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芦笙到嘻哈——美国苗族音乐一瞥

声音史 声音史 2023-05-07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去年秋天,我进行了一次横穿美国的长途旅行,主要是为了了解美国不同社区的文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种族非常多元,而美国文化也就是由一个个社区的文化构成的。这次旅行的收获之一就是对于美国的苗族音乐有了一点了解。

 

苗族的祖先九黎部落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中国的黄河流域。在首领蚩尤的率领下,他们与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发生了冲突。在河北涿鹿,双方发生了著名的涿鹿之战。最终黄帝擒杀蚩尤,其族人一部分归附黄帝,一部分南迁。而南迁的九黎部落其中的一部分就成为了后来的苗族。美国的苗族也视蚩尤为祖先。


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苗族文化中心的蚩尤画像


由于苗族传统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们的历史有很多没有被记录下来,只能从汉族人书写的历史中寻找一些踪迹,而这些史书又往往将苗族视为“南蛮”、“化外之民”,多贬损之言,尤其是因为苗族与汉族历史上的冲突。进入清代以后,苗族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起义,而从19世纪开始,很多苗族人也渐渐迁出了中国,进入东南亚,特别是越南和老挝。


如今,在中国以外,越南的苗族人口是最多的,其次是老挝,而再次就是美国了。美国的大部分苗族人来自老挝,自称Hmong或Mong。他们说的是苗语的西部方言,跟云南的苗语最接近。


在越战期间,老挝有很多苗族人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入侵老挝的北越军队作战,同时也在老挝内战中对抗北越支持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为此,战争结束后许多苗族人受到越南和老挝两国的迫害。像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那样,他们又一次在战败之后被迫离开。这次苗族难民去了泰国。


从1975年开始,很多泰国的苗族难民又进入了美国(还有一些移民到了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9年的调查,美国苗族的人口数量为32.7万。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是加州的弗雷斯诺(Fresno)和明尼苏达州的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和圣保罗(Saint Paul)。

 

在圣保罗,我去了两个苗族市场,一个叫苗族村(Hmong Village),另一个叫苗族镇(Hmong Town)。市场上有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出售,比如服装和食物。




奥运体操冠军Sunisa Lee就来自于圣保罗,她也成了美国苗族社区最著名的人物,市场里也有她的照片。去年Sunisa Lee从东京凯旋归来的时候,圣保罗举行了盛大的巡游活动欢迎她。当地所有居民,无论是不是苗族,都感觉与有荣焉。



市场里还出售铜锣。铜锣是巫医治病时使用的器具,而我还见到一家专卖萨满(巫师)用品的商店,说明这类活动在美国的苗族社区仍然盛行。我也在网上查到了苗族巫师的信息。




圣保罗有一个苗族文化中心,附设博物馆,是一个了解苗族文化的好地方。这里有很多刺绣,比如这幅,讲述了苗族人沿湄公河迁徙的过程。

 


下面这幅描述的是苗族新年的场景,可以看到其中有吉他、架子鼓,也有芦笙。这也跟我在网上看到的美国苗族新年活动的视频相一致。由于长期没有文字,以图像记录历史仍然是苗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文化中心有一个小型图书馆,收藏了不少关于苗族文化的书籍,包括苗族音乐方面的书。附设的商店里也有一些音乐书籍出售,比如芦笙教材、苗族葬礼歌的歌词等等。



博物馆里还有苗族乐器的展品,有笛子(分无簧片的raj nploog和有簧片的raj nplaim两种)、口弦(ncas)、二胡(thaj chij)、芦笙(qeej)等等。



苗族文化中心的YouTube频道也有一些苗族传统音乐的视频,看得出他们在保护传统文化上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下面的视频是该中心的芦笙教师Aranvihn Thor演奏的“Zais Roj Zais Hneev (Neev)”,意为隐藏的脚步。这是一首在葬礼上演奏的曲子,演奏者的舞步是为了迷惑鬼魂,使其无法跟随他回到世间。

美国苗族人仍然保存了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在葬礼上吹奏芦笙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皈依基督教的苗族人除外)。在网上也有很多美国苗族葬礼的视频,都可以看到芦笙演奏。


苗族文化中心还定期举办活动向公众介绍苗族文化,比如下面是2019年6月26日的苗族民间艺术展上Soua Sue Lee演唱的苗族婚礼歌(zaj tshoob),内容包含苗族的婚姻程序、婚姻理念、习俗由来、对新郎新娘的教育等等。之前的照片中关于苗族葬礼歌的书也是Soua Sue Lee整理的。

经由苗族文化中心项目主任Mark Pfeifer的介绍,我又去了Hmong ABC书店。这个书店是了解海外苗族文化的最好去处。书店的老板娘Shoua V Xiong很健谈。她本来姓王(Vang),后来嫁给了她的先生熊玉平(Yuepheng L. Xiong),因而随了夫姓。(苗族人不能跟同姓的人结婚,而只能找其他姓氏的人做配偶。因为苗族人认为同一个姓氏就是一家人,同姓的青年男女相当于兄妹。)



熊玉平是一位学者,编有英苗-苗英词典。Shoua告诉我苗语里有不少词汇跟汉语同源,比如phooj ywg(朋友)、pob kws(苞谷),我都在词典里查到了。书店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苗族手工艺品,Shoua在疫情之前经常去中国的云南、贵州等地进货,还在美国接待过苗族歌手阿幼朵。



我最感兴趣的是苗族音乐,所以让Shoua给我推荐了一些CD。她的推荐中有两张是泰国的苗族传统器乐,是美国的苗族制作人去泰国录制的,有笛子、口弦、二胡等等,可惜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这两张CD虽然制作比较粗糙,但收录的都是苗族的原生态音乐,显示出美国苗族寻根的心理。


左下角是一位叫Nraug Cuam的歌手表演的“班华”(paj huam),这是苗族的一种口传诗歌,七字一句,如今仍然非常流行。右下角是一张嘻哈(hip-hop)专辑,叫做《四海一心》(Ntiaj Teb Koom Tes/Unified Worldwide),这一张售价20美元,而其他的CD都是10美元,因而我犹豫了一下才买下来。结果后来这是我一路上听得最多的一张CD。



这张专辑的歌手叫做Tou SaiKo Lee,1979年出生在泰国Nong Khai的难民营,两个月时就随父母来了美国。一开始他们住在纽约上州的雪城(Syracuse)。当时来美国的老挝苗族难民被各个州分别接收,但是过了几年之后,习惯了聚居的苗族人逐渐集中到了美国的几个苗族聚居地,圣保罗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在Tou SaiKo12岁的时候,他们一家搬到了圣保罗,Tou SaiKo这才开始融入苗族社区,他和弟弟也是在这时开始写诗。Tou SaiKo走过一段弯路,因为参与群殴,他在少管所里呆了一段时间。不过那段时间并没有白费,他写了很多东西,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离开少管所之后,说唱就成了他的职业。

 


Tou SaiKo从一开始就想在他的作品中传达美国苗族人的经历。1999年他第一次演出时,美国还没有什么苗族说唱歌手。同大多数二代移民一样,Tou SaiKo在英语环境中长大,苗语只是与家人沟通时使用的语言,因此他最初的作品也都是英语的,只是内容上表现美国苗族人的生活,以及泰国和老挝苗族人所遭受的苦难。

 

不过,他开始慢慢从苗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苗族的“古契亚”(kwv txhiaj)歌谣。古契亚的音调介于朗诵与歌唱之间,歌词经常有即兴的内容。


Tou SaiKo的奶奶Youa Chang从没有上过学,但是她很擅长表演古契亚,还经常即兴创作,类似于嘻哈里的freestyle。Tou SaiKo认为古契亚和嘻哈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于是他跟奶奶一起表演,并把他们的组合命名为“新鲜的传统”(Fresh Traditions)。贾斯汀·谢尔(Justin Schell)导演的纪录片《长途摇滚》(We Rock Long Distance)记录了他们的表演。



通过电子邮件,我联系上了Tou SaiKo。他正在写一本回忆录,名字就叫《我奶奶会freestyle》,以纪念2017年去世的她。Tou SaiKo现在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是东南亚研究。他的研究重点是东南亚苗族的身份,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振兴苗族文化和语言。同时,他也在做大量的社区工作,包括演讲、工作坊、组织美国艺术家与东南亚苗族青少年的交流项目等等。

 

对于Tou SaiKo来说,说唱不只是为了表达他的个人情感,更是为了传达一个族群的声音。为了更多了解苗族人的生活和文化,他曾去过很多国家的苗族社区,包括云南的昆明和文山,也包括他的出生地泰国。《长途摇滚》记录了他去泰国的经历。

 

在泰国清莱附近的Zos Qhuav村,Tou SaiKo找到了他的姑姑Joua和表弟们,跟他们一起打谷子、做米糕、唱歌。姑姑给他唱了一首她自己编词的古契亚歌谣,让他深受感动:“苗族同胞们/为什么我们有父母/却没有带头人站出来领导我们/我们没有文字/我们没有祖国/我们没法建立自己的集市/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些山上/像狗一样无家可归?”

 

对Tou SaiKo来说,泰国并不能算作他的故土,他们只是因为逃难而去了那里的难民营,不过那里有他的亲人。千百年来,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家,苗族都是少数民族,而只有社区能带给他们归属感,因为社区里有他们的语言、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与泰国、老挝、越南对于苗族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只是他们客居的土地而已,而这种漂泊感是苗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纪录片的结尾,Tou SaiKo和他的表弟Phas还有同村的姑娘Laj一起表演了一首歌,并且请姑姑一起表演了古契亚。这首歌也就是他专辑的同名歌曲《四海一心》。

 


《四海一心》歌词大意:

 

Tou SaiKo:

打开你们的心吧,我的家人们

回馈、帮助世界各地挣扎的人们吧

他们说我们苗族人不懂得爱

一直在打打杀杀

必须放下长久以来的仇恨

他们说,我们苗族人没有自己的国家

如果是这样,我们更要团结起来变得强大

从现在到未来,每一天,每一晚

我们勤劳的心没有止境

所以我们永远在迁徙

我们在迫害中幸存下来

因为我们的意志不可战胜

他们说,我们苗族是低等民族

他们戏弄、嘲笑我们,剥夺我们的权利

他们不尊重我们这个民族

但我们一直在为更阳光的生活而努力

十八个姓氏构成“同一个苗族”运动

长者、青年,菜园里种菜的人

富有的人,那些了解传统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犯罪的人

能说白苗、青苗、花苗方言的人

这都不重要

许多国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聚在一起,合作一天,同甘共苦

找到我们未来的繁荣之路

四海一心


Laj:

有人说

大海是鱼儿的

天空是鸟儿的

大山是苗族的

时至今日

因为缺少爱

我们才没有自己的土地

远隔重洋

我们无法见面

但即使心死了

我们苗族人永远不会死

我们苗族人永远相亲相爱


Phas(表弟):

我们山里的苗族人

喜欢穿拖鞋

在过去的日子里

我们共用一个勺子吃汤泡饭

在泰国,我们很穷

但我们仍然有爱

我们山里的苗族人

有许多黑帮成员

有人喝酒、偷鸡、打架

从早到晚吸毒

但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人

帮老人种田、建好围栏

抓松鼠和鸟,在丛林中摘野菜

照看听话的兄弟姐妹

在大学里努力学习

斗牛和斗鸡

为我们苗族人带来乐趣

我们仍然记得

前辈传下来的那些古老习俗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谈论

逃难,种地

没日没夜,远渡重洋

爱与才华,往日的技能

苗族的村庄比云还高

所以兄弟们

不要以为我们山里的苗族人什么都不懂

那不是真的

我们还有tojsiab.com来帮忙

对不对?

Laj:

有人说

大海是鱼儿的

天空是鸟儿的

大山是苗族的

时至今日

因为缺少爱

我们才没有自己的土地

远隔重洋

我们无法见面

但即使心死了

我们苗族人永远不会死

我们苗族人永远相亲相爱


Joua(姑姑):

团结的苗族大家庭

噢,天与地啊

我们共享土地和家园

如果我们有带头人

我们就不会缺衣少粮、老无所依

《四海一心》专辑里的另一首歌《汤泡饭》(Mov Ntse Dej/Rice with Water)更多地讲述了美国苗族难民的经历。MV中有一个镜头,是Tou SaiKo以前文提到过的“班华”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他用录音机录下他的朗诵然后把磁带放进信封,这是八九十年代美国苗族人与老挝亲人沟通的常见方式。这首歌里面还使用了苗族的笛子和二胡。



除了这两首歌以外,专辑中的《蛙镇》(Frogtown)讲的是圣保罗苗族聚居的街区;《雪城》(Syracuse)是Tou SaiKo对于他在纽约上州的孤独童年的回忆;《奶奶的歌》(Grandma's Song)里面有Tou SaiKo奶奶的录音......专辑可以在bandcamp上收听、购买:https://tousaikunites.bandcamp.com/releases。


不同于Tou SaiKo之前的英语作品,《四海一心》是一张苗语说唱专辑,只是夹杂了少量的英语。从2011年开始构思到2021年出版,Tou SaiKo在这张专辑上花了十年时间。


Tou SaiKo说,当初他用英语表演是为了在美国社会发出苗族人的声音,因为英语可以让其他族裔的人听懂他们的故事。而《四海一家》更多是关于Tou SaiKo重新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虽然在美国能听懂苗语的人有限,但他的作品面向世界各地的苗族人。在《四海一家》中Tou SaiKo也与不同国家的苗族音乐家合作,比如法国的Louchia和越南的Theeng Vang,这也与《四海一家》的主题相一致。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移民到美国的苗族人在生活方式上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同时他们也在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在Tou SaiKo Lee的影响下,美国的苗族社区涌现出了更多的说唱歌手。他们的音乐虽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苗族音乐了,但是反映着美国苗族离散社区一代人的生活体验,也成为了这个跨境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我了解的美国苗族音乐还很有限。在加州的弗雷斯诺,每年都有苗族音乐节(Hmong Music Festival),除本地乐队之外还会邀请其他国家的苗族音乐家来表演。每年各个苗族聚居地庆祝苗年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音乐活动。希望以后有机会一一参与。




感谢Xab Lauj(罗小金)、蓝文思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作者简介:穆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民族音乐学博士,现居纽约。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请考虑以下面三种方式支持本公众号:


1. 转发朋友圈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喜欢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