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感言:只要他为了人类的理想,为了良心而奋斗,他就是儒家
做一个传灯人——2017中阶五期庄蓉结业报告
还记得,我们开学的日期是农历三月初一,这是春天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我们在这一天开学,我相信是冯院长特意挑选的日子,他希望所有的学员能够像春天的草木一样满怀生机,也寓意着读经事业的春天已经来临了。总之,这是一个吉祥的开始。而现在一百天的培训也快结束了,郝堂村也迎来了炎炎的夏日,到处绿树成荫,鸟飞虫鸣。夏天也是生长收获的季节,寓意着我们这些学员也该满载而归了。确实,一百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太多太多,不仅仅是让我们系统学习了读经理论,更重要的还是让我们每个人自己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很想把这些收获一 一写下来,但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太差,无法逐一写下,也只有尽力而为之了,对这一百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也算给自己一百天的学习打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还记得刚入学时,第一天晚上相见欢,我曾讲到自己来道中书院学习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反省自己内心的焦躁和骄傲。因为自己经常因别人的批评而生气,也常常因别人做的不好而焦躁,通俗讲叫愤世嫉俗,这种心态很不好,想通过读经典改掉这个毛病。第二个目的是深入了解王教授的读经理论,以前,对王教授的理论也有一些了解,但总觉得不通透不系统。第三个目的想了解道中书院是如何培养读经老师的,为什么说道中书院是成人培训的黄埔军校。现在一百天的学习完成了,该是交答卷的时候了,下面我就上面三个问题,给自己三个月的学习做一份小结。
第一个目的,自身的骄傲心态解决了,现在心态变得平和多了,对人也没有那么急躁了。俗话讲“满招损,谦受益”,这道理谁都懂,却往往做不到。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知道了就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是道理不通。我认为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还是我理念不通,通过在道中书院读了一百天的《孟子》才发现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对人性的不了解。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有超越层的天性,这个天性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本善,但同时人也有现实层的动物性,在超越层人人都有无限的光明和善心,但是在现实层却充满了利益冲突,尔虞我诈。而往往现在的人光明性的一层被现实层包住了,显现不出来。当我读了《孟子》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现实层里的骄傲,看不起别人,受不得批评,都是因为本性的光明性没有展现出来造成的。我要用本善的光明性来引导我的现实性,所以当我的骄傲之心再升起时,一想到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之心时,那种负面的自私性就立即消失了。这叫“我欲仁,斯仁至矣”吧。所以每个人读经典就是在开启自己的那份光明心,用光明心去引导现实世界。通过读《孟子》了解性善论,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他可以随时指导我现实层里的很多问题。比如恻隐之心,当看到别人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时,以前的我是生气抱怨,但现在的我会升起一种怜悯之心,因为这些做恶事的人,其实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但他们自己却不知道,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可怜的呢?所以我不再生气,不再抱怨,而是深深的体会到读经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孩子到现在还不读经典,将来他们将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没有人生的智慧,在痛苦中生活,所以读经教育推广工作任重道远,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第一个目的达到了,读《孟子》让我的心胸变得宽广。
接下来讲我来道中学习的第二个目的,深入了解读经理论是我这次过来学习的重要任务。在参加这次培训以前,我认为我已经比较了解读经理论了,但通过一百天的学习,我才发现自己的浅薄。即使现在我们学了一百天,我也不能说完全了解读经理论了,真的是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真的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以下只能就我的理解简单讲讲读经理论背后的三大理论支柱。儿童读经理论看似简单,好像只有 “读”经典那么简单,但后面却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持,第一个就是孟子的性善论,第二个是天台判教,第三个是康德哲学。
孟子的性善论,我认为是儿童读经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教育一定是迷茫的,这也是建国60多年来我们教育失败的原因。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到的教育就是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赚很多钱,让生活舒服一点。这就是6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目的,它停留在现实层,正是教育目标的丧失,导致我们现在整个教育道德沦丧,人人自危,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提升。就是因为教育目标错了才会出现这些问题。孟子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这是超越层,现实层人人都有动物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把超越层的善性开发出来,以引导人们的生活。教育的目标是把一个人教育成人,而不是无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动物性。所以,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这个教育目标,通过有效的教育将孩子的善性开发出来,将孩子的人性充分显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正因为教育目标的丢失,或者说教育目标没有取法乎上,所以才导致现在教育的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不断改革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了。教育是不能随意改革的,如果能改革,我们的孩子们就成了白老鼠了。所以凡是有教育情怀的老师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读经教育理论的第二大理论基础是天台判教,天台叛教教我们学会思考,让我们认识分辨现在的各种教育理论的优缺点。自建国以来,我们中国人学习了很多西方教育理论,其中影响中国最广泛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这个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就是为了用,没用的就不学。这个教育理论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现在中国人都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只重视眼前利益,不会思考长远,都以短期目标作为教育目标。比如,学校里语文教学是最受影响的,语文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考试,至于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涵养孩子的高度品德和人文修养,这个目标基本上在语文教学中消失了,学校都以低度的白话文教育来教育孩子,导致中国近100年出不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这些都是因为丢掉了中国2500年来以文言文教育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让人感到心寒啊!现在必须重新认识和学习语文教育的规律,重建语文教育的新典范。中国人讲,“幼而学、壮而行”,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终身受用,不是为了当前考试而用的。还有陶行知老师提出的教育要在行中学,才能学到真知识。这个教育理论也有问题,因为人类有13年的幼稚期,而这13年的幼稚期是一个人吸收、存储、酝酿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是不能把所学用出来的,至少语文这种文科类是不可以的。13岁之后才是显现的时候,所以要明白教育的规律,不能盲目听信专家的理论。还有一些西方教育,如蒙氏教育、华德福教育,甚至国内的一些弟子规教育都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都是以偏概全。这些教育都有优点和可用性,所以这些教育在市场上都有其一定的位置,但都不能普及、发展下去,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王教授告诉我们,读经教育是筑底工程,是基础工程,孩子一生的成就都取决于13岁以前的基础教育,如果抓不住这个根本是不能把教育办好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否则很容易迷惑,没有分辨能力。
儿童读经教育的第三大理论支柱是康德哲学,康德讲人类有两大理性,一个是实践理性,一个是思辨理性。这与牟宗三先生讲的一样,牟先生说学问分两大类,一类是生命的学问,一类是知识的学问。生命的学问是实践理性,知识的学问是思辨理性。而康德还告诉我们,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上下关系。也就是说,实践理性高于思辨理性,实践理性指导思辨理性。中国文化是生命的学问,智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必定指导知识的学问,这也是复兴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没有限制,科技已经给人类带来灾难了,所以科技必须受人文的管制,人类才能正常生存下去。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古人重视生命的学问,一直用生命的学问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而这种生命的学问就是中国的经典。人类的哲学都是相对应的,相通的。当然,东方是以生命的学问为主,而西方是以知识学问为主,所以西方的科技发达,中国人因为近100年不读中国书了,所以不懂中国文化了,而现在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时代,想要完成中西文化的汇通,必须培养一批懂中国文化的人,这份工作就落在了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不懂中国文化,但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懂了,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孩子们读经,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完成中西文化的汇通,这也是当代推广儿童读经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赋予我们中国人的责任。
这三大理论支撑着读经教育,虽然理论比较复杂,但操作却比较简单,就是两个字“读经”,这就叫大道至简。越深入学习,越佩服王教授!这么简单的读经理论后有如此强大的理论支持,值得好好学习。以上是我对读经理论的简单了解,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牟著,用于一生去追求真理。
我来道中书院的两大目的达成了。第三个目的就是学习道中书院的经营模式,应该不能严格叫经营,叫培训比较好,道中书院不愧是成人读经的黄埔军校,三个月时间的学习见证了冯院长对道中书院的建设,对成人读经的课程设计,对读经宣导的战略规划,每个设计都让人佩服。而道中书院的老师们完全配合冯院长的领导,积极配合冯院长的各种战略规划,老师的敬业之心,让我们每个学员都心生敬佩!
首先,成人读经课程设计,用冯院长的话来讲,叫三个馒头的课程。第一个馒头是读经典,第二个馒头是理论研习,第三个馒头是听讲座。就我们中阶五期的100天的培训,主要也是三个馒头的组合,我们读的经典是《孟子》和《易经》,读的理论是中阶九册,听的讲座是冯文举、王欢锋、陈亿挺、兰海东等优秀老师的讲课,当然我们这一期的培训还加了第四个馒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馒头,那就是读经宣导。我们这一期很幸运,我们班90%的同学都出去宣导了,我们得到了实战练习。这应该也是内圣而外王的一个过程吧,对每个宣导老师来讲都是一个挑战。冯院长相信每个老师,不怕老师砸场的这种胸怀,真让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冯院长这个“一县一万人”的宣导战略计划将打开体制内学校读经的风气,这将为全民读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整个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打下最广泛的基础。除了中阶课程,道中书院的初阶班、高阶班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课程的,学员都受益很大,特别是这一期的高级班,三个老师都可以讲六小篇了,这应该也是高阶班的一个提升,不能不敬佩冯院长的这种能力,让我不仅从课程上受益,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特别是冯文举老师、王欢锋老师,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们做这项事业呢?在书院的三个月,见证了冯院长、王老师,他们的辛苦和忙碌,这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因为他们的忙碌让他们的身体都严重透支,但是他们从没有叫苦叫累。还有,道中书院其他的老师们也是常年在外讲课,都没有空回书院。就是我们的崔老师怀着宝宝还在给我们带班,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们呢?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心》,讲的是文革中一个普通的女性张志新女士如何坚持真理至死也不屈服的故事。张志新在监狱里受到各种非人的折磨,让人触目惊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即使被折磨疯了,也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我好像看到道中书院这些老师们身上也有这样一种精神,在中阶《第九册》中有一篇教授的文章《经典、儒家与读经》,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他为了人类的理想,为了良心而奋斗,他就是儒家”。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中国从古至今出了那么多伟人、英雄,但这些人并不是为了伟人、英雄的名号而成为伟人,成为英雄的,他们只是为了人类的理性,为了真理,为了自己的良心而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不为别人为自己,这就是“古之学者为己”的精神。有点明白这种精神了!读经事业的发起人王教授以及道中书院的这些老师们及全国各地的推广读经教育的人们,不都是为了人类的理性,为了自己的良心吗?这种精神太可贵了,他们如此的付出,如此的辛苦,就是为了让人类的理性能够传承下去。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之动容,这就是所谓的心法吧。佛家讲万法由心起,只要心到了什么事都能解决。我们的儿童读经推广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每一个儒者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性,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真理,一直坚持下去,相信新儒家的三大志业一定能够完成。
报告写到这里即将结束了,上面的话是我内心的一些感受,全是个人观点,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见谅。当然还有很多的心路历程没有总结出来的,就留一点缺憾吧。总之,最后,非常感谢道中书院所有的老师们,感谢陪我一起度过一百天学习的同学们,也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们,是大家让我的生命得到了提升,也让我找到了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信我们中阶五期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种子,一盏明灯,我们将回到全国各地,我们也会将读经事业的种子带回到全国各地,我们会坚持不懈,努力让读经事业的每一颗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2017年秋季师资培训招生总公告,详情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