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曼哈顿血汗工厂内葬身火海,却让美国浴火重生!
导语:
1911年3月25日,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三角女装厂当天下班时分突发火警,短短几分钟内,大火吞噬了大厦最高的三层,这是9·11事件前纽约历史上最惨重的职场灾难,146名工人在这场大火中失去了生命。三角工厂大火所带来的灾难,改变了之后美国的劳工制度以及移民工人的生存环境,是美国工人斗争血汗史上的转折点。
本文精选了记录“制衣工人生活、工作境况”、“制衣工人大罢工”、“三角工厂火灾”的纪实图片,带您穿越时光,回到20世纪初的纽约,体会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本文图片均来自http://trianglefire.ilr.cornell.edu/primary/photosIllustrations/index.html?sec_id=3。
德莱尔:《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
刘怀昭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三角工厂火灾的图片实录
在纽约,一名意大利移民女工头顶着一捆衣料,这些衣料将由全家人在家中继续加工,之后按照计件工资,她们获得报酬。(摄于1910年,摄影师为Lewis Hine)
在照片中的这个意大利家庭里,年龄大些的孩子和成人都要参与多道工序的服装制作流程,同时,他们还要照看更年幼的孩子,做饭以及打理这个芝加哥家庭的日常家务。(摄于1900年)
这些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们,仍要工作至深夜,整理线头,缝裤缝。(摄于1900年,摄影师为Lewis Hine)
在监工的注视下,工人们在窄小的工作台上缝制服装。(摄于1900年前后)
这名熨衣员在熨平成衣的同时,还在抽着烟卷。在人满为患的血汗制衣工厂内,火灾的风险是极其严重的,即便如此,有些工人和管理人员仍不遵守“禁止抽烟”的规定。(摄于1900年前后)
女工们手工缝制衣物,而男工们则熨平已做好的服装。工作时,制衣工通常不能讲话或唱歌。若是上班迟到、交头接耳、在厕所逗留时间太长或者无法承担星期天的轮班,均会被监工克扣工资。(摄于1900年前后)
男工和女工面对着狭长的工作台,手工缝制服装,另一旁,男工们正在一长排工作台上操作缝纫机。一些无良的转包商利用新来的移民,强迫他们超长时间工作,以保住他们的工作机会。这样一来,每周56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就可能延长至每周70小时,却也没有加班工资。(摄于1910年前后,摄影师为Lewis Hine)
阳光从奇大无比的窗户透过,照射在在工作桌前操作缝纫机的工人身上。在厂房中央,以及在清晨和晚上时分的厂房全部区域内,头上照明的灯光是必需的,但是通常说来这些照明灯不足以完成任务,而工人们经常要承受严重的视觉疲劳。(摄于1900年前后)
妇女工会联盟发起运动,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对妇女在工作和社会上的尊重。(摄于1900年前后)
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第25分会成立于1906年。其领导人包括衫裙工人、组织家、活动家克拉拉·莱姆利奇(顶排左数第三位),正是她的奋斗将三角工厂和雷瑟逊工厂的衫裙工人组织起来。(摄于1909年)
1909年11月22日,库珀联盟学院,塞谬尔·冈帕斯和其他的政治积极分子、劳工领袖向衫裙工人发表演说。冈帕斯特别指出了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超长的工作时间以及低廉的工资。他敦促工人们要认真考虑,在她们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脆弱的条件下,要从失去收入的角度去考虑一场罢工的影响。还有很多人则质疑,女性是否可能承受罢工所施加的痛苦,包括在纠察线上警察对罢工分子的暴力行径。(摄于1909年11月22日,摄影师为Brown Brothers)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大罢工时,衫裙工人(其中85%是女性,年龄在16-25岁之间)投下了坚决支持的赞成票。(摄于1909年11月22日)
女工们举手宣誓支持衫裙工厂的罢工,要冲破纠察线,争取罢工胜利。这种行为有可能招致来自警察和雇佣打手的暴力攻击,也引起了女工与法官、律师和雇主,有时甚至是和其家人、其他工人的冲突。(摄于1909年11月)
宝琳·纽曼,一名俄国移民,自1903年起就开始在三角工厂工作,那时她才只有13岁。当发现许多工友并不识字时,纽曼组织起一个夜间学习小组,她们在小组内也讨论劳工和政治问题。在制衣工人大罢工和妇女工会联盟中,纽曼活动积极。后来,她成为了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该组织健康中心的主管。(摄于1910年前后)
1909年12月4日,罢工工人及其支持者在罗格斯广场举行群众集会。(摄于1909年)
衫裙工厂的罢工工人顶着大雪和严寒进行示威游行,吸引了众多围观支持者。(摄于1910年)
1910年1月2日,妇女工会联盟、政治平等联盟、纽约自由俱乐部和社会主义妇女委员会,在卡耐基音乐厅发起了由罢工工人及其支持者共同参与的集会。会议赞美了被捕罢工者的勇气,筹集资金,以支付被捕工人的保释金、罚金和罢工津贴。(摄于1910年)
女权主义者、劳工活动家,洛斯·帕斯特·斯托克斯(房间拐角处、做手势者)和他人开会商讨罢工事宜。(摄于1911年)
三角工厂厂主埃塞克·哈里斯(前排靠中间、双手交叉置于身前的男士)和马克斯·布兰克(哈里斯右边身穿黑色西装的男士)与众人,很可能是在他们所有的某一间工厂的参观者和工人。(摄于1910年前后)
艾什大厦位于格林街和华盛顿巷拐角处,根据第9层的楼层平面图显示,在更衣室、窗户、防火逃生通道、电梯及楼梯之间,摆放着八排的长桌子。这种布局使得雇主可以在相对狭小的场地内雇佣240名工人,导致疾病在工人之间快速传染,也并未给工人穿过厂房安全逃脱预留什么空间。(绘制于1911年)
第20消防队的消防员在警报响后几分钟就到达三角工厂,他们向燃着的艾什大厦喷水,水势在其到达顶层之时已经太弱,完全不可能扑灭火焰,只是希望水雾可以让惊慌失措的工人们冷静下来,他们已经被热浪、浓烟、火焰及锁着的出口逼到窗边。(摄于1911年3月25日)
艾什大厦是一栋新型“防火”建筑,但1911年3月25日发生的火灾并不是这类建筑的第一次火灾。在这座大厦里,为数众多的年轻移民女工每周通常工作六天甚至七天,而这也并不是唯一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摄于1911年3月25日)
脆弱不堪的防火逃生楼梯紧挨着艾什大厦,那些逃生工人要到达逃生楼梯,必须挣扎着穿越火海,通过那些无法关闭的弯曲百叶铁窗。逃生梯在离地面还有两层楼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些试图逃离火海的工人的重压之下,逃生梯变形,崩溃,许多选择以此作为逃生出口的工人因此而丧命。(摄于1911年)
一名警察和许多民众惊恐地看着工人们从燃着的艾什大厦高层往下跳,脚边躺着三角工厂大火死难者破损的躯体。住在格林街和华盛顿巷拐角附近抑或那些从这里经过的人们,亲眼目睹了工人们的痛苦和悲惨死亡,而在随后的数日和数周内,更多的人在新闻报纸上读到三角工厂大火的悲剧,制衣工人的工作条件由此进入了公众视野内,一如1909年的制衣工人大罢工后的发展。(摄于1911年3月25日)
医生正在检查人行道和街上的每一具躯体,确定是否有生命迹象,但最终仅发现了几个生还者。警察收集个人物件,包括钱、工资袋、文件和首饰,予以安全保管,借以帮助确认死者的身份。在此之后,警察过来给死者挂标签,接着遗体被运往第26街的慈善码头。(摄于1911年3月25日)
三角工厂大火熄灭后,建筑周围残缺的尸体、水管、水桶及残骸,诉说着痛苦挣扎的程度之深和惨剧规模之大。(摄于1911年3月25日)
三角工厂大火后,一名警察站在艾什大厦9楼的窗边,缝纫机、传动轴以及三角工厂大火的其他残骸堆在被大火淬炼过的厂房中央。(摄于1911年)
火灾次日,悲痛欲绝的人们在惨剧发生的地点聚集,他们哭喊着深爱之人的名字,祈求能尽快得到消息,但最后又不得不挣扎着接受最令他们恐惧的现实。(摄于1911年3月26日)
在第26街的慈善码头,家庭成员和朋友们顶着噩梦般的职责,缓缓地经过编好号的棺材,一边走一边检查每一具死者的遗骸,以尝试着辨认出他们深爱之人。(摄于1911年)
一个天主教家庭正在哀悼在三角工厂大火中不幸遇难的两名亲人。许多家庭都失去了不只一个成员。(摄于1911年)
弗兰西丝·米亚勒和她的妹妹贝蒂娜·米亚勒双双死于大火之中,后被一起葬于加略山公墓。(摄于1910年前后)
罗斯·罗森菲尔德·弗里德曼,三角工厂大火中所知的最后一位幸存者,图为其早年留影。(摄于1910年前后)
4月5号的大雨并未阻挡前来送葬的人们,他们前来向火灾的死难者和那7位未能辨明身份的死者告别。10万多人的送葬队伍静静地沿着30多万的围观人群前行,这些人们亲眼目睹了大火造成的牺牲,坚信事件将被公正解决。(摄于1911年4月5日)
1911年3月27日,《电讯晚报》以“全面展开调查,查清火灾责任”为题,报导了:范妮·兰斯纳在跳楼死之前是如何救助其他女工的;15位死难者的遗照;女工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其他工友;生还者声称门是锁着的;7000美元被用作火灾死难者的抚慰金;以及追究这场“大屠杀”的责任。(摄于1911年3月27日)
在题为“这只是一百个被谋杀了的工人中的一个。有任何人因为这事被惩罚了吗?”的社论漫画中,人行道上躺着一具妇女的躯体,躯体周围环绕着仍在燃烧的碎片,附近的一个指示牌上写着“这正是经营者想要的。调查九楼”(艺术家Thomas Aloysius Dorgan绘于1911年)
社论漫画中,一副骷髅被浓烟环绕,火焰从燃着的艾什大厦升起,可以想到下面发生的事情有多么可怕。(绘制于1911年)
社论漫画中,一个穿着金钱衣的男人抵着工厂的门,门被用一把带有美元标志的钥匙锁上了,而门另一边的女工们正在浓烟和火焰中慢慢死去。(绘制于1911年)
在一幅社论漫画中,一位悲痛欲绝的女士正跪着为一座新坟献花,漫画下方写着:“他们将在多久之后被人们遗忘?”(艺术家Thomas Aloysius Dorgan 绘制于1911年)
艾什大厦倒塌的部分防火逃生楼梯和被百叶窗阻隔的阳台。(摄于1911年,摄影师为Brown Brothers)
由三角工厂厂主哈里斯和布兰克提供的支票和合同,上述支票和合同是为了获得《纽约之声》的半幅宣传页面。合同是以三角工厂的名义签订的,是为了获得《纽约之声》周日大事件板块的半幅页面,为此三角工厂还提前向《纽约之声》支付了250美元定金。出版商的保留声明位于合同左下角。(摄于1911年4月6日)
调查人员在艾什大厦楼顶——从左至右依次为:科罗内·霍尔茨豪泽尔,J.R.鲁宾斯以及C.F.博斯特韦克。”(摄于1911年)
三角工厂厂主——马克斯·布兰克和埃塞克·哈里斯正在听取对他们不利的证词。(绘制于1911年)
在锡安山公墓的工人圆葬区,刻着三角工厂大火死难者姓名的柱子环绕着14座坟墓,栅栏上刻着如下信息:“纪念在1911年3月25日纽约艾什大厦三角工厂车间大火中遇难的年轻人们,由他们的兄弟姐妹——妇女制衣工人协会第25分会的成员建于1911年11月”(摄于1912年前后)
在库珀联盟学院举行的衫裙工人大罢工50周年纪念重聚,范妮·科恩(左侧陈列柜尽头、身穿大衣、头戴帽子的女士)也参加了这次重聚。(摄于1959年11月14日)
肯尼迪总统任期内的劳工部副部长、妇女事务局主管——埃丝特·彼得森在三角工厂大火50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演说。(摄于1961年3月25日,摄影师为Burton Berinsky)
在三角工厂大火50周年纪念日当天,纽约消防部门的代表向火灾死难者致敬。(摄于1961年3月25日)
人们聚集在先前的艾什大厦前,纪念三角工厂大火50周年。穿着制服的消防员们整齐地排列着,发言人和特邀嘉宾们在观众的注视下站在前台上。(摄于1961年3月25日)
三角工厂大火50周年纪念日当天,前劳工部部长弗兰西丝·珀金斯、三角工厂大火生还者罗斯·施奈德曼、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主席大卫·杜宾斯基同消防员们在新揭幕的纪念牌和花圈前。纪念牌上写着“146名工人在1911年3月25日的三角工厂大火中丧命于此。他们的死难带来了美国社会责任和劳工立法的新气象,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工作环境最好的国家。——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1961年3月25日。”(摄于1961年3月25日)
三角工厂大火50周年纪念日当天,人们聚集在朗曼纪念碑前。纪念碑是专为三角工厂大火中未能辨明身份的死难者而建的。(摄于1961年3月25日)
每年,第20消防队的消防员们都会参加由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为纪念1911年三角工厂大火而举行的纪念仪式。146名制衣工人在那场大火中遇难。图为1990年8月23日,国际妇女服装工人工会主席杰伊·梅热向纽约市消防委员长卡洛斯·里维拉和第20消防队赠送牌匾和用相框装裱的、描绘消防队救火的照片。(摄于1990年)
1992年,三角工厂大火纪念日当天,写着“纽约大学的工人们要求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的横幅以及“现在就要安全的工作”的标语牌。(摄于1992年)
三角工厂大火纪念仪式期间,静静地立在历史纪念牌前的纪念花圈。(摄于1996年前后)
编辑/Rosaliqiong
温馨提示:或者点击 阅读原文,到雅理书店一键下单: