不得当,脏乱差的印象随之而来。
我们当然可以寻找班上最耐心细致的学生来管理,可教育不仅仅源于我们对已有能力的学生的利用,还应对未有某方面能力的学生的培养。
讲桌担当因其工作的繁杂性,是一个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责任心的舞台。前期激发不可少,可以如实的告知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我找来班级的小怡说道:“讲桌担当工作繁杂,琐碎,又需要每天坚持,能管理好讲桌的人必定是心中有成算,骨子有韧劲,手上有动作的人,一个人负责确实需要很大的挑战,但挑战越大,相应的能力和成就铸造就越大,你想不想试试?不试也没关系。”
意外的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小怡同学接受了这项挑战!
她参考我教大家擦黑板这一做法后,制定出了粉笔盒收纳的程序。
程序制定后,小怡同学还配以图片在班上进行宣讲说明。
在得知她这一举一反三的行为后,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她,在微信公众号上为她开专栏表扬。
评语如下:
每一朵花都会绽放!每一颗心都很灿烂!本期故事主角小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一直默默为班级付出着,不张扬,不落队。记得当初我问她:“讲桌的事又烦又杂,还需要天天做!要不要老师找人分担,”她信心满满,拍着肩膀说:“不用,我能行!”果然,这一做就是一几个月,在这一几个月中,我们班的科任老师走进教室,能享有一方干净整洁得讲桌,功劳可都是这位话不多、扎实做的小怡!考试前,她会主动遮蔽墙壁上的知识点。每一天,早早的就把课表粘贴在黑板上。她是这样贴心、周道、细致的女孩,在班级里却从不居功自傲,一直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我也要向她学习呢!
当我在班上读我写给小怡的这些话时,我用余光观察她的表情,看到她的脸红,看到她嘴角微微扬起的笑。我知道,自尊、自信的感觉在那个女孩的心里慢慢发芽。果然,那之后,班级的粉笔盒一直特别整齐有序,粉笔快没了的时候,小怡不需要我提醒,悄悄的从传达室领回填补空缺。不仅如此,学习上,也看到了她踏实努力的背影。
利用管理讲台这一任务,将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负责心结合,促进她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这便充分利用了班级任务,变为提高能力的场地(提能场)。
① 以前的粉笔盒 ② 现在的粉笔盒
迁移、细化教室杂务,成就清雅学堂
小怡从一个不太会收拾的孩子成长为做事井井有条之人,她的成长故事,我一直在观察,用手机记载,她成为了我们班的榜样。
听完她的故事后,其他管理书柜、抽屉、地面清洁等同学纷纷若有所思,管理抽屉的同学出台了抽屉摆放标准、管理书柜的同学每天提醒个别收拾、管理地面清洁的同学日日早到学校监督到位,于是,现在走进我们班,不仅可看见整齐的讲桌、锃亮的黑板、有序的书柜、发光的地板,更能看到孩子们坚持做好一件事的自豪心和自尊心。
教育如何才能真实的发生,本案例中有三个关键词分享:
一是示范。当学生不能做到某件事后,深究背后的原因,能力不够则提供做事程序,是思想不对则我们先用故事纠正思想,是坚持不够则提醒到位。
二是迁移。以教一件事启发孩子规范做其他事,鼓励孩子创新。
三是评价,及时追踪孩子学后的表现,及时捕捉孩子努力的身影和思维的变化,用表扬、加分、写文案等方式放大,扶持她的优秀行为,帮助她将偶发性的行为变成意识行为,坚持有意识的行为最后会变成习惯,而习惯塑造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