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 叶嘉莹:我一生的苦难都写在我的诗词里
叶嘉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
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先生荣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颁 / 奖 / 辞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诗词的女儿 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被称之为“继王国维之后,中国最重要的诗词大家”。白先勇称她为“末代贵族”,席慕蓉感叹她就是诗魂,董卿称这位白发的老人是诗词的女儿。
2月17日晚,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一心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中华古典文化大家叶嘉莹先生荣获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用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在《感动中国》现场连线,叶嘉莹分享了自己的心愿,“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我现在正在计划完成的,就是把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文、词、曲等文学创作的吟诵的声音传下去,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开始做这种录音了。我希望最后我能够完成这个,把我们民族美好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叶嘉莹和她的著作《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天有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曾说,“我一生的苦难都写在我的诗词里。”(以下诗词均节选自《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叶嘉莹著,陶永强译,谢琰书法)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23号,紧邻西长安街。因出生于荷月六月,小名叫“小荷”。
植本出蓬瀛,
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
何以度苍生。
——《咏莲》*(一九四〇年夏)
*诗人生于荷月(阴历六月),得“荷”为乳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叶嘉莹的父亲在上海沦陷后音讯全无。几年后,她的母亲也因忧劳长逝,那一年,叶嘉莹17岁。
……
母今长已矣,
父又隔巴蜀。
对书长叹息,
泪陨珠千斛。
——《母亡后接父书》*(一九四一年)(节选)
*诗人在一九四一年考入辅仁大学,甫开学她母亲即因子宫瘤入院,动手术后不久去世。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不久后随丈夫迁居台湾。刚到台湾不久,这个刚组建的家庭就遭遇了“白色恐怖”。一连几年,丈夫音信全无,叶嘉莹只能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独自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母女俩曾睡过亲戚家的走廊。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转蓬》(一九五〇年)
1969年,叶嘉莹受聘于加拿大温哥华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遂迎养已退休的老父来温同住。1971年父亲突发脑溢血,终告不治,享年八十一岁。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
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
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
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父殁》(一九七一年春)
她视颠沛流离为宿命。1976年,叶嘉莹的长女与女婿在一场车祸中同时罹难,再次让她陷入痛苦的境地。
哭母髫年满战尘,
哭爷剩作转蓬身。
谁知百劫余生日,
更哭明珠掌上珍。
——《一九七六年三月廿四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日日哭之陆续成诗十首 选四》(一九七六年)
幸而诗词拯救了她
晚年叶先生坚持回国任教,决心让诗词的生命成长在孕育的土地。
“我在假期自费回国教学,一分钱都没有拿国家的,完全是尽义务。”叶嘉莹说,“结婚不是我的选择,去台湾也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选择,留在加拿大温哥华不是我选的,这是命运。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
回国后,叶嘉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演讲中,叶嘉莹不断用诗词来表达报国之情。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二〇〇二)
叶先生看待人生世事的心路历程凝结在这本书中——《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定价:68元
书号:9787513589246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书中选取了叶先生从少年时期到耄耋之年的诗词曲作品六十余首,由译者陶永强译成英文,并配上了谢琰的书法作品。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愿你可以从中顿悟人生种种困苦
升华自我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文章参考:
澎湃新闻,《“感动中国”的叶嘉莹:一生只做一件事》
腾讯网,《99岁叶嘉莹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