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文选录】踽踽独行的理想主义者

道中书院 2022-05-22


我为什么要休学2007-05-10

半年之前,我就有休学的想法,中间有过许多次的动摇,但还是坚定地走下来,有以下原因吧!

一、在我们学校、或者城市,缺乏良好的文化和学习氛围,也算是对当前大学教育制度的一点不满吧!平心而论,在全国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我校在弘扬国学方面也确实做了一些努力,亦较以前重视国学,但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与国学的地位和价值是不相衬的,也不仅仅因为国学曲高和寡。其实,学校弘扬国学,有走形式、跟风,甚至有作秀的成分。在这样环境下学习弘扬国学,不免凄凉,更重要的是效率低下,效果太差。

在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是姓学不姓官,老师们有着高尚的人品修养和渊博的学识,心思应该花在教学上、科研上,同时,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人格。学生是一心向学,心无旁骛,古人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之学者为己”,是不应该被抛弃的、被嘲笑的。而看看我们今天的相当部分的天之骄子们,我不敢恭维。很多大学生想着随大溜,混张文凭,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当然,他们有权利、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只是觉得,这与大学教育的精神和价值是不相衬的,这样的大学已经沦为技能培训机构了,仅仅教学生怎样谋生混饭,这不可怕吗!“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我为这样的大学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失望。当然,这样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可是我们是师范院校,我们的相当部分学生,可能就是将来的教师,而我实在担心他们会误人子弟。有一些朋友也劝过我,说我暂时还是独善其身吧,暂时不要想着弘扬国学,先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想也是啊!我的确想影响他们,但个人的力量实在渺小,力不从心。贤者避世,而圣人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己欲立而立人,但我还不够强大,“潜龙勿用”。我也通过我这样的行为,来引起一部分有心人的思考,大学该怎样度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关注吧!

二、为李里先生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是孔圣人讲的“里仁为美”。先生的治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是那种很典型的传统文人才有的,不同于现代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先生经史子集都是融会贯通的,也是青年才俊,应该在当下来讲,是难得的奇才。跟先生学,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掌握学习国学的方法和要领。另外,先生表里一致,注重身体力行,修养功夫很深,他是被文所化的,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或者载体,是活的文化,所以聆听先生的教诲,感受德性的濡染、接受传统文化那种根性的熏陶,对自己学识、修养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的,这也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

三、换一新环境,激发理想,砥砺人生,以求脱胎换骨。很多人,对大学中不好的现象,已经麻木没感觉了,甚至随波逐流,人性中好的东西一点点丧失,不好的东西无声无息的浸染着,我把大学比喻为大染缸,把大学生比喻为正在缓慢加热的热水杯里的青蛙,他们不知不觉地麻木地随着集体无意识地堕落,这样说可能太恐怖了,但事实是部分存在的。作为一冷静的个体,也很难抗拒这种洪流。如果后两年还是这样的话,我想我也完蛋了。事实上,从我的本性来讲,我喜欢过平淡简单的生活,喜欢安逸,不喜欢颠簸劳累,不喜欢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麻烦事,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也将是很困难麻烦的,复学之后,也很麻烦。总之,与众不同并不是什么好事,挺闹心、别扭。但理性上讲,我不想随波逐流,我想重新找回我当初的理想和信念。我想圣人也说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在年轻时,吃苦受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知苦方能知甜。或许,当我年老回忆往事时,这段激情而充实的岁月,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记忆。

我也想过,我有点理想化了,我这样做,也许是继续理想,也许是接受现实残酷的考验吧!“多则惑”,人有时候的困惑太多,可能是由于选项太多,患得患失。假如在一个清贫宁静的环境里,你不会想那么多,自然心思也就在进德修业上了,效率也会很高。我相信,通过这一年的闭关修炼,我能够超越我自己,能够脱胎换骨,这样接着大学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弘扬国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艰难了。

四、传承中华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传统是一个传承的系统,就像一条河流,中间不能断流。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分子,也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来,对得起祖宗和子孙后代,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如果文化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中断了,我们无疑将是历史的罪人。考察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文化的传承,默默地奉献,无怨无悔,有的为了求学、传道、普渡众生,付出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先贤的精神无时不刻在鼓舞着我们,“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我给自己起名“斯文在兹”,就是坚决这份传道的心,但也不能光挂在嘴边说说啊!

文化有活的文化和死的文化,活的文化的传承显然更重要,更艰难,特别是在现当代。现代面临的问题是强势的西方文化霸权和世俗物质利益的诱惑侵蚀,这是很可怕的,因为它无声无息。或许也是因为这吧,先生的很多拜师弟子并没有坚持国学事业,我感伤之余,不禁激发我传道的意愿和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每一个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使命感和担当。我会秉持先生做人做学问的原则,老天不会将丧这个文的。

另外,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很多人问我,我也不可能一一都回答得那么详实,这样做会省劲些。我不为什么,更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绝非指桑骂槐,也不是在网络上寻求一些理解与支持。事实上,我已经习惯了不被别人理解,我一直拿一句话安慰我自己,“人不知而不愠”。

我曾经考虑过退学,想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心一意从事国学,但这样的确太危险了,我不能不考虑我家人和朋友的看法,还有现实社会的游戏规则。学校里,也有几位很好的老师。再说,正规的大学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有些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是很有作用的。我也只能折中了。

总而言之,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怎样把握好一个度,是我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前天,我重新翻出了《大学》,以前不是很重视的几句话,突然之间引起我的思考,抄下与诸君共勉。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天不丧斯文:了解、关注传统文化2007-06-07

我对传统文化的最初关注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教育问题——德育。我自小就喜欢传统文化,这有性格(偏向保守)的因素,当然那时是无意识的,只是觉得意气相投而已。

在我自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兴奋地发现了以前我从不曾发现的世界。我拨开历史的迷雾,拂去历史的灰尘,欣喜地发现,我们的文化原来是如此的辉煌灿烂,我惊讶于古人的智慧,哀叹自己的渺小。有人说,我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宗教式的信仰,我说是的,但这绝对不是说,我对传统文化没有批判的全盘吸收。(我的批判精神就是保持我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生追求,绝不会随波逐流,这会被人视为异类,不正常,只不过要看衡量正常的标准是什么。)相反,我从不迷信、盲从近人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久被国人所普遍忽视的价值,发觉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有误区的,是模糊的,其中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这令我十分痛心。(有兴趣的朋友,您可以查查,“礼教吃人”的礼教、“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到底是什么意思?“三纲五常”的“三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主张的吗?我想起了赵朴初先生的话“先给你脑袋上抹上墨,再批你是黑的”,不禁感慨!)我决心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告诉给越来越多的民众,我们不应该“抛尽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国学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国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我看来,国学就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固有之文化,可以用经史子集来涵盖,国学的核心和主体就是经学。人类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无外乎面临以下三个问题:人对物、人对人、人对心的问题。而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一个“和”字,讲究人与自然、与人、与心的和谐。我们今天研习中国文化(或传统文化)的目的有两个层面:一是看清楚过去,探求历史发展的原貌,这算是纯学术性的研究;另外一个就是把握未来,经世致用。要立足于解决当代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古为今用。所谓“道不远人”,中国的学问是落实到人的,就是教一个人怎样去生活,“圣人者,人伦之至也”。

研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读原典,看古书注解也莫过于看古注。读古代经典时,特别是儒家经典,一定要注意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根据中国文化的传统,学习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对于理解古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我基本上赞成读经教育,因为它已经在中国试验了上千年,其积极因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和合理的借鉴吸收。但读经不是全部,更不能强制。我只是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人坐在书斋里研究,也需要有人用通俗的方式向大众传播、布道。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基本上是支持于丹的。传统文化的“热”这个现象是很复杂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的队伍也是良莠不齐,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

中国绝不能复古,必须要实行现代化。但现代化的标准绝对不是西化,传统文化也绝对不是现代化的障碍和阻力。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孰新孰旧。

当前很迫切的是构建民族自信。通过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构建我们的民族自信,这不是妄自尊大,更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最深层次的是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要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温情和敬意。固然是由于“儿不嫌母丑”,而实际上母并不丑。

民族文化的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依然花果飘零,欧风美雨肆虐中国,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形势严峻。我认为,尽管有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传统文化仍将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形势一百年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逆转。但我相信,传统文化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传承弘扬,其境遇会比不努力能好些,其实这已经够了。我们不能低估困难,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长远,默默地坚持,我个人对中国文化的复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在我有生之年,我可能看不到,但这是一种自信、信仰和精神。

最后,我再次强调,多元是健康的。复兴传统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独尊独大。传统文化能解决当代中国的部分问题,但不是全部。传承传统文化,靠的是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靠的是正确的引导。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就是认识我们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吧。而这一切,是需要建立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了解比什么都重要。

后记:其实,我早就想搁笔不写了 。……近日反思,我以前是拿七分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看来我今后要拿九分了。因为真正弘扬国学的并不是我这样的弘扬法,这浪费了我本来可以积聚实力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效果呢,也不怎么样。那些大学者,也没见他们整天喊着弘扬这个弘扬那个,人家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学问,所以,我很有愧。所以我基本上不打算再写什么了,即使以后还写,也会随自己的性子,想什么时候、想写什么就怎么写吧!但我会隔三岔五来看看各位朋友,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我需要转移精力,很多书我还是得抓紧时间看的,我需要积聚力量。

2010年秋,拜访杜道生先生

吾爱孟夫子2007-11-16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承认,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关爱我的人劝我行为做事要多考虑一些现实,别太理想化,我从内心里感谢他们。其实社会的现实,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但真正想问题做事时,又不太愿意顾及这些,或许是迂阔吧!以前只是个人秉性如此,现在多看了一点书,可能重新认识或是扩充了这个秉性。我把它理解为,我了解一些“天命”,但我不是君子,谈不上“知”,仅仅是了解而已。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事情是你根本无法改变的,不管这些你是否乐意。儒家把它归于“命”,或者“天命”,是冥冥之中人无法主宰的力量,天也无法主宰。孔孟一生追求“大道之行也”,但处处碰壁不得志,处在那样的一个悲怆的时代,他们“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感慨“道其不行矣夫”!道行与不行,不是他们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他们知道了“天命”,所以往圣先贤们认准只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不会计较得失成败,而愈挫愈勇,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即使是明知不可能成功,也会去做,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句话,得失成败在天命,而做不做在个人,在于这件事本身该不该做。

任何思想都是高于社会现实的,不然就不叫思想了。儒家也是一样,它依理想的道德追求编织理想的社会,以理想社会为参照批判丑陋的现实。别说孔孟了,孔孟以下的先贤们,又有哪一个对现实满意呢?看看他们的生平就会明白。周秦以降,又有哪一个君主符合儒家圣王的标准呢?没有!但儒家放弃理想了吗?也没有!先贤们仍然在努力,努力追求理想中的大道!“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老夫子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就是“为生民立命”,寻找安身立命之地。

我一直的信念就是,我承认社会现实,该适应的我会努力地调整自己去适应,我当然不会守着那些过时的教条,泥古不化,但我绝对不会委屈自己去适应那些不该适应的东西,如果我还有能力,我会尝试着去改变。我能容忍一些东西,但容忍是有限度的,喜欢的就是喜欢,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我虽然做不到中庸,但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真性情不可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大人则藐之,只要是我认为合理的事情,我仍然会出头,而不会在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冯友兰先生说,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者,诚然!我也引孟子为千古知己,每当想起《孟子》当中的那些话,就会感到一股力量,使我血脉贲张,欲罢不能。予岂好孟子哉,予不得已也!

吾爱孟夫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爱夫子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延伸阅读:

  1. 冯文举:传统语文教育集中识字的现代意蕴

  2. “道中书院”释名暨logo设计创意

  3. 冯文举:我的道中自信

  4. 【旧文选录】西蜀蓉城纪行(2007-05-01)

  5. 【旧文选录】2007年国庆再访蓉城

  6. 【转载】张舜徽《自学成才论》

  7. 张尔岐《辨志》:学者一日之志,天下治乱之原,生人忧乐之本矣!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冯文举老师简历及相关文章汇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