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相信教育,我决定把自己的手变得更脏

造就Talk的编辑们 造就 2020-08-17



造就第294位讲者 范凌

特赞创始人、CEO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创业前,我还是一名大学老师,教了大概八年的书。前面五年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后面三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年前,我决定放弃教书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去。


从告诉别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变成自己去尝试、去实验。这个过程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了教育。所以我想从一个自下而上的角度,从一个教育者切换成学习者的角度,来给各位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当我还是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教育意味着什么?

可能教育有两个东西是很本质的。第一是信任,我们相信我们所传递的价值、知识、经验对下一代、对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是有帮助的。

第二是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来产生放大效应,一能变成十,十能变成百,百能变成千千万万。


可是做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者后,我发现这两个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


关于信任的问题。我所教的东西,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相信的?还有我所相信的东西,是不是会随着时间、经验、自身的体会而改变?

第二个就是,我的学生们能不能通过听讲产生改变?我发现这个效率也是很低的。




于是,四年前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把自己的手变得更脏。所谓手变得更脏就是我要从上面走下去,走到第一线去。我要开始做自己的企业。


在做企业的四年中,我学到的,恰恰是做老师没法教大家的,恰恰是教育的盲区。


创业为什么要先改变自己?


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这四年来的三个感触。


第一个感触是创业要从做事变为做人。

当我从一个很舒服的大学环境里辞职开公司之后,才发现自己非常无助。过去在学校里做研究,我都是“能做成事”的那个人。但是创业后,发现自己既不会做产品和技术,也不会做财务、不会管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控制力。

这时候,一位很有智慧的创业者告诉我,自己出来创业,第一个转变是要从做事变为做人。我需要去说服、聚拢一批能够把事情做成的人。有人做产品比我更好,有人做设计比我更好,有人做财务比我更好,有人做管理比我更好,有人做技术比我更好。他们是因为某一个使命和愿景而聚在一起的。


这群人,需要被另外一个人凝聚在一起。于是我改变了状态,不再把那些给我制造阻力的人都视为敌人,而是去聚拢所有能聚拢的人。




当我从对一件事情负责,变成对一群人所做的事情负责时,我的角色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过去我自己做科研,我知道其他人做不出来,至少我还可以做出来。其他人不愿意做的时候,我还可以自己动手去做。但是做公司的时候,大家不做,我就不会自己动手做了。

这类似于盲人摸象。有些人特别擅长做象鼻子,有些人特别擅长做象耳朵,还有些人特别擅长做眼睛、做身体、做尾巴。但是需要一个人,其实就是我在转型后的那个角色,来把这些不同的功能聚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能是象,也可能是比象更大的一个整体。

成功者的故事真的值得学习吗


第二个心得就是要做自己。


企业做到第二年,当我们通过聚拢一批人做起来一点事情的时候,遇到了资本的寒冬。这时候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很多善意的建议就来了。有人建议你做A,有人建议你做B,有人告诉你过去所有人的经验教训都证明过,这件事应该这么去做。


我们往往是用很多的精力去分析成功,却只花了很少的精力来分析失败。我们都会从成功中找到理性化的解释。我们看了太多成功者的故事,但是他们的成功,究竟是不是可以归功于他们所做的这一点点的事情呢?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很短的故事。是说有三个人一起坐电梯往上升,有人一路蹬脚,有人一路磕头,有人一路蹦蹦跳跳。当这个电梯到达顶层后,大家就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有人说是蹬脚蹬上来的,有人说是磕头磕上来的。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根本的原因是电梯在往上走。


其实每个人的视角可能都是非常偏颇的,有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个更宏观的视野。


所以在创业第二年,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认可多样性,做最好的自己。每天都要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去复制一个又一个别人的成功。有时候我在思考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去做自己的判断。

我很喜欢一本书,叫《黑天鹅》。黑天鹅的意思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书的作者塔勒布是个奇人,他是学哲学出身的投资人。他相信所有大概率的成功都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小概率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他在做投资的时候,永远赌的是小概率事件。


谁也料不到9·11的出现,谁也料不到经济危机,但是小概率的事件才能带来真真正正的大成功。




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界定的成功范围之内,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后才发现,这件事情不是自己想要的,寻找到的成就感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在我看来,只有找自己定义的成功,才算找到自己的路。


我们看了太多成功的故事,但那都不是你的。要找到最好的自己,教育能帮助你,实践也能帮助你,自我的坚持也能帮助你。


你抓好这个机会了吗?


去年我去了几个地方。巴拿马、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这段行程让我有了第三种收获。

这三个国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但资源都很丰富。我们一直认为,这些国家条件非常的好,尤其在沙特,那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可去了以后才发现情况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为什么这个国家资源那么丰富,条件却那么差?沙特首都利雅得比中国五线城市的基础设施还要糟糕。




这带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时不我待。我们整天对所处的环境有诸多抱怨,但如果你把目光往外放,当你去到那些资源可能比中国还要丰富,却把一手好牌打砸的国家以后,就会发现第一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过去四十年中,不靠打仗就实现了和平崛起。


我们至少知道过去四十年里只要耕耘就会有收获,这样的稳定和这样的连贯,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反过来,正是因为这样的稳定和这样的连贯,让我们也可以去冒险,可以去挑战概率很小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的不可控因素其实已经很小了。

把握住这个机会吧。这个机会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来。一代人可能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我觉得至少自己现在是在这样的机会上。



相关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看「造就」更多演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