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毕业于道中,即将行于道中、乐在道中
我的生命之道路,精神之归属。 ——题记
向来,冬天给人的感觉都是烟雾缭绕。而在此时,望着同学们一个个离去的背影消失在迷雾中。不尽让人感慨,来时天气尚好,人却是“糊涂”的,离开的时候正在上演“山河迷雾”,人人清楚的分辨自己的前行的道路。我们毕业于道中,即将行于道中、乐在道中!
于2016年4月参加苏州小九华寺公益成人读经之后,没有想到古书可以这样读,朗朗上口,身心俱遨游期间而不知返。让我更加憧憬于那个年代更深一层的人文精神。但伴随而来的冯老师“六小篇三个馒头”的分享让我犹如鱼刺哽喉。更多的不理解和怀疑,这理念的背后有什么我一时看不清的疑惑正一点点产生。
有幸于经表哥推荐,成为道中书院漯河夏令营的一名志愿者。更多的在此期间获益于冯老师每次讲课,经常会有许多极具穿透力的语言,深入到我的内心。好几次愤然于中国文化之消亡,慨然于这么一群人的发心和愿力。
结营后,决然放弃江阴市江南书院师资培训的四个月公益学习机会。虽然短期对我个人能力之提升,思想之解放,都是难得的机遇。然而有了对六小篇的初步了解,已经开始在规划自己的前路。前者固然能帮助我,也有助于我去道中书院学习更加游刃有余,但最终还是要学最高的智慧,做真正的智慧人。如果去了江南书院,后必要去道中书院再进修学习。但时间上,就晚了半年之久,权衡之下,遂下定决心,人生只有一条道走,只有确定一个方向才能走的更远更久。现在想想当初做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正确的决定。
在书院每天读经的悦乐让人喜形于色,偶尔有一句经典让人茅塞顿开,想要抓住它又很快的溜走,想要奋力追逐,心有余力不足;又一句醍醐灌顶,让人反思,觉悟,回忆被拉长,往事点点滴滴总也不能置身心外。一直从学而第一到尧曰第二十,第一次真正的把一本书这样饱含亲切的读过百遍。以为很难,却就是这么简单。很多时候都在弃易从难,难上加难,自找苦吃。读经让一个人智慧之门不断打开,从整个宏观的方向给人以指引和教导。那晚课的理论研习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化,有理化的明义辩理。从西方到整个东方,从知识到智慧,从现实到超越。每天,我们都在跨越式的进步,飞跃式提升。虽有难懂之处,那就是人应该面临升华的地方了。反复咀嚼也能知其然,是不完全,也不会执着当下的烦难。
最让人期待,激动的莫过于每周的视频学习,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崔老师会提前精心挑选适合我们现阶段的学习视频,以让我们感悟。如果说读经是在书本,解经是在理论研习,那么行经应该就是影屏上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最好的诠释了。多次被感动到流泪,但还是很期待每次的学习,那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是一个读了经的人,是一个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定位的人对自己的审判和检测。检验自己学习程度的深浅,来鞭策自己。
突然,冯老师有天提到“上山下乡”别有新意,却让我们坐立不安。学习过程中已经开始想象,自己要攻哪座山头,占领哪片区域。也在开始想,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道士下山,壮士出征。想象即将拯救万民于水火,而自己还在“水火”中挣扎。提升,演练,是现阶段冲刺的目标。
终于有幸下山,看来人间还不尽是沼洼之地,有喜有忧。尽全自己的心力,把潜能得以挖掘,胆量得以锻炼。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理论要和实践结合。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缺点,以己之是非人之是。让我不断反省,要换位思考,给人之所需以非己之所给。对什么层次的人讲什么层次的话。再到后面又有了“空降兵”战略的新出。让每一个人都有空降的机会,这无疑给每个学习的人最大幅度的发展的空间。我们不仅仅做思想家,战略家,也要做一个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的家。
这次的学习本来想在书院尽全生命,没想到却被道中俘虏,以后行走坐卧,喜乐于道中。万事万物,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道,都离不开理。愿以己绵薄之心力,推动读经宣导大业更加向前迈进,此非个人之愿,乃全人类之期盼,寄民族之希望于后世莘莘学子。奠基我华夏伟大复兴之夯实基础,再看巨龙崛起,圆梦,呈祥。(2017年1月8日,百日筑基结业报告,杨东)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2017成人读经冬令营(2.1-2.11,含宣导班),王欢锋老师带班,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