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tGPT的启示:“奴隶是造不出金字塔的”

先知书店 千字文华 2023-05-08



“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如果是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法国天主教徒布克


最近,ChatGPT——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事件引发的关注和讨论,不仅远超正处于转折时刻的俄乌战争,而且还从不同的维度在社会各领域持续发酵。


有人说,这一事件的重要性,仅次于互联网发明本身。ChatGPT对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塑,虽然刚刚开始,但却注定是革命性的,其底层逻辑如下:


人类将从工程师时代进入创作者时代。因此,鼓励适宜创作与创造的社会生态,将更加重要;


●互联网世界知识更新的加速度将越来越快。因此,数据的开放程度、信息的流动速度、自由度,将成为影响知识更新速度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制度、教育等水平的差异,进化与被淘汰的加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不过,回到现实世界,ChatGPT的诞生,最头疼的无疑是互联网寡头谷歌公司,最尴尬的,似乎应该是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部门以及背后的反垄断法。


▍颠覆谷歌的ChatGPT打脸反垄断法


ChatGPT诞生的新闻公开发布后,谷歌的股价大幅缩水,谷歌管理层更是如临大敌,除了启动“红色预警”外,还紧急召回几位创始人,寻求应对之策。因为ChatGPT对谷歌的挑战,还不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的竞争,而是釜底抽薪式的革命——有点类似于当年苹果对于诺基亚的颠覆。


为何曾让美国政府担心其垄断地位会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互联网寡头谷歌,在一夜之间竟然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谷歌早已经成为web2.0时代的王者,长期占据着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地位,在成为互联网寡头之后,谷歌的业务也扩展到云计算、移动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作为曾经的屠龙少年,谷歌当然深知要从战略层面多重布局,以防止自己在互联网世界的垄断地位被新公司所颠覆,但是即便如此,为何最后还是事与愿违?



其实,这类屠龙少年最后被新进颠覆者屠龙的故事,不但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可以说贯穿了技术革命的历史,其原因学界几乎早就有了共识:


基于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地位,是颠覆式创新的结果;某个行业的寡头被后来者颠覆,几乎没有一个是因为大张旗鼓的反垄断,而是源自伟大的企业家精神孕育出的颠覆式创新。经济学家张维迎《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更是直接了当地说“企业家精神才是最好的反垄断法”


“垄断”这个词,一直被当作贬义词。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垄断会妨碍自由竞争,妨碍创新的涌现,所以要反垄断。不过,过往的案例却显示,“反垄断”不但没有动摇寡头的垄断地位,也很少推动自由竞争和创新。


当年,美国政府对美孚石油的分拆,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并没有动摇两者的垄断地位;今天,ChatGPT的诞生,同样也不是反垄断的结果。20世纪的历史,曾经上演过好多出“用善良的愿望,将民众带往地狱”的悲剧,为何在经济与商业领域,也会遭遇同样的荒诞剧呢?这自然会引出下面几个更具体的问题:


●垄断、创新、企业家精神,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说ChatGPT的诞生,可能再次拉大东西方世界的差距?


●中国怎样才能出现颠覆式创新的涌现?


这些问题,其源头几乎可以追溯到当年的李约瑟之问,回到当下,我们可以借助德鲁克、克里斯坦森、张维迎等人的洞察与作品,来拆解这些问题。


▍“反垄断”为何经常被搞反?


“遇垄断必反”,在经济领域,这几乎被所有类型的政府视为自己的使命。但事实上,首先要界定,到底何为垄断?哪一种垄断才会妨碍创新,才应该去反?



垄断,至少可分为自然垄断、市场垄断、行政垄断三种。


自然垄断,是基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形成的独一无二性。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这些都是基于历史文化沉淀而成的,具有独一无二性的垄断。这种自然垄断,是不存在竞争者的,自然没有必要反垄断。


市场垄断,其实是创新的结果。比如,微软、苹果,以及刚刚诞生就颠覆谷歌的ChatGpt,都是因为它们做了“创新理论之父”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才形成市场垄断这一结果。


简单说,创新本身就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手段,市场垄断是创新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形成市场垄断。可见,如果反对基于竞争形成的市场垄断,就等于反对竞争、反对创新,这在逻辑是讲不通的。


真正的垄断,或者说真正需要通过政府的反垄断(法)来解决的,主要是基于人为强制形成的行政垄断。这类垄断,人为设置了准入门槛,将大量的竞争者排除在外,也相当于人为的消灭了竞争,自然不可能有颠覆式创新发生。


▍颠覆式创新史,

也是一部企业家精神的绽放史


颠覆式创新其实就是对整个行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的创新,而不是在原有技术上的小修小补。而近40年的世界历史,至少一半可浓缩为一部互联网的进化史,也是一部政府部门的反垄断史,更是一部“颠覆式创新VS被颠覆式创新革命”的革命史


比尔·盖茨的Windows操作系统遭遇网景雅虎门户网站挑战;


●拉里·佩奇的谷歌搜索引擎与微软平分秋色;


●乔布斯的iPhone智能手机颠覆诺基亚王朝,将互联网带入智能时代;


●扎克伯格的脸书社交网络遭遇中国短视频APP的剧烈冲击,最后以美国政府的干预收场;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电动汽车,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产业格局,更是将创新引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以上创新,无疑都是教科书级的颠覆式创新。那么,这些创新究竟从何而来?


政治哲学家和制度经济学给出的答案一般都是自由市场、私有产权,经常被引用的案例,就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一定是由一群自由人(工匠)创造的,绝不可能是身披镣铐的奴隶建造出来的。


问题是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有很多,为何上述这些颠覆创新几乎都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甚至主要聚集在一个叫硅谷的地方?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企业家驱动企业发展所要具备的精神。关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早期有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后有提出“创造性破坏”的熊彼特,但将二者关系阐释得最清楚的,首推被誉为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和他的名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



在书中,德鲁克把“创新”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标志。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特有的工具,企业家(精神)最主要的任务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非将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德鲁克进而认为,创新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供人学习和实践。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


更难能可贵的是,德鲁克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发现的层面,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德鲁克洞察并总结出创新的三种类型、七个来源、六种原则以及四种战略、四种方法。不夸张地说,本书是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关系的封神之作,也是刻意练习创新这一秘笈,绕不开的经典。


可见,按照德鲁克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关系的洞察,互联网颠覆史,同样是一部“企业家精神绽放史”。


▍创新者如何走出“创新不能落地的窘境”?


如果说张维迎、德鲁克分别从宏观、中观的层面,阐释了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经济(竞争)、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关系,重塑了我们对这些最重要问题的认知,那么,克里斯坦森“创新者三部曲”(《创新者的基因》《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回答了那个“最后一公里”议题——“创新如何落地”?


因此有人说,在所有讲述“创新理论方法”的作品中,如果只能选一套,首选“创新理论之父”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三部曲”。下面是我们从书中选摘出的几条写给创新者的箴言:


创建一个围绕破坏性技术的新的独立机构,确保其得到有效资源支持,不与其他主流业务竞争资源,不受主流客户的左右,而把自己匹配到那些需要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客户中。


●把实现破坏性技术商业化的责任,下放给规模恰好与目标市场相匹配的一个小规模机构,从而更容易对小型市场上出现的成长机会做出反应。


●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知识不足以支持对破坏性变化进行判断,公司应将创新实施计划变为学习计划,领先企业幸免于难的机会会大增。


类似充满哲思又可直接操作落地的箴言,书中俯拾皆是。克里斯坦森不仅调研了超过75个国家、500名世界知名企业家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和创新性的商业构想,更将创新这一绝大多数人眼中“学不来的天赋”化为一种“可激发思维,改良决策,实现财富增值”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模式。因而,一经出版,即被奉为人人必读的“商业圣经”。


▍告别工程思维,拥抱生态思维


张维迎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从容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是掌握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不变的东西。企业家精神就是那种创造变化,但其本身不变的东西。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一边是政府对互联网寡头频频的反垄断,一边是星链计划、ChatGPT等颠覆式创新的涌现。“颠覆式创新、企业家精神、反垄断”三者的关系,早已被事实证伪,然而,在很多人的观念世界里,依然将谬误奉为金科玉律。类似情况,也投射到中国国内。


不过,伴随着国际政治的巨变,芯片技术、航空航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技术的差距也日益凸显,因此,攻克“卡脖子”技术,一时之间成了从政府到企业必须要直面的一场“攻坚战”。


然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恐怕不能寄望于反垄断,而过去作为成功经验的“举国体制+工程思维”,或许在工业化追赶阶段、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后发优势,但却不大可能催生出颠覆式创新,因为颠覆式创新离不开这样一种生态:法治市场经济+企业家精神的自由绽放+创新者特有的心智和行为模式


简单说,从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到具备特有素养的创新者群体,缺一不可。


只有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是裸泳者。然而,潮水正汹涌上涨之际,无论置身事内者,还是旁观者,最需要做的,不是焦灼绝望,而是透过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洞悉领先者必须具备的生态思维,修炼创新者的内功。


为此,先知书店推荐“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专题书单,精选张维迎、德鲁克、克里斯坦森三位作者的五部经典,大致可对应创新所需要的生态的三个维度。


本文的编写受这些作品启发良多。点击下图或者识别二维码,一键收藏“理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五书,购书即赞赏先知书店。


策划先知书店

文稿:先知书店店长、万壑松

编辑:郭永森


▌延伸阅读

企业家要拥抱商业文明,不要玩“宫心计”

以开放看待文明:人类史上的三种社会秩序

有商业的地方就有自由、美德和法治

贫穷的地方最需要商业,“脱贫”的地方最需要公益

自由不可阻挡,却命运多舛:托克维尔的世纪预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