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点】民警上门带走了“潜在被害人”,咋回事儿?

中国普法 2022-05-15



居民疑似接到诈骗信息,

民警火速上门准备劝阻。

却查无此人,且电话不接!

警方经调查,

最终找到对方另一地址,

敲开门,

民警在查证后却发现,

这名“潜在被害人”

竟是一名逃犯。



  2021年12月17日上午,上海浦东公安分局黄楼派出所接到一条反诈预警信息,称辖区内一名居民疑似收到了兼职刷单的诈骗信息,可能已经受骗,急需民警上门劝阻。


  接警后,办案队队长蒋颖波迅速赶赴预警的地址,欲展开劝阻工作。


  然而,到场后,民警却发现该地址查无此人,周边居民也纷纷表示没见过此人,蒋颖波尝试拨打对方预留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情况不对,必须马上找到他!”蒋颖波立即将相关情况反馈派出所值班室寻求帮助,终于发现该潜在被害人登记的另一处地址为了防止对方被骗,蒋颖波马不停蹄赶赴新地址劝阻。



  “没有这个人,你们弄错了!”敲开门后,一名男子连连摆手,称自己不是民警要寻找的潜在被害人,并称不认识对方。


  然而,在沟通过程中,蒋颖波敏锐地发现,这名开门男子虽有问必答,但语气里时时透着慌张!


  此时,蒋颖波再次拨打潜在被害人的电话,铃声却在房间内响了起来!



  面前的男子顿时陷入尴尬,通过反复询问,他的言辞开始闪烁不定。更加奇怪的是,面对警方的询问,该男子竟称无法记起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种种可疑形迹,蒋颖波愈发怀疑。一番努力下,该男子真实身份浮出了水面,竟是一名逃犯!



  原来,该男子名为李某某,系外省市一起赌博案的在逃人员,他当初冒用了他人身份信息在此地居住,没想到却因民警劝阻网络诈骗而暴露身份。目前,该案正在依法处理中。



往期荐读

逢年过节收受礼品礼金行为如何定性?中纪委网站发文

户籍迁入农村,是否等于取得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法院判了!

注意!12306买票退票有新变化

亮出党员徽章的牧民大叔,找到了!

全国首例!“古村落”人文遗迹保护案判了!

9个月白干了?“实习生”用这些证据状告单位获赔超20万!

来源:新华社微信、新闻晨报·周到APP记者:倪冬 朱佳杰编辑:王佳茹
核稿:路双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